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考真题答案与解析数 学(理)【考点1】 集合1.答案:A【解析】由题意知,所以,故选A.【说明】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相关运算.2.答案: A【解析】∵由题意可得或,∴.故选A.3.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集合M=或者4.答案: D【解析】集合,∴,选D。5.答案:B【解析】直接利用交集性质求解,或者画出数轴求解.选B。6.答案:D【解析】,,∴∴,故选D.【说明】本题考查了集合的并集运算,并用观察法得到相对应的元素,从而求得答案,本题属于容易题.7.答案:B【解析】 对于,因此.选B.8.答案:B.【解析】∵,又,故={0},选B.9.答案:4【解析】;由知,所以。10. 答案:.【解析】 ∵, ∴.11.答案:【解析】∵集合集合,故12.答案:0【解析】本小题考查集合的运算和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由得,∵Δ<0,∴集合A 为 ,因此A Z 的元素不存在.13.答案:B【解析】由得,则,有2个,选B.14.答案:C。【解析】对于,即有,令,有,不妨设,,即有,因此有,因此有.选C。15.答案:A【解析】容易验证:,于是B正确;同样,C、D都正确,选A.第一单元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考点1】集合◆ 集合的概念1.(2009宁夏海南理1)已知集合 ( ) (A) (B) (C) (D)2.(2009福建理2)已知全集,集合,则CUA等于( ) A. B. C.D.3.(2008山东理1)满足的集合M的个数是 ( ) (A)1 (B)2 (C)3 (D)4◆ 集合与集合的关系4.(2009安徽理2)若集合是 ( )(A) (B) (C) (D)5.(2009辽宁理1)已知集合= ( ) A. B. C. D.6.(2009山东理1)集合.若则的值为 ( ) (A)0 (B)1 C)2 (D)47.(2009浙江理1)设,则 = ( ) (A)(B) (C) (D)8.(2007山东理2)已知集合Z},则= ( ) (A){-1,1} (B){-1} (C){0} (D){-1,0}9.(2009江苏理11)已知集合,,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其中 ★ .10.(2009上海理2)已知集合,且 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11.(2009上海春考4)若集合,集合,则 . 12.(2008江苏4)元素的个数 .◆ 集合的运算13..(2009广东理1)已知全集U=R,的关系的韦恩(Venn)图如图1所示,则阴影部分所示的集合的元素共有 ( ) A.3个 B.2个 C.1个 D.无穷多个14.(2009浙江理10)对于正 实数,记为满足下述条件的函数构成的集合:且 有.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若,则 (B)若,且,则 (C)若,则 (D)若,且,则15.(2007广东理8)设S是至少含有两个元素的集合,在S上定义了一个二元运算“*”(即对任意的,对于有序元素对(a,b),在S中有唯一确定的元素与之对应).若对任意的,有,则对任意的,下列等式中不恒成立的是 ( )A. B.C. D.高考真题答案与解析数 学(理)【考点2】 常用逻辑用语1.答案: A【解析】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就是成立,但不成立,选项A符合.2.答案:B【解析】若,则可得.若则存在3.答案:D【解析】命题①中的两条直线为两相交直线,则两平面平行,命题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为可以平行、相交或异面, 正确的命题为②和④, 故应选D.4.答案:A。【解析】因为对任意,均有,所以命题假;命题中,当时,,故为真;对命题而言,当时,,故命题真;而对命题,由. 【说明】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及全称命题、特称命题的真假判断方法.5.答案:B。【解析】由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知如果m为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则,反过来则不一定.所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说明】本题主要考查了立体几何中垂直关系的判定和充分必要条件的概念.6.答案:A【解析】由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可得,即可得,∵, ∴“”是“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有虚根”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应选A.7.答案:D。【解析】存在性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C不正确, 故应选D.8.答案:C 。【解析】对于“且”可以推出“且”,反之也成立.9.答案:B.10.答案:D.11.答案:D.12.答案:C.13.答案:C.14.答案:D.【考点2】 常用逻辑用语1.(2009安徽理4)下列选项中,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的是 ( ) (A) (B) 的图象不过第二象限 (C) (D),在(0,+)上为增函数2.(2009福建理7)设,是平面内的两条不同直线;,是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则∥的一个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是( ) A.∥且∥ B.∥且∥ C.∥且平行 D.∥且∥3.(2009广东理5)给定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相互平行; ②若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相互垂直; ③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 ④若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与它们的交线不垂直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也不垂直。其中,为真命题的是 (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②和④4.(2009海南理5)有四个关于三角函数的命题: 其中的假命题是 ( ) (A) (B) (C) (D)5.(2009山东理5)已知,表示两个不同的平面,为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则“⊥”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2009上海理15)“”是“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有虚根”的( )必要不充分条件.(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7.(2009天津理3)命题“存在”的否定是不存在 (B)存在(C)对任意的 (D)对任意的8.(2009浙江理2)已知是实数,则是的 (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9.(2009上海春考12)在空间中,“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是“这两条直线平行”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0.(2008广东理6)已知命题p:所有有理数是实数,命题q:正数的对数都是负数,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 A. B. C. D.11.(2008海南理8)平面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是 ( ) (A) (B) (C) (D)存在不全为零的实数12.(2007宁夏海南理1)已知命题 R,,则 ( )(A)R, (B)R, (C)R, (D)R, 13.(2007山东理7)命题“对任意的”R,的否定是 ( ) 不存在R, (B)存在R, (C)存在R, (D)对任意的R,14. (2007山东理9)下列各小题中,p是q的充要条件的是①或; 有两个不同的零点.②; 是偶函数.③; .④;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答案与解析1.doc 考点1 集合.doc 答案与解析2.doc 考点2 常用逻辑用语.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