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届高三冲刺卷(四)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本试卷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垂直风切变是指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风速和风向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9月至11月期间生成的台风通常被称作“秋台风”。2024年西北太平洋海温出现异常偏高的情况,台风呈现出“夏少秋多”的显著特点,第21号台风“康妮”(强台风级)的中心于10月31日14时在台湾省台东县登陆,进入台湾海峡后转向沿闽浙沿海北上,宛如一位“描边大师”。下图为第21号台风“康妮”48小时移动路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1月秋台风康妮依然“来势汹汹”的原因是( )A.厄尔尼诺现象 B.拉尼娜现象C.全球气候变暖 D.夏季风减弱2.10月31日登陆台湾的超强台风“康妮”,形成条件是( )A.低海温、干燥空气、强垂直风切变B.低海温、充足水汽、强垂直风切变C.高海温、干燥空气、弱垂直风切变D.高海温、充足水汽、弱垂直风切变党的二十大报告着重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大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此过程中,数字经济对制造业的影响机制存在异质性,有必要实施差异化要素管理。从实际情况来看,东部地区的制造业生产水平与中西部地区相比更具优势。下图示意2011-2020年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生产效率的重心移动轨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2011-2020年,关于数字经济重心移动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A.两阶段,先东北、后西南B.两阶段,先西南、后西北C.三阶段,先西北、再西南、后西北D.三阶段,先东南、再东北、后东南4.数字经济的发展对中国制造业的意义在于( )A.提升生产效率,促进产业升级B.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C.增加就业机会,稳定社会发展D.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5.东部和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差异化要素管理,因地制宜的针对性举措是( )A.东部打造效率前沿B.东部大规模发展农业数字化C.中西部聚焦金融虚拟经济D.中西部大规模发展高端芯片制造川东高陡褶皱带坐落于四川盆地东部,西以华蓥山断层为界,东至齐岳山断裂带。受晚奥陶——早志留世全球性海侵的影响,四川盆地及周缘富气页岩广泛发育,从盆缘到盆内,地层抬升剥蚀程度、断裂发育程度以及构造变形强度成为页岩气保存的主控因素。图甲为川东盆地及周缘构造带分布图。图乙为沿AB线川东高陡褶皱带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甲乙6.齐岳山断裂带以西的盆内地表岩层可能发现的典型生物化石是( )A.三叶虫 B.鱼类 C.恐龙 D.大熊猫7.川东及周缘地区页岩气保存条件变化的原因是( )A.地层抬升剥蚀程度、断裂发育程度和构造变形强度增强B.地层抬升剥蚀程度、断裂发育程度和构造变形强度减弱C.地层抬升剥蚀程度增强,断裂发育程度和构造变形强度减弱D.地层抬升剥蚀程度减弱,断裂发育程度和构造变形强度增强8.川东高陡褶皱带的特点( )A.向斜宽缓,背斜窄陡,平行排列B.向斜窄陡,背斜宽缓,平行排列C.向斜宽缓,背斜窄陡,交叉排列D.向斜窄陡,背斜宽缓,交叉排列耕地撂荒对国家和社会产生诸多影响,其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呈现“南高北低”,应分类推进对撂荒地有针对性地差异化治理,保障农业生产。下图为各类耕地撂荒农户占比的空间分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我国耕地撂荒率“南高北低”是因为( )A.南方耕地集中连片、非农就业机会多、经济作物种植比例高B.北方地形平坦、经济发展水平高、机械化水平低C.南方耕地破碎、经济发展水平高、对土地依赖程度低D.北方机械化水平高、农民外出务工比例高、对土地依赖程度低10.西部地区耕地撂荒治理应重点关注( )A.生态修复 B.农业产业化 C.土地流转 D.技术推广社区智慧养老服务是社区养老服务的智慧化表现形式,信息技术贯穿于整个服务流程之中。云服务中心能够凭借先进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对养老服务数据展开分析与处理。经由对动态数据的深入分析,可为老年人提供更为精准的服务推荐。不同地区的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下图为社区智慧养老服务流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社区智慧养老服务的云服务中心的发展趋势是( )A.智能化、个性化、高效化B.大型化、集中化、专业化C.自动化、精准化、安全化D.开放化、共享化、互动化12.对社区智慧养老服务信息进行深度分析,指出养老企业的关键发展方向( )A.开发定制化养老服务方案B.推出智能化养老辅助设备C.打造专业养老服务体系D.建立养老服务质量评估标准13.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在不同地区发展差异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人口老龄化程度B.地区经济发展水平C.政府政策支持力度D.