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巷》 课件(共16张PPT)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一《雨巷》 课件(共16张PPT)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雨巷
戴望舒
江南雨,
古巷韵绸缪。
油纸伞中凝怨黛,
丁香花下湿清眸。
幽梦一帘收。
诗是一种吞吞吐吐的东西,表现自己与隐藏之间。
——《望舒草序》·杜衡
朦胧之美
代表作品:《我的记忆》《望舒草》
《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
早期诗作:多写个人孤寂,总体上表现出孤独、抑郁和消沉特点,意象朦胧含蓄。
后期诗作:因受抗争激发,表现了热爱祖国的情怀,诗风变得明朗诚挚,语言更为洗练纯朴。
外貌形象虚写:丁香
气质
动作
神态
环境
实写的外貌
语言
身份
年龄


1、诗中用了哪些语句来描写这个姑娘?
气质:结着愁怨
鉴赏——形象
清雅秀丽
品质纯洁
气质忧郁
冷漠
哀怨
彷徨
不可把握
稍纵即逝
人物形象——丁香一样的姑娘
符合想象的感受,是缥缈不存在的;与“梦”构成朦胧的意境,生动描写出诗人幻想中飘忽朦胧的特点。
外形:丁香一样颜色
丁香一样芬芳
丁香一样忧愁
举止神态:在雨中哀怨彷徨
撑着油纸伞彳亍 冷漠凄清惆怅
太息般的眼光
像梦一般凄婉迷茫
飘远到颓圮的篱墙
丁香开在暮春时节,形状像结,易凋谢。所以古人对着丁香,容易伤春,因此丁香常用来象征愁怨。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丁香在古典文学当中是个“愁品”,是高洁、美丽和忧愁的象征物。
开花为白色或紫色,开花时有一种淡淡的芬芳,给人一种柔弱、纯洁、素净的感觉。
作者将丁香女子的出现和消失设置在什么背景中呢?
雨巷
雨巷的特点?
潮湿,凄冷,朦胧
狭窄,悠长,寂寥
鉴赏——油纸伞
复古,怀旧,神秘
在大量描写姑娘的篇幅中,我们是否看清了姑娘的样子?为什么呢?
鉴赏——篱墙
这个篱笆墙是颓圮的,就是让人感觉有种破败、凄凉的气氛。
意象
1、油纸伞:
复古、怀旧、神秘
2、雨巷:
悠长、寂寥、朦胧
3、颓圮的篱墙:
破败、凄凉
4、丁香:
美丽、高洁、愁怨
构成了全诗迷离、凄凉而哀伤的意境。
抒情主人公——“我”
撑着油纸伞
独自彷徨
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
孤独
惆怅
追求美好
  有人认为,这首诗是一首爱情诗,是一首表现男子追寻、等待姑娘不得而苦闷的诗,但是另外一方面,又有人认为,这是一首政治诗,诗歌中的这些意象,雨巷、丁香姑娘,都有它们独特的政治象征。
探寻主旨
在此前后,广东、江苏、浙江等省相继发生反革命大屠杀。奉系军阀也在北京捕杀共产党员。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的反革命政变。在北伐战争顺利发展,工农运动不断高涨的形势下,国民党内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右派集团举行反共秘密会议,决定立即以暴力手段“清党”,后又与汪精卫密谋,准备进行反革命政变。
此后,蒋介石血腥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仅三天,即有300多人被杀,500多人被捕,5000多人失踪。
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二岁。一年多以前,他与同学杜衡、施蛰存一起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用他的热情的笔投入了党的宣传工作。1927年3月,还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过。
“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望舒草/序》)
“姑娘”
1——理想说
主题
彷徨求索但道阻且长
寤寐思服但求之不得
二位一体,形象补充
2——爱人说
3——自己说
艺术特色
象征手法,意蕴深远
音节和谐,节奏优雅
重叠反复,回环往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