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春季学期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题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二; 考试时间:75分钟;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它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学习民法知识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法治观念,结合所学知识生活,下案例中说法正确的是( )①王某要求税务机关退还其多缴的个人所得税,不属于民法调整范围②7岁的浩浩不能完全辨认自己的行为,没有民事权利能力③研究生毕业的胡某,购买价值1万元的手机属于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④张三热衷偷看李四的日记,侵犯了李四的著作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张某与房主王某签订二手商品房买卖合同,房屋总价100万元。张某支付定金10万元,双方约定“若一方违约需支付违约金10万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若张某违约,则张某无权要求王某返还定金②若王某违约,应给张某双倍返还定金并支付违约金③若张某支付全部房款并实际居住,即使未办理过户登记也可取得房屋所有权④若张某已经办理了过户登记,则能合法享有该房所在地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下列案例中对民事法律关系客体判断正确的是( )①某家具厂和A机关订立了关于购置一批办公桌椅的合同——桌椅②小王外出打工几个月后购买了一台6000元的平板——平板③某配音演员意外发现自己的声音被AI化,并在某科技运营公司平台上对外出售——演员的声音④某公司在店铺招牌上使用“桥头永和豆浆”,被“永和豆浆”商标注册所有人起诉——“永和豆浆”的商业标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某学校高二(5)班在学习了“侵权”的相关法律知识后,针对下面两则案例进行了探讨。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案例一某出版社计划出版一套教科书,选用了某作家已经发表的一篇短篇小说。该出版社在未经作家许可的情况下,直接将其作品编入教科书中,并未支付相应的报酬。 案例二某学者在撰写一篇学术论文时,引用了他人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并在文中注明了作者姓名、作品名称以及引用内容的出处。该学者并未向原作者支付任何报酬。①案例一中出版社的行为侵犯了著作权人的发表权②案例二中著作权人有权依法追究某学者法律责任③案例一中不支付报酬是对作者劳动成果的不尊重④案例二中某学者的行为符合作品合理使用的规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黄某和甄某系门挨门的邻居。黄某于2023年底入住,甄某于2024年7月入住,甄某入住后在其家门口放置了一组鞋柜。黄某认为该鞋柜对其造成了不利影响,遂向有关部门反映,有关部门组织双方调解未果,黄某遂诉至法院。下列对本案解读正确的是( )①甄某的行为侵犯了黄某对公共空间的使用权 ②处理相邻关系时,要考虑到对方的合法权益③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甄某负有举证责任 ④黄某只有在协商调解无果时才能向法院起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颜女士与罗先生正式登记结婚后,育有双胞胎子女罗大某(男)和罗小某(女)。后由于家庭矛盾未能得到妥善解决,罗先生擅自将罗大某带至外省生活并拒绝颜女士的探视。尽管颜女士多次沟通,罗先生依旧拒绝其诉求。罗先生的这一行为( )①不利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严重伤害亲子及兄妹关系②会导致罗大某失去因颜女士意外死亡而产生的遗产继承权③侵害未成年子女的人格权益和母亲因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④是作为父亲拥有监护权的体现,他有权利和义务抚养教育子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小李和小赵因感情破裂,提出离婚。以下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的是( )①小李在婚后给小赵庆生送的价值3万元的手表②小赵在婚后用共同积蓄购买的汽车(登记在自己名下)③小李在婚前购买的商品房婚后因地段优势升值的10万元④小赵在婚后用个人资金炒股所获得的20万元的收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陈女士与李先生的子女李甲和李乙均在外地工作。陈女士去世后,李先生因担心自己将来无人照管,和外甥黄某签订意定监护协议。后来李乙辞职回家照顾李先生,李先生委托王某代书一份遗嘱,指明将房产留给李乙。李先生去世后,李甲将李乙诉至人民法院。本案中( )①黄某是监护人,可以成为李先生的法定继承人②遗赠扶养协议优先于遗嘱,李先生的遗嘱无效③案涉房产最终应由李甲和李乙两人平均分配④若不服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15日内提起上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法律守护家庭生活。