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中嘉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长沙市中嘉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长沙市中嘉高级中学2024-2025-2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用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一器物“黑如漆、亮如镜、薄如壳、硬如瓷,掂之飘忽若无,敲击铮铮有声”,被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的最佳制作”。这一器物是()
A.仰韶文化的彩绘陶器 B.龙山文化的“蛋壳陶”
C.良渚文化的精美玉琮 D.西周时期的青铜何尊
2.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统一后的秦朝只存在十几年,隋朝也不过二十几年,两个均为“短命”王朝,其灭亡原因具有相似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B.藩镇割据,刑法严酷
C.大兴土木,穷奢极欲 D.励精图治,吏治清明
3.两税法实施以前,中国的人口高峰从西汉时的6000万上升到盛唐时的约7400万;两税法实施后,北宋时的人口已上升到1亿多。由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
A.增加了政府收入 B.减弱了人身依附关系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强化了对人民的控制
4.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材料表明()
A.专制皇权得到加强 B.中央官职得到优化
C.政府行政效率提高 D.内阁地位逐渐提高
5.在抗英斗争的过程中,魏源发现西方“船坚炮利”的“长技”是英军取胜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中国能将西方的“船坚炮利”的“长技”学到手,英军便失去了取胜的可能。因此,他主张()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洋务新政
C“扶清灭洋” D.民主与科学
6.“红船精神”孕育于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红船”纪念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爆发 B.中国共产党诞生 C.八七会议召开 D.遵义会议召开
7.20世纪90年代初,江西鹰潭兴起打工潮。村民丰雄第一次外出打工是1993年,与他同年外出打工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下列项中,与1993年打工潮紧密相关的是,中国()
A.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B.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C.实施了“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战略
D.与150多个国家共建“一带一路”
8.古埃及新王国时期,法老们热衷于修建神庙建筑,不仅数量众多,且规模宏大,如卡尔纳克神庙和卢克索尔神庙(下图)就是此时期的杰出代表。由此可推知,新王国时期()
A.宗教信仰基本形成 B.神权政治开始盛行 C.法老权力达到极盛 D.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9.古希腊诗人荷马和赫西俄德的部分诗作源于东方传说和赫梯神话,寓言家伊索的作品与两河流域的某些寓言故事如出一辙。这主要反映出()
A.古希腊人 殖民活动 B.亚历山大对希腊文化的推广
C.早期人文主义的扩散 D.不同文明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10.“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这一誓词反映的西欧中世纪制度是()
A.郡国并行制 B.种姓制度
C.君主立宪制 D.封君封臣制度
11.故事集《天方夜谈)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很多故事来源于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的民间传说,并在中国广泛流传。这反映了阿拉伯帝国()
A.阻断了东西方的贸易往来 B.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
C.成为沟通东西文化的桥梁 D.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2.据下表可知,这些古代非洲国家()
国家 现象
阿克苏姆 阿杜利斯港是东非地区的国际贸易中心、内地货物的集散地
马里 国王曼萨·穆萨亲自带领庞大商队、携带大量黄金前往麦加
摩加迪沙 所产布匹 无上珍品,运销埃及等地
A.政治环境宽松 B.对外贸易发达 C.文化交流频繁 D.封建制度先进
13.有学者认为,15、16世纪世界首次出现了“南北美洲和东欧(包括西伯利亚)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品,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A.亚非拉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C.殖民战争被经济贸易活动取代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14.葡萄牙的亨利王子热衷航海,于15世纪早期创办水手学校,用来培养优秀的水手,并把他们一批批送到海上,每批海员的任务就是向南多推进一段距离。材料可以说明新航路开辟()
A.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满足了寻求财富的欲望
C.得到王室成员的支持 D.达成了传播宗教的目的
15.荷兰大画家维米尔(1632-1675),一生都没有离开过自己生活的城市代尔夫特。但是在他的油画中,有世界地图和地球仪,还有很多充满异国情调的对象,譬如北美洲的海狸皮、南美洲的白银、中国的瓷器等。作为一则案例,它可以说明()
A.荷兰已崛起为新兴的商业强国 B.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C.维米尔注重笔墨情趣而非写实 D.欧洲近代科学取得重大进步
16.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的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由美洲流向世界其他地区的物种有()
A 大麦、小麦 B.葡萄、花生 C.马铃薯、玉米 D.番茄、水稻
17.美国1787年宪法不承认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公民权利。这体现该宪法的局限性是()
A.文化歧视 B.性别歧视 C.种族歧视 D.地域歧视
18.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后君主立宪制逐步形成;18-19世纪法国历经曲折确立共和制度;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确立共和制;1861年俄国进行废除农奴制改革;1868年日本推翻幕府统治,进行“明治维新”的改革;1870年意大利统一、1871年通过战争德国实现统一、实行君主立宪制。这些史实表明()
A.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各地普遍确立 B.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历史潮流
C.都通过武装暴力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D.启蒙运动的蓝图已成为现实
19.巴黎公社规定:“选民不受任何不合理条件,诸如财产、政治态度、思想观点、民族等的限制,全体劳动群众、旧政府职员以及一切不采取公开对抗行为的敌对者,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表明巴黎公社()
A.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 B.内部阶级矛盾已消除
C.具有普遍的民主制 D.实行了八小时工作日
20.1879年,在反对英国的侵略中,埃及祖国党提出了“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此举意在()
A.推动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B.表达非洲普遍的排外情绪
C.唤起埃及人民的民族意识 D.成功摆脱法国的殖民统治
