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8张PPT)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 第3课时 黄河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导 入诗中的“天”、“海”分别指什么?1. 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干流流经的省区和地形区等,分析上、中、下游各河段的主要水文特征。2.运用相关图文资料,说出黄河的凌汛、含沙量、地上河等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结合相关案例说明黄河综合治理的基本措施。【学习目标】01源流概况黄河的地位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河流 长度(千米) 流域面积(万平方千米) 年径流量(亿立方米)长江 6300 180.9 9513黄河 5464 75.2 661松花江 2308 55.7 762辽河 1390 22.9 148珠江 2214 45.4 3338海河 1090 26.4 228淮河 1000 26.9 622【自主学习】黄河流域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巴颜喀拉山脉渤海【自主学习】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干流呈巨大的“几”字形,流经9个省级行政区,最终流入渤海。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分界点河口桃花峪上游中游下游【自主学习】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为上游,河口至河南省的桃花峪为中游,桃花峪至人海口为下游。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南海诸岛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9个省级行政区青海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四川省陕西省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自主学习】黄河流域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自主学习】流经的干湿地区干 旱 区半 干 旱 区半 湿 润 区【自主学习】黄河流域大部分为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区,降水较少,蒸发量大。黄河水量较小,约为长江的1/16,而且70%~80%集中在夏秋季。【合作探究】乌梁素海位于河套平原,是黄河流城最大的淡水湖,水城面积曾一度急剧减少,水体污染狠严重,栖息其中的鱼类、鸟类锐减。近年来,当地积极探索全流城系统治理,实行水陆联动、河湖统筹,整体优化水污染治理、水源涵养、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如今,当地居民反映,“湖水清了,鱼多了,鸟也多了,十几年未见的鸿雁也来湖区过冬了”。了解乌梁素海的变迁【合作探究】了解乌梁素海的变迁1.说出乌梁素海所在地区的干湿状况。2:简析乌梁素海水域面积萎缩对黄河干流水量的影响。3.简述乌梁紫海的变迁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200mm400mm半干旱区半干旱区对黄河干流水量调节功能减弱、水质净化能力降低、生态补水减少以及对黄河中下游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利于提高农业用水数、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水质变好,有利于当地居民的饮用水安全。02水文特征上游水文特征黄河流域【自主学习】黄河上中游多在高山、高原的峡谷中穿行,落差大,水流湍急,沿途接纳了湟水、跳河等支流,水量大增,水能资源丰富。黄河流域河口上游发电黄河的开发龙羊峡青铜峡上游水能开发【自主学习】上游水文特征黄河流域【自主学习】黄河流出青铜峡后,流速减缓,冲积形成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宁夏平原黄河流域河口上游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塑造平原黄河的开发上游塑造平原【自主学习】宁夏平原塞上江南灌溉黄河的开发河套平原塞上米粮川中游水文特征【自主学习】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汇集了渭河、汾河等数十条支流。中游水文特征【自主学习】由于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进入黄河,使黄河一度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植被疏松夏季(7、8月)多暴雨植被破坏严重土质气候延安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下游水文特征【自主学习】黄河下游地势低平,河道展宽,流速减慢。从中游带来的泥沙一部分堆积在河床上,使河床平均高出堤外地面3~5米,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合作探究】表2.3黄河不同河段水文站测得的含沙量分析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阅读相关材料,完成问题。水文站 兰州 头道拐 潼关 利津年平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 1.94 4.55 27.50 22.101.判断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上、中、下游哪一河段。2.简要说明不同河段含沙量的差异及其主要原因。1.944.5527.5022.10黄土高原中游上游:含沙量小;原因:流速快、植被多中游:增加快,含沙量大;原因: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疏、降水集中下游:稍有减少,含沙量大;原因:部分泥沙沉积河床【合作探究】表2.3黄河不同河段水文站测得的含沙量分析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阅读相关材料,完成问题。水文站 兰州 头道拐 潼关 利津年平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 1.94 4.55 27.50 22.10归纳总结:中游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疏、降水集中,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有利于降低黄河的含沙量。03黄河的治理黄河的重要性【自主学习】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黄河不仅支撑了流经地区的工农业生产,还为中国北方提供了重要的生态屏障。历史上黄河产生的自然灾害【自主学习】历史上,黄河曾“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给沿岸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黄河水资源现状【自主学习】黄河流域水资源十分短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3。近几十年来,黄河流域工业、农业和生态用水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小浪底水利枢纽是黄河干流上的一座集减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它处在承上启下控制下游水沙的关键位置,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它的建成有效地控制了黄河洪水和下游泥沙淤积。同时它还可以有效调节径流,增加水量用于城市及工业供水、农业灌溉和发电。``小浪底枢纽工程【自主学习】工程措施:黄河上游地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在中游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修建大型水利枢纽;在下游加固大堤,修复湿地。问题与治理【自主学习】国家策略:近年来,国家先后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等,进一步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问题与治理【自主学习】凌汛是河流由低纬流向高纬河段,高纬度河段冬季封冰早,春季解冰迟,形成冰坝,阻碍低位河段来水,导致河水决堤。1.凌汛可能发生在上中下游哪些河段?如何应对 低纬高纬炸冰疏水低纬高纬【合作探究】探究各河段主要环境问题及对策【合作探究】探究各河段主要环境问题及对策上 游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凌汛2.上游除了凌汛之外,还有荒漠化严重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从自然和人为的角度思考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和主要治理措施治理措施自然原因人为原因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过度开垦草原,过度放牧。植树种草,退耕还草合理放牧,控制畜牧业的规模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合作探究】探究各河段主要环境问题及对策黄河上游原因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合作探究】探究各河段主要环境问题及对策3.填写图示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分析原因,归纳相应措施。从降水、植被、土质等方面分析自然原因人为原因黄土高原土质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植被覆盖率低,地表裸露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人为毁林开垦过度放牧,不合理的放牧方式黄河中游植树种草修建梯田打坝淤地水土保持黄河下游中游的水土流失华北平原水流平缓下游的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地上河”治理措施:加固大堤、疏浚河道【合作探究】探究各河段主要环境问题及对策4.结合教材分析,下游“地上河”的成因,并分析归纳解决措施。归纳总结请完成课后检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