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二
历史
一、单选题1: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图是高二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文化名人知识卡片。据此判断该文化名人是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2.观察下表内容,由此可知魏晋时期
地区时期 全国所辖郡数 秦岭淮水以北郡数 秦岭淮水以南郡数
西汉 103 74 29
西晋 162 86 76
A.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 B.政治中心实现南移
C.疆域版图已经超过西汉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3.下列表格内容反映出,明清时期
明朝中后期 日本倭寇威胁沿海
16世纪中期 葡萄牙获得澳门租住权
1624-1661年 荷兰侵占台湾
17世纪中叶起 沙俄侵入黑龙江流域
A.中国版图基本奠定 B.西方列强大举侵略中国
C.中国社会面临危机 D.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4.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被迫接受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下列属于这一条约内容的是
A.开放五口通商 B.鸦片贸易合法化C.承认朝鲜独立 D.惩办“首祸诸臣”
5.下列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示意中,正确的是
A.国民党重点进攻→国民党全面进攻→解放军战略反攻→国共两党战略决战
B.国民党全面进攻→国民党重点进攻→解放军战略反攻→国共两党战略决战
C.国民党重点进攻→解放军战略反攻→国民党全面进攻→国共两党战略决战
D.国民党全面进攻→解放军战略反攻→国民党重点进攻→国共两党战略决战
6.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在许多领域取得了具有开创性,奠基性意义的成就。其中包括
A.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
B.三届全国人大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伟大目标
C.中美两国结束了长期敌对状态并走向关系正常化
D.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
7.它是工业革命中伟大的发明,也是生产技术史上的一次飞跃。请问“它”是
A.珍妮纺纱机 B.水力纺纱机 C.瓦特蒸汽机 D.水力织布机
8.到18世纪晚期,拉丁美洲已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其中绝大多数属于
A.西班牙、葡萄牙 B.英国、荷兰 C.西班牙、荷兰 D.英国、法国
9.独立后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发展问题多种多样。其中属于自身的问题是
A.国际经济旧秩序 B.资源过于贫乏 C.冷战格局下的动荡D.人口过快增长
10.何尊是西周早期周成王(周武王的儿子)时的青铜器之一,内底铸铭文 12行122个字,提到周武王灭商后决定建都于天下的中心。通过何尊铭文我们可以了解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私有制的起源 C.西周初年的状况D.战国诸侯纷争
11.下列属于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思想的是
A.主张“兼爱”“非攻”B .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
C.提出“相生相胜”理论 D.认为人性善,提倡“仁政”
12.对于西藏地区,设立直属中央政府的机构宣政院进行管辖是在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宋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经略台湾 B.明朝时台湾长期被葡萄牙租住
C.清初设立台湾府管理台湾 D.甲午战后清政府设立台湾行省
14.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A.《虎门条约》B.《南京条约》C.《黄埔条约》D.《望厦条约》
15.下列近代中国各阶级与其历史活动搭配正确的是
A.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 B.地主阶级-辛亥革命
C.民族资产阶级-清末新政 D.无产阶级-戊戌维新
16.中华民国成立初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有
①清末新政的推动②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成功
③西方列强忙于欧战④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兴起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7.全面抗战爆发后的前期,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多次大会战,沉重打击日本侵略者。下列属于正面战场大会战的是
①武汉会战②长沙会战③忻口会战④百团大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1947年,国民党军队发动重点进攻的区域是
A.中原解放区、华北解放区 B.陕北解放区、山东解放区
C.东北解放区、华北解放区 D.苏北解放区、华北解放区
19.在一战后此起彼伏的民族独立运动过程中,印度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者。这场运动的主要领袖是
A.泰戈尔 B.提拉克 C.甘地 D.尼赫鲁
20.二战后成立的联合国不同于国际联盟(一战后成立)之处是
A.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B.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C.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 D.形成决议的“大国一致”原则
21.下列关于战国时代的历史特征。表述不正确的是
A.铁犁牛耕出现的推广 B.变法运动成为时代潮流
C.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 D.统一的封建集权国家建立
2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3.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表现在
A.欧洲共同体成立和发展 B.不结盟运动兴起
C.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 D.欧洲联盟成立
24.下面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示意图。图中空白处应是
A.东汉 B.东晋 C.北魏 D.南宋
25.宋朝社会出现“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现象,下列属于这一现象产生原因的是
A.科举制的完善 B.九品中正制的确立
C.察举制的发展 D.八股取士制度形成
26.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军制造了一系列侵华暴行,其中包括
①制造南京大屠杀②组建731细菌部队
③制造“皖南事变”④推行“慰安妇”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7.1992年11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代表在香港会晤,达成了在处理两岸事务交涉中的重要共识,后被称为“九二共识”,其内涵是
A.海峡两岸扩大交往,广泛开展经贸合作
B.国共两党对等谈判,进行第三次合作
C.双方践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8.“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9世纪西欧的这一誓词反映的制度是
A.种姓制度 B.封君封臣制度 C.教会等级制度 D.君主专制制度
29.战后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第一次柏林危机 D.“北约”的成立
30.1960年被称为“非洲年”是因为这一年有17个非洲国家
A.赢得国家独立 B.彻底摆脱绝对贫困
C.组建政治联盟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二、单选题II: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31.在陕西西安临潼姜寨聚落遗址中,考古发现了一个由五个大家族组成的氏族公社。它有公共墓地,但各个墓葬的陪葬品不多,差别也不大。这反映出姜寨文化
A.贫富分化尚不明显 B.属于父系氏族社会
C.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D.出现早期国家特征
32.7世纪前期,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唐.朝开明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33.下列属于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出现的重要变化是
A.纸币交子开始出现 B.以五大名窑为代表的待色瓷器出现
C.自然经济走向瓦解 D.南方某些地区手工业行业出现工场
34.“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协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材料体现了西欧封建社会的
A.封君封臣制度 B.庄园与农奴制度C.城市自治制度 D.教会等级制度
35.18世纪,资本主义国家中实行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的典型代表分别是
A.英国、法国 B.德国、法国 C.德国、美国 D.英国、美国
36.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于
A.18世纪中期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中期 D.19世纪末20世纪初
37.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时代的革命是
