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4-2025学年数学期末综合复习题(试题)六年级下册(苏教版)一、单选题1.某超市为了促销商品,组织了一次摸奖活动,设置一等奖5名,三等奖100名,四等奖150名。消费者摸到( )等奖的可能性最大。A.一 B.二 C.三 D.四2.比较两个城市一周'C温变化的情况,采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A.折线 B.复式条形 C.复式折线3.如下图,把质量相同的钩码挂在杠杆的支撑点的两边,杠杆保持平衡,若把杠杆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减少一个,则杠杆的左端( )。A.上升 B.下降C.不动 D.无法确定上升或下降4.将一个高是2dm的圆柱截成体积比是2:3的两个小圆柱,表面积增加50.24cm2,则较小的小圆柱的体积是( )cm。A.50.24 B.200.96 C.301.44 D.28.265.若甲圆的半径等于乙圆的直径,则甲圆的面积是乙圆面积的( )。A.4倍 B.2倍 C. D.6.如图,O是大小两个圆的圆心,以它们的半径为边长,所作的大小两个正方形之间的阴影部分面积是10cm2,大小两个圆之间的环形面积是( )。A.10cm2 B.100cm2 C.31.4cm2 D.314cm27.甲、乙二人都用长、宽相等的长方形卡片,围成一个尽可能大的圆柱形纸筒,甲以卡片的长为纸筒的高,乙以卡片的宽为纸筒的高,甲、乙围成的圆柱形纸筒的侧面积相比较( )A.甲的大 B.乙的大 C.相等 D.无法比较二、判断题8.上升和下降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但不一定上升就要用正数表示。( )9.圆的周长扩大到原来的3 倍,面积也扩大到原来的3倍。 ( )10.一种商品打八折出售,就是现价比原价降低了20%。()11.小明下午2:00到校,4:30分放学,下午在校的时间是2小时30分.( )12.两个圆柱的体积相等,表面积也一定相等。( )13.一个表面涂色的正方体被分割成若干个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如果其中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36个,那么原来正方体的体积是125立方厘米。()14.从圆锥的顶点沿着高将它切成两半,所得到的截面是等腰三角形。( )三、填空题15.把圆沿半径平均分成若干近似等腰三角形,可拼成近似的 ,它的长是 ,宽是 ,面积是 。16.小华给客人沏茶,接水1分钟,烧水6分钟,洗茶杯2分钟,拿茶叶1分钟,沏茶1分钟。小明合理安排以上事情,最少要用 分钟可以使客人喝上茶。17.若把六年级学生的平均体重50kg记作0kg,甲、乙、丙三名同学的体重被分别记为+4kg、-3kg、0kg,则他们三人的实际体重分别是 kg、 kg、 kg。18.一个长方体纸箱,长5分米、宽3分米、高4分米,它的棱长和是 分米,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体积是 立方分米。19.万达影院有两种票价,甲票 32.5元/人,乙票27.5元/人。两种票价的座位都有 200个,如果满座,每场收入 元。20.3D打印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可以“打印”出真实的3D物体。它通过扫描实物生成的3D模型与实物的比是1:20,若物体的高是150cm,则3D模型的高是 m。21.为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学校周末布置了一项实践作业:为家人做一次早餐。明明准备煎7个荷包蛋,一个平底锅一次最多只能煎两个,每个荷包蛋煎熟需要4分钟(正、反各2分钟),最少需要 分钟煎完。22.填上每个分数的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 23.小华每天早上7时40分到校,下午2时50分放学回家。它全天在校 时 分。四、计算24.直接写得数。2.3+5.4= 12×0.01= 0.84÷12= 1.1-0.96= 1.25×5×2=0.16×0.5 = 0.65÷5= 0.7+6.77= 2.3×3= 3.4+2.3+6.6=25.用竖式计算(得数保留两位小数)(1)2.04×5.22≈(2)0.926÷2.3≈26.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①13.47+3.8-3.47 ②③27.解方程或比例。x:42=:5 4×(x-58.2)=16.8五、操作题28. 根据下面的描述, 完成下列各题。(1) 中心公园在欢欢家 方向 米处。(2)欢欢从家到中心公园后,再向东偏南 方向走 300 m 到人民广场。请你在图中标出人民广场的位置。九、解决问题29.一种饮料用长方体塑封纸盒密封包装。从外面量,纸盒长6厘米,宽4厘米,高10厘米。纸盒的表面注明饮料的净含量是240毫升。请分析说明是否真实。30.寿山石是福建省福州市的一种特产,是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方师傅用寿山石做了一个圆柱形印章(如图),此印章的底面直径是2cm,高是8cm,这个圆柱形印章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31.甲乙两地在比例尺为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长15厘米,一架飞机从甲地飞往乙地,时速750千米,飞行30分钟后。距乙地还有多少千米?32.刘小徽在研究回社的体积时,将圆柱体模型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他发现如果将这个长方体“轴轴”放,底面就是圆柱侧面的一半,高就是圆柱的半径,因此他得出一个结论,圆柱的体积=侧面积的一半×半径。