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湖南省娄底市新高考模拟试卷3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湖南省娄底市新高考模拟试卷3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2025年新高考模拟试卷(三)
地 理 试 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国家统计局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东北三省人口性别比比较均衡,人口总量较上一次人口普查时期总共减少了550万左右,为全国各地区最高,但流动人口多半在东北三省内部流通。在2016年生育政策放宽后,东北三省的自然增长率仍出现下滑趋势。据此完成1-3题。
1.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东北人口减少较多,其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压力大,生育意愿低 B.就业岗位减少
C.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D.教育资源匮乏
2.东北三省人口性别比比较均衡的主要原因是( )
A.男性劳动力大量迁往东南沿海地区
B.东北三省传统生育观念更先进
C.其他省份计划生育政策执行更严格
D.早期工业化定位和发展,为女性获得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3.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严重,下列措施中能快速改善东北老龄化问题的是( )
A.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增加更多就业岗位
B.增设住房补贴、生活补贴,吸引年轻劳动力迁入
C.增设生育补贴,提高出生率
D.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考查意图】以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为依据,考察人口数量变化、人口性别比、老龄化等问题,锻炼考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无锡市计划在太湖梅梁湾羊岐村西侧的湖滨,利用太湖清理出来的淤泥构筑水下湿地带,并进行湖滨生态修复。读太湖流域图,完成4-6题。
4.太湖淤积物的主要来源有( )
①河流携带泥沙 ②动植物残体堆积 ③极端暴雨多发 ④生产及生活垃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太湖淤泥中富含有机质,长期淤积将导致( )
A.生物种类增加 B.湖泊水位升高
C.水体富营养化 D.洪灾频次减少
6.相比于传统的淤泥异地堆放,构筑水下湿地带治理( )
A.可净化太湖水体 B.占据额外土地资源
C.提高治理成本 D.加剧污染物扩散
【考查意图】以太湖地区水下湿地建设为载体,考察淤积物来源、影响等问题,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人地协调观。
2023年上海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排名全球城市第一,并出台了新一轮老旧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和新能源汽车置换政策。读上海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区分布图,完成7-9题。
7.新能源汽车产业在上海迅速发展依托于( )
A.上海的生产成本更低 B.上海新能源资源丰富
C.上海进口零部件便利 D.上海新能源产业云集
8.上海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提高,有利于( )
A.降低居民购车费用 B.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C.减轻城市空气污染 D.提高燃油车的价格
9.可供其他城市借鉴的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有效措施有( )
A.强制购买新能源车 B.补贴和置换政策
C.限制燃油车出行 D.降价出售新能源车
【考查意图】以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发展为例,考察新能源汽车发展条件、优点及其促进措施,锻炼考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将军山滑雪场位于阿勒泰市将军山前坡地,全国唯一城市高山滑雪场,离城区近,交通便利;降雪充沛,有效雪期长;四面环山,冬季风力弱;滑雪场地形条件优越,具备建设国际专业滑雪场条件。建有大厅,有雪具租赁、销售、餐饮等服务。据此完成10-11题。
