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第二章 气温的分布与变化第二节 第1课时 气温的分布与变化导 入候鸟老人为什么“冬南夏北”呢?1.运用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归纳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并通过查找0℃等温线,初识秦岭-淮河一线;运用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归纳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结合昼夜长短、太阳照射高度来分析其原因。2.运用相关图文,结合活动积温与农业生产,查找我国主要温度带的分布,分析归纳其规律。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情况,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学习目标】1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自主学习】1.北半球通常用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别代表冬季和夏季气温。2.在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上,0℃等温线大致经过淮河一秦岭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1月黑龙江省漠河市与海南省三亚市的平均气温相差近50℃,南北气温差别很大。3.在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上,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外,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20℃以上,夏季普遍高温。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冬季气温夏季气温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分布1.在图2.14上描绘出0℃等温线,说出该线经过的山脉、河流、地形区。秦岭淮河作为1月0°C等温线重合线,以北河流有结冰期,以南河流无结冰期。2.找出图中三亚与漠河两地气温的差异,这说明我国冬季气温特点是?-32℃16℃我国南北温差很大北极村处于北纬53°以上的高纬度地区,北极村全年平均气温在-5℃左右,冬季的极端最低气温可降至-50℃。三亚的冬天温度相对较高,冬季的平均气温大约在20℃至27℃之间。具体来说,三亚冬天的最低气温一般在20℃左右,而最高气温有时可达30℃,不过这种情况相对较少。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28℃28℃3.除了28℃等温线外,以8℃为间隔的等温线有几条?找出气温低于16℃的区域?简要说明成因。24℃24℃8℃16℃3条图2.15 中国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三亚气温/℃ 漠河气温/℃ 两地温差/℃1月7月4.比较三亚、漠河两地的气温状况,填写表格。16-3248281612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很大。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归纳总结探寻原因-28℃16℃南北气温逐渐降低?1. 运用亚洲季风图,结合纬度位置,分析我国南北温差大的原因。纬度因素图2.14 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合作探究】分析冬、夏季气温特点及其原因我国位于 半球,南北跨纬度大50度冬季时,太阳直射 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离太阳直射点越 (远/近)昼长越 (短/长)北方太阳光照强度比南方弱50度北方太阳光照时间比南方短获得热量北方 南方成因①:纬度位置的影响(主导因素)<北南远短北方靠近冬季风源地50度距离和地形对冬季风的削弱与阻挡50度冬季风对北方影响大冬季风对南方影响小成因②:冬季风的影响加剧南北温差探寻原因?2. 运用相关图文,判断我国夏季普遍高温的原因。【合作探究】分析冬、夏季气温特点及其原因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我国位于 半球,南北跨纬度大50度夏季时,太阳直射 半球夏季南北气温相差不大北北越往北方去,太阳光照强度越 (强/弱)但北方昼长比南方 (长/短)弱长冬季,夏季,我国南北温差很大。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纬度因素(主导因素)冬季偏北风(加剧)地形因素(影响明显)归纳总结: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1月0℃等温线淮 河秦 岭1、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哪条山脉与河流?2、1月0℃等温线南北地区的河流有什么不同现象?书P31一、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结冰不结冰看图思考2温度带的划分【自主学习】根据各地的气温状况,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从南到北中国可划分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五个温度带。此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升到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把≥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叫做活动积温。活动积温反映了一个地方气候对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是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我国的温度带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呢?划分温度带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农业生产的实际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高原气候区仔细观察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和1月哪条等温线的东段相似?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我国主要温度带分布图1月0°C 等温线秦岭—淮河一线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我国温度带划分的依据和地球五带划分的依据一样吗?思考与辨析:了解我国气温南北差异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我国主要温度带分布图1. 温度带不同,种植的农作物水果也不同。【合作探究】了解我国气温南北差异对生产生活的影响2. 温度带不同,农作物及其熟制也不同。春小麦、大豆一年一熟青稞一年一熟冬小麦、花生、玉米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水稻、冬小麦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水稻一年三熟春小麦、马铃薯一年一熟请完成课后检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