养老服务企业创新能力2024年10月17日“超级月亮”现身夜空,比平常更大。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形,从而导致月球与地球之间距离的变化,进而发生“超级月亮”现象。此外,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轨道面相对于黄道平面的倾斜只有5.1°,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日食和月食)对月球与地球之间的相对位置也会产生微妙影响。下图示意2024年10月17日四川眉山“超级月亮”与白塔同框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2024年10月17日出现的“超级月亮”是( )①满月 ②新月 ③月亮位于近地点 ④月亮位于远地点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5.本次超级月亮出现当日,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南京白昼比乌鲁木齐长B.海南三亚昼长夜短C.地球公转速度正逐渐变慢D.长沙太阳高度角减小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 分。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黄河泥沙淤积在下游河道,形成地上“悬河”。水沙调控是通过水库群的联合调度,在小浪底库区人工塑造异重流,输水冲沙,成效显著。黄河出西霞院水库下游图示河段多游荡性,摆动频繁,调水调沙期间泥沙下泄对下游水生态系统不利,“流鱼”现象时有发生。所谓“流鱼”是当河流泥沙含量过高时,河流鱼类昏迷漂浮于水面,顺流而下的现象。下图为黄河调水调沙期间水生态调查河段范围及监测断面分布图。(1)简述黄河调水调沙的主要目的。(4分)(2)阐述黄河调水调沙期间“流鱼”现象的形成原理。(4分)(3)分析黄河下游河道游荡特性对调水调沙工程实施的影响。(6分)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2021年8月25日,中缅印度洋新通道试通,集装箱自新加坡海运,抵达缅甸仰光港后,通过公路入境中国孟定清水河口岸,接着通过临沧进行铁路转运,最终到达成都,标志着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自然地理环境是限制新通道的自然障碍,新通道具有巨大的时空优势和发展潜力,让东南亚国家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下图示意中缅印度洋新通道。(1)从地形、地质的角度描述中缅印度洋新通道沿线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4分)(2)概述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建设的必要性。(4分)(3)分析新通道建设对缅甸的经济发展有何意义。(6分)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冻土是指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内,土壤和岩石中的水分在低温条件下冻结而形成的土体。温泉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该地区以高山和盆地为主,冻土广布,低温环境使得大量有机碳封存,表土解冻使斜坡失稳易引发滑坡灾害。下图为滑坡地质剖面图。(1)简述多年冻土活动层的冻融循环对斜坡变形的影响。(4分)(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说明冻土融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机制。(4分)(3)为加强滑坡预警和防治,指出冻土斜坡监测的关键指标(至少4个)。(4分)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截至2021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泰达)作为天津滨海新区的核心组成,“一区十园”总规划面积达408km2,作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创新平台,园区产业的转型升级步伐总体上相对较慢,现重点向高技术、高生产率、高附加值产业发力,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引进高级人才,探索新型发展模式,助力地区发展,成为国家级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样本。下图为泰达“一区十园”位置示意图。(1)结合图示归纳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泰达)选址分布规律。(4分)(2)随着产业结构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举例可能出现的新兴第三产业类型。(至少3种)(3分)(3)天津泰达开发区积极引进高级人才,请从人口结构、社会文化方面分析开发区高级人才流入带来的变化。(4分)(4)从创新驱动力角度,探讨开发区转型发展的可持续路径。(4分)2025届高三冲刺卷(四)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1.B 【解析】厄尔尼诺现象通常太平洋西部海水温度偏低,不利于台风的生成和发展,A错误;拉尼娜现象会使太平洋西部海水温度相对偏高,为台风的生成和发展提供充足的能量,使利于台风发展的环流条件在秋季依然存在,B正确;全球气候变暖是一个长期趋势,C错误;夏季风减弱主要影响的是夏季的天气系统,11月夏季风已基本退出,与秋台风此时的状态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B。