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国古代史知识要点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时期)2.北京人: 北京周口店,距今70--20万年前,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直立行走,使用天 然火,过着群居生活。P上3--43.河姆渡遗址:距今7000年前是长江流( http: / / www.21cnjy.com )域的典型,使用磨制石器,能够种植水稻(我国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住着干栏式的房屋,定居P上7-84.半坡遗址:距今5--6000年前是黄河( http: / / www.21cnjy.com )流域的典型,使用磨制石器,能够种植粟(我国最 是早种植粟的国家),住着半地穴式的房屋,定居P上8-95.黄帝: 被尊奉为“人文初祖”P上13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1.夏朝的建立:P上15--20 约公元前2070年,禹( http: / / www.21cnjy.com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他的儿子启后来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2.夏、商、西周三朝的更替:P上20--23 国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暴君 夏 约前2070年 禹 阳城 桀 商 约前1600年 汤 亳 纣 西周 前1046年 武王 镐京 幽王3,西周的分封制:P上24 (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 (2)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 http: / / www.21cnjy.com )奴隶分给亲属、功臣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缴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天子作战。 (3)作用:西周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疆,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4.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P上30--34 (1)春秋五霸:齐桓公(管仲改革),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晋文公在城濮之战大败楚军——“退避三舍”勾践---“卧薪尝胆”等 (2)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七国并立的局面 相关战役: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纸上谈兵)5:都江堰: 秦国蜀守李冰在岷江流域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使 成都平原有着“天府之国”之称 P上38 6.商鞅变法:P上38(1)背景;春秋以来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生产力进一步提高;新兴的地主阶级要求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的支持下(2)内容: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奖励生产,奖励军功;建立县制(3)作用: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为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三.统一国家的建立(秦汉时期)1.秦朝建立,公元前221年,定都咸阳,建立了中国历史商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P上562.秦始皇加强集权的措施:P上57---59(1)加强中央集权: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推行郡县制(2)经济方面: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统一度量衡(3)思想文化:统一文字(小篆)、焚书坑儒(4)修建长城,开发边疆3。秦统一的作用: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诸侯割据的局面,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等4.陈胜吴广起义:P上63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 http: / / www.21cnjy.com )大泽乡领导秦末农民战争,是中国历史是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斩木为兵,掲竿为旗等相关成语)5.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P上68--69(1)政治: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2)思想: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举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3)经济:统一盐铁经营权,推行五铢钱(4)军事: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6.评价汉武帝: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在位期间西汉国力强盛,出现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大一统,对于多民族的巩固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晚年,好大喜功,连年用兵,国力耗费严重,但他仍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封建皇帝7.张骞通西域:(精神:忠于祖国,不畏艰辛、百折不挠、不贪安逸生活等)P上82(1)西域:汉朝时,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2)经过: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汉与西域的联系,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 (3)西域都护的建立: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8.丝绸之路P上83(1)形成:西汉时期(2)路线: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西亚,再转通到欧洲(经陕西、甘肃、新疆三省)(3)作用:开通了中西交往的通道,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P上109--111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 东汉末年,北方社会动荡不安,南方较为安定,为避战乱,北方人开始南迁 西晋后期,西北少数民族不断向中原南迁(五胡内迁)2.江南地区的开发:P上111原因:(!)江南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气( http: / / www.21cnjy.com )候湿润,降雨充沛,(2)许多北方人为躲避战乱迁往南方,为江南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3)江南地区战乱较少,社会秩序比较稳定作用: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和社会的进步,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3.北魏孝文帝改革:(鲜卑族)P上115--116(1)措施:迁都洛阳;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等(2)作用: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等五、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时期)1.唐太宗与“贞观之治”:P下8--9原因或措施:(1)吸取隋亡教训认识到皇( http: / / www.21cnjy.com )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2)善于纳谏,重视用人----谏臣魏征、房玄龄和杜如晦(房谋杜断)(3)完善科举制度(4)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5)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少数民族称之为“天可汗”表现: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等启示:必须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要减轻人民负;尊重知识和人才,社会才能进步等评价唐太宗:唐太宗是我国古代一位有( http: / / www.21cnjy.com )作为的皇帝,在位期间,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使得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力逐步强盛,出现了繁荣景象。2.开元盛世:唐玄宗时期(杜甫的忆惜)P下12--15(1)盛世的原因:唐玄宗统治前期任用贤臣( http: / / www.21cnjy.com )(姚崇等)、励精图治、戒奢从简、以身作则等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史称“开元盛世”(2)盛世经济的繁荣:农业:曲辕犁和筒车等劳动工具的出现;南方水稻采用育秧移植栽培;江南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饮茶之风盛行(茶经)手工业:唐朝的丝织技术高超;陶瓷在唐朝有重要发展----唐三彩商业:唐朝商业繁荣。长安是一座国际大都市。3.唐朝与吐蕃交往:P下23--24(1)唐朝的民族政策: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2)吐蕃即现在的藏族)史实:唐太宗时把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唐中宗时把金城公主嫁给了迟带朱丹作用:加强了唐与吐蕃的友好关系,促进了唐朝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从此“唐蕃合同为一家”4.唐朝时的对外交往P下29--31(1)对外政策:开放性的外交政策(2)与日本:遣唐使来华(大化改新);鉴真东渡(3)与天竺印度:玄奘西游(走丝绸之路,著有大唐西域记一书)六、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宋元时期)1.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P下50--54(1)辽:10世纪---契丹族---阿保机----契丹国---上京 (2)北宋:960年---赵匡胤(宋太祖)---陈桥兵变---东京(开封) (3)西夏:11世纪前期---党项族---元昊--兴庆 (4)金:12世纪初--女真族--阿骨打---会宁 (5)南宋:1127年(靖康之变)----赵构---临安(杭州) (6)蒙古国:1206---蒙古族--铁木真(成吉思汗) (7)元朝:1271年---蒙古族--忽必烈(元世祖)--大都(北京)(8)元灭南宋----1276年----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注:与北宋并立的:辽、西夏、金 与南宋并立的:西夏、金、蒙古国、元 2.