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春学期宜兴市初中学业水平调研测试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1.①青草池塘处处蛙②一山放出一山拦③会当凌绝顶④濯清涟而不妖(注意“濯”的书写)⑤不畏浮云遮望眼⑥自缘身在最高层⑦山重水复疑无路⑧柳暗花明又一村⑨商女不知亡国恨⑩隔江犹唱后庭花2.B3.(1)①担任 ②这 ③平定 ④离开 ⑤把 ⑥擅长 ⑦乐曲 ⑧说(2)①是时/蜀新定/而高崇文去成都/尽以金帛②俭己宽民/比三年/上下完实/蛮夷怀归(3)①考中进士,多次升迁后担任华原县令。②皇帝目送他离开,说:“这真是有宰相才能的人啊!”(4)景物:风中飘扬的旗、山川、山驿、细雨。氛围:空濛、迷蒙、凄清。(5)修辞手法:夸张。作用:突出了蜀道的高峻难行,暗示了诗人任途的艰辛。(6)①路途遥远艰辛,奔波劳累;②治理蜀地的重任在身,殚精竭虑;③时光流逝,年岁增长。4.(1)示例:①初到北平,为买车拼命拉车三年,省吃俭用凑钱实现梦想。 ②虎妞难产死后,虽受打击仍去曹先生家拉包月,尝试重新开始。(2)示例:修筑铁路时,克服严寒、饥饿、疾病等困难坚持工作。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以毅力进行文学创作,若遇见祥子会说:“只要不放弃,希望永远在。”(3)示例:①祥子:雨中拉车。雨的描写作用:烘托出祥子拉车的艰难,表现他生活的困苦。②保尔:雨中修铁路。雨的描写作用:突出环境的恶劣,衬托保尔等筑路者的坚韧。5.(1)gèn(2)谦 霹(3)B(4)D6.(1)红色记忆(2)示例:星星之火;清凌凌的水;翠竹清风。(3)示例:“星星之火”解说词:眼前的巍巍哀牢山,山路陡峭蜿蜒,直入云天。这是一支英雄的队伍,“之”字形的火把照亮夜空,穿透历史的阴霾,正在燎原!7.(1)渲染艰苦氛围,衬托军人坚韧;对比凸显“绿”的珍贵与意义。(2)指绿色蔬菜;象征军人坚韧乐观精神、对希望与美好的追求。(3)①文中情节一:班长用厨房废水、战友洗漱过滤后的废水浇菜;建议一:利用废水灌溉,收集校园过滤废水。②文中情节二:班长带领列兵一起维护菜地,众人参与;建议二:分组轮流管理,分解任务量。(4)示例:那片在荒漠里顽强生长的绿,班长精心浇灌的身影,是坚守与希望的见证,让我懂得艰苦中也能孕育美好,这风景,刻进心底!2025年春学期宜兴市初中学业水平调研测试七年级语文试题一、在古诗文中学语文。(43分)1.(10分)小宜学完本学期的古诗文后有感而发,请你根据课文帮他补充完整这段话。学习是一段不断自我完善的旅程。在这段旅程中,我们会渴望乡村之景的清新静谧:“黄梅时节家家雨,① ;我们会对困难做好充分估计,不被眼前的顺境迷惑:“政入万山围子里,② ”;我们会怀有积极进取的豪迈情怀:“③ ,一览众山小”;我们会学习莲之优秀品质,理解其人生境界:“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④ ”;我们也逐渐学会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被事物的假象迷惑:“⑤ ,⑥ ”(王安石《登飞来峰》);我们会抒发豪情满怀的人生哲理,在逆境中往往蕴含无限的希望:“⑦ ,⑧ ”(陆游《游山西村》);我们也感受到了杜牧《泊秦淮》中对达官贵人的忧虑和愤慨:“⑨ ,⑩ ”。2.(3分)小兴喜欢在语文书上做一些新奇的批注,你认为不合理的一项是( )A.诸葛亮劝张飞曰:“听闻吕蒙才学大进,卿亦就学。”B.诗豪刘禹锡喜欢邀请鸿儒和白丁来自己陋室共谈诗文。C.毕昇一个平民居然首创活字印刷术,真是科技“牛人”。D.木兰归家见到父亲,忍不住热泪盈眶地喊道:“爷!”3.(3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甲】题嘉陵驿①武元衡悠悠风旆②绕山川,山驿空濛雨似烟。路半嘉陵头已白,蜀门西更上青天。【注】①元和二年,武元衡接替高崇文任剑南节度使,上任不久写了这首诗。②风旆:指风中飘扬的旗。【乙】武元衡传元衡,字伯苍,河南人。举进士,累为华原令。尝对延英①,帝目送之,曰:“是真宰相器!”元和二年,出为剑南节度使。是时蜀新定而高崇文去成都尽以金帛,蜀几为空。元衡至,绥靖②约束,俭己宽民比三年上下完实蛮夷怀归。元衡工诗,每好事者传之,被于丝竹。