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登快阁》课件 (共30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古诗词诵读《登快阁》课件 (共30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黄庭坚
登快阁





了解黄庭坚的生平及其在宋代诗坛的地位

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体会诗人复杂的思想。理解其隐仕的矛盾思想

掌握这首诗歌中使用到的艺术手法,了解典故含义,并作相应积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
作者介绍
黄庭坚性格刚直,受苏轼影响,仕途坎坷,屡遭贬谪。英宗治平三年(1066),黄庭坚(21岁)第二次参加省试,中了第一名。第二年,再到汴京参加礼部考试,中了三甲进士,登上仕途。他先后担任过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太和知县等职,后因新旧党争被贬谪至四川、广西等地,最终客死宜州(今广西宜山县)。
文学成就与地位:
1.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2.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3. 开创江西诗派,提出"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等诗学理论,对宋诗和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4.著有《山谷词》《豫章黄先生文集》等
书法艺术:
黄庭坚书法独树一格,为"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之一。其行书、草书皆精,笔力雄健,风格独特。
作者介绍
作者介绍
诗歌创作特点:
1. 讲究法度:注重诗歌的章法结构和字句锤炼
2. 善用典故:诗中多用典故,追求"无一字无来处"
3. 创新求变:主张"点铁成金",即化用前人诗句而赋予新意
4. 风格多样:既有豪放雄健之作,也有清新自然之篇
黄庭坚的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对宋代及后世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江西诗派成为宋代最重要的诗歌流派之一。 宋徽宗初年, 吕本中 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黄、陈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
作者介绍
作者介绍
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黄庭坚当时在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任知县。 这是他人仕以来首次担任地方官,所以处理公事十分认真负责。他亲见人民的种种疾苦,而王安石新法在实行过程中受到扭曲,并不能给人民带来实际好处,甚至有时还加重他们的负担。黄庭坚对这一切深感忧虑而又无能为力,所以时时生出归隐之念。
这首诗创作时黄庭坚38岁,已在太和令任上三个年头。百姓的困苦,官吏的素餐,使他有志难展,于是产生孤独寂寞之感。因此诗写在开朗空阔的背景下的忘怀得失的"快"意,终因知音难觅而产生归欤之思。
题目解读
①登,即点明诗人登临望远。
②快阁,在吉州太和县(今属江西)东澄江(赣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著称。
快阁,三层小楼,砖木结构,始建于唐代乾符元年(874),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它初为奉祀西她狱拔方慈氏(俗称观音大士)之所,名“慈氏阁”。宋初太常博士沈遵任泰和县令期间,因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常登阁远眺,心旷神怡,遂易名“快阁”。史称:“阁曰快,自得之谓也”。
阁下的倍园、盟鸥馆、山谷祠与快阁参差媲美,构成“西昌八景”之一的“快阁盟鸥”。
朗读诗歌
登 快 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情感。
自主理解这首诗歌,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其翻译出来。(如果自己不能翻译出来,可以通过找诗句主语和动词,帮助理解诗句。)
任务要求
诗歌鉴赏
第贰部分
诗歌鉴赏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叙事-登何处
①痴儿,谦称。黄庭坚以“痴儿”自许。反用《晋书·傅咸传》典故,自称"痴儿"显示孤傲不羁的神情,暗含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②了却:完成。写出办完官事后的如释重负。
③倚:倚靠,这里指倚栏欣赏。"快阁东西倚晚晴":化用杜甫“瞩目寒江倚山阁”及李商隐“万古贞魂倚暮霞”之典。虚实相兼,既实写倚靠阁栏,又虚写融入无际暮色,为下联写景铺垫
情感: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了却公事后的轻松快意。对快阁美好精致的热爱。