A.法国大革命 B.俄国十月革命
C.巴黎公社革命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38.2016年英国政府发起脱欧公投,美国政府采取贸易保护、控制移民等措施。这说明
A.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B.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快
C.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D.一些国家出现“逆全球化”
39.西周时期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金字塔型的等级秩序,其目的是
A.扩大王室的管理范围 B.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C.加强宗族内部的团结 D.实现直接控制地方
40.唐太宗统治时期,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来,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光武中兴
41.《新申报》某记者新闻报道中述及“山东问题”。“公理战胜强权”,“罢课、罢工罢市”等信息。其报道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42.1921年,中共“一大”纲领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1922年,中共“二大”纲领明确提出: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这一变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A.决定开展土地革命 B.受到国共合作的影响
C.决定放弃暴力革命 D.开始认识中国的国情
43.下图为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与重工业发展示意图。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民族工业发展快速且全面 B.轻、重工业比例趋向合理
C.民族工业成为国家经济支柱 D.国际因素是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
44.“我们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从而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陈云论及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洛川会议
45.下表是济南、淮海、渡江战役期间,山东农民的支前情况统计。这些统计数据说明
类别 粮食 大车 小车 木船 车夫
数量 7.12亿斤 53万辆 2.9万辆 1250艘 153.3万人
A.解放区经济已十分困难 B.解放区土改提高了民众积极性
C.国民党军作战意志薄弱 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得到了巩固
46.毛泽东说:“(抗美援朝战争)推迟了帝国主义新的侵华战争,推迟了第三次世界大战。”“如果不打回三八线,前线仍在鸭绿江和图们江,沈阳、鞍山、抚顺这些地方的人民就不能安心生产。”材料表明抗美援朝战争
A.为新中国赢得和平建设环境
B.推动中国真正获得民族独立
C.支持了世界人民的反殖斗争
D.维护了中国政府的国际形象
47.1688年,英国某一历史事件“遏止了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上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发展的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这一事件是
A.圈地运动 B.“光荣革命”C .内阁制形成 D.工业革命
48.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者提拉克曾经说:“自治,就是自己的统治,要把全部管理权拿到自己手里,我要房子的钥匙。”提拉克主张“自治”是要摆脱
A.荷兰殖民统治 B.美国殖民统治 C.英国殖民统治 D.法国殖民统治
49.20世纪初,俄国农民提出:“余粮收得太多,请给我们定个标准,要不我们会把存播的种子都吃掉”。造成该局面的原因是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赫鲁晓夫进行农业改革 D.确立斯大林模式
50.奥委会主席巴赫说“当今世界彼此依靠,单靠个体已经无法解决目前面临的挑战,为了实现更快、更高、更强,我们需要更团结。此后奥委会全会通过决议,将奥林匹克宣言修订为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这印证了
A.单边主义外交政策的彻底失败 B.建立国际体育新秩序的迫切性
C.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 D.和平与发展是当下时代的主题
三、双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选对得3分,其余情况不得分。
51.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的措施是
A.西汉实行推恩令 B.唐朝实行藩镇制度
C.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D.元朝确立行省制
52.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以其独特的意蕴与风格,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下列属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成就的有
A.明清小说 B.书法 C.唐诗 D.京剧
53.如图是贵州省晴隆县二十四道拐,它连接滇缅公路,地势险峻,有着“时光沉淀中熠熠生辉的抗战生命线”的美誉,为抗战的胜利作出过重要贡献。对抗战胜利历史意义表述正确的有
A.结束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B.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
C.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全胜利
54.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是我国人民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的有力武器。这部宪法体现的原则有
A.社会主义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C.人民民主原则 D.求同存异原则
55.下列农作物的原产地在中国的是
A.玉米 B.水稻 C.棉花 D.粟
56.美国独立后,经济迅速发展,领土不断扩张。但南北双方在关税、西部领土建州等问题上矛盾重重,在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斗争尤其尖锐。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1865年,美国内战以北方获胜告终。这场战争
A.确立了总统共和制 B.对欧洲的封建制度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C.维护了美国的统一 D.为此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57.有学者指出:冷战格局对于推动世界体系的重构具有正面的历史作用,主要是加速了殖民体系的瓦解,为原殖民地国家和其他受制于西方的落后国家走上独立自主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来自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和援助。对此解读最准确的
A.第三世界国家崛起有力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B.冷战加速了殖民体系的瓦解
C.社会主义阵营支持民族独立运动
D.美国霸权政策威胁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58.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A.降低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B.有利于合理决策
C.缓解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D.体现了皇权至上
59.北宋初年,一方面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另一方面,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这些举措客观上
A.改变了唐末以来地方割据局面 B.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增强了对抗外敌的军事实力 D.加重了国家财政的负担
60.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是封建社公内部资本主义生产的初始形态,以明中叶即 15世纪来说,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时间并不太迟。但其发展缓慢,其原因包括
A.封建政府重农抑商政策 B.外来资本主义的大规模入侵
C.明清时期人口高速增长 D.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存在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C C B C C A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C B A D A B C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B D B A B D B A A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A B D A D D B D B B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C D D C B A B C A C
题号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答案 AD AC BC AC BD CD BC BD AD A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