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18. C;解析:“新中国的成立、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都属于
新中国成立初期巩固新生政权的事件,应集中在《中国新生》,C 正确;
《千年巨变》涉及鸦片战争等,《峥嵘岁月》涉及新民主主义革命,《伟
大转折》涉及十一届三中全会,A、B、D 错误。
19. D;解析:毛泽东的话表明抗美援朝胜利使前线稳定,为沈阳等
工业城市的生产创造条件,即为本国经济建设创造条件,D 正确;A、
B、C 是抗美援朝的意义,但材料侧重经济建设,错误。
20. B;解析:漫画“咱老家有自己的地种了”反映 1950 年土地改
革,相关法律文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正确;A是 1947
年,
C 是 1954 年,D是改革开放后,错误。
21. B;解析: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侧重工业院校,是为了适应社会
主义工业化建设需要,B 正确;A、C、D 与调整目的不符,错误。
22. C;解析:图示工业总产值增长始于 1978 年,主要缘于中共十一
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改革开放,C 正确;A 是 1976 年,B 是思想解
放,D 是 1984 年,均错误。
23. A;解析:经济特区探索转型路径,提供可借鉴经验,说明为中
国式现代化提供经验借鉴,A 正确;B、D 是作用之一,C是 1992 年后,
均错误。
24. A;解析:图示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主
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A正确;B、C、D片面,错误。
25. B;解析:军队现代化是为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等能力,说
明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B 正确;A、C、D 非核心目的,错误。
26. D;解析:民族地区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增长,说明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D正确;A、B、C材料未体现,错
误。
27. A;解析: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体现“和而
不同”思想,促使会议成功,A 正确;B、C、D与该思想关联不大,错
误。
28. D;解析:1987年台湾影视热门题材是返乡,反映台湾同胞的思
乡之情,D 正确;A、B 材料未体现,C是 2008 年,错误。
29. A;解析:图片涉及“东方红一号”、航天员等,主题是航天科
技,创新发展,A 正确;B、C、D 与图片内容无关,错误。
30. (1)大事:《歌唱祖国》见证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志愿军战
歌》见证抗美援朝;《在希望的田野上》见证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实施);解析:根据歌曲创作时间和歌词内容关联历史事件。
(2)意义:传承红色基因,唤醒集体记忆,凝聚中国力量,助力实现
中国梦,理解伟大建党精神;解析:从材料二中概括传唱红色歌曲的意
义。
31. (1)有利条件:国家计划支持,苏联援助,全国支援(干部、物
资等),政府重视;解析:从国家、苏联、全国、政府等角度归纳条
件。
(2) 趋势:从无到有,规模扩大,技术提高,形成自主品牌,成为全
球第一大市场;解析:从规模、技术、品牌、地位等方面概括趋势。
(3) 原因:改革开放政策,引进技术与自主研发结合,加入世贸组
织,政府鼓励,科技进步;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发展原因。
32. (1)优势: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便利人民参与国家管理,调动人
民积极性,保证社会主义方向;解析:从人民权利、参与、积极性、方
向等方面概括制度优势。
(2) 特点:队伍壮大,经费增加,与国际合作,水平提升;解析:从
人员、经费、合作、水平等方面概括科技发展特点。
(3) 70 年代:服饰单调,反映计划经济和思想相对保守;90年代:
服饰多样,反映改革开放,思想解放,生活水平提高;解析:结合时代
背景说明服饰反映的社会状况。
33. 示例:选择抗美援朝精神;阐释: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展现出
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等精神,黄继光堵枪眼、邱少云严守纪律等事
迹是其体现。这种精神激励中国人民战胜困难,维护国家主权,为经济
建设创造环境,至今仍是民族复兴的动力;解析:任选一种精神,结合
史实阐释其内涵和影响,史论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