议者谓工诗而宦达者惟高适,达宦而诗工者惟元衡。今有《临淮集》十卷传于世。(节选自《唐才子传》,有删改。)【注】①延英:唐代长安宫殿名。②绥靖:安抚。(1)解释加点字词,扫除阅读障碍。(8分)①出为剑南节度使②是时③蜀新定④高崇文去成都⑤尽以金帛⑥元衡工诗⑦被于丝竹⑧议者谓(2)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每句限三处。(6分)①是时蜀新定而高崇文去成都尽以金帛②俭己宽民比三年上下完实蛮夷怀归(3)翻译下列句子。(6分)①举进士,累为华原令。(3分)②帝目送之,曰:“是真宰相器!”(3分)(4)【甲】诗一、二两句主要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5)【甲】诗的最后一句主要运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6)【甲】诗中写诗人“路半嘉陵头已白”,结合【甲】诗和【乙】文说说诗人头发白的原因。(4分)二、跟着名著学习语文。(10分)4.(10分)请根据《骆驼祥子》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内容,完成下面的任务。(1)在班级读书会上,小宜说:“祥子太软弱了,遇到一点挫折就放弃。”小兴反驳道:“不能这么说, 。”(请结合祥子的两个事例,帮小兴同学反驳。)(3分)(2)假如祥子和保尔穿越时空相遇。祥子抱怨说:“努力有什么用?下次还是会失败!”保尔会如何用自身经历鼓励他?结合保尔的两个事例回答。(3分)(3)祥子和保尔都有“雨中”的场景。请分别概括出他们发生在雨中的一件事(每件事不超过10个字),并分别写出事件中对“雨”的描写有何作用(请各写出一点)。(4分)三、在生活中学语文。(37分)5.(9分)下面是小宜同学写的一篇日记,请你帮助完成相关任务。【甲】上周在敬老院突然遭遇大暴雨的场景犹在眼前。当我们冒着倾盆大雨把晾晒在庭院里的衣服被子及时收回,浑身湿透地在大厅里整理分发时,【乙】几位义工阿姨突然为我们鼓掌。原来志愿服务从不是独角戏, 之下的狼狈,也能化作照亮他人的微光。【丙】当敬老院里一位位白发老人连声道谢时,我突然理解了qiān( )逊的真谛。它不是低垂的眼帘,而是用平等的目光丈量世界的温度。这份领悟让我想起博物馆里那些亘( )古的青铜器,它们穿越三千年时光依然闪耀,不正是因匠人将生命的温度刻进了每道纹路?如今我们站在数字时代的门槛前,【丁】虽然接续千年文明的薪火,但是要直面人工智能的浪潮。或许真正的成熟,就是在狼狈中积蓄力量,在pī( )雳中淬炼勇气,让青春绽放出闪耀的光芒。(1)给加点字注音。(1分)亘古(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qiān 逊 pī 雳(3)下列词语填入语段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鞠躬尽瘁 B.大庭广众 C.忍俊不禁 D.慷慨淋漓(4)语段中画线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甲】句 B.【乙】句 C.【丙】句 D.【丁】句6.(10分)班级开展“革命文化”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1)班级准备根据《老山界》《山地回忆》《井冈翠竹》三篇课文制作一个短视频,请你拟定一个主题。(要求紧扣课文内容,突出革命文化,不超过10个字。)(2分)(2)请你围绕你所确定的短视频主题,根据上面三篇课文内容选取准备拍摄的三个画面,分别给每个画面取个名称。(每个画面名称不超过8个字)(3分)(3)请给你所准备拍摄的三个画面中的任一个画面写一段解说词,50字左右。(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紧扣画面主题解说)(5分)7.(18分)小宜同学在报纸上看到了下面这篇文章,很感动,准备和你一起探究。惦念一片绿高满航①列兵随战友回到营地时,已经过了晚上九点。②这时,脚下的沙砾也不再灼热。折磨他们一整天的酷暑被晚风吹散,纠缠着列兵和战友们的“敌人”就只剩下了疲惫。③将要熄灯时,殿后的班长才回到宿舍。他变戏法一样,不知从哪里弄来十多根绿油油的黄瓜,兴奋地招呼大家:“快来,鲜嫩的黄瓜,祛暑解乏,一人一根。”