下列说法或行为中,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是( )①小华与女友结婚登记,只可到小华常住户口所在地办理②婚内小明创作小说,离婚后获得的稿费不是夫妻共同财产③父母离婚后,双方都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教育的权利和义务④赵某留下自书遗嘱和以前的公证遗嘱不一致,应以自书遗嘱为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年代剧《小巷人家》热播,剧情中的不少法律问题,引发大家深思。改革开放初期,国营压缩机厂的高级工程师林武峰答应多镇企业安厂长的口头邀约,周末到乡镇企业兼职,不料遭人举报,被压缩机厂停职调查。对照现行的劳动合同法,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①如果林武峰的行为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压缩机厂可以解除劳动合同②如果林武峰的行为若涉及利用商业秘密,则要承担刑事责任③如果林武峰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不需要以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④如果林武峰若与国营厂发生劳动争议,应先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下列关于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①在劳动仲裁前必须先进行调解②当事人提起诉讼之前必须先进行仲裁③劳动争议仲裁的裁决是最终裁决④劳动仲裁和劳动争议诉讼阶段都可进行调解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2.某电商发起“好评返现”活动,如果买家按照“全五星+15字评语+晒图或视频”的要求给出好评,将获得现金红包。该电商还授权委托第三方机构通过电话或短信方式联系买家进行好评,根据获得的好评数量支付其费用。对该商家和第三方机构的行为评析正确的是( )①商家花钱买好评涉嫌虚假宣传,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②第三方机构与商家在自愿的基础上订立合同并有效③第三方机构只是协助商家,并未构成不正当竞争④上述经营者都违反市场竞争的规则,属于不正当竞争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13.姜某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产品广告,把普通食品宣称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当地监管部门接到举报后,经查实,对姜某进行了处罚。姜某不服,向当地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当地人民政府作出维持复议决定。姜某仍然不服,姜某的高中生女儿姜小某在学习完《法律与生活》后为其提了几点建议,其中合理的有( )①若进行仲裁,姜某在仲裁裁决生效后不能再上诉②若提起诉讼,行政机关作为被告应承担举证责任③若提起诉讼,姜某可委托辩护人帮助其进行诉讼④若提起诉讼,案件经两级法院审判后已是终局裁决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4.居民王某行至某6层居民楼下,被住户扔下的空酒瓶砸成重伤。因无法确定具体侵权人,王某将3层至6层住户全部告上法庭。3层、5层住户提供了案发时段家中无人的证据,法院判决4层、6层住户承担侵权责任。后警方查清4层住户范某为加害人,以涉嫌“高空抛物罪”对其采取强制措施。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在无法确定具体侵权人的情况下,王某有权将可能加害的楼层住户告上法庭②范某是实际加害人,原先被判承担侵权责任的6层住户有权要求王某返回赔偿③在分析范某涉嫌“高空抛物罪”对王某造成侵权行为时,适应过错侵权责任④对范某涉嫌“高空抛物罪”提起诉讼,应由王某向相应的人民法院行使诉讼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张某等四人在某小区给徐某干防水工作,徐某承诺每人每日薪资240元,年前把工资结清。但直到第二年9月,徐某仍欠四人部分工资。四人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征得原被告同意,组织双方开展调解工作。下列对该案理解正确的是( )①法官展开调解是诉讼过程的重要环节②该案中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被拖欠的工资③若张某等四人经济困难,可以申请法律援助④该案若调解成功,调解书在签收后具有法律效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小古买了一款拥有人脸识别技术、可拍摄视频的带电子猫眼和门铃的密码锁,安装该密码锁后,这个猫眼正对着邻居小张家的入户门。