2.D【解析】台风的形成需要高海温提供能量,充足水汽为其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弱垂直风切变有利于台风结构保持稳定而发展壮大。低海温不利于台风形成;干燥空气缺少水汽,无法满足台风发展需求;强垂直风切变会破坏台风结构。故选D。3.C【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2011-2020年数字经济重心移动分成三个阶段:2011-2014年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2014-2018年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2018-2020年重心转向西北方向移动。故选C。4.A 【解析】材料中提到数字经济在推动制造业技术升级、生产结构转型、韧性赋能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有效促进信息技术和工业的融合发展,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促进产业升级。数字经济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但一些传统的岗位可能会减少,C错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是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结果之一,但是这与A相比,都不是数字经济给制造业带来的最核心、最突出的意义,B、D错误。故选A。5.A 【解析】东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制造业基础较好,有条件打造制造业生产效率前沿区域;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主要是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大规模发展农业数字化不合理:中西部地区在金融虚拟经济方面没有东部地区有优势,更应该先加强实体经济等基础产业,而不是聚焦于金融虚拟经济这种对市场环境和人才要求极高的领域;中西部地区目前高端芯片制造大规模发展的条件还不成熟。故选A。6.C【解析】根据地质年代顺序和不同时期的生物特征,判断出齐岳山断裂带以西的盆地,出露于地表的岩层归属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代表性的生物化石是侏罗纪的爬行动物恐龙。故选C。7.B 【解析】区域构造特征决定了区域页岩气保存条件,从盆缘到盆内,地层抬升剥蚀程度、断裂发育程度和构造变形强度减弱时,页岩气保存条件改善,富气页岩才得以保存并富集。故选B。8.A 【解析】通过对剖面图中褶皱带的判断,川东高陡褶皱带的剖面图符合向斜相对比较宽缓,背斜窄陡,而且在图甲中看出断裂带基本呈平行排列特征。故选A。9.C【解析】南方多山地丘陵,河网密布,耕地破碎,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北方高,非农就业机会多,农民外出务工比例高,对土地依赖程度低。故选C。10.A 【解析】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耕地撂荒治理应重点关注生态修复,通过生态修复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撂荒耕地治理对生态的负面影响,同时也有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产业化、土地流转和技术推广在西部地区也有一定的重要性,但相比之下,生态修复更为紧迫和关键。故选A。11.A 【解析】随着技术的发展,云服务中心会越来越智能,能够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更好地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和服务状况;可以根据老年人的偏好、特殊需求提供服务;高效的数据处理意味着能够更快地响应老年人的需求,提高服务效率。大型化和集中化的方向不合理;安全化没有体现;虽然有数据共享的内容,但不能代表云服务中心的开放化和共享化发展趋势。故选A。12.A 【解析】养老企业根据每位老年人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内容,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养老需求,A正确;而推出智能化养老辅助设备是制造业的工作内容,B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社区养老的核心目的是提供差异化的、精准养老服务,“专业化”未能体现对不同养老需求的满足,C错误;建立养老服务质量评估标准更多的是从监管和规范角度出发,并非养老企业自身的关键方向,D错误。故选A。13.B【解析】经济发展水平高也意味着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对养老服务的质量和多样化需求更强烈,从而推动智慧养老服务的发展和创新,B正确;人口老龄化程度是影响养老产业兴衰的因素,并不直接影响养老差异,A错误;政策支持力度影响养老企业的生存压力大小,并不直接导致养老服务差异化,C错误;养老企业可以跨区发展、相互借鉴,创新能力不是区域服务差异的主要因素,D错误。故选B。14.A 【解析】超级月亮,是新月或满月时月球位于近地点附近的现象,比平常更近因此视觉上更大,图片中一轮满月现身夜空,可以得知是满月且月球位于近地点,对应①③。故选A。15.A 【解析】2024年10月17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极夜以外地区,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南京纬度比乌鲁木齐低,白昼长,A正确;海南三亚昼短夜长,B错误;公转逐渐靠近近日点(1月初),公转速度正逐渐变快,C错误;一天中太阳高度角先增大后减小,D错误。