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课件(共5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课件(共5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56张PPT)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小标题的作用:
一:小标题将文章主要内容标志出来,既能画龙点睛,又能吸引读者
二:运用小标题使整篇文章显得眉目清晰,既避免了长篇文章带给人的冗(rong)长感又增加了版面的立体感
三:五个小标题按照时间顺序,选取焦裕禄同志的典型事迹,多维度展示其品质和精神 ,构成了一个立体感的好书记形象





焦裕禄(1922年8月16日~1964年5月14日),男,汉族,山东淄博博山县北崮山村人,原兰考县委书记,干部楷模,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所表现出来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被后人称之为“焦裕禄精神”。
知人论世
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194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1964年5月14日因肝癌病逝于郑州,终年42岁。
知人论世

盐碱(jiǎn) 鲜血(xuè) 抡着(lūn)
淤塞(yū sè) 跋涉(bá shè) 部署(shǔ)
颤抖(chàn) 噙着(qín)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第1—7段):介绍了兰考县的灾情和焦裕禄的到来
第二部分(第8—16段):焦裕禄率领的调查队经历的艰辛和取得的成就
第三部分(第17—27段):焦裕禄处理灾情的具体工作
整体感知
第四部分(第28—36段):焦裕禄忍着病痛开会、工作,但因病情加重离开工作岗位
第五部分(第37—62段):焦裕禄病危、临终前对兰考县的牵挂及他的离世
第六部分(第63—71段):写兰考人民对焦裕禄的悼念以及兰考人民发扬焦裕禄精神,完成了焦裕禄的遗志。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明确矛盾冲突的体现
同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
也是和自己的病痛作斗争
二:
一:
第一部分(1—7段)
深入探究
简单明了 、突出主题 、传神写照 、增强感染力
白描的作用:
第三段:是一眼看不到边的
黄沙
,片片内涝洼
窝里,
结着青色的冰凌, 白茫茫的盐碱地上 ,
枯草在寒风中
抖动。
第六段:见到沙丘,他说:“栽上树” 见到涝洼窝,他说:“这里可以栽苇” 见到碱地,他说:“治住它,把一片白变成一片青!”
语言描写, 表现了焦裕禄因地制宜的治理思路,和共产党员敢于知难而进的英雄气概
深入探究
第九段:即使硬干,也要犯毛主席早已批评过的“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的错误
引用名言或者俗语,语言朴实而富有哲理,充分体现焦裕禄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
深入探究
深入探究
第十一段:他说:“吃别人咀嚼过的馍没味道 ”
语言主动形象,体现焦裕禄身先士革、敢为人先的实干精神
深入探究
第十二段:
这些动词写出焦裕禄和同志们忘我工作,吃苦能干
追寻、越过、追到、蹲在
深入探究
第十三段:焦裕禄想:“嗬,洪水呀,等还等不到哩,你自己送上门来了。
对困难的藐视以及对困难的乐观态度,反映出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精神
第十五段:激流里度过了一个月又一个月,方圆跋涉了5000余里,全县有大小风口84个,全县有大小沙丘100个。
具体的数字使得说明更加有说服力,读者更容易接受和相信所描述的内容
深入探究
第三部分(17—27段)
第十九段:他说:“我说,你们记记: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
通过对焦裕禄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生动表现了焦裕禄一心为了群众着想,思路清晰,所果断的特点。
深入探究
第二十四段:这里住的是一双无依无靠的老人。 老大爷有病躺在床上,老他是谁,他说:“我是您的儿子。”老人问他大雪天来干啥,他说:“ 毛主席叫我来看望您老人家。”
朴实的话反映出焦裕禄深入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宝贵品质,也同时表明人民群众对新中国的拥护和爱戴
深入探究
第二十六段:焦裕禄的心里多么激动啊!他看到毛泽东思想像甘露一样滋润了兰考人民的心,党号召的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硬骨头精神,已经变成千千万万群众敢于同天抗、同灾斗的物质力量了。有了这种精神,在兰考人民面前,还有什么灾害是不能战胜的!
自觉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用理论的方式武装头脑带领群众走向胜利
深入探究
第三部分(28—36段)
第二十九段:他对自己的病,是从来不在意的。同志们问起来,他才说他对肝痛采取了一-种压迫止痛法。县委的同志们劝他疗养,他笑着说:“病是个欺软怕硬的东西,你压住他,他就不欺侮你了。”
藤椅上顶出巨大的窟窿是焦裕禄和病魔顽强做斗争,体现出他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
深入探究
第三十段:焦裕禄到地委开会,地委负责同志劝他住院治疗,他说:“春天要安排一年的工作,离不开!”没有住。
通过对焦裕禄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生动表现了焦裕禄一心为了群众着想,思路清晰,所果断的特点。
深入探究
第三十四段:他铺开稿纸,拟好了四个小题目:设想不等于现实。二、一个落后地区的改变,首先是领导思想的改变。领导思想不改变,外地的经验学不进,本地的经验总结不起乐来。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四、精神原子弹一精 神变物质。
通过对焦裕禄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生动表现了焦裕禄一心为了群众着想,思路清晰,所果断的特点。
深入探究
第三十六段:但是,文章只开了个头,病魔就逼他放下了手中的笔,县委决定送他到医院治病去了。
“逼”字将病魔拟人化,再次展现焦裕禄在病魔面前绝不低头的顽强精神。
深入探究
第五部分(37—62段)
第三十七段:他们带着崇敬的心情站在病床前诊察,最后很多人含着眼泪离开。
突出焦裕禄与病痛作斗争的同时,也暗示了他的病情加重
深入探究
第39—43段
医生们与同事们知道病危的事实时,内心的悲伤与痛苦程度 表明了周围人对焦裕禄的爱戴和关心
深入探究
第48—52段
焦裕禄忍着病痛 治理兰考县的伤害所取得的成就
深入探究
第52—56段
“啊,我明白了……”
他不把个人安危放在心上 甘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深入探究
第五十七段:党相信我们,派我们去领导,我们是有信心的。我们是灾区,我死了,不要多花钱。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要求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滩上,我活着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你们把沙丘治好 !
心中有党、心中有责、心中有我
深入探究
第六十二段:他死后, 人们在他病榻的枕下,发现了一本《毛泽东选集》一本《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
时刻记着党的主旨,时刻将党的牢记在心
深入探究
第六十四段:是他……更生的道路;是他……的革命精神;是他……的号召;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人们对焦裕禄的崇敬,抒发了作者对焦裕禄去世的悲痛之心和惋惜之情
深入探究
第65—67段
表现出焦裕禄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深入探究
第六十八段:1965年, 兰考县连续旱了68天,从1964年冬天到1965年春天,刮了72次大风,却没有发生风沙打死庄稼的灾害,19万亩沙区的千百条林带开始把风沙锁住了。这一年秋天,连续下了384毫米暴雨,全县也没有一个大队受灾。
通过做对比的手法,将防“三害”伤害的成果展现出来
深入探究
第六十九段:焦裕禄生前没有写完的那篇文章 ……笑那、笑那、笑那、笑那……
1、指兰考县“三害”让兰考县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文章
2、指利用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的文章
3、激发人民的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文章
深入探究
第七十段:焦裕禄虽然去世了,但他在兰考土地上播下的资力更生的革命种子,正在发芽成长 ,他带给兰考人民的毛泽东思想的红灯,愈发耀眼的光芒
象征着焦裕禄带给人民群众的精神财富, 给予兰考人民不断奋斗向前的力量
深入探究
第七十一段:你没有死,你将永远活在千万人的心里 !
1、指兰考县“三害”让兰考县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文章
2、指利用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的文章
3、激发人民的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文章
深入探究
第六十九段:焦裕禄生前没有写完的那篇文章 ……笑那、笑那、笑那、笑那……
1、指兰考县“三害”让兰考县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文章
2、指利用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的文章
3、激发人民的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文章
深入探究
第六十九段:焦裕禄生前没有写完的那篇文章 ……笑那、笑那、笑那、笑那……
1、指兰考县“三害”让兰考县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文章
2、指利用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的文章
3、激发人民的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文章
深入探究
(1)运用典型的语言、神态和动作描写,生动刻画出人物形象。
典型的语言描写,“兰考是个大有作为的地方,问题是要干,要革命。兰考是灾区,穷,困难多,但灾区有个好处,它能锻炼人的革命意志,培养人的革命品格。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这几句写出了焦裕禄的勇于担当、迎难而上的精神。
艺术特色
(1)运用典型的语言、神态和动作描写,生动刻画出人物形象。
典型的语言描写,“兰考是个大有作为的地方,问题是要干,要革命。兰考是灾区,穷,困难多,但灾区有个好处,它能锻炼人的革命意志,培养人的革命品格。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这几句写出了焦裕禄的勇于担当、迎难而上的精神。
艺术特色
(2)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将记叙、议论和抒情融为一体,内容更加的丰富,更富感染力。
第70段,焦裕禄虽然去世了,但他在兰考土地上播下的自力更生的革命种子,正在发芽成长,他带给兰考人民的毛泽东思想的红灯,愈来愈发出耀眼的光芒。他一心为革命,一心为群众的高贵品德,已成为全县干部和群众学习的榜样。这一段文字使用的是议论的表达方式,它讴歌了焦裕禄的精神不仅改变了兰考人民的生活现状,重要的是他的精神越来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让兰考人民继续自力更生。
艺术特色

