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湖南省娄底市新高考模拟试卷2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湖南省娄底市新高考模拟试卷2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新高考模拟试卷(二)
地 理 试 卷
本试卷共8页,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3年辽宁省与吉林省结束了持续十余年的人口净流出局面,实现人口净流入,即人口回流。下表为2022年和2023年辽宁省和吉林省人口迁移情况统计表。据此完成1-2题。
省份 2022年 2023年
人口净流出(万人) 人口净流入(万人)
辽宁 11 8.6
吉林 18.07 4.34
1.2023年,辽宁、吉林两省开始实现人口净流入,主要原因有( )
①经济转型发展向好②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③人口总数不断增长④冰雪和避暑经济的火热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为吸引人口回流,东北地区可以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A.扩大城市规模,提高环境承载力 B.培育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C.全面落实住房、医疗等公共服务平等化 D.大力发展能源工业,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学家索洛认为,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次发达地区形成资本洼地,投资收益大于发达地区,会推动次发达地区的人均GDP增速快于发达地区。下表为长三角沪苏浙皖四省(市)部分年份人均GDP变化。据此完成3-5题。
年份 人均GDP(万元)
① ② ③ ④ 四地均值
2010 7.33 2.1 5.0 5.2 4.9
2013 9.01 3.2 6.8 7.5 6.6
2016 11.3 3.9 8.4 9.5 8.3
2019 15.7 5.8 10.8 12.3 11.2
2022 18.0 7.4 11.8 14.4 12.9
3.当长三角地区次发达地区的收益大于发达地区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区域交通、信息往来减少 B.区域一体化加强
C.地方产业体系趋于独立 D.生产要素流动减弱
4.图中②代表省份为( )
A.上海 B.江苏 C.浙江 D.安徽
5.关于图中四省市的经济发展,表述正确的是( )
A.①地产业转出,人均GDP数量降低 B.②地为资本洼地,人均GDP增速较快
C.③地资本净转出,人均GDP增速变缓 D.④地投资收益高,人均GDP增速加快
粮食虚拟耕地是指粮食生产过程中占用的耕地资源。研究表明,我国粮食虚拟耕地资源流动在空间上呈现出“北耕南运”趋势,由于生产相同数量粮食时,粮食输出地实际占用的耕地多于粮食输入地,造成耕地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根据虚拟耕地资源流动量的正负值确定区域农业生态补偿支付、受偿的区域,下图示意全国及区域粮食贸易中虚拟耕地资源流动趋势。据此完成6-8题。
6.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虚拟耕地资源净进口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
①城镇化进程快,耕地占用面积大②人口数量多,农产品需求量大
③耕地资源退化严重,粮食产量低④退耕还湿力度大,耕地资源大幅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中国农业生态补偿支付、受偿区域耕地资源的主要特点是( )
A.地广人稀,人均占有率高 B.耕地过度利用,撂荒现象严重
C.土壤肥沃,耕地产出率高 D.耕地分布分散,机械化水平低
8.“北耕南运”会降低耕地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原因是( )
A.耕地资源分布不均 B.机械化水平的区域差异
C.人口分布的空间差异 D.水热条件分布不均
某摄影师分别于3月25日、4月19日、5月10日的同一时间在同一地点向相同方向拍摄太阳,并画了示意图,如图所示。春分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0°。据此完成9-11题。
9.该摄影师面朝( )
A.东南 B.西北 C.西南 D.东北
10.第三次拍摄时,太阳可能会朝图中哪个方向运行( )
A.① B.② C.③ D.④
11.该摄影师三次拍摄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地昼短夜长,昼在变短 B.地球公转速度在加快
C.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大 D.日落时间不断提前
无定河流域是黄河中游典型的风水复合侵蚀区。风向与河道夹角不同,引起风水交互作用的方式和强度也不同,进而影响河岸沙丘的形成与发育。流动沙丘也具有明显的两面性,一方面造成风沙灾害,另一方面能蓄调水分。下左图为无定河流域图,下右图为无定河流域不同方位起风沙频率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无定河岸多沙丘分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地转偏向力导致北岸较南岸沙丘面积较小
B.盛行风向使得北岸较南岸沙丘面积较大
C.北岸地势平坦,受风力影响小,沙丘面积较小
D.南岸植被覆盖较差,导致南岸沙丘面积较大
13.近年来,无定河岸流动沙丘减少,可能会导致( )
A.河流含沙量增加 B.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
C.河流流域面积扩大 D.河流自净能力明显提升
地层产状是指地层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一般由倾角、走向和倾向构成。图为某地水平方向地质构造图,图中字母代表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地层产状中长线表示地层走向,短线表示地层倾斜方向。据此完成14-16题。
14.该区域内力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
A.岩浆入侵—挤压褶皱—变质作用—岩层断裂
B.变质作用—岩层断裂—岩浆入侵—挤压褶皱
C.挤压褶皱—岩浆入侵—变质作用—岩层断裂
D.挤压褶皱—岩层断裂—岩浆入侵—变质作用
15.该区域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O-C-P-K B.P-C-O-K C.K-O-C-P D.O-C-K-P
