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机密★启用前3.据题3表的文学作品可知,两位作者的共同经历是2022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教学质量监测内容出处故乡若问登科事,便是当初老榜官。董德元《登第报家人》历史逾三年,予拔宫锦(中进士)还家。袁枚《祭妹文》题3表本试卷共8页,33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80分钟。A.科举考试B.屡试不第C.保卫边疆D.痛失家人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4.题4图是小雨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到的一张图片一《隋炀帝下江南》。她研究的主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题应是隋朝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南江下帝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宇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策,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4图1.题1图中,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了A,建立的过程B.统一的条件C.强盛的措施D.灭亡的原因5.贞观初年,在处理犯罪问题上,唐太宗不同意大臣封德彝主张的严刑峻法、加大打击力度;他还曾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君依于国,国依于民。这体现了唐太宗A.依法治国的理政智慧B.高瞻远瞩的人生目标C.戒奢从简的生活态度D.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长安6.690年,武则天首创“殿试”,在洛阳宫殿亲自考核贡士:702年正月赦:“天下诸州,宜教武艺。每年准明经、进士贡举例送”。据此可知武则天A.开创明经考试B.注重农业发展C.重视制度创新D.重用艺术人才南海南海〉7.,《乐府杂录》记载:“开元中,有李谟独步于当时,后禄山乱,流落江东。越州刺史题1图一题1图二皇甫政月夜泛镜湖,命谟吹笛,漠为之尽妙”。李漠流落江东的直接原因是A.杨坚夺取北周政权B.杨坚加强中央集权A.李谟笛功独步于世B.安史之乱社会动荡C.隋朝实现全国统一D,隋朝社会生产恢复C.越州刺史盛情邀请D.黄巢起义社会衰落2.有学者指出,当时南方士族势力和人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隋朝“关河悬远,兵不8.五代十国蜀地之画家或来自中朝,或深受唐代画风之影响,较多地保留了唐代遗风:赴急”,开通大运河可以大大缩短行程。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大运河的开凿是为了在敦煌莫高窟中不少五代壁画,格法(指绘画的造型之法)沿自唐代,但亦具特色。据此可知,五代十国时期A。巩固隋朝政权B.促进经济发展A.艺术成就高于唐代B.格法仅保留了唐风C.抵抗高丽南侵D.满足皇帝享乐C.文化在传承中发展D.南北商业往来密切七年级历史第1页(共8页)七年级历史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