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若小张就此事提起诉讼,小古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法庭审理案件②如果小张就此事提起诉讼,应当由小古承担举证责任③若此事采用人民调解达成协议,经人民法院确认有效,可强制执行④如果小张提起诉讼后对一审判决不服,可在15日内提出再审申请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陈先生在某二手交易平台看中一部标价2000元的“全新未拆封”手机,与卖家王某协商后,通过平台支付全款并约定次日发货。收货后,陈先生发现手机为翻新机且无法正常开机。陈先生要求退货退款,遭王某拒绝。关于本案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陈先生和王某未签订书面合同,合同始终未成立②因卖家存在欺诈消费者行为,故本案合同可撤销③王某未依约定全面履行合同义务应承担违约责任④买卖合同已订立完成,陈先生要求退货构成违约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8.甲、乙为上下楼邻居。甲在装修时拆除了自家客厅与阳台之间的承重墙,导致乙家对应位置的墙面出现多处裂缝。乙发现后立即要求甲恢复原状并赔偿损失,甲拒绝。三年后,乙向法院起诉。根据我国《民法典》相关规定,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甲侵害了不动产相邻关系,应承担违约责任②诉讼时效超时,法院不会支持乙的诉讼请求③当民事权利受到侵害时,权利人应及时维权④法院会要求乙确定损害结果发生的真实原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主观题(3小题,共46分)19.(15分)【案件事实】原告:孙某某被告:北京X互联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简称X网)X网在2019年至2022年间发布多篇涉及孙某某的报道,例如《视频|孙某某遭FBI调查疯狂割韭菜!曾套现1.8亿美元!》《90后“币圈大佬”孙某某陷入税务调查危机》《孙某某身陷洗钱等调查危机,90后“币圈大佬”行至何方 》《区块链之狼孙某某:只要跑得够快,法律就追不上我》等文章。孙某某随即通过社交媒体辟谣,称相关内容为虚假信息,并多次发函要求X网删除侵权内容,但未获回应。故原告将被告诉至法院。在法庭辩论阶段,原告认为被告侵犯了自己的名誉权,因为:①________而被告则提出抗辩:②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五条的规定,被告作为网络媒体,上述报道内容具有消息来源,系进行客观报道,没有以偏概全,也没误导受众,故没有侵犯原告名誉权。2024年12月31日,北京互联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如下:被告北京X互联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侵犯原告的名誉权成立;同时承担③________等责任,并承担本次诉讼的律师费、公证费等相关费用。【民法典法条提示】第一千零二十五条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捏造、歪曲事实; (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 (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①请写出此处原告主张的法理依据。②该处被告的抗辩理由是否成立?为什么?③填出此处X网应承担的侵权责任类型。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某高二年级学生在学习了民法典后,围绕以下几个案例进行了探讨:案例一 小张的父母离婚并分别再婚。之后,他们对小张不管不顾,小张完全是在奶奶抚养下长大的。因此,成年后,小张表示以后是不会赡养父母的。 案例二 小王的父亲在去世前,支走了小王的妈妈和姐姐,在小王的奶奶、爷爷面前录下录音遗嘱,要把全部财产留给小王。小王的妈妈和姐姐知道后,对此表示反对。 案例三 小李刚满8岁的儿子在游乐场玩耍时,不小心把另外一个小朋友撞倒了,导致其骨折住院。该小朋友家长要求小李赔偿。小李却说,他不应对此负责。请评析三个案例。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案情事实】26岁的王某酷爱游泳。某日,王某与朋友去当地一游泳馆游泳,她将手机和衣物放在游泳馆设置的储物柜里,按照提示锁好柜门。游毕回来,手机不见踪影。她找到游泳馆的Z经理要求赔偿,Z经理以馆内张贴的醒目标语“请妥善保管自己的贵重物品,若有遗失,本店概不负责”为由拒绝赔偿。双方协商不成,王某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当时示意朋友录制的自己与Z经理交涉的全过程录音,“曝光了”其在公司网站上公布的姓名、照片。Z经理遂起诉王某,称王某发布录音侵害了自己的名誉权,公布其姓名、照片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法条链接】《民法典》四百九十七条:……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排除对方主要权利,该格式条款无效。结合材料并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游泳馆是否应该为王某丢失手机负责,并说明法院是否支持Z经理的诉讼请求。(2)简要说明王某维护自身权益的做法带给我们的启示。