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 (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 (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历史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A.B.D.B. 6-10:D.C.C.B.C. 11-15: B.C.B.D.A. 16-20:B.B.B.C.B.
二、综合题。
21.(6 分)
(1)1949(2 分)
(2)D(2 分)
(3)时间久远,记忆偏差;口述者的主观立场和情感因素等。(意思相近即可,
2 分)
22.(8 分)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 分)
(2)6 分。可按以下等级评分制评分,也可按观点 2 分,论述 4 分来给分,但
二者必须吻合,如不吻合,取得分最高的评分。
水 平 拟定的观点 材料运用与论述
等级
4 明确,有新意或有 紧扣自己的观点加以论述,运用材料中两个以上的
思想深度 史实,能够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楚
3 明确 能够围绕观点论述,运用了材料中的史实,但不够
充分或不够典型,条理基本清楚
2 不够明确 有论述或说明,但材料不充分,或史论结合不充分
1 没有凝练出观点 观点、论述与材料无关,或仅仅重复材料中的史实
观点:改革开放让农村走上了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论述:1978 年,开始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
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带动农村乡镇企业的
迅速。1992 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个
体经济快速发展,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使我国的经济实
力明显增强。综上所述,改革开放让农村从解决温饱走向多元发展,改革是农村
发展的重要动力。
观点 2:改革是农村发展的重要动力。
观点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3.(14 分)
(1)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 分)
(2)会议:万隆会议(2 分);方针:求同存异方针。(2 分)
(3)变化:由敌视(对抗)到缓和(正常化)(4 分);
(4)全球治理观:共商、共建、共享;(2 分)关系:外交是内政的延伸,国内
政策延续性决定了对外政策的连续性。(2 分)
24.(12 分)
(1)黄继光,上甘岭战役中,在已受伤、手榴弹用尽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胸膛
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
邱少云,为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严守潜伏纪律,烈火燃烧身体纹
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等。(任答一点即可,4 分)
(2)图 A:党的好干部;(2 分)图 B:“铁人”。(2 分)
时代精神: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等(2 分)
(3)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的自
力更生;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等(答到一点得 2 分,满分 2 分)2024一—2025学年第二学期
八年级历史期末质量检测卷
思号

总分
座位号
得分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升旗仪式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心中总会充满自豪感和使命感。最早将五
星红旗定为我国国旗的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线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2美国外交家基辛格说:“朝鲜战争对中国来说不只是平局。…它还建立了中国作为一个
令人敬畏的对手的军事威信,在以后的几十年中,这一威信始终不坠。”基辛格强调了这场
战争()
A.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改变了中国的落后面貌
C.增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
D.捍卫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3.国仁堂公私合营后,解放了生产力,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企业面貌大改观。生产设备、
)房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改造…初步改变了手工作坊的生产方式。材料反映的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国有企业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
4.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
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是由于()
A.土地改革取得了极大胜利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
C.选举产生了第一届领导班子
丑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如下图为我国某一历史时期工业交通建设上取得的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这个历史时期是
指()
A.土地改革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6.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
工,农民“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
成家长缸大椅
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
实质问题是(),
一新修运铁路
—新修斑公路
A.中国已经“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B.走集体化道路不适合中国国情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挫伤了农民积极性
D.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7.如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图,指出从③到④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开始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全面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状况
6.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年份
D.发动“文化大革命”
195219571960196
8.2025年4月24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创造了新的航天壮举。回望历史,我国
太空探索开始于()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D.第一艘载人飞船试验成功
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9.梳理知识结构图有利于厘清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
奠定思想基础
右图中的空白处应填写()
影响
A.中共十五大
伟大的历史转折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前提
C.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拨乱反正
D.中共十八大
10.1980年,一位深圳渔民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村里来了很多外地人,听说要在这里建‘特
区’,以后可能会大变样!”“特区”的特殊之处在于()
A.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B.享有高度自治权
C.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D优先发展农业
11.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矛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一讲话()
A.标志着改革升放的开始
B.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C.提出了“一国两制”构想
D.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家园,现常住的汉族、哈
萨克族、维吾尔族、回族、蒙古族、俄罗斯族等29个民族在这里亲如一家,共同谱写着团结
奋斗、共同繁荣的壮丽篇章。该地区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A.实行多党合作制度
B.消除了各民族之间的差异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实行了特殊的经济管理政策
13.闻一多创作的“七子之歌: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的糨褓太久了,母亲!”
诗歌反映的历史问题最终通过()解决
1,和平解放
B.一国两制
C.武力统
D.国际调解
14.《反分裂国家法》第二条规定:“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
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
共同义务。”这一规定(
A.打破了两岸同胞长么隔绝状态
B.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C.使海峡两岸的关系迈出了重要一步
D.将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纳入法治体系
15.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
“中国的声音”。这一时期的中国外交活动是(,)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与西方国家恢复友好关系
C.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D.与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