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巷》 课件(共32张PPT)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一《雨巷》 课件(共32张PPT)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雨巷
戴望舒
江南雨,
古巷韵绸缪。
油纸伞中凝怨黛,丁香花下湿清眸。幽梦一帘收。
武侠小说中或者古装剧中为什么美女的出场总是蒙着面的呢?
诗是一种吞吞吐吐的东西,动机在表现自己与隐藏自己之间
——《望舒草序》·杜衡
学习方法
诗人丰沛的情感,让他们感受着比常人更多的东西,这无疑也影响了他们的情绪,他们在各种情感的交织中、矛盾中创造,他们的文字可以僭越一切世间的法则、权利、地位,恣肆傲然,可是,他们又是比谁都脆弱的,孤独的,像胸间有团火越旺盛,越危险。
他们强烈的感情,不仅体现在他们的作品中,更出没于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诗人,是时代的思考者。
戴望舒(1905年11月15日-1950年2月28日),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州人。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
“望舒”是神话传说中为月驾车的女神。屈原《楚词 离骚》有记载:“前望舒使先驱兮”,王逸注:“望舒,月御也。”
老师说:
雨巷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chì)亍(chù)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pǐ)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诵读感知
读准字音
听诵读并思考:
1.诗主要写的什么?
2.你感受和体验到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朦胧,
作者为了营造这种朦胧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象?
品味诗歌意象
雨巷
油纸伞
篱墙
丁香
人象:我 姑娘
物象:
作者将丁香女子的出现和消失设置在什么背景中呢?
雨巷
雨巷的特点?
悠长、寂寥
蒙蒙细雨
鉴赏——油纸伞
未做具体的描写,给读者以想像空间。油纸伞本身就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充满传统气息。暗合了“雨”,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又寂寥地下着小雨,更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和孤独的氛围。
鉴赏——篱墙
这个篱笆墙是颓圮的,就是让人感觉有种破败、凄凉的气氛。
为什么要用丁香来形容女子?
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源于“丁香”二字。丁香开在暮春时节,形状像结,易凋谢。所以古人对着丁香,容易伤春,因此丁香常用来象征愁怨。开花为白色或紫色,开花时有一种淡淡的芬芳,给人一种柔弱、纯洁、素净的感觉。
丁香:美丽、高洁、愁怨
拓展:中国古典诗词意象——丁香
丁香,又名百结、情客或鸡舌,是我国名贵花木。丁香形状像结,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白色或紫色,不妖艳,有一种淡淡的芬芳,极易凋谢。
直到唐代,以丁香为题材和运用丁香意象的作品才开始出现。
江头五咏——丁香
杜甫
丁香体柔弱,乱枝结犹垫。
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
深栽小宅后,庶使幽人占。
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
1、高洁情趣、独立人格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 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浣溪沙》
丁香结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象征,成为忧愁、幽怨的代名词。
2、抒发忧愁忧怨
连理枝前同设誓,丁香树下共论心
韦庄《悼亡姬》 “竹叶岂能消积恨,丁香空解结同心”
3、烘托爱情
外貌形象虚写:丁香
气质
动作
神态
环境
实写的外貌
语言
身份
年龄


诗中用了哪些语句来描写这个姑娘?
气质:结着愁怨
外形:丁香一样颜色
丁香一样芬芳
丁香一样忧愁
举止神态:在雨中哀怨彷徨
撑着油纸伞彳亍
冷漠凄清惆怅
太息般的眼光凄婉迷茫
飘远到颓圮的篱墙
清雅秀丽
品质纯洁
气质忧郁
冷漠
哀怨
彷徨
不可把握
稍纵即逝
人物形象——丁香一样的姑娘
符合想象的感受,是缥缈不存在的;与“梦”构成朦胧的意境,生动描写出诗人幻想中飘忽朦胧的特点。
抒情主人公——“我”
撑着油纸伞
独自彷徨
希望逢着一个
丁香一样的姑娘
孤独
惆怅
追求美好
意象
1、油纸伞:
复古、怀旧、迷蒙
2、雨巷:
悠长、寂寥、迷茫
3、颓圮的篱墙:
破败、凄凉
4、丁香:
美丽、高洁、愁怨
构成了全诗迷离、凄凉而哀伤的超然意境。
雨巷
戴望舒
  有人认为,这首诗是一首爱情诗,是一首表现男子追寻、等待姑娘不得而苦闷的诗,但是另外一方面,又有人认为,这是一首政治诗,诗歌中的这些意象,雨巷、丁香姑娘,都有它们独特的政治象征。下面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讨论,说一说,你们赞同的是哪种看法,为什么?