现有一个圆柱:侧面积是37.68平方厘米,体积是37.68立方厘米。这个圆柱的高是多少厘米?33.用边长为30cm的正方形地砖给教室铺地,需要1200块;如果改用边长为40cm的正方形地砖铺,那么需要多少块?34.某茶馆新进茶叶31盒,其中一盒喝了一些,茶艺师傅将这盒与其他的放到了一起,通过天平称量找出这盒茶叶,至少需要多少次保证可以找出?35.下面是五年级(1)班期中测试情况统计图。(1)在竖轴上填上适当的数量。(2)全班同学 等级的人数占得最多,共 人。(3)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几倍?(得数保留两位小数)(4)女生的平均成绩是91.6分,那么女生的总成绩是多少分?36.有一车饮料,如果3箱一数,还剩一箱;如果5箱一数,还剩一箱;如果7箱一数,也剩一箱,这车饮料至少有多少箱?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解析】【解答】解:5<100<150,所以摸到四等奖的可能性最大。故答案为:D。【分析】哪种等级的名次最多,摸到这种奖的可能性就最大。2.【答案】C【解析】【解答】解:因为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看出各种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所以要比较两个城市一周气温变化的情况,采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故答案为:C。【分析】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的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看出各种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比较清楚地反映出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数量关系;据此进行解答即可。3.【答案】B【解析】【解答】解:4×3>5×2,则杠杆的左端下降。故答案为:B。【分析】若把杠杆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减少一个,左边=4×3=12,右边=5×2=10,则杠杆的左端下降。4.【答案】B【解析】【解答】解:2分米=20厘米20×=8(厘米)50.24÷2×8=25.12×8=200.96(立方厘米)故答案为:B【分析】底面积相等,高的比是2:3的两个小圆柱,体积比是2:3,据此可以求出较小圆柱的高;将一个圆柱截成两个小圆柱,增加了两个圆的面积,用50.24÷2即可求出一个圆的面积,即圆柱的底面积;再根据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计算。5.【答案】A【解析】【解答】解:设乙圆的半径为r,则甲圆的半径就是2r,甲圆的面积为:π(2r)2=4πr2,乙圆的面积为:πr2,4πr2÷πr2=4,所以甲圆的面积是乙圆的面积的4倍.故答案为:A【分析】甲圆的半径恰好等于乙圆的直径,则说明甲圆的半径是乙圆的半径的2倍,设乙圆的半径为r,则甲圆的半径就是2r,利用圆的面积公式即可分别求得两圆的面积,再用甲圆的面积除以乙圆面积即可得解.6.【答案】C【解析】【解答】解:S阴= r大2-r小2,环形面积=πr大2-πr小2=π(r大2-r小2)=3.14×10=31.4(cm2)。故答案为:C。【分析】无法求大圆和小圆的半径,就无法直接根据圆环面积公式计算圆环的面积。但是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大圆的半径,小正方形的边长是小圆的半径,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r大2-r小2,这样根据圆环面积公式就能计算圆环的面积。7.【答案】C【解析】【解答】据分析可知:用两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围成圆柱形纸筒,这两个纸筒的侧面积相等.【分析】用两张一样的长方形纸围成圆柱形纸筒,分别以长方形的长和宽为底面周长和高围成两个圆柱形纸筒,侧面积不变,都等于底面周长乘高,即等于长方形的长乘宽,由此得出答案.8.【答案】正确【解析】【解答】解:上升和下降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但不一定上升就要用正数表示。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表示相反的两个量,如果一个量为正,另一个量就为负。9.【答案】错误【解析】【解答】解:3×3=9,面积扩大9倍。故答案为:错误。【分析】圆的面积=π×半径2,周长扩大到原来的3 倍,也就是半径扩大了3倍,则面积扩大3×3=9倍。10.【答案】正确【解析】【解答】解:现价比原价降低了(1-80%)÷1=20%。故答案为:正确。【分析】将现价看成1,八折就是80%,所以现价是80%,那么现价比原价降低了百分之几=(现价-原价)÷原价。11.【答案】正确【解析】【解答】下午4时30分=16时30分,下午2时=14时,16时30分-14时=2小时30分,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将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然后用放学时刻-上学时刻=在校时间,据此列式解答。12.【答案】错误【解析】【解答】解:两个圆柱的体积相等,不能说明两个圆柱的底面积和高相等,所以表面积不一定相等.