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赣州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卷2025年6月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世纪60年代前期,党中央做出了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1965至1975年,三线地区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269.67亿元,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43.5%。全国近1500家大型企业中,三线地区占到40%以上。三线建设有利于A.振兴东北地区经济B.改善国民经济布局C.发展高新技术产业D.促进国际贸易发展2.下表是1978年与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进出口贸易额简表(单位:亿元人民币)项目1978年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364582.7万进出口贸易额206.3927.79万这表明我国A.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国有企业改革成效显著C.开始融入经济全球化D.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3.一位英国现代军事历史学家指出:“亚历山大不仅是一个世界征服者,还创立了一种世界观念,自此以后的每个时代,这种观念都一再地复活,就因为这一点,在历史上没有另外一个人能够赶得上他这种光荣的地位。”作者意在强调亚历山大A.推动了希腊文明与东方文明深度融合B.通过军事征服建立横跨欧亚非大帝国C.以武力统一希腊城邦终结了城邦政治D.通过宗教宽容政策实现多元文化共存4下图是绘画作品《中古西欧的“三种人”》。它反映了当时西欧(僧侣是祈裤的人,骑士是作战的人,农民是劳作的人)A.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与社会分工B.基督教会的权威与思想控制C.城市自治与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D,封建民族国家意识初步觉醒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下)历史期末试卷第1页(共6页)扫描全能王创建5.13世纪以来,印度宗教分布呈现“北部以印度教为主,南部兼有印度教与耆那教,西北部存在伊斯兰教社群”的状况。其形成的历史原因是A.地理环境差异导致的文化隔离B.殖民时期宗教政策的人为划分C.古代王朝扩张与外来势力影响D.印度政府实施的人口迁移计划6.16世纪产生的加尔文教主张个人信仰自由,反对天主教会宣扬的传统禁欲苦行和来世观念,倡导信徒在世俗生活中积极进取、努力发财致富,同时要求他们秉持禁欲主义原则,过严格俭朴的生活,反对铺张浪费和沉迷物质享受。这些主张A.彻底否定了宗教信仰的价值B.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C.仅强调信徒个人财富的积累D.与天主教会的主张完全一致7.19世纪初,在法国大革命的激励和英国的支持下,西属拉丁美洲独立运动风起云涌。当时英国外交大臣阐述了支持西属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理由:“如果西班牙归属法国的话,也必须是一个不拥有西印度群岛的西班牙”。据此可知A.英国改变了传统的外交政策B.英法围绕争夺势力范围斗争激烈C.西班牙已被法兰西帝国占领D.拉美民族独立符合英国国家利益8.19世纪70年代,日本明治政府意识到,开设议会并制定宪法才足以使日本登上国际政治舞台。为此,当时位居政府中枢地位的伊藤博文前往欧洲,与德国、奥地利的法学学者接触,学习立宪政治的法律以及各种制度。据此可知,明治政府立宪的主要目的是A.迎合列强与欧洲大国结盟B.建立真正民主自由化国家C.塑造一个现代化国家形象D.仿效德、奥加强中央集权9.下图显示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非洲国家分界线的特点,形成该特点的主要原因是阿尔及利5南独立国家A.地形走势呈现一定规律B.境内各部落冲突的加剧C.列强人为“地图上作业”D.不同的风俗与历史传统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下)历史期末试卷第2页(共6页)扫描全能王创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