拓展延伸
拓展一:即学即用
焦裕禄的精神在今天依然有重要的价值,请同学们根据本文内容,自行整理并为焦裕禄书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颁奖词并与同学们分享。
拓展延伸
拓展二:各抒己见
通过学习本文,我们可以发现焦裕禄身上有许多可贵的品质,请你从文中不同小标题所统领的不同内容入手,分析人物言行,归纳、提炼人物精神品质。
拓展延伸
拓展二:各抒己见
①实事求是、善于调查研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实精神
在焦裕禄看来,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既是一种科学精神,也是一种工作作风,还是一种人生态度。他说过“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一到兰考,他就“到灾情最重的公社和大队去”,认为“必须进行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正是这种深入、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使焦裕禄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对改变兰考面貌提出切合实际的规划。
拓展延伸
拓展二:各抒己见
②不怕困难、勇于担当的大无畏精神
责任担当是共产党人公心为民必然的价值取向,也是焦裕禄精神的精髓。当焦裕禄到兰考时,兰考正遗受着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但他没有逃避,勇于担当。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焦裕禄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以共产党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带领广大千部群众大力治理风沙、内涝、盐碱“三害”,以满腔热情和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改天換地的英雄壮歌。
拓展延伸
拓展二:各抒己见
③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公仆精神
焦裕禄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共产党员的光辉典范,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始终与人民群众心相连、情相依,是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他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在大雪封门的时候,他带头到群众中去。焦裕禄想的是群众的温饱,他带头深入基层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
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同步配套习题。
2.结合本文及所学知识,写一篇歌颂焦裕禄的颁奖词。
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