故选A。16.【参考答案】(1)减轻水库淤积,保障水库各项功能;输水冲沙,增强河流泄洪能力,保障沿岸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河口生态补水,改善河口地区生态环境;维护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每点1分,答出4点得4分)(2)调水调沙期间,黄河高含沙量的水流对鱼类产生直接物理伤害,泥沙易侵入鱼鳃,阻碍鱼类正常呼吸;过高的流速会对鱼类产生驱赶效应;水体中溶解氧含量迅速降低,会导致鱼类窒息,再加上水温改变,鱼类失去了稳定的栖息场所被迫迁移;综合影响下,鱼类只能顺流漂浮、游动,形成“流鱼”现象。(每点2分,答出2点得4分)(3)河道游荡摆动,降低输水冲沙成效;冲淤变化频繁,易增加河道泄水阻力;提升了调控的难度,调控效率下降;缩短了水库的使用寿命;稳定河道的控导工程易被冲毁,维护成本增加;河道整治效果难持久,影响调水调沙长期规划。(每点2分,答出3点得6分)【解析】第(1)问,黄河泥沙含量高,大量泥沙淤积水库会削减库容,影响水库防洪、供水、发电等诸多功能,通过调水调沙可利用水流动力将库内泥沙带出,减轻淤积,保障其正常运行,此为水库可持续利用的基础,输水冲沙能将下游河道堆积的泥沙冲走,拓宽、加深河道,增大河流过水断面,进而增强泄洪能力,降低洪水水位,减少沿岸洪涝灾害发生几率,切实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这对区域稳定发展至关重要,河口地区生态系统依赖黄河水滋养,调水调沙时为河口补充生态用水,能维持湿地水位、盐度等适宜生态条件,湿地得以健康发展,为众多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觅食地,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第(2)问,高含沙水流是“流鱼”关键诱因,一方面,大量泥沙颗粒在高速水流裹挟下,对鱼体造成撞击、擦伤,直接损伤鱼类;另一方面,细微泥沙易堵塞鱼鳃,阻碍气体交换,使鱼呼吸困难,流速过快时,鱼类难以在湍急水流中稳定栖息、觅食,被水流强力驱赶,打乱其正常生活节奏,同时消耗鱼类更多体力,泥沙增加使水体浑浊,光照透入减少,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受限,产氧降低,且泥沙颗粒自身消耗氧气,双重作用下溶解氧急剧减少,低于鱼类生存所需,引发窒息,水温受水沙调节改变,偏离鱼类适宜范围,迫使鱼类寻找更适宜水温区域,与其他不利因素叠加,最终鱼类只能顺流而下,呈现“流鱼”状态。第(3)问,河道主流摆动不定,输水时水流无法按预定精准路线抵达目标冲刷区域,分散的水流冲沙力量减弱,难以高效清除河道淤积,输水冲沙效果大打折扣,冲淤变化频繁,短时间内大量泥沙淤积使河道过水断面减小,水流受阻,泄水阻力大增,水库泄水不畅,影响水沙下泄节奏,由于河道形态时刻改变,水沙动态难以精准预判,工程师难以依原计划调控,需不断调整方案,调控难度剧增,效率随之降低,快速淤积侵占水库库容,减少有效蓄水空间,水库蓄洪、供水等能力衰退,使用寿命缩短,为固定河道修建的控导工程,在游荡河道水流冲击下极易损毁,频繁修复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维护成本飙升,且河道难稳定,整治成果短暂,阻碍长期规划推进。17.【参考答案】(1)以高原山地为主、山高谷深、纵列分布、地势起伏大,位于板块交界附近、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灾害多发。(每点2分,答出2点得4分)(2)减少进入印度洋物流运输里程和时间;绕过马六甲,维护海上运输安全;中缅经济合作重要支撑;深化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合作。(每点2分,答出2点得4分)(3)有助于吸引外资;利于引进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带来更多的贸易收入;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沿线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产业升级,经济结构多元化;推动缅甸经济全面发展。(每点2分,答出3点得6分)【解析】第(1)问,地形主要有地形类型、起伏大小、延伸走向等几个思考方向;地质主要有板块位置、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地质灾害集中度等几个思考方向。第(2)问,从通道的物流优势、对国家发展格局和运输安全的意义以及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等方面阐述新通道建设的必要性。第(3)问,从贸易角度看,新通道使缅甸的货物能够更快速、低成本地到达国际市场,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的贸易伙伴,促进贸易额的增长。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为了保障通道的畅通,缅甸需要投入资金建设和完善交通、港口等基础设施,这不仅直接拉动了建筑、材料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还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区域经济合作方面,新通道加强了缅甸与中国及其他沿线国家的经济联系,有利于吸引外资流入,推动缅甸的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减少对单一产业的依赖。18.【参考答案】(1)冻结时冻土体积膨胀,斜坡土体松动;融化时冻土体积减小,受重力作用下滑变形;冻土融化增加土体的含水量,斜坡易失稳变形;上坡向融水沿封冻面流下,推动下坡向融土向下运动;周期性冻融循环反复破坏土体,变形积累。