试卷第1页,共3页答案第1页,共2页试卷第1页,共3页高二政治期中考试参考答案(网课班)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B D D A A A D D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 B B D B D B C D1.B【难度】0.65【知识点】民事法律关系概念及其构成要素、隐私权、著作权及其保护、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详解】①: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关系属于行政法律关系,由行政法调整,不适用民法,①正确。②: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与年龄或精神状态无关。浩浩作为自然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其民事行为能力受限(7岁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②错误。③:胡某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研究生毕业通常已成年),购买手机是自愿且合法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③正确。④:偷看日记侵犯隐私权,而非著作权,④错误。故本题选B。2.B【难度】0.85【知识点】所有权类型及其取得方式、用益物权含义及其分类、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定金及定金法则【详解】①:给付定金的一方(张某)违约,那么其无权要求收受定金的一方(王某)返还定金,①正确。②:定金和违约金不能同时并用。当收受定金的一方(王某)违约时,张某可以选择适用定金罚则,即要求王某双倍返还定金(20万元);也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条款,要求王某支付违约金10万元,但不能两者同时主张,②错误。③:对于房屋等不动产,必须到不动产登记机构办理登记,才能取得所有权。即使张某支付全部房款并实际居住,但如果未办理过户登记,房屋所有权仍归王某,张某并未取得房屋所有权,③错误。④:当张某办理了房屋过户登记,合法取得房屋所有权时,同时也能合法享有该房所在地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④正确。故本题选B。3.D【难度】0.85【知识点】民事法律关系概念及其构成要素、商标权的保护、要约与承诺【详解】①:案例中双方形成合同关系,其民事法律关系客体是当事人双方应履行合同的行为,桌椅只是标的物,①排除。②:案例中涉及物品的所有权关系,其客体是物,②正确。③:案例中涉及对人身权利的侵害,其民事法律关系客体是人身利益,不是声音,③排除。④:案例中的知识产权关系的客体是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④正确。故本题选D。4.D【难度】0.85【知识点】著作权及其保护、作品的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使用【详解】①:发表权是指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且该权利一次用尽。案例中的短篇小说已发表,出版社的行为不涉及侵犯发表权,①错误。②④:学术论文中引用他人已发表成果并注明出处,属于著作权法中的 “合理使用”。合理使用无需经著作权人许可,也无需支付报酬,不构成侵权,②错误,④正确。③:根据《著作权法》,即使符合法定许可(如教科书中汇编已发表作品),使用方仍需支付报酬。出版社未支付报酬,既违反法律规定,也违背对作者劳动的基本尊重,③正确。故本题选D。5.A【难度】0.85【知识点】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相邻关系及其处理原则、多元化纠纷解决途径、“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详解】①:甄某和黄某是门挨门的邻居,甄某家门口放置的鞋柜影响了黄某家的通行和通风等合法权益,侵犯了黄某对公共空间的使用权,①符合题意。②:处理相邻关系要遵循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相邻各方行使所有权和使用权时应兼顾相邻人的合法权益,②符合题意。③:根据民事诉讼“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黄某应对鞋柜对其生活产生不利影响承担举证责任,③不符合题意。④:协商、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都是人们解决纠纷的方式,黄某可以直接通过诉讼维权,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6.A【难度】0.85【知识点】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责任、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权利、法定继承【详解】①③:罗先生擅自将罗大某带至外省生活并拒绝颜女士的探视,该行为不仅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伤害亲情,且侵害了未成年子女的人格权益,剥夺了罗大某与母亲接触的权利,并侵犯了颜女士的探视权(属于监护权范畴),①③正确。②:罗大某作为颜女士的儿子,是第一顺序继承人,享有遗产继承权,材料中行为不会影响罗大某继承权,②排除。