古代经济重心南移P下56--59(1)南方经济发展原因----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稳定;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农业发展;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 动力和生产工具(2)经济发展的表现农业:占城稻的引进和推广,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苏湖熟、天下足);棉花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手工业:南方的纺织业胜过北方,棉纺织( http: / / www.21cnjy.com )业发展到东南沿海;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景德镇后来发展为瓷都,冰裂纹瓷器等;宋朝的造船业发达,广州、泉州等地造船业发达商业:商业都市有北宋的开封和南宋的杭州;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海外贸易的发展:广州和泉州时著名的国际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设市舶司机构管理海外贸易等(3)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终完成5.元朝民族融合的发展:P下69表现:汉族人开发边疆,边疆少数民族迁入内地,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契丹.女真等族与汉族融合;回族开始形成作用: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统一.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社会危机(明清时期)明清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明朝:(1):明太祖在中央废丞相,撤消( http: / / www.21cnjy.com )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2)设锦衣卫,东厂西厂特务机构,加强对臣民的监视侦查(3)八股取士(4)明成族迁都北京,继续实行削藩政策P下88--91清朝:(1)雍正帝增设军机处,( http: / / www.21cnjy.com )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2)大兴文字狱,造成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钳制了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P下100--1012。郑和下西洋(经过太平洋和印度洋)P下93--95背景:明朝初期,国力强盛(2)目的:为(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3)1405—1433年,郑和先后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4)作用: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3。戚继光抗倭P下96明朝时期(1561年)抗击倭寇,战役有台州九战九捷(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4。郑成功收复台湾:(开辟荆榛捉荷夷)P下103-1041553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5。雅克萨之战P下105--10617世纪初,沙俄侵占我国东北雅克萨和尼布楚( http: / / www.21cnjy.com ),1685年。1686年清朝两次大败沙俄侵略军,最终1689年签订《尼不楚条约》,划定中俄两国边界(注:抗击外来侵略的精神:中华民族有着坚决抗击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我们学生要继承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传统,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等)6。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措施P下109--113对西藏:册封达赖和班禅,1727年设驻藏大臣,同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对新疆: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清朝设伊犁将军妥善安置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维护国家统一:进行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签订《尼不楚条约》,1684年设台湾府7。“闭关锁国”政策P下118方式: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的政策(不是绝对禁止)表现:清朝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 http: / / www.21cnjy.com ),清统一台湾后,开放了四个港口,对出口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进行严格的限制,后期关闭其它港口,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危害:(1)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定的自卫作用,(2)但它使清朝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不能与外国进行正常的经济文化交流,不能适时的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最终导致中国在世界上落伍启示:只有开放的中国,才会有强盛的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的伟大政策等八。古代科技与文化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言行记录在《论语》(其弟子整理而成)(1)思想方面:提倡“仁”、“礼”思想( http: / / www.21cnjy.com ),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2)教育方面: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需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2.百家争鸣(1)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以大欺小,倚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2)儒家:孟子提出“春秋无义战”笼统的反对一切战争,主张“仁政”治国,民贵君轻。反对竭泽而渔,主张持续利用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3)道家:庄子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批评孔子在鲁国想恢复西周制度的做法,就像陆地上推船劳而无获(4)法家:韩非子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受到秦国国君的赏识。(5)兵家:孙子(孙武),《孙子兵法》一书,主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3.《史记》:司马迁所著(西汉武帝时期)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评价3.科技方面.(1)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了北方任( http: / / www.21cnjy.com )命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等是现存第一部完备的农业学著作。(3)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明朝时期,详细的记载了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的生产和加工,以及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P下123科举制度:(1)诞生:隋炀帝时期正式设进士科考试,科举制正式诞生(2)完善(唐朝):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院。武则天时期开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3)僵化:明清时期八股取士(4)废除:清末废除(1905年)相关诗句:名落孙山;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4.古代建筑:(1)长城:秦长城是为了防御匈奴而建,东--( http: / / www.21cnjy.com )-辽东,西---临洮。明长城:是为了防御蒙古人而建。东---鸭绿江,西---嘉峪关。我们目前所见的多是明朝修建的P下123(2)京杭大运河:隋炀帝修建,目的:( http: / / www.21cnjy.com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统治。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经历四个河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作用:促进了我国南北的交通,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交流P下4(3)赵州桥:隋朝工匠李春设计,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比欧洲早700年(4)故宫:明清时期的皇宫,由外向里依( http: / / www.21cnjy.com )次是京城,皇城,宫城,宫城又称紫禁城,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下111--1125。四大发明:(1)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造成质量很高的“蔡侯纸”,世界各地的造纸术,大多是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2)印刷术:唐初出现雕版印刷品,《金刚(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比欧洲早4个世纪(3)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 http: / / www.21cnjy.com )。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广泛用于战争,13-14世纪,火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P下73-74(4)指南针:战国时期,人们利用磁石( http: / / www.21cnjy.com )制成”司南”,北宋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欧洲新航路开辟创造了条件注:四大发明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的领先地( http: / / www.21cnjy.com )位,在人类文明史上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成为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所做的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