④列兵惊奇:“这是从哪里摘来的黄瓜?”⑤“保密。”上等兵冲他神秘一笑。⑥“这可是最金贵的荒漠水果。”中士说,“哪能轻易暴露目标?”⑦“到底哪里来的?”列兵望向班长,他迫不及待想知道答案。⑧“明天带你去,一看便知。”班长笑着对他说。⑨列兵好奇得很,不明白在这个只养得活梭梭树的干旱荒漠里,怎能长出如此鲜嫩的黄瓜?他恨不得立马找到那块神秘之地探个究竟。⑩第二天的训练和往常无异,列兵表现却比以前格外出色。他虽接触新课目时间短,但悟性高,动作练得也快,完全看不出是老连队的新兵。 两个多月前,他刚报到时,大家都看出了他心有不甘的样子。 这天,结束训练回到营地时,夕阳尚未完全落山。 列兵换装、洗漱完毕,趁着晚饭前准备看会儿书。他把书刚打开,就觉得有一个影子移到身边。列兵抬头,看到站在他跟前的竟是班长。 “去不去?”班长笑问。 “去。”列兵喜滋滋回应,他一直在等着班长呢。 “走。”班长出了宿舍后直奔厨房。 班长挑了两桶厨房攒下的废水正往外走。 列兵赶忙去接扁担,对班长说:“我来我来。” 班长努努嘴对列兵说:“你的在那边。” 列兵扭头,看见洗漱池边装满水的两只铁桶。铁桶里的水是战友们洗漱完的废水经过滤后存下来的。铁桶上已经横着一根扁担。 列兵不由分说挑起水,跟在班长身后,朝荒漠深处走去。 挑着两桶水走在沙地上真是艰难,落地时脚后跟陷在沙里,起脚又换成脚尖戳进沙里,才走出几十米,列兵已经累得气喘吁吁。 班长似乎不是跟列兵走在同一条路上,他随着肩上的担子有节奏地一起一落,走起来让人感觉轻松又麻利,很快就把列兵甩在了身后。 列兵不敢耽搁,紧咬牙关,双手握实扁担两头,紧追了上去。 班长停下时,天已黑尽。 他们身后营地里的微弱灯光成了荒漠里唯一的亮色。 “就在这里。”班长打开了手电筒。 列兵看到,灯光下是四面残缺不全的土墙,铁丝对拉在土墙顶部,算是做了个屋顶,上面罩了一层塑料膜,像是一座简易的蔬菜大棚。 “黄瓜在这里活得成?”列兵迫不及待走进大棚。 “咱们能在这里扎下根,咱们种下的菜肯定也能活。” 列兵看到,空间狭小的大棚里只有四行菜,每行约五六米,大概也就十来株。除了黄瓜外,还有一行西红柿,一行豇豆,一行茄子。 在电筒的光照下,四行菜和它们的四行影子根挨着根,就像八队整装待命的士兵。 列兵顿时有些紧张,不时看着脚下,就像他踩着的不是菜地,而是地雷阵。他也惊喜,在这干旱的荒漠里,竟真就长出了嫩绿的蔬菜。 班长每浇一株菜的时候,都轻轻地捋起底部的叶子,让水恰到好处滴在根部,每株菜不多不少,正好一瓢水。就像一个公道正派的司务长在给士兵分配给养。浇完菜之后,班长又小心翼翼地理好根部的叶子。仿佛每一株菜都是襁褓中的婴儿,需要他无微不至的呵护。 一阵风来,吹走了悬在头顶的乌云,星星和月亮相继露出笑脸。 顿时,荒漠里铺上了一层银色的光芒。 列兵的家在南方,19年的人生里,他从未如此惦念一片绿色。看着走在前面的班长,他跑步追去,空水桶晃动的“吱扭扭”声在荒漠里分外响亮。(选自《解放军报》,有删改)(1)文中多次描写荒漠环境,有什么作用?(4分)(2)文中多次提到“绿”,“绿”有哪些深层含义?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3)班级绿色小组想在校园最西北角落一小片光秃秃的荒地上建“绿色角”,很多同学觉得“沙土多太浪费水,任务重没时间完成”。请你借鉴文中的相关情节,提出两条可行性建议。(6分)①文中情节一: ;建议一: 。②文中情节二: ;建议二: 。(4)列兵跟随班长浇完水回到营地后,在日记中写道:“今晚,我看到了荒漠里最动人的风景……”请结合文章内容,补全他的内心感受。(50字左右)(4分)四、学会表达我们的生活。(60分)8.(60分)作文。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人、事、物、景让我们惦念着,或让我们感到温暖,或给我们前进的勇气,或帮我们战胜困难……请以“惦念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请把题目补充完整,根据自己的经历或体验写作;(2)文中不得出现透露考生信息的校名和人名;(3)不少于600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答案.docx 语文.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