10.关于阿勒泰将军山滑雪场的成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优越的地形地势条件导致降雪量较大,积雪期长
B.中纬西风的影响,冬季降水量丰富,积雪厚度大
C.滑雪历史悠久,本地游客量大
D.便捷的交通条件,为滑雪场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11.将军山滑雪场受游客追捧的主要原因是( )
A.离城区近,交通便利
B.基础配套设施齐全
C.天然降雪充沛,雪质优良,体感温度舒适
D.滑雪场落差大,可玩性高
【考查意图】以将军山滑雪场为素材,考察雪场成因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7月24日凌晨2时,位于台风中心420千米以外的江西北部德安县出现突发性特大暴雨,其中丰林镇24小时最大降水量高达541.4毫米。该日有弱冷空气从西北方进入德安县境内与台风外围气流相遇,但此次强降雨未造成丰林镇明显的降温。据此完成12-14题。
12.判断暴雨时台风中心位于丰林镇的( )
A.正南方 B.东北方 C.西南方 D.东南方
13.弱冷空气入侵对本次暴雨增强作用主要体现在( )
A.弱冷空气与台风外围气流交汇,触发对流,使降雨强度增加
弱冷空气为该区域形成降温效应,利于水汽凝结
C.台风带来大量水汽,导致降水强度大
D.弱冷空气带来了充足的水汽
14.本次强降雨未造成丰林镇明显降温的主要原因是( )
A.降雨时间短 B.水汽凝结释放出大量热量
C.暖空气强度大 D.冷空气较弱
【考查意图】以台风为载体,考察台风位置、暴雨的产生原因和影响等问题,主要锻炼考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
林窗(又称林隙或林冠空隙)主要是指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死亡或因偶然性因素(如干旱、台风、火灾等)导致成熟阶段优势树种死亡,从而在林冠层造成空隙的现象。林窗是植被演替和森林循环的重要驱动力,它对森林群落结构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有着重要作用。某科研团队对林窗下植被多样性的研究成果如下图所示(G1-G5为不同面积大小的林窗.G1:50-100 m ;G2:100-150 m ;G3:200-250 m2;G4:: 400-450 m ;G5: 600-650 m ;CK:林下对照;D为物种丰富度)。据图完成15~16题。
15.草本层的D值高于灌木层,说明林窗的存在对草本层物种数量变化的影响更为强烈,其主要原因是( )
温差加大,导致物种数量增加
B.温度增加,导致物种数量增加
C.湿度增加,导致物种数量增加
D.光照改善,导致物种数量增加
16.以下关于林窗大小及其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较大林窗的形成必然导致草本层和灌木层物种的增加,因为光照条件的改善促进了植物的光合作用。
B.林窗大小对草本层和灌木层的影响相同,因此可以通过控制林窗大小来统一管理两者的生物多样性。
C.林窗的增大不仅会改善光照条件,还可能因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影响不同植物的竞争能力,导致某些物种的优势地位发生改变。
D.在林窗较小的情况下,草本层生物多样性通常高于灌木层,因此小林窗的管理更能提升整体森林的生态效益。
【考查意图】以林窗下植被多样性为素材,考察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原因和影响,锻炼考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有组于考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20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预制菜也称预制菜肴,是食品工业化的产物。预制菜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不包括主食类食品。
材料二 为壮大徽菜产业,弘扬徽菜文化,安徽省正加快制定规划,建立行业标准,同时加快创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提升全产业链研发能力,推动冷链物流业发展,提升产业知名度,并通过搭建数字化平台,实现预制菜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安徽省一方面制定相应规定,要求企业严把原料质量关,严格控制食品添加剂使用,另一方面加大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材料三 安徽省地形及各地区预制菜主要品种分布图和安徽省交通分布图。
(1)安徽省预制菜原料丰富,试从气候、地形、河湖等角度分析其原因。(6分)
(2)分析安徽省创建长三角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的社会经济条件。(6分)
(3)依据资料,归纳安徽省发展预制菜产业所采取的措施。(4分)