16.推断图中断层西南、东北两侧地层的位移方向和该水平构造面上、下花岗岩体的宽窄变化( )
A.断层东北侧地层相对抬升,水平构造面上部花岗岩体窄
B.断层东北侧地层相对下降,水平构造面下部花岗岩体宽
C.断层西南侧地层相对抬升,水平构造面上部花岗岩体宽
D.断层西南侧地层相对下降,水平构造面下部花岗岩体窄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3道题,共52分。
17.(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被誉为“中华灵芝第一乡”的龙泉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典型山区市,森林覆盖率高达84.4%,被誉为“中国生态第一市”。龙泉灵芝采用椴木种植,已有千年历史。2017年至今,发明了高科技工厂化生产技术,该技术可以解决灵芝连作障碍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近年来,该地从栽培、加工、销售、品牌推广等方面入手,提出“做优一产、做精二产、做特三产”的产业发展思路,以“小灵芝”撬动“大发展”。下图为林下椴木种植法和灵芝工厂化生产技术示意图。
分析当地灵芝种植能够延续千年的原因。(6分)
分析工厂化生产技术对灵芝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6分)
根据当地的产业发展思路提出合理建议。(6分)
18.(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灵渠位于广西桂林市兴安县境内,凿于秦代,通过修建2.24米高的“人”字形水坝将湘江上游来水三七分流,即三分水向南流入漓江,七分水向北汇入湘江,形成南渠和北渠两条相互连通的水道沟通长江与珠江水系。灵渠所在区域为岩溶区,以碳酸盐岩地层为主,含泥灰岩、泥岩或碎屑岩夹层,区域中央为峰林平原。研究表明,该峰林平原是由峰丛洼地在地壳运动相对稳定时期演化发展而成,其形成与区域岩性、水位变化所导致的流水作用等因素有关。下左图为灵渠及其附近水系图,下右图为岩溶区横剖面水位示意图。
分析开凿灵渠的有利条件。(6分)
人字坝与南渠的修建已将湘江与漓江沟通起来,试说明开凿北渠的原因。(4分)
分析岩溶区中央由峰丛洼地到峰林平原的演变过程(8分)
19.(1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拿马位于中美地峡,境内多山地。巴拿马运河是由若干组水闸和加通湖(巴拿马饮用水源地)构成的一条水闸式运河,通过在运河上修建若干水闸,船只通过时抬高或降低水平面,通航一次需将20万m 淡水排入海洋中。自2023年初以来,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巴拿马运河管理局多次调整通航船只数量,2023年8月数量下降至32艘,11月减少到25艘,如果持续干旱,预计2024年2月起将减少到18艘。2023年10月份船舶等待通航的时间为5天到6天。图1示意巴拿马运河区域,图2示意水闸式运河通航原理。
图1 巴拿马运河区域图
图2 水闸式运河通航原理
在图1中绘制船只进出巴拿马运河水闸时,水闸中水流的运动方向。(4分)
分析气候异常对巴拿马运河航运的影响,并说明原因。(6分)
(3)有人建议通过扩建巴拿马运河水闸,以应对气候异常对航运的影响,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
2025年高考模拟试卷
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B B D B A C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A B B B C A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满分52分。17题18分,18题18分,19题16分。)
17.(1)当地以山区为主,森林覆盖率高,椴木资源丰富;林下光照、湿度和温度适宜,有利于灵芝生长;椴木种植灵芝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生态环境好,灵芝品质好,市场需求量大。(任答3点,每点2分,共6分)
(2)该技术利用当地丰富的废弃料,减少消耗林木资源,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使用该技术生产后的废菌渣可以充当燃料、饲料等,减少废弃物的排放;立体种植,提高土地利用率;智能化设备,使灵芝不受天气影响,解决灵芝连作障碍;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了生产效率,扩大了生产规模,利于灵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任答3点,每点2分,共6分)
(3)做优一产,增加技术投入,提升灵芝产品的质量;做精二产,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做特三产,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推动了灵芝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当地优化灵芝产业结构;促进全产业链的发展,发挥规模效益,增强抗风险能力。(任答3点,每点2分,共6分)
18.(1)地形以峰林平原为主,地势低平,利于开凿;该地为湘江上游和漓江上游最接近的地段,开凿线路较短,工程量小;石灰岩硬度小,易于开凿;该地有天然河道、洼地利用,减少开凿工程量;该地湘江与漓江丰水期地下水位一致,地下水互通,水位差较小,开挖深度小。(任答3点,每点2分,共6分)
(2)南渠地势高,为向南渠引水而修建人字坝,加大了大坝附近上下游落差,使得两大水系航运难以连通;开凿北渠,可以减小湘江上下游落差,降低水流速度,便于船只航行,稳定水量,确保通航连续性。(任答2点,每点2分,共4分)
(3)所在区域为岩溶区,以石灰岩为主,多裂隙发育,易被风化、侵蚀;地壳相对稳定时期,丰水期地表河水流量大,地表与地下水侧蚀作用加强,侵蚀洼地边缘峰丛峰脚;枯水期河水消退,地下水位下降,水流将丰水期溶蚀侵蚀物质带走;周期性河水涨落,峰脚不断溶蚀后退,洼地面积扩大,使峰丛独立形成峰林,洼地连通形成平原,最终峰丛洼地发育成峰林平原。(4点,共8分)
19.(1)
(2处水流方向,共4分)
(2)影响(4分):巴拿马运河通航能力下降,船只运载量降低,通行(等候)时间变长,运输成本升高。原因(2分):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巴拿马降水量减少,气温偏高,蒸发量增大,持续性的干旱,导致湖泊水位不断下降。(共6分)
(3)赞同:扩建运河水闸可以提高巴拿马运河通航能力;增加巴拿马运河收益。反对:扩建运河水闸会加大对加通湖水资源的消耗,影响航运和水资源安全;工程建设对沿线生态安全造成威胁。(观点与理由言之有理即得6分,只表明观点不得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