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第2课时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走科技强农之路 2025-2026学年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第2课时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走科技强农之路 2025-2026学年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第四章 中国的人口与经济
第二节 第2课时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走科技强农之路
导 入
结合“海水稻
的培育,说明科技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海稻”是隆院士大推广的水稻新品种。它是在野生稻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生物技术选育出来的,可以在海难等盐碱地里生长。2017年我国第一代“海水稻”在青岛试种成功,亩产最高达620.95千克。
1.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方面,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逐步形成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2.从我国的国情和国际市场形势方面,举例说明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
03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科技
【自主学习】
农业生产与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关系密切。中国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农业生产需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各地生产潜力。
农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
光照
热量
水分
土壤
【自主学习】
地形
1
气候
2
水源
3
农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
说一说:请说出影响下列地理农业事例的主要影响因素。
《晏子使楚》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我国杭州的“明前龙井”茶世界驰名,日本茶道研究者曾经把茶种带到日本栽培,但效果始终不好,请问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被誉为塞上江南?
气候
土壤
水源
【自主学习】
农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思考:A、B、C、D四处适合发展的农业部门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A
B
C
D




【自主学习】
农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平原可以发展种植业
【自主学习】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根据自然条件
降水较少,牧草良好的地方可以发展畜牧业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自主学习】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根据自然条件
河网密布,河湖众多,适宜发展渔业
【自主学习】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根据自然条件
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自主学习】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根据自然条件
【自主学习】
随着人口等社会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农业发展需要因时制宜、与时俱进,持续满足人们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
农作物生长的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上有需求吗?
交通运输方便吗?
我的技术水平能达到吗?
国家政策鼓励吗?
市场
政策
技术
交通
——社会经济条件
说一说:请说出影响下列农业事例的主要影响因素。
大城市的郊区一般都有农副产品基地。
冬季,北京、石家庄等北方城市居民,吃到南方省区的蔬菜很方便。
我国大部分省区实行了农村税费改革,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市场
交通运输
政策
培育良种,改进灌溉技术。
技术
【自主学习】
农作物生长的社会经济条件
近年来,中国在自然条件好、生产规模大、产业基础雄厚的地区,规划出东北平原、 黄淮海平原、
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甘肃新疆等农产品主产区,在政策、资金、技术上给予支持,使它们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粮食、棉油糖、畜禽、水产等优势农产品基地。
【自主学习】
优势农产品基地
【合作探究】
认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读图4.16完成下列任务。
1.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农业生产部门。
西北部山坡较陡,适宜发展____业;中部平原土壤肥沃,适宜发展_____业。东南部河湖密布,适宜发展____业。
林业
种植业
渔业
【合作探究】
认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2.如果在西北部山区大规模发展种植业,你认为可能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3.近年来,该县为满足周边大城市的需求,大力发展蔬菜、禽蛋、鱼虾等生产。结合身边实例,说说农业生产如何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
西北部山区大规模发展种植业,可能会大规模破坏森林等植被,不仅容易产生水土流失,还会产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等。
要根据市场因素、政策、技术、交通等因素。比如根据市场导向,及时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高附加值产品。用手机App控制大棚的温度,或者用无人机给稻田撒农药。直播卖养土鸡,农民变“网红”,以前只能卖给菜市场,现在每天直播鸡在山上跑,鸡蛋被城里人抢着买。
04
走科技强农之路
中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确保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种类和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但中国人均耕地少、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产面临严重挑战。
【自主学习】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挑战
【自主学习】
中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确保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种类和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但中国人均耕地少、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产面临严重挑战。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挑战
十八亿亩人口红线
水资源短缺
自然灾害频发
近年来国际农产品市场多变,中国大量进口农产品的风险激增。
【自主学习】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挑战
风险
中国传统农业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必须依靠科技强农,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自主学习】
我国农业发展方向
优质
高产
高效
目前,科技进步已成为中国农业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科技强农、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自主学习】
农业发展必然趋势
【自主学习】
科技强农表现
科技强农表现在诸多方面,如良种培育、节水农业、农产品深加工等。此外,国家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生态农业,促进绿色发展等,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引擎作用。当前,中国智慧农业蓬勃兴起,数字乡村建设快速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日新月异。
科技强农表现在诸多方面,如良种培育、节水农业、农产品深加工等。
【自主学习】
科技强农表现
良种培育
节水农业
农产品深加工
国家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生态农业,促进绿色发展等,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引擎作用。
【自主学习】
科技强农表现
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
【拓展阅读】
生态农业,也被称为可持续农业,是一种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农业模式。这个模式下,农民采用顺应自然循环的生产方法,在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基础上,持续获取优质农产品。我国历来注重农业的生态建设。江苏省太仓市“四个一”生态循环模式就是一个生动的实例。“四个一”包括:“一株草”,收集秸秆,生产饲料;“一头单”,养殖本地湖羊,消耗秸秆饲料;“一袋肥”,收集单粪,发酵生产有机肥;“一片田”,施用有机肥,生产优质稻米和蔬果。这是一种良性的、可持续的生态农业种养循环系统。
生态农业
中国 智慧 农业蓬勃兴起,数字乡村建设快速发展,农业农村 信息化 水平明显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日新月异。
【自主学习】
科技强农表现
【拓展阅读】
田园综合体是以农村为载体,以农民为主体,以农业为主导,以美丽乡村建设和文化创意为两翼,整村推进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一体化建设,充分挖掘田园风光、美丽乡村的新功能,以实现“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环境优”发展新目标。
2017年,我国在部分省级行政区启动15个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
田园综合体
【合作探究】
举例说明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近十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强农。2022年,科学技术对全国农业的贡献率突破61%,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6%以上…
1.谈谈你如何理解良种犹如农业的“芯片”。
①良种是农业科技进步的结晶。科学家们通过杂交育种、基因编辑等技术,培育出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优的种子。就像芯片制造需要精密的技术一样,良种培育也需要高超的科技水平。
②良种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巨大的。优质种子可以显著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增强作物抗逆性。比如,抗倒伏的小麦品种可以减少风雨灾害带来的损失,这些优质种子就像升级后的芯片,让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合作探究】
举例说明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2.分四组,每组选图4.19中的一例,说明科学技术对我国农业发展有何作用。
无人机喷洒农药
甲组
无人机喷洒农药极大提高喷洒农药效率,改变了农民的作业方式。
【合作探究】
举例说明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2.分四组,每组选图4.19中的一例,说明科学技术对我国农业发展有何作用。
乙组
太空育种
利用宇宙中的微重力、强辐射等特殊环境,让种子基因发生自然变异,提高了农产品的抗病率,提升了我国农作物的核心竞争力。
【合作探究】
举例说明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2.分四组,每组选图4.19中的一例,说明科学技术对我国农业发展有何作用。
丙组
采摘机器人
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解决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
【合作探究】
举例说明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2.分四组,每组选图4.19中的一例,说明科学技术对我国农业发展有何作用。
丁组
农作物智能监测
通过精准农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促进可持续发展、推动产业升级。
在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田园综合体等新的乡村发展模式应运而生,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请完成课后检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