(每点2分,答出2点得4分)(2)全球气候变暖,冻土融化;冻土融化有机碳解冻,微生物作用下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又加速冻土融化和碳释放。(每点2分,答出2点得4分)(3)斜坡体的坡面形态、土层结构、温度变化、位移变化、土层含水量、地下水位变化等。(每点1分,答出4点得4分)【解析】第(1)问,多年冻土活动层在冻结过程中,体积会膨胀;这种体积膨胀会对周围的土体产生向外的挤压力,导致斜坡土体松动。冻土融化时,体积减小;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由于之前冻结膨胀导致的松散结构,就容易沿着斜坡下滑。冻土融化,过多的水分会使土体的抗剪强度降低,失去稳定性,发生变形。冻融循环是周期性的,每次循环都会对斜坡土体造成一次破坏,这种反复的破坏作用会不断累积,使得斜坡变形越来越严重。第(2)问,多年冻土区低温抑制了微生物对有机物质的分解,这是其能储存大量碳的原因。气候变暖使冻土融化,打破了原有的平衡。微生物在适宜的温度下变得活跃,开始分解有机碳,而二氧化碳和甲烷作为主要的分解产物,其释放会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进而促进全球气候变暖,反过来又促使更多冻土融化释放碳。第(3)问,坡面形态是斜坡稳定性的直观表现。在冻土滑坡区域,坡面形态的改变可能是滑坡即将发生的先兆。温度是影响冻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在冻土地区,土体中的冰含量较高。通过对温度变化的监测,可以提前预估冻土融化和冻结的情况,从而判断斜坡体的稳定性变化趋势。位移是斜坡体失稳最直接的表现。精确监测斜坡体的位移变化能够及时发现滑坡的迹象。在冻土地区,当含水量增加时,一方面会使土体的重量增大,增加了斜坡体下滑的力;另一方面,水会润滑土体颗粒之间的接触面,降低土体的抗剪强度。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冻土斜坡的稳定性有影响。通过监测地下水位变化,可以了解地下水对斜坡体的作用情况,为滑坡预警和防治提供重要依据。19.【参考答案】(1)空间分布不均;多分布在地价较低地区;沿交通线分布、沿河、海分布;近天津港、靠近市场,协作条件好。(每点2分,答出2点得4分)(2)现代金融服务产业;软件开发、数据安全维护、智能投顾等高新技术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产业等。(每点1分,答出3点得3分)(3)年龄结构优化,青壮年人口占比增加;区域人口素质提升;职业结构多元化;创新性和专业性进步;多元文化融合;包容开放;教育观念优化。(每点2分,答出2点得4分)(4)加大科研投入,推动产业创新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协同创新;鼓励自主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创新服务平台,提升创新服务水平;加强制度创新,提高管理效率;引进人才,为创新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创新政策优惠等等。(每点2分,答出2点得4分)【解析】第(1)问,从图看,泰达“一区十园”在天津滨海新区的布局存在集中分布,呈现出空间分布不均的特点。地价低能降低企业成本,吸引企业入驻;沿交通线分布,便于原材料的运入和产品的运出,提高运输效率,加强与外界的联系。新区沿河、海分布,可以利用河流、海洋的水运优势,发展临港经济、对外贸易,与国际市场接轨,形成良好的产业协作。第(2)问,现代金融服务产业:企业发展催生多元融资,像风险投资、智能投顾,关联软件与数据安全技术,赋能金融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为降成本兴起共享办公,法律咨询、会计审计等商务服务助其合规、推广,协同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开发区人才有创造力,动漫、影视后期融合科技文化产品,赋能传统产业。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产业:产业扩张使物流需求大,信息技术提效降本,供应链整合产业链保障供应,助力产业发展。第(3)问,人口结构方面:年龄结构优化:高级人才多青壮年,改变年龄分布,为知识技术产业添活力。人口素质提升:受教育高、技能精,带来知识技能,保障产业升级。职业结构多元化:领域多元使职业丰富,激发创新推动发展。社会文化方面:多元文化融合:各地人才汇聚,文化交融,特色餐馆等显包容,提升软实力。包容开放:面对多元文化思维,居民更加包容,利于人才创造与社会和谐。教育观念优化:重视教育促投入、引理念,社区学习氛围浓,社会价值观念转变。第(4)问,科研投入是创新的基础保障。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新兴产业具有高附加值、高增长潜力的特点,能够为开发区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鼓励开发区内的企业、科研人员等开展自主创新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积极性和创造力。建立诸如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技术交易平台等创新服务平台。促进产业创新发展。通过改革和完善开发区的管理制度、政策体系等,能够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促进企业和科研机构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创新活动中。人才是创新的关键因素。开发区要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等措施吸引人才,确保创新发展有足够的人才保障。政府可以出台创新的政策优惠措施,促进开发区的转型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