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分析】圆柱的体积、表面积与底面积以及高有关,而体积相等并不能说明底面积和高都相等.13.【答案】正确【解析】【解答】解:每个棱中间(除去棱长两端的2个正方体)的正方体都是2个面涂色的,每条棱的长度:36÷12+2=5(厘米),体积:5×5×5=125(立方厘米)。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正方体有12条棱,用36除以12即可求出每条棱中间小正方体的个数,因此再加上2就是大正方体的棱长,然后用棱长乘棱长乘棱长求出正方体体积即可。14.【答案】正确15.【答案】长方形;圆周长的一半;圆的半径;π×半径2【解析】【解答】解:把圆沿半径平均分成若干近似等腰三角形,可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它的长是圆周长的一半,宽是圆的半径,面积是π×半径2。故答案为:长方形;圆周长的一半;圆的半径;π×半径2。【分析】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它的长=圆周长的一半,宽=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π×半径2。16.【答案】8【解析】【解答】解:1+6+1=8(分钟)。故答案为:8。【分析】小华给客人沏茶,先接水1分钟,烧水6分钟(同时洗茶杯2分钟,拿茶叶1分钟),最后沏茶1分钟,共需要8分钟。17.【答案】54;47;50【解析】【解答】甲:50+4=54(kg);乙:50-3=47(kg);丙跟标准一样,就是50kg。故答案为:54kg;47kg;50kg。【分析】这个题还是关于正负数的意义,题中已经规定50kg为0kg,找准这个标准,然后理解:+4kg就表示在标准的基础上加4kg,同样的-3kg在标准上减3kg,而0kg跟标准一样即可做出答案。18.【答案】48;94;60【解析】【解答】解:棱长和:(5+3+4)×4=12×4=48(分米);表面积:(5×3+5×4+3×4)×2=(15+20+12)×2=47×2=94(平方分米)体积:5×3×4=60(立方分米)。故答案为:48;94;60。【分析】长方体棱长和=(长+宽+高)×4,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根据公式分别计算即可。19.【答案】12000【解析】【解答】解:(32.5+27.5)×200=60×200=12000(元)。故答案为:12000。【分析】每场收入的总价=(甲票的单价+乙票的单价) ×数量。20.【答案】0.075【解析】【解答】解:150×=7.5(厘米)=0.075(米);故答案为:0.075。【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比例尺为,再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计算出3D模型的高,将计算结果从厘米转换为米。21.【答案】14【解析】【解答】解:7×2=14(分钟)。故答案为:14。【分析】至少需要的时间=饼数×平均烙每面用的时间。22.【答案】5;2;6;5;7;6【解析】【解答】10=2×5,15=3×5,所以10和15的最大公因数是510=2×5,8=2×2×2,所以10和8的最大公因数是212÷6=2,即12和6是倍数关系,所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615=3×5,20=2×2×5,所以15和20的最大公因数是514=2×7,21=3×7,所以14和21的最大公因数是712=2×2×3,18=2×3×3,2×3=6,所以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6故答案为:5;2;6;5;7;6.【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对于一般的两个数来说,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大公因数;对于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时,最大公因数为较小的数.23.【答案】7;10【解析】【解答】解:2时50分+12时=14时50分14时50分-7时40分=7时10分故答案为:7;10。【分析】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24.【答案】2.3+5.4=7.7 12×0.01=0.12 0.84÷12=0.07 1.1-0.96=0.14 1.25×5×2=12.50.16×0.5 =0.08 0.65÷5=0.13 0.7+6.77=7.47 2.3×3=6.9 3.4+2.3+6.6=12.3【解析】【分析】计算加减法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计算小时乘除法时注意得数中小数点的位置;混合运算要先确定运算顺序再计算。25.【答案】(1)2.04×5.22≈10.65;(2)0.926÷2.3≈0.40;【解析】【分析】小数乘法计算法则: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的末尾就有几位小数。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方法:①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②看除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把被除数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同的几位(位数不够时补0);③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④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保留两位小数,即是对千分位上的数字四舍五入。