(4)关于“皖西南地区大规模种植山区特产,发展预制菜产业”的观点,请结合所学,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4分)
【考查意图】以安徽省预制菜发展为例,考察安徽省发展预制菜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条件以及促进预制菜发展的措施,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
18.(16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嶂石岩地貌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地区,是一种三明治形的三叠结构,表面层主要为长满植物的黄土层;下面是形成于距今18亿至15亿年海洋中的红色石英砂岩层,主要由二氧化硅所构成,相对较硬;最底层为比较薄、比较软的泥岩或砂质泥岩。在内外力作用的共同影响下多形成绵延数公里的岩墙峭壁,三叠崖壁,远远望去,赤壁丹崖,如屏如画,甚为壮美。图一为嶂石岩地貌岩墙景观图,图二为岩墙形成过程示意图。
材料二 嶂石岩世界地质公园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太行山森林公园精华所在,该地区除了旅游资源独特,价值高外,更是自然旅游资源类型齐全,但来嶂石岩世界地质公园游客数量并不多,该景区的旅游收入也较低,与旅游价值不相匹配。
图一 图二
结合图文材料,推测岩墙景观的形成过程。(6分)
推测岩墙未来的演化趋势并分析原因。(6分)
为了促进嶂石岩世界地质公园旅游业的发展可以采取哪些措施。(4分)
【考查意图】以嶂石岩地貌为例,考查地貌形成过程以及演化趋势,并考查该地貌发展旅游业的措施,提高考生综合思维能力。
19.(16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山东省是我国的海洋大省,2023年12月,山东省在地处蓝色半岛经济区的南隍城岛、北隍城岛东部海域,设立“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计划实现以海上养殖业为“1”,多个产业配套基地为“N”的“1+N”布局产业。
材料二 南隍城岛海域地质与水质优越,水温常年在16至21摄氏度之间,盐度为32‰,适合海鱼生长。近年来,该岛居民借助大型深远海智能网箱,控制养殖密度,对水体污染数据进行实时监测、精准计算所需饲料,减少了残渣沉积和过剩鱼粪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避免了上世纪90年代的养殖悲剧,走出了一条渔业养殖新道路。
材料三 下图为南隍城岛海洋牧场示范区位置示意图与南隍城海洋牧场示范区的大型深远海智能网箱平台景观图。
(1)结合图文资料,简要分析上世纪90年代,当地海洋养殖业遭受重创的原因。(6分)
(2)举例说明“1+N”布局产业中可能会出现的配套产业。(4分)
(3)简述山东省设立“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的意义。(6分)
【考查意图】以山东省蓝色粮仓建设为载体,考查海洋养殖条件、配套产业链设施以及建设开发区的意义。
参考答案
ADBBC ADCBA CDABD C
1.A【解析】本题考察人口减少的原因。人口减少与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有关,通过材料可知,东北三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在2015年后出现负增长,正值80-9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生育期,这部分年轻人在巨大压力下,生育意愿下降,导致出生率降低。材料中可知东北三省流失的人口多半在东北内部流通,其他三个选项影响不大。
2.D【解析】本题考察性别比失衡的原因。与就业,生育意愿,传统观念等有关。由于东北的城市化进程一直都领先全国各省随着早期工业化定位和发展,使得东北地区的女性获得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有稳定的收入,就更早地保障了男女平等。其他选项在全国范围内差别不大。
3.B【解析】本题考察老龄化的形成原因。老龄化与年轻劳动力缺少,以及出生率低有关。题目要求快速改善老龄化,只能从吸引大量年轻劳动力入手。通过政府大量补贴,降低生活压力,快速吸引年轻劳动力。其他选项花费时间较长。
4.B 【解析】本题考查太湖淤积物的主要来源。人湖河流带来的泥沙,生产生活垃圾和动物排泄物及生物残体都会在太湖湖底沉积,均为太湖淤积物的主要来源之一;极端暴雨多发,使得太湖水量激增,水位上涨,易发生洪涝灾害。
5.C【解析】本题考查太湖淤泥中长期富含有机质的危害。太湖淤泥中富含有机质,有机质会促进藻类和浮游生物的生长,长期淤积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从而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影响水体的自净能力,加剧水体污染;水位升高主要是降雨增多、水文条件改变等原因引起的,这些都会对水文条件产生影响,可能导致洪灾频次增加。
