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届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高三二模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
传统村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景观资源,数字技术为其保护与发展开辟了新路径,是推动传统村落数字化建设的关键动力。数字乡村建设对推动乡村现代化转型、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推动数字化保护整体性与地方性的动态耦合,有利于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和动态化传承。如图为湖南省三个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价值实现路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传统村落采用数字化保护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乡村人口增长 B.扩大村落占地规模 C.增加村民经济收入 D.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
2.数字技术在当地传统村落人口结构方面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
①降低老龄人口生活成本②促进人口回流乡村 ③优化人口的职业结构 ④提高儿童的受教育水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传统村落精神文化空间数字化多元重塑,重点在于( )
A.维持建筑风格与生态环境 B.保护民俗文化与文化遗产
C.改善交通条件与产业结构 D.宣传政策法规与旅游资源
长三角与成渝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不断演变。2018—2023年成渝地区研发端参与度陡升,2024年首次超过长三角。下表显示2020—2024年长三角和成渝地区人力成本指数(劳动力成本变动情况)和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区域 人力成本指数(2020年=100) 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率
长三角 128 9.2%
成渝地区 115 18.7%
4.成渝地区研发端参与度快速提升的主要原因是( )
A.劳动力成本优势持续扩大 B.区域创新政策与人才集聚
C.国际市场需求量显著增加 D.制造业规模大与交通便利
5.成渝地区专利授权量增长率高于长三角的根本原因是( )
A.产业技术创新需求大 B.高校与科研机构密集分布
C.科研经费投入比例高 D.国际合作与技术转移加速
6.长三角企业向成渝地区转移制造环节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研发成本 B.规避贸易壁垒 C.优化人力成本 D.拓展消费市场
位于青藏高原西北缘的“木吉火山群”是由含有碳酸钙的地下水喷出地表沉积而成,属于钙质泉华型“冷火山”。“冷火山”的“火山口”中多有积水,部分“火山口”已封闭。下图为木吉火山群中某个“冷火山”景观及其周边区域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形成该“火山群”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岩浆活动 B.变质作用 C.化学沉积 D.风化作用
8.部分“火山锥”发育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周边地势较高 B.水中钙含量高 C.岩浆活动强烈 D.地壳持续抬升
9.顶部封闭的“火山锥”未来最有可能( )
A.相对高度增加 B.相对高度减小 C.锥体体积扩大 D.锥体体积不变
平陆运河是我国在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全长134.2千米,工程北起郁江,在陆屋镇汇入钦江河段,沿钦江干流进入北部湾。下图示意平陆运河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平陆运河开通后,钦州陆屋镇以上河段( )
A.流量增大 B.泥沙淤积增多 C.流速加快 D.含沙量增加
11.平陆运河的开通,对南宁的有利影响是( )
A.降低物流成本 B.扩大物流腹地 C.提高城市等级 D.加快产业转移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甘肃省地质调查院对黄土高原西部不同地形地貌、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下图示意此次调研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研究区域土壤有机碳密度随深度迅速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地貌 B.植被类型 C.根系分布 D.病虫害
13.下列提高研究区域耕地土壤有机碳密度的措施中,最为合理的是( )
A.实施秸秆还田 B.增施化肥 C.深翻土壤 D.全域退耕还草
14.研究发现,研究区域土壤有机碳密度小于东北平原,其主要原因是该研究区( )
A.人工干预强烈 B.海拔较高 C.风力侵蚀严重 D.流水冲刷严重