④:罗先生作为父亲虽拥有监护权,但单方面拒绝探视是滥用权利,违反法律对共同监护权的规定,④排除。故本题选A。7.A【难度】0.65【知识点】平等的财产关系【详解】①:小李婚后赠与小赵的手表属于明确赠与一方的财产,归小赵个人所有,①符合题意。②:婚后用共同积蓄购买的汽车,即使登记在一方名下,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②不符合题意。③:小李婚前购买的商品房属于个人财产,婚后因市场因素(地段优势)的增值部分仍归其个人所有,③符合题意。④:婚后以个人资金炒股所得收益属于投资性收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8.D【难度】0.65【知识点】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扶养协议、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详解】①:黄某作为意定监护人,仅承担监护职责,不因监护关系获得法定继承资格。法定继承权由血缘或婚姻关系决定,外甥不属于法定继承人范围 ,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①排除。②:遗赠扶养协议是一种双务有偿协议,其效力优先于遗嘱。但本案中李先生和外甥黄某签订的是意定监护协议,并非遗赠扶养协议,因此不存在“遗赠扶养协议优先”的情形。李先生的遗嘱为代书遗嘱,仅仅委托王某代书,无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为无效遗嘱,且李先生遗嘱涉及的房产,为夫妻共同财产,李甲有权力继承母亲陈女士的那部分财产,故本案李先生的遗嘱无效,②排除。③:本案由于李先生的遗嘱为无效遗嘱,那么房产只能按照法定继承进行分配。李甲和李乙作为陈女士和李先生的子女,是法定继承人,享有继承权,且题干中没有直接表明李甲没有尽到赡养义务,案涉房产最终应由李甲和李乙两人平均分配,③正确。④: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④正确。故本题选D。9.D【难度】0.65【知识点】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责任、遗嘱继承、结婚登记程序、平等的财产关系【详解】①:我国婚姻登记实行属地管辖原则,男女双方可到任意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只可到小华常住户口所在地办理”表述与法律规定不符 ,①错误。②: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创作小说产生的稿费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即使稿费在离婚后才支付,仍应依法分割。除非双方另有书面约定,否则不能排除其共同财产属性 ,②错误。③:父母离婚后,无论子女抚养权归属哪一方,双方均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的法定义务和权利,③正确。④:根据《民法典》规定,遗嘱效力以最后一份有效遗嘱为准。若赵某的自书遗嘱符合法定形式要件且形成时间晚于公证遗嘱,则应以自书遗嘱内容为准 ,④正确。故本题选D。10.A【难度】0.65【知识点】劳动合同、劳动争议解决方式、多元化纠纷解决途径、刑事诉讼【详解】①: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时,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林武峰作为国有企业的工程师应邀去乡镇企业兼职的行为,违反单位规章制度,压缩机厂可以解除劳动合同,①正确。②:侵犯商业秘密需承担民事责任,仅情节严重构成犯罪时才涉及刑事责任 ,②排除。③:劳动争议仲裁的提起并不以存在仲裁协议为前提。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劳动争议,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无需事先签订仲裁协议,③正确。④:发生劳动争议时,劳动者可自行选择先投诉或直接申请仲裁,投诉并非必经程序,④排除。故本题选A。11.B【难度】0.85【知识点】劳动争议解决方式【详解】①:劳动仲裁前的调解是自愿而非强制程序,当事人可直接申请仲裁,①错误。②:劳动争议实行“仲裁前置”,未经仲裁不得直接向法院起诉,②正确。③:劳动争议仲裁裁决非终局,当事人对裁决不服可向法院起诉(除法定终局情形外),③错误。④:劳动仲裁和诉讼阶段均可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具法律效力,④正确。故本题选B。12.B【难度】0.85【知识点】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消费者权益及其维权的途径【详解】①:商家花钱买好评,违背了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的信息不真实不全面,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①正确。②:第三方机构帮助该商家虚假宣传,是违法行为,订立合同因违法无效,②排除。③: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第三方机构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③排除。④:商家虚假宣传,第三方机构帮助商家虚假宣传,都违反市场竞争的规则,属于不正当竞争,④正确。