6.A【解析】本题考查水下湿地带处理淤泥相比异地堆填淤泥的优势。利用水下湿地带处理淤泥可以将淤泥中的有机质和营养物质通过湿地植物的吸收和微生物的分解转化为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从而净化水体。相比于传统的异地堆放,利用水下湿地带处理淤泥不需要占据额外的土地资源,也不会增加污
7.D 【解析】本题考查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原因及信息材料分析能力。读图可知上海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区众多,为当地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提供便利。而上海作为我国经济中心,场地和劳动力成本比较高,则生产成本不低:新能源资源和零部件进口在材料中并未体现。
8.C 【解析】本题考查上海市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意义。材料中没有显示新能源汽车价格比燃油车低;新能源汽车的增加,不能缓解交通运输压力;新能源汽车不产生有害气体,有利于缓解城市空气污染问题;新能源汽车挤占了燃油车的市场份额, 有利于降低燃油车的价格。
9.B【解析】本题考查其他城市可借鉴上海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措施。强制居民购买新能源汽车不符合实际;上海市在举行的汽车、绿色智能家电消费嘉年华活动中,实施老旧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和新能源汽车置换政策,提高居民购车意愿,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染物扩散的风险。但淤泥治理的成本可能会变高,因为需要建设和维护湿地系统。
10.A 【解析】本题考查阿勒泰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及景点形成条件。阿勒泰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冬季气温低、降水少,但由于高海拔和地形因素,降雪量大,积雪期长,适合滑雪。近年来,阿勒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滑雪场吸引了大量外地和国际游客,游客来源不局限于本地。阿勒泰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人口稀少,但滑雪场的开发更多依赖于自然条件和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而非经济或人口因素。
11.C 【解析】本题考查旅游景点的吸引力。滑雪场的主体是雪,阿勒泰地区全年降雪期达210天、积雪期在6个月以上,拥有最适宜开展雪上运动的高品质“粉雪”,雪质优良。且四面环山,具备气温适宜、风速较小、湿度适中等世界一流滑雪条件,体感较为舒适。
12.D【解析】本题考查热带气旋的相关特征。台风为热带气旋的强烈发展形势,北半球气旋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合,其西北侧的风向为东北风。
13.A 【解析】弱冷空气与台风外围的气流交汇,将促进对流云团的发展(类似对流天气显著,暴雨较大)。弱冷空气的侵入,将一定程度上破坏台风本身的结构及当地环境的温度(即降温),利于水汽凝结而成云致雨,但影响相对较小。设问的是冷空气对降雨的影响,与台风无关。冷空气相对干燥,无法带来充足水汽。
14.B【解析】台风爆发季(影响中国地区)多为夏秋季,本身气温较高,即使有台风或者冷空气来袭,降水幅度较小。降水与水汽凝结有关,而水汽凝结又会放热,将难得的降温又升温。材料中无法得知降雨时间的长短。
15.D 【解析】本题考察林窗对草本植物的影响。林窗的形成会改变森林内部的光照条件。使得下层植被(如草本植物和灌木)的光合作用条件得到改善。林窗的大小也会影响局部的小气候。某些草本植物更适应干燥、光照充足的环境。
16.C 【解析】本题考察林窗大小及其对生物多样性影响。林窗的增大不仅会改善照条件,还可能因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影响不同植物的竞争能力,导致某些物种的优势地位发生改变。虽然较大林窗改善光照条件,但并不一定会导致所有植物物种的增加,可能出现竞争加剧的情况。林窗大小对草本层和灌木层的影响存在差异,管理策略需要根据具体层次的生态需求制定。在林窗较小的情况下,草本层的竞争较为激烈,通常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灌木层可能会占据优势。
17题答案(20分)
(1)气候差异大,农产品种类丰富:地形类型包括山地、丘陵和平原,地形差异较大,适合开展多种农业经营;安徽省南部河湖较多,水产品丰富。6分
(2)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劳动力丰富;政策支持。(任答三点)6分(3)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投入科技力量进行数字化管理;推动冷链物流建设:加大宣传、提升知名度:制定法律法规,保障食品安全。(任答四点)4分