天球是把地球的天空想象成一个假想的大球,我们看到的星空都是宇宙天体这个大球上的投影,地球公转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就是黄道。中国古人将黄道附近的星座分为二十八宿,东方的七宿形似巨龙,称“苍龙七宿”,角宿(星座)位于其“龙角处”,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夜幕降临后,角宿会从东方地平线升起,民间俗称“龙抬头”。2025年的“龙抬头”出现在3月1日21时(地方时)前后。图左为天球示意图,图右为“苍龙七宿”星座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图中的甲、乙、丙、丁代表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二分二至点,其中代表春分的点为()
A.甲 B.乙 C.丙 D.丁
16.能正确表示今年“龙抬头”的示意图是()
A. B. C. D.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暑假期间,某研学小组对辽东一山地(下图)的植被类型和土壤水分含量进行了调查。由于保存不慎,导致调查记录中的采样地无法正常辨识(表)。
为测定样地土壤水分含量,小组成员采用了两种测量方法:
①自然晾干法,让土壤在干燥的环境中慢慢自然干燥;
②酒精灯灼烧法,用酒精灯对土壤进行灼烧,使其快速干燥。
样地编号 植被类型 日间土层温度(℃)
样地____ (字迹无法辨识) 落叶阔叶林 19.1~24.6
样地____ (字迹无法辨识) 灌草丛 20.2~25.6
(1)指出表中落叶阔叶林所在样地的编号,并分析该样地日间土层温度低于另一样地的原因。
(2)与自然晾干法相比,从土壤物质组成的角度,评价酒精灯灼烧法的优缺点。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广州市积极探索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阶段都市农业的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位于该市从化区的“艾米稻香小镇”的共享农业模式使“城郊闲田”变身“共享农田”。小镇村民以土地入股,托管给艾米集团经营,统一种植有机胚芽米。通过互联网定制化销售稻米产品,城市家庭在线下单认购农田收获权,享受健康生态有机胚芽米。策划稻香音乐节、丰收节等艺术活动,发展农耕体验、研学教育、稻草文化创意、娱乐休闲等多元功能。并与多所农科院校合作,采用人工智能及5G技术打造生态智能农田。下图为广州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阶段都市农业的发展路径示意图。
(1)休闲农业公园贯穿城市的中心城区、近郊区、远郊区,推测其在中心城区、远郊区的分布特征。
(2)结合材料分析在中心城区发展立体农业的有利影响。
(3)根据材料概括艾米稻香小镇共享农业模式的创新性做法。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高原西南边缘,黑河以东,其东南部有众多高大沙山和湖泊长期共存,是世界上最密集的沙漠湖泊群。这些湖泊的岸边和底部分布有大量泉水,多数为“上升泉”,由来自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补给。很多湖泊即使在严寒的冬季也不结冰,与沙山形成独特的景观。左图是巴丹吉林沙漠及周边示意图。
材料二:研究发现,湖泊群对高大沙山的形成意义重大,湖泊愈大,沙山也愈大。右图为高大沙山成长的“湖泊—沙山”格局模式图。
(1)黑河中下游有巨量裸露沙物质,推测这些沙物质与巴丹吉林沙漠沙山的关系。
(2)分析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沙山间湖泊冬季不结冰的原因。
(3)结合右图,解释湖泊对高大沙山形成的作用。
参考答案
1.D 2.C 3.B
4.B 5.A 6.C
7.C 8.A 9.B
10.B 11.A
12.C 13.A 14.D
15.C 16.A
17.(1)样地1。原因:样地1以落叶阔叶林为主,树冠遮挡太阳辐射多;样地1位于山谷地形,光照时间短,接受到的太阳辐射弱;样地1位于阴坡,接受到的太阳辐射少;山谷土壤湿度大,比热容大,升温速度慢。
(2)优点:速度更快。缺点:酒精灯灼烧法燃烧了土壤中的有机质,水分测定不够准确。
18.(1)①中心城区用地紧张,耕地碎片化明显,因此休闲农业公园分布规模较小、较为分散;②远郊区土地资源较丰富,耕地集中连片度较高,因此休闲农业公园分布规模较大、较为集中。
(2)①中心城区土地资源有限且用地成本高,立体农业可有效地节约土地面积,降低用地成本;②立体农业将农业与科技相结合,有利于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加强农业科技发展);③立体农业位于中心城区接近消费市场,有利于缩短农产品运输距离,确保新鲜度;④立体农业能够提供绿色空间,有助于改善城市微气候,提高空气质量。
(3)①村民以土地入股,托管给企业运营的模式进行发展。②定制化供给高端有机农产品。③打造以“稻香”为主题的艺术活动促进农业与旅游业进行产业融合。④数字赋能现代农业,智能化农田景观技术创新。
19.(1)该地冬春季节盛行西北风,风力强劲;黑河中下游位于沙山的西北方向,受西北风影响,为沙山的形成提供大量沙源。
(2)湖水以深层地下水补给为主,地下水(泉水)温度变化小,冬季水温较高;四周高大沙山广布,削减寒冷西北风的势力,沙山间湖泊区气温较高;东南部纬度相对较低,冬季气温较高;湖泊众多,水面较广,冬季对气温的调节作用较为明显。
(3)湖水蒸发提供大量水汽,沙丘背风坡利于水汽留存;沙漠昼夜温差、沙丘内外温差使水汽凝结,渗入沙丘;沙丘表层湿润,减缓沙粒滑动,使主体沙丘体积增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