故本题选B。13.D【难度】0.65【知识点】仲裁—解决纠纷的有效途径、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诉讼代理人、辩护人、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详解】①:本案为行政纠纷,不能进行仲裁,①不选。②④:若提起诉讼,本案为行政诉讼,实行举证责任倒置,行政机关作为被告应承担举证责任,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若提起诉讼,案件经两级法院审判后已是终局裁决,②④入选。③:本案为行政诉讼,若提起诉讼,姜某可委托诉讼代理人进行诉讼,③不选。故本题选D。14.B【难度】0.65【知识点】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过错推定与无过错侵权责任、刑事诉讼【详解】①:《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依据法律规定,上述“高空抛物案”中,在无法确定具体侵权人的情况下,王某有权将可能加害的楼层住户告上法庭,①说法正确。②:依据法律规定,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范某被警方查清为实际加害人后,原先被判承担侵权责任的6层住户有权向范某追偿,但是不能要求王某返还赔偿金,②说法错误。③:在高空抛物案件中,由于难以直接证明具体的抛物人及其过错,所以采用过错推定原则。但是一般来说,如果能够确定具体的抛物人,那么可以直接追究该抛物人的责任,而不再适用过错推定原则。因此,该案件中警方查清4层住户范某为加害人,在分析范某涉嫌“高空抛物罪”对王某造成侵权行为时,范某作为责任人主观上有主观故意,适应一般过错侵权责任,③说法正确。④:“高空抛物罪”是刑事犯罪,应该由人民检察院提起诉讼,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5.D【难度】0.94【知识点】民事法律关系概念及其构成要素、调解—解决纠纷的优先选择、法律援助制度、开庭审理【详解】③:张某等四人为争取劳动报酬提起诉讼,若经济困难,可以申请法律援助,③正确。④:该案若调解成功,人民法院根据调解协议制作的调解书在当事人签收后,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④正确。①:法官调解不是诉讼过程的重要环节,因为诉讼调解适用民事诉讼部分,有的刑事诉讼不可以调解,①错误。②:债务关系的客体是行为,②错误。故本题选D。16.B【难度】0.65【知识点】调解—解决纠纷的优先选择、起诉与应诉含义、二审和再审程序、“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详解】①:在民事诉讼中,被告不提交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小古不提交答辩状,法庭仍会正常审理案件,①正确。②:一般民事诉讼遵循 “谁主张,谁举证” 原则,小张提起诉讼,应当由小张承担举证责任,而非小古,②错误。③:经人民法院确认有效的人民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力。若此事通过人民调解达成协议并经法院确认有效,可强制执行,③正确。④:如果小张对一审判决不服,可在 15 日内提出上诉,而非再审申请 ,再审申请是针对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等,④错误。故本题选B。17.C【难度】0.65【知识点】违约与违约责任 、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合同履行及其原则【详解】①:陈先生与卖家王某通过平台协商并支付全款,虽未签订书面合同,但以实际行为达成了买卖合同的合意,合同成立,①错误。②:卖家王某将翻新机当作 “全新未拆封” 手机出售,存在欺诈行为,根据法律规定,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撤销合同,②正确。③:王某未按约定提供符合要求的手机,未全面履行合同义务,应承担违约责任,③正确。④:是王某违约在先,提供的商品不符合约定,陈先生要求退货退款合理合法,不构成违约,④错误。故本题选C。18.D【难度】0.65【知识点】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诉讼时效、相邻关系及其处理原则【详解】①:相邻关系属于《民法典》中的物权编规定,甲拆除承重墙影响乙的房屋安全,属于侵害相邻权的行为,但违约责任通常基于合同关系,而甲乙之间没有合同,因此甲应承担侵权责任而非违约责任,①错误。②:根据《民法典》第196条,请求停止侵害、恢复原状(如修复承重墙)不适用诉讼时效,法院仍应支持其诉求;但赔偿损失的请求适用三年诉讼时效,可能因超时失效。因此,法院不会完全驳回乙的诉讼请求,②错误。③:权利人应在诉讼时效内维权,否则可能丧失部分权利(如赔偿损失),体现“权利应及时行使”的原则,③正确。④:法院需审查甲的行为与乙的损害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可能要求乙提供证据(如鉴定报告)这是侵权责任认定的关键,④正确。故本题选D。19.①自然人享有的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被告的报道易导致公众降低对于原告的社会评价,构成对原告的诽谤,侵害了原告的名誉权。②不成立。报道虽属于新闻报道,但内容明显可能引发争议,若为失实将严重贬损原告名誉,被告未尽到新闻报道实施主体的合理核实义务,故侵害了原告的名誉权。