26.【答案】解:①13.47+3.8-3.47=13.47-3.47+3.8=10+3.8=13.8②80×3.9×1.25=80×1.25×3.9=100×3.9=3900③(15.4-6.7)×3.5=8.7×3.5=30.45【解析】【分析】①可以用13.47先减去3.47,再加上3.8,这样计算简便;②交换后面两个数的位置,先算80×1.25;③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乘法。27.【答案】x:42=:5解:5x=42×5x÷5=18÷5x=3.6 4×(x-58.2)=16.8解:4×(x-58.2)÷4=16.8÷4x-58.2=4.2x-58.2+58.2=4.2+58.2x=62.4【解析】【分析】 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同一个数,等式仍成立;等式的基本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不为0),等式仍成立;比例的基本性质:内项积等于外项积。第一题,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其写成普通方程是5x=42×,等式两边再同时除以5即可;第二题,等式两边先同时除以4,再同时加58.2即可。28.【答案】(1)东偏北45°;200(2)解:【解析】【解答】解:(1)100×2=200(米),中心公园在欢欢家东偏北45°方向200米处;(答案不唯一)。故答案为:(1)东偏北45°;200。【分析】我们首先要确定观测点即“我在哪里”,然后确定观察的对象即“看什么”,最后根据地图上各个方向的基本知识:在地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东与北之间是东北,东与南之间是东南,西与北之间是西北,西与南之间是西南,“站在”观测点去看观察对象在哪里即可确定方向与位置。然后根据每段表示的距离及两地之间的段数确定实际距离,每段表示的距离×段数=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29.【答案】不真实30.【答案】解:2÷2=1(厘米)3.14×12×8=25.12(立方厘米)答:这个圆柱形印章的体积是25.12立方厘米。【解析】【分析】这个圆柱形印章的体积=π×半径2×高,其中,半径=直径÷2。31.【答案】解:30分钟=0.5小时15÷÷100000=90000000÷100000=900(千米)900-750×0.5=900-375=525(千米)答:距乙地还有525千米。【解析】【分析】距乙地还有的路程=甲乙两地的总路程-飞机的速度×飞行的时间;其中,甲乙两地的总路程=图上距离÷比例尺,然后单位换算。32.【答案】解:37.68÷(37.68÷2)=37.68÷18.84=2(厘米)答:这个圆柱的高是2厘米。【解析】【分析】根据圆柱的体积=侧面积的一半×半径可得:圆柱的高=圆柱的体积÷(侧面积÷2),代入数值计算即可。33.【答案】解:设需要x块。40×40×x=30×30×12001600x=1080000x=1080000÷1600x=675答:需要675块。【解析】【分析】教室面积不变,也就是地砖总面积不变,每块地砖的面积×地砖的块数=总面积,所以每块地砖的面积与地砖的块数成反比例。设需要x块地砖,根据总面积不变列出比例解答即可。34.【答案】解:至少需要4次。第一次把31盒茶叶分成3份(10,10,11),天平两端各放上10盒茶叶,①天平平衡,第二次把剩下的11盒分成3份(3,4,4),天平两端各放4盒,天平不平衡则翘起一端的4盒茶叶包含已喝过的,第三次再把4盒平均分成2份(2,2),第四次把较轻的2盒分成2份(1,1)即可找到喝过的那盒;如果平衡则第三次把较轻的3盒平均分成3份(1,1,1)即可找到喝过的那盒;②天平不平衡,第二次把翘起一端的10 盒分成3份(3,3,4),天平两端放3盒,天平不平衡第三次把翘起一端的3盒茶叶分成3份(1,1,1)较轻的一盒即是已喝过的,如果平衡第三次把剩下的4盒茶叶平均分成2份(2,2),第四次把较轻的2盒茶叶平均分成2份(1,1)即可找到喝过的那盒茶叶;因此,至少需要4次保证可以找出喝过的那盒茶叶。【解析】【分析】找次品:在处理寻找次品的问题时,采用三分法是最有效的策略。三分法指的是将待检物品分为三组,其中两组放置在天平的两端进行称量,根据天平的倾斜方向确定次品所在的组别,然后继续对含有次品的组别进行同样的操作,直至找到次品。35.【答案】(1)(2)优秀;25(3)解:(15+5+5+1)÷(10+10+3+1)≈1.08答:男生人数是女生的1.08倍。(4)解:91.6×24=2198.4(分)答:女生的总成绩是2198.4分。【解析】【解答】(2)全班同学优秀等级的人数占得最多,共15+10=25(人);【分析】(1)根据直条的高度填纵轴的数;(2)从直条的长短判断;(3)男生人数÷女生人数=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倍数;(4)女生的平均成绩×女生人数=女生的总成绩。36.【答案】106【解析】【解答】3×5×7+1=106【分析】假设,先不考虑多一箱的情况,这车饮料的箱数,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还是7的倍数,但是3、5、7相互之间,又没有因数和倍数的关系,所以最小的数就应该是3×5×7=105,再加上一箱,就应该是106箱。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