(4)支持。理由:发展预制菜产业可以将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或不支持,理由:山区大规模发展特产种植,可能会导致水土流失,破坏当地自然环境。)(从所持看法出发,理由恰当,阐述言之有理即可)(4分)
【解析】本题考查安徽省地理位置、农产品丰富多样的原因、创建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的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发展预制菜产业的措施、影响与看法。(1)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使得安徽农产品丰富多样。安徽地跨我国南、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的差异导致农产品种类多样;据图可知,安徽省南部多山地,地形差异较大,地形类型包括山地、丘陵和平原,适合开展多种农业经营;安徽省南部河流和湖泊较多,水产品丰富,多种多样的农产品为预制菜提供了丰富的原料。(2)安徽省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便利,有利于原料的运进和产品的输出:当地人口城市众多,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国家制定法律和规章制度,引导产业健康发展。(3)分析资料2可知,安徽省正加快制定规划,建立行业标准,创建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提升全产业链研发能力,搭建数字化平台、推动冷链运输建设;提升产业知名度,以实现预制菜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另外安徽省制定相应规定并加人盘管力度,严把原料质量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保障食品安全。(4)观点理由类试题答出观点,并阐述对应理由即可。若支持,理由可从种植特产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的角度回答:若不支持,可结合皖西南山地、丘陵较多的特点,分析大规模种植山区特产,可能造成自然环境破坏。
18题答案
地质历史时期,该地地势低,泥沙沉积形成不同沉积岩岩层;沉积岩形成后,地壳抬升,岩石受外力侵蚀作用;最下层岩石较软,易受侵蚀(掏蚀);上层岩石在重力作用下崩塌,形成岩壁。6
演化趋势:岩层继续风化侵蚀,岩墙不断后退,最后全部崩塌消亡。
原因:下层泥岩较软硬度小,受流水等外力侵蚀作用大,使上部岩石悬空;上层岩石在流水切割作用和重力作用下不断崩塌后退,直至最后消亡。6
科学规划与管理,突出地质旅游特色;健全法律保护,加强地质旅游资源保护;加大宣传力度,创建地质旅游营销网络体系;整合旅游资源,打造避暑休闲等新潮项目(华北地区夏季气候十分,而地势高亢的峰石岩地貌分布区恰好成为气候“凉岛”,是极好的避暑消夏之地);建成重要的地质、地理科学考察与科普园地;加大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4
【解析】本题考查太行山地区嶂石岩地貌岩墙的形成过程和演化趋势以及开展旅游业的措施。(1)结合材料中“下面是海洋中的红色石英砂岩层,主要由二氧化硅所构成,相对较硬;最底层为比较薄、比较软的泥岩或砂质泥岩。在内外力作用的共同影响下多形成绵延数公里的岩墙峭壁”等信息得出结论。(2)根据第一题岩墙形成过程继续推导岩墙不断后退(水平掏蚀+重力崩塌)直到消失(3)旅游业的发展一般从规划、提高旅游价值、宣传等方面思考。
19题答案16分
(1)网箱数量多,养殖密度过大,渔业产品品质和产量下降;污染物净化速度慢,水质变差;过剩的饵料和鱼粪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6分
(2)渔业产品深加工;滨海旅游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海洋风电资源;海洋能源产业等。(任举两例,合理即可)4分
(3)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促进渔业良性发展;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缓解耕地紧张,保障粮食供应安全6分
【解析】本题考查山东省蓝色粮仓的建设问题。(1)根据材料二中“控制养殖密度,对水体污染数据进行实时监测、精准计算所需饲料,减少了残渣沉积和过剩鱼粪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避免了上世纪90年代的养殖悲剧”信息可以得出结论为密度、水体污染、富营养化等方面(2)本题需要根据1+N模式的特点来答题,1为核心产业,N为围绕核心产业的其他产业,包括产品深加工、第三产业、能源产业等方面(3)建设开发区的意义需要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回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