③侵犯人身权利的,应当承担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责任,并可能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难度】0.65【知识点】名誉权与荣誉权、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法律对人身权设定的界限【分析】背景素材:一则具体的民事案件审理考点考查:民事权利与义务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题型、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是原因类主观题。明确本题考查的知识范围是民事权利与义务,设问指向是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进行说明。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有效信息①:X网在2019年至2022年间发布多篇涉及孙某某的报道;孙某某随即通过社交媒体辟谣,称相关内容为虚假信息,并多次发函要求X网删除侵权内容,但未获回应。故原告将被告诉至法院。在法庭辩论阶段,原告认为被告侵犯了自己的名誉权→可调用的法理依据是: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的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本案中,被告的报道易导致公众降低对于原告的社会评价,构成对于原告的诽谤,侵害了原告的名誉权。有效信息②:而被告则提出抗辩:②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五条的规定,被告作为网络媒体,上述报道内容具有消息来源,系进行客观报道,没有以偏概全,也没误导受众,故没有侵犯原告名誉权→可调用的法理依据是:《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五条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除外。本案中,报道虽属于新闻报道,但内容明显可能引发争议,若为失实将严重贬损原告名誉,被告未尽到新闻报道实施主体的合理核实义务,故侵害了原告的名誉权。因此被告的抗辩理由不成立有效信息③:2024年12月31日,北京互联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如下:被告北京X互联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侵犯原告的名誉权成立;同时承担③________等责任,并承担本次诉讼的律师费、公证费等相关费用→可调用的法理依据是:民法典规定的侵权责任承担方式。本案中,被告侵犯侵犯了原告人身权利,应当承担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责任,并可能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要求与材料信息、课本知识的结合。20.案例一:小张父母的行为是不履行抚养义务的表现,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的义务,小张不能以父母未履行抚养义务为由拒绝赡养父母,他应该赡养父母。案例二:录音遗嘱须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在场见证才能生效。小王的父亲在奶奶、爷爷面前录下的录音遗嘱,奶奶和爷爷属于利害关系人,该录音遗嘱无效,小王不能依据此遗嘱获得全部财产。案例三:8岁儿童属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侵权行为应由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小李若无法证明尽到充分监护责任(如未在场看护),需承担医疗费用。但若游乐场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可主张减轻责任,所以小李的说法错误。【难度】0.65【知识点】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类型、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的义务、遗嘱继承【分析】背景素材:生活中常见纠纷考点考查:民事权利与义务、家庭与婚姻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法治意识【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题型、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是评析类主观题。要求对上述案例分别予以评析,需要调用民事权利与义务、家庭与婚姻等知识,结合材料案例分别进行说明。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有效信息①:小张的父母离婚并分别再婚。之后,他们对小张不管不顾;成年后,小张表示以后是不会赡养父母的→可调用的法理依据是:《民法典》第1067条,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并非子女免除赡养义务的法定理由。但若父母存在遗弃等严重过错,法院可结合实际情况调整赡养责任。