21.下图绘画作品描绘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对拉丁美洲国家实行的政策。这一政策是()
A.绥靖政策 B.“大棒政策” C.冷战政策 D.“门户开放”
22.1897年,英国某杂志说:德国的商贩和英国的行商......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里都彼此竞争。无数小冲突会成为大战的借口......这可用于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
A.法德矛盾 B.英德矛盾 C.俄德矛盾 D.俄奥矛盾
23.如图为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图中苏俄(联)粮食产量增加主要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推动 B.新经济政策的实行
C.农业领域内的集体化运动 D.赫鲁晓夫农业改革
24.1960年被称为“非洲年”是因为这一年有17个非洲国家()
A.赢得国家独立 B.彻底摆脱绝对贫困
C.组建政治联盟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25.如图为1945年2月发表的漫画《碎片的麻烦》。画面中,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三巨头站在铺有欧洲地图的桌前,正在玩着一场拼图游戏。该漫画涉及的历史事件()
A.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B.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C.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 D.标志着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26题16分,27题14分,28题10分,共4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周前半期称为春秋,公元前 475年以后即战国时期。......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较西周发生了很大变化。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同样也表现在学术文化领域。各国君主出于政治需要,对各家学派基本上能采取较为公允的态度,由此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士人周游列国,颇受重用。他们的活跃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当时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和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百家争鸣的影响。
27.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启蒙运动应运而生。“理性”是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强调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
材料二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材料三发生在欧美地区的思想解放运动和革命浪潮,也影响了世界其他地区。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一批维新志士认识到,唯有实行变法才能救亡图存。维新思想很快发展成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以上材料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并写出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的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关系。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皆为非法。”“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摘编自《政治文明历程》岳麓版
材料二17-18世纪,英国......扩大了对海外殖民地的占有。广大的亚非拉落后地区纷纷沦为英国的附庸,......英国逐渐控制了世界的大片地区。
-摘编自《全球通史》
材料三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英国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纺织品挤出了欧洲市场,然后是向印度斯坦输入棉纱,最后就使英国棉织品泛滥于这个棉织品的故乡......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
-[德]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出自英国的什么政治文献,最终确立了怎样的政体?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角度:政治制度、殖民扩张)。
(3)根据材料三,分析工业革命如何改变世界。
三、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9.阅读下面表格,回答问题
时间 重大事件 影响
15~16世纪 新航路开辟 ①
18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 ②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③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①、②、③处的内容。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表格内容所体现的世界发展趋势。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是如何应对这一世界发展趋势的?
长沙市中嘉高级中学2024-2025-2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用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A
【16题答案】
【答案】C
【17题答案】
【答案】C
【18题答案】
【答案】B
【19题答案】
【答案】C
【20题答案】
【答案】C
【21题答案】
【答案】B
【22题答案】
【答案】B
【23题答案】
【答案】B
【24题答案】
【答案】A
【25题答案】
【答案】C
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26题16分,27题14分,28题10分,共40分)
【26题答案】
【答案】(1)原因:周王室衰微,分封制遭到破坏;各诸侯国出于政治需要对诸子学术竞争采取公允态度。
(2)儒家:孟子,人性善、提倡“仁政”。
荀子:人性恶、隆礼重法。
法家:韩非,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
(3)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思想理论基础;形成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深远。
【27题答案】
【答案】(1)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启蒙运动应运而生。
核心思想:理性。
(2)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
(3)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28题答案】
【答案】(1)文献:《权利法案》。政体:君主立宪制
(2)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英国殖民扩张获得广大的殖民地,海外市场广阔。
(3)一方面摧毁了殖民地旧的生产关系,使得殖民地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另一方面新技术的传入推动了殖民地的民族工业的发展。
三、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9题答案】
【答案】(1)①经济全球化开始;②两次工业革命;③进入20世纪90年代。(2)经济全球化。
(3)改革开放,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把握机遇;努力推动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迎接挑战;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