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学习目标:1、诵读诗歌,感受豪放词风。2、知人论世、品析诗句,感悟词人幽怀。3、分析鉴赏,理解诗歌艺术魅力。学习重难点:1、感悟苏轼在人生逆境之中旷达、乐观的胸怀。2、体会词作写景、咏史、抒情中表现出的豪放词风。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发动变法改革,引发了宋朝的新旧党争。苏轼反对新法,随着新党权力的巩固,新旧党的斗争也由政治领域转移到学术文化领域,类似苏轼讥评新法乃至“讪谤”君亲的诗作便日益引起当权者的注意。章惇、苏辙在乌台诗案前反复劝导苏轼谨言慎行,苏轼不以为然,终于获罪。新派官僚对苏轼诗文恶意揣测,认为苏轼攻击朝政、反对新法,欲置苏轼于死地。台官火速将苏轼从湖州知州任上押往汴京,“顷刻之间,拉一太守,如驱犬鸡”,拘押狱中,由御史台审问。苏轼以为自己必死无疑,在狱中写下了绝命诗,随时准备自杀。最终经过多方营救,在关押130天后,结案出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受当地官员监视。负责审理案件的御史台又被称为乌台,因此史称“乌台诗案”。《念奴娇赤壁怀古》正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游赏黄冈城外的赤壁矶时写下的。写作背景诗歌诵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分析鉴赏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词人的写作视角经历了怎样的转变?奠定了全词怎样的感情基调?2、词人怀想风流人物的契机是什么?3、上阕词人对景物的描写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4、上阕最后一句,在全词结构中有什么作用?上阕:分析鉴赏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诗人的写作视角经历了怎样的转变?奠定了全词怎样的感情基调?空间之高时间之远把无数的英雄尽收眼底,使之纷纷消逝于脚下,就是为了反衬出抒情主人公的精神高度。壮阔、豪放、深沉分析鉴赏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词人怀想风流人物的契机是什么?材料1:苏东坡在《东坡志林》中说“或言即周瑜破曹公处,不知果是否”,而后人也证明黄州赤壁乃当地“赤鼻”之误。材料2:当初真实发生过横槊大江、火烧连营的“三国周郎赤壁”远在鄂州嘉鱼。分析鉴赏分析鉴赏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上阕词人对景物的描写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仰视山峰的险怪高峻俯视波涛的汹涌澎湃夸张比喻化静为动分析鉴赏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上阕最后一句,在全词结构中有什么作用?上半片结语引出对英雄人物的感慨这“画”,并不仅仅是长江的自然景观,而且是“千古风流”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的雄奇伟迹,也是词人心中内心深处的政治和人格的理想的意象。承上启下分析鉴赏1、下阕描写周瑜的词句是哪几句?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2、“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运用了什么特殊句式?“多情”,多的什么情?3、这首词只是表达苏轼内心的不甘与苦闷吗?下阕:分析鉴赏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下阕描写周瑜的词句是哪几句?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分析鉴赏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英俊儒雅表现取胜之自如而轻松。塑造了周瑜指挥若定、决胜千里、轻松潇洒的形象美人衬英雄:风流夸张、对比外貌描写衬托:以弱搏强的、充满了凶险的、血腥的赤壁之战,诗化为周瑜“谈笑间”便使“樯橹灰飞烟灭”。分析鉴赏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东坡赤壁词,殆戏以周郎自况也。”(元好问)蕴含着苏轼的自我期许理想化的周瑜越理想化,越接近苏轼灵魂越理想化,越远离苏轼分析鉴赏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笑我多情,多的什么情?少年得意、壮志凌云,而今沦落无聊、徒伤老大的伤感。这是生命对理想的嘲弄,英雄伟业不管多么精彩,自己也是遥不可及。(特殊句式,倒装句。“故国神游”,即神游故国;“多情应笑我”,即应笑我多情。)分析鉴赏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首词只是表达苏轼内心的不甘与苦闷吗?大江是时间的“江”,把英雄淘尽的浪花是历史的浪花,“江”是在不断消逝的,可是月亮,“江”中的“月”,却是不变的,当年的“月”超越了时间,今天仍然可见。时间不可见,流水可见,逝者已逝,月亮未逝。江”之变与“月”之不变,是消逝与永恒的统一。如梦一般的人生,有乌台诗案这样的噩梦,也有夜游赤壁这样自由的美梦。永恒明月之下,何必拘泥于有限的生命?旷达乐观哲思学习小结体裁:写作思路:赏眼前之景——想历史人事——抒个人感慨咏史怀古诗咏史怀古诗内容:古迹、古事、古人手法:用典、融情于景、虚实结合,对比,反衬感情:(怀古伤今)昔盛今衰、物是人非(怀人伤己)对比失落、同病相怜(理性反思)评价历史、启迪世人结构:临古地 思古人、忆其事 抒己志抒己志学习小结体裁:咏史怀古诗写作思路:赏眼前之景——想历史人事——抒个人感慨课堂练习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一句中“人道是”的作用是( )A. 表示诗人对历史的怀疑态度B. 引出对历史人物的具体描述C. 表明诗人见闻来自于传说D. 强调诗人对历史的确切考证答案:C课堂练习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中的“故国”指的是( )A. 作者曾经任职的地方B. 赤壁古战场C. 周瑜的故乡D. 三国时期的吴国答案:B课堂小结《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赏壮阔的赤壁江景,下片借对历史人物周瑜潇洒风流、奋发有为的少年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引出个人身世的伤怀。命途坎坷之下,仍不失乐观,豪放的词风中有消极的人生态度,又有对生活的真挚热爱,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却又不拘囿其中的达观。整首词既有豪放的英气,又有深刻的哲思,既有婉约的柔情、又有智者的深邃。词人将不同的乃至于对立的事物、思想、情调有机地融合在一个整体中而毫无痕迹。课后作业苏轼在乌台诗案之后面对人生的态度,是否值得我们的学习?同学们在课后搜集相关资料,写一篇600字的作文。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