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抽测高一年级数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则的虚部为( )A -3 B. -1 C. 1 D. 32. 已知,,则( )A. 2 B. C. 4 D. 83. 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某校学生中抽取1个容量为45的样本,其中高一年级抽20人,高三年级抽10人.已知该校高二年级共有学生600人,则该校学生总数为( )A. 1400人 B. 1600人 C. 1800人 D. 2000人4. 从分别写有1,2,3,44张卡片中不放回地随机抽取2张,则抽到的2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是奇数的概率为( )A. B. C. D.5. 设,为两个不同的平面,m,n为两条不同的直线,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若,,则B. 若,,则C. 若,,,则D. 若,,,则6. 在梯形中,,,,,若在上的投影向量为,则( )A. B.C. D.7. 已知一个古典概型的样本空间Ω和事件A,B,满足,,,,则( )A. A,B相互独立 B. A,B互斥C D.8. 已知,则( )A. B. C. D.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9. 有两组样本数据:和,则这两组样本数据的( )A. 样本平均数不相同 B. 样本中位数相同C. 样本标准差不相同 D. 样本极差相同10. 在锐角中,,,则( )A. B.C. D.11. 如图①,在长方形中,,,M,N为的三等分点,P,为的三等分点,连接,,,分别交于点K,G,O.如图②,将沿翻折至,形成三棱锥,则( )A. 平面B. 当时,直线与所成的角C. 当二面角为时,D. 直线上点到直线的最短距离为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2. 已知圆锥的轴截面是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则该圆锥的侧面积为_____.13. 已知数据1,2,4,的方差为,则______.14. 记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则的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 近日,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简称“苏超”)登上热搜,为了解各年龄层对“苏超”的关注程度,随机选取了200名年龄在内的市民进行了调查,并将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1)求选取的市民年龄在内的人数;(2)利用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组中值对这200名市民的年龄的平均数进行估计;(3)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这200名市民的年龄数据的70%分位数.16. 已知复数,,.(1)当时,求和;(2)设,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分别为A,B,O为原点,若,求.17. 如图,在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1)求C;(2)设D为的中点,分别在边,上取点E,F,使点C,D关于直线对称,若,,求.18. 定义向量,.(1)求;(2)若与共线,求;(3)证明:当且仅当时,对任意恒成立.19. 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边长为2的菱形,,.(1)证明:平面;(2)若平面平面,证明:点P,A,B,C在以D为球心的同一球面上;(3)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的最大值.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抽测高一年级数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题答案】【答案】A【2题答案】【答案】B【3题答案】【答案】C【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B【6题答案】【答案】C【7题答案】【答案】C【8题答案】【答案】D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9题答案】【答案】AD【10题答案】【答案】ABD【11题答案】【答案】ACD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2题答案】【答案】【13题答案】【答案】或3【14题答案】【答案】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题答案】【答案】(1)140人(2)岁(3)【16题答案】【答案】(1),(2)【17题答案】【答案】(1)(2)【18题答案】【答案】(1)(2)(3)证明见解析【19题答案】【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