探寻主旨
主题
从诗歌与作者角度:爱情/自比。
从诗歌与时代背景:知识分子的迷惘。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之下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因一时看不清前途,找不到出路而陷入了迷惘、彷徨之中的心境。
从诗歌与读者:人生象征意味。“雨巷”象征着漫漫人生路,“我”则是人生的赶路人,那“丁香一样的姑娘”则是飘渺的希望或理想。
分析归纳
诗歌主旨
诗人借“丁香一样的姑娘”表达一种追求美好理想的愿望,以及理想幻灭后的空虚和伤感,从而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也是当时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共同的复杂内心世界的表露。
聆听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chì)亍(chù)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pǐ)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1.象征手法:丁香一样的姑娘
2.复沓句式的妙用(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3.叠词的运用(悠长 悠长;哀怨 哀怨又彷徨)
4.押ang韵,排比。共7节,每节6行,一韵到底。
感受诗歌的语言、艺术
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如何理解这句话?
全诗还回荡着一种流畅的节奏和旋律。旋律感主要来自诗韵,除每节大体在第3、6行押韵外,每节的诗行中选用了许多与韵脚呼应的音组。诗中重叠反复手法的运用也强化了音乐效果。
《雨巷》全诗共七节。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除“逢着”改为“飘过”之外,其他语句完全一样。这样起结复见,首尾呼应,同一主调在诗中重复出现,加强了全诗的音乐感,也加重了诗人彷徨和幻灭心境的表现力。整个诗每节六行,每行字数长短不一,参差不齐,而又大体在相隔不远的行里重复一次韵脚。每节押的两次到三次,从头至尾没有换韵。全诗句子都很短,有些短的句子还切断了词句的关连。而有些同样的字在韵脚中多次出现,如 “雨巷”“姑娘”“芬芳”“惆怅”“眼光”,有意地使一个音响在人们的听觉中反复。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读起来,像一首轻柔而沉思读小夜曲。一个寂寞而痛苦的旋律在全曲中反复回响,萦绕在人的心头。
为了强化全诗的音乐性,诗人还吸取了外国诗歌中的一些技法,在同一节诗中让同样的字句更迭相见。这种语言上的重复,复沓,像交织一起的抒情乐句反复一样,听起来悦耳,和谐,又加重了诗的抒彩。在浪漫的自由诗和“新月派”的豆腐干诗体盛行的时候,戴望舒送来了优美动听的《雨巷》,开拓了音乐在新诗中表现的新天地。
【基础测试】
  1.下列各组中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撑(zhǎng)着 彷(páng)徨 凄(qī)清 巷(xiàng)
B.彳亍(chìchù) 凄婉(wǎn) 颓圮(pǐ) 迷茫(méng)
C.河畔(pàn) 荡漾(yàng) 青荇(xìng) 长篙(gāo)
D.斑斓(lán) 沉淀(dìng) 似(sì)的 泥(nì)古
  2.下面四项中,诗歌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B.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C.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D.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C
B
3.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戴望舒是中国现代诗人,主要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
  B.《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歌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诗人也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C.戴望舒早期的诗歌受西方印象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D.后期诗歌主要表现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明朗、沉挚。
C
4.对《雨巷》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受中国古代诗词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的愁心。
  B.《雨巷》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诗中的“我”“雨巷”“姑娘”并非是对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
  C.诗中借江南小巷的阴沉来象征当时社会的黑暗;“我”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路,充满了迷惘和绝望。
  D.《雨巷》运用了复沓重唱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强化了音乐效果,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C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