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1 订立合同学问大学习目标1. 了解合同的含义、类型,理解自愿订立合同的重要意义。2. 了解要约、承诺及合同的订立与生效。3. 了解合同的形式,理解书面合同的优点。活动方案1.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提到合同,我们脑海中可能会浮现出一幅幅庄重的合同签字仪式的画面。其实,在每天的生活中,我们都会与合同打交道,乘坐公交车、买文具、点外卖,都是在与他人订立合同。乘坐公交车 超市购物使用 共享单车 房产赠与(1) 什么是合同?常见的合同有哪几种?(2)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分析以上活动存在哪些合同关系。2.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某黄金饰品公司技术人员操作错误,将网店一系列黄金饰品的标价设置为远低于日常销售的价格。一对夫妻花4万元买下了该公司日常销售价为25万元的金饰后拒不撤单,被该公司告上法庭。原告公司认为,合同订立存在重大误解,且合同履行显失公平,造成公司极大损失,请求法院解除双方合同。被告夫妻二人辩称:合法有效的合同是双方自愿订立的,购买黄金饰品的合同是双方自愿订立的,所以,购买黄金饰品的合同是合法有效的。原告主张的订单是在双方自愿、真实意思表示下达成的,合法有效,故不同意原告的诉讼请求。(1) 材料中双方的买卖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2) 在市场经济中,尊重市场交易者的合同自由有什么重要意义?(3) 法律尊重合同自由,是不是就意味着国家对合同不加干涉,可以随意签订合同呢?1.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镜头一 A企业向B企业发出传真订货,该传真列明了货物的种类、数量、质量、供货时间、交货方式等,并要求B企业在10日内报价。B企业接受A企业传真列明的条件并按期报价,同时要求A企业在10日内回复。A企业按期复电同意其价格,并要求签订书面合同。B企业在未签订书面合同的情况下按A企业提出的条件发货,A企业收货后未提出异议,也未付货款。镜头二 小华去超市购物,从货架上拿了两个水杯,然后在收银台结账走人。小华和收银员全程未发一言。(1) 什么是要约和承诺?(2) 根据你的理解,上述场景如何体现要约与承诺?合同订立是否完成?2.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镜头一 甲在国外旅游时,买了一部某品牌推出的新款手机。回国后,甲给乙发了一封电子邮件,表示愿以7 500元人民币的价格把该手机转让给乙,并要求乙在2日内给予答复。乙于4天后打开邮箱才发现甲的邮件,立即发短信表示同意,并让甲赶快把手机通过快递公司送达。不料,甲已于前一天把手机转让给了他人,乙很生气,要求甲给予违约赔偿。(1) 乙要求甲给予违约赔偿是否恰当?为什么?镜头二 14周岁的于某,是某中学七年级的学生。于某路过一家网吧,见里边正在低价处理电脑,每台只卖1 700元。于某想买一台电脑。他算了算自己手头的压岁钱,共有1 000元,便和网吧老板商量,先交1 000元把电脑取走,其余700元由老板和他一道回家去取,两人还为此签订了一份合同。将电脑运到于某家中后,于某的父母认为小孩子不懂事,合同不能算数,要求网吧老板将电脑拉回,并返还已交的1 000元。网吧老板则认为,于某买电脑属于自愿行为,且双方已经签了合同,如果不买就属于违约。这1 000元属于定金,不买电脑定金也不能退还。双方争执不下,于某的父母到法院起诉。(2) 这份合同有效吗?为什么?3. 释疑解惑: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 在订立合同过程中,要约就是要约邀请。(2) 俗话说“一诺千金”,因此,在合同订立过程中,要约与承诺是固定不变的。(3) 订立合同就意味着合同的生效。(4) 法律鼓励交易,从宽认定无效合同。1. 要约与要约邀请(1) 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生效的要约具有法律约束力,要约邀请不具有法律约束力。(2) 拍卖公告、招标公告、商业广告和宣传、寄送的价目表等属于要约邀请。商业广告和宣传的内容符合要约条件的,构成要约。2. 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的变更,是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在实际协商过程中,受要约人的“承诺”可能增加新的内容。对原来的要约内容进行实质性变更或者超过要约确定的期限的,该项“承诺”转化为新要约,需要原来的要约人作出承诺,才能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3. 无效合同的情形(1) 如果合同内容出现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等情形,那么可能导致合同全部或者部分无效。(2) 如果合同的主体不适格或者因欺诈、胁迫导致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就会使合同存在瑕疵或者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不能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约束力。4.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是有效合同还是无效合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一般必须经过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才有效。但是,他们可以订立纯获利益的合同,如接受奖励、赠与、报酬等;还可以订立与其年龄、智力和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合同,如乘坐交通工具等。这会构成有效合同。1.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购买二手房时,不少房东随口说将家具、家电赠送给购房者,由于是别人赠送,购房者不好意思让房东写成文书。但是,在后期交接房屋时,房东全部或部分搬走家具、家电的情况比比皆是。究其原因,一是签约前房东随口答应,并没有合同约定,结果事后反悔了;二是有合同、有约定,但是没有写清家具、家电的品牌和数量,在交易中双方发生了摩擦或不愉快,房东更换了原有物品。对于房东承诺赠送的物品,应该在合同中进行说明。(1) 房东随口说将家具、家电赠送给购房者是否构成合同?其形式与性质是什么?(2) 如果你是购房者,你准备怎样避免房东反悔的情况发生,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2.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甲、乙双方约定,由乙方向甲方供应一批上等绸缎礼服,鉴于双方此前多次合作均未出现过任何问题,又恰逢乙方改制,其生产的绸缎礼服急需出手,于是在还未正式签订书面合同的情况下,乙方径直将礼服送往甲方工厂。通过交涉,甲方表示愿意接受。但由于此种礼服供过于求,甲方的存货一直无法正常销售出去,于是甲方希望向乙方退货,乙方一直忙于改制事宜,并没有答应甲方的要求。不得已甲方以低价销售这批绸缎礼服,致使损失100万元。在多次与乙方交涉未果的情况下,甲方向法院起诉称双方未按约定签订书面合同,合同关系不成立,主张合同无效,乙方应当赔偿损失。(1) 本案中甲、乙双方签订书面合同合适,还是口头合同合适?(2) 如果甲、乙双方已经拟定了书面合同,但乙方未来得及在合同上签字便送货,且甲方接受,则合同是否成立?(3) 订立书面合同有什么好处?3. 释疑解惑: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 合同形式会影响当事人的权利义务。