本案中,小张父母的行为是不履行抚养义务的表现,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的义务,小张不能以父母未履行抚养义务为由拒绝赡养父母,他应该赡养父母。有效信息②:小王的父亲在去世前,支走了小王的妈妈和姐姐,在小王的奶奶、爷爷面前录下录音遗嘱,要把全部财产留给小王→可调用的法理依据是:根据《民法典》第1137条,录音遗嘱需两名以上无利害关系见证人在场。小王的爷爷奶奶作为法定继承人(第二顺序),属于利害关系人,不能作为见证人,导致遗嘱无效。本案中,小王的父亲在奶奶、爷爷面前录下的录音遗嘱,奶奶和爷爷属于利害关系人,该录音遗嘱无效,小王不能依据此遗嘱获得全部财产。有效信息③:小李刚满8岁的儿子在游乐场玩耍时,不小心把另外一个小朋友撞倒了,导致其骨折住院。该小朋友家长要求小李赔偿。小李却说,他不应对此负责→可调用的法理依据是:《民法典》第1188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8岁以下)造成他人损害的,监护人应承担侵权责任。本案中,小李刚满8岁的儿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小李若无法证明尽到充分监护责任(如未在场看护),需承担医疗费用。但若游乐场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可主张减轻责任,所以小李的说法错误。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要求与材料信息、课本知识的结合。21.(1)①游泳馆应该为王某丢失手机负责。游泳馆通过格式条款不合理地免除自己安全保障义务(或游泳馆对消费者在其经营场所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负有一定的安全保障义务,或者经营者应保障消费者安全消费的权利),格式条款无效。②法院不会支持Z经理的诉讼请求。王某发布的录音不构成对赵经理的诽谤或侮辱,且公布的是赵经理的公开信息,未侵害赵经理的名誉权、隐私权,但侵害了其个人信息保护权。(2)①坚持权利义务相统一,树立法治意识,依法维权。②充分收集、运用证据。③可采用协商、调解等多种方式维护自身权益。(答出其中的任意两条即可得满分)【难度】0.65【知识点】名誉权与荣誉权、法律对人身权设定的界限、消费者权益及其维权的途径、收集保存证据的重要性【分析】背景素材:王某在游泳馆丢失手机导致的纠纷考点考查:民事权利与义务、社会中争议的解决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题型、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是依据类主观题。明确本题考查的知识范围是“民事权利与义务”,设问指向是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进行说明。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判断:游泳馆应该为王某丢失手机负责;法院不会支持Z经理的诉讼请求有效信息①:王某与朋友去当地一游泳馆游泳,她将手机和衣物放在游泳馆设置的储物柜里,按照提示锁好柜门。游毕回来,手机不见踪影。游泳馆以“请妥善保管自己的贵重物品,若有遗失,本店概不负责”为由拒绝赔偿”→可调用的法理依据是:民法典》四百九十七条:……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排除对方主要权利,该格式条款无效。本案中,游泳馆通过格式条款不合理地免除自己安全保障义务(或游泳馆对消费者在其经营场所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负有一定的安全保障义务,或者经营者应保障消费者安全消费的权利),格式条款无效。有效信息②:Z经理遂起诉王某,称王某发布录音侵害了自己的名誉权,公布其姓名、照片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可调用的法理依据是:民法典规定,对经营者的产品或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就不能认定为侵害名誉权。本案中,王某发布的录音不构成对赵经理的诽谤或侮辱,且公布的是赵经理的公开信息,未侵害赵经理的名誉权、隐私权,但侵害了其个人信息保护权。因此法院不会支持Z经理的诉讼请求。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要求与材料信息、课本知识的结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要求简要说明王某维护自身权益的做法带给我们的启示。切合主题要求,言之有理即可。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信息:王某找到游泳馆的Z经理要求赔偿;双方协商不成,王某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当时示意朋友录制的自己与Z经理交涉的全过程录音,“曝光了”其在公司网站上公布的姓名、照片→可从“权利义务相统一;法治意识;充分收集、运用证据;多种方式维权”等方面分析。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年春季学期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网课班).docx 中考参考答案(网课班)高二.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