(2) 当事人一方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发布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符合要约条件的,对方选择该商品或者服务并提交订单成功时合同成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3) 履行期限较长的合同适宜采用口头形式。(4) 我们常说的“空口无凭”,意思是订立合同必须是白纸黑字的合同书才可以。课题1 订立合同学问大活动一1. (1)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常见的合同有买卖合同、赠与合同、租赁合同、运输合同等。(2) ①乘坐公交车,存在客运合同关系。②超市购物,存在买卖合同关系。③使用共享单车,存在租赁合同关系。④房产赠与,存在赠与合同关系。2. (1) 买卖合同无效。订立合同并不当然意味着合同生效。订立一份有效的合同,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原告公司将涉案黄金饰品的标价设置为远低于日常销售的价格的行为明显不符合正常的商家销售行为,合同订立存在重大误解,意思表示不真实,属于无效合同。(2)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交易者参与交易活动最常见的形式就是订立合同,利用合同参与交易活动能够充分体现市场交易者的自由意志。一方面,自愿订立的合同可以满足市场交易者的特定需求,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增加整体社会财富;另一方面,自愿订立的合同促成市场交易者相互合作,共同形成社会的信用机制。因此,法律鼓励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尊重市场交易者的合同自由,维护诚实守信的履约机制。(3) 不是。由于合同主体的谈判能力与地位可能存在差异,法律对合同自由进行了一定的限制,以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一方。例如,法律对格式条款的规定。民法典规定,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对方注意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等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活动二1. (1) 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应当由受要约人及时向要约人作出,并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该意思表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2) 镜头一:A企业向B企业发出传真订货为要约,B企业的回复增加了新的内容,形成新要约。A企业按期复电同意其价格为承诺,合同订立完成。虽然双方未签订书面合同,但A企业收货后未提出异议,就应该付款。镜头二:超市货架上标明的水杯价格是超市发出的要约,小华结账走人是承诺,合同订立完成。2. (1) ①本案中的合同并没有成立,乙要求赔偿不恰当。②合同的订立,需要当事人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就合同条款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本案中的要约是甲发给乙的转让手机的电子邮件,承诺是乙发给甲的表示同意的短信。由于受要约人乙没有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及时向要约人甲作出承诺,甲与乙之间的合同关系并没有成立,所以甲没有违约,不存在违约责任。(2) ①订立一份有效的合同,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也就是说,合同有效与否,取决于其法定代理人是否同意、追认。③本案中,于某的法定代理人即他的父母不同意他购买电脑,即于某的父母对这份效力待定的合同是拒绝追认的,那么于某与网吧老板所签订的买卖电脑的合同为无效合同,网吧老板不能以定金形式扣押这 1 000元。3. (1) 错误。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生效的要约具有法律约束力。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不具有法律约束力。(2) 错误。合同订立的过程可概括为要约与承诺两个阶段。在实际协商过程中,受要约人的“承诺”可能增加新的内容。对原来的要约内容进行实质性变更或者超过要约确定的期限的,该项“承诺”转化为新要约,需要原来的要约人作出承诺,才能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由此可见,在合同订立过程中,要约与承诺是可以变化的。(3) 错误。订立合同并不当然意味着合同生效。如果合同内容出现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等情形,那么可能导致合同全部或者部分无效;如果合同的主体不适格或者因欺诈、胁迫导致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就会使合同存在瑕疵或者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不能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约束力。(4) 错误。法律鼓励交易,从严认定无效合同。活动三1. (1) 房东随口说将家具、家电赠送给购房者是要约,购房者不反对,合同即成立。此合同的形式为口头合同,其性质为赠与合同。(2) 签订书面合同,督促当事人履行义务。详细约定合同内容,写清楚物品的品牌、型号、数量等信息,并约定“不可移动的配套,如门、窗等应保留”。用相机拍下来作为附件,以便房东反悔时有证可依。2. (1) ①口头合同是现实生活中一种常见的合同形式,是当事人通过口头语言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所形成的合同。口头合同充分适应了现代社会对订立合同的快捷性要求,通常用在一些金额较小、即时清结、权利义务关系相对简单的民事法律关系中。但口头合同的问题在于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多不明确,发生纠纷时难以举证。②书面合同是以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订立的合同。对于权利义务关系复杂、金额较大以及履行期限较长的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因此,本案中甲、乙双方签订书面合同更合适。(2) 合同成立。民法典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3) ①书面合同内容清晰,有利于督促各方当事人根据确定的义务履行合同,有利于守约方根据约定追究违约责任。②书面合同有据可查,能够为处理合同纠纷提供明确的证据,有利于案件的公正裁决。3. (1) 错误。合同形式不会影响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但是有时会对当事人能否顺利实现其合法权益产生影响。(2) 正确。(3) 错误。履行期限较长的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4) 错误。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外,只要各方当事人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就是订立了合同。无论是口头形式还是书面形式,甚至直接履行的行为都可以产生合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