诗歌鉴赏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写事-见何景
意象:落木、千山、远天、澄江、明月 意境:高远壮阔、空明澄澈,
思考1:描写的景象有什么特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特点:简洁、辽阔、空旷、明净 情感:作者沉醉其中,怡然自乐,表现了登上快阁欣赏自然美景的愉悦和对自由开阔境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思考2:颔联运用了哪些手法?有何作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襟怀?
夸张:“千山”,极言山之多。
对比:“千山”对“一道”,极言眼前景色之开阔简练;
衬托:借落木、月影衬托天地的宽广、清明的美丽秋景。用典:化用了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谢眺“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的名句。
写景角度:动静结合、俯仰结合、远近结合
此句表现了作者襟怀的远大和心境的空明。
诗歌鉴赏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抒情-因何事
思考1:颈联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典故1《吕氏春秋·本味篇》载:“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前句用“伯牙绝弦”的典故。俞伯牙为知音摔琴绝弦,表达知音难觅的惆怅。
典故2《晋书·阮籍传》:阮籍善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见所悦之人,乃见青眼。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yì,喜悦)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jī]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后句用“阮籍善为青白眼”的典故。借此表达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超脱和孤傲的情怀。
④朱弦:这里指琴。⑤佳人:指知己。
⑥青眼:即黑眼珠,指正眼看人。横:斜着眼看、倪视。 ⑦聊:姑且。
诗歌鉴赏
思考2:本句中“横”字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横”字本意为“横向放置”,此处生动刻画诗人”斜举酒杯、恣意倾饮”的放达姿态,比“举”“持”更具动态张力,凸显从公务束缚中解脱后的不羁。
”绝“写出了 作者知音断绝的决绝,沉痛压抑;”横“写出作者借酒消愁的放达,孤愤倔强。横与绝形成情绪转折,揭示诗人表面豪放,实则内心苦闷的矛盾心理。即使是眼前的美景也只是一时的心里慰藉。
“横”表达的三层失落: 对官场的失望(呼应首联“痴儿”)对知音的渴求(承接“朱弦绝”) 对归隐的向往(铺垫尾联“白鸥盟”)
诗歌鉴赏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言志-有何感
思考1:尾联为什么提到“白鸥”?有何用意?
《列子·黄帝》载:鸥鸟善猜疑,有心机之人与之相交,则盘桓空中不肯接近。后人常以“与鸥订盟”表达归隐之心坚定,再无俗世牵挂。
《列子·皇帝》“海上之人有好鸥鸟者,每旦之海上,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上也。”
诗歌鉴赏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言志-有何感
意象 象征意义 审美效果
万里归船 归隐的载体/精神解脱 空间辽阔感("万里"强化漂泊与向往)
弄长笛 文人雅士的超脱姿态 "弄"字显闲适随意,暗含孤高情趣
白鸥盟 纯净无争的自然境界 动物意象反衬世俗污浊
思考2:尾联中作者写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意境特征:以虚写实,将抽象的归隐之志转化为航船笛声、鸥鸟为友的立体画面,构建出空灵高洁的隐逸世界。
诗歌鉴赏
思考3:此句多处运用了典故,表明了诗人怎样的人生理想?
“ 归 ”
1.归船,化用陶渊明"舟遥遥以轻飏" ,诗人 以"万里"显归隐决心之坚。
2.弄长笛,化用王子猷"乘兴而行"典故。"弄"字淡化目的性,强调心境自由。
3.白鸥盟:与白鸥结盟表示归隐之心已决,再无俗念牵挂。
三重归隐宣言:空间归隐-“万里归船” 行为归隐-“弄长笛” 心灵归隐-“白鸥盟”
情感:弃官归隐。诗人因抱负无法实现、胸怀无人理解,面对澄江秋月的无限美景,产生了弃官归隐之心,希望自己能坐上归船吹着长笛回到故乡,和白鸥相伴,过上逍遥自得的生活。
事件经过:王子猷(王徽之)居山阴(今浙江绍兴)时,雪夜醒后见天地皎然,饮酒咏诗间忽忆好友戴安道(戴逵)居于剡县(今浙江嵊州)。他当即夜乘小船前往,经一夜航行至戴家门前,却未入内而返。人问其故,答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解析王子猷“乘兴而归”与弄长笛的关联。
弄长笛”对“乘兴”的隐性化用
王子猷典故核心是“兴”(一时兴起,兴尽而返),黄庭坚以“弄”字承接此意:“弄”指随意把玩、即兴吹奏,与王子猷“乘兴而行”的无目的性一脉相承,皆强调行为随心境流转,不拘泥结果。
黄诗未直引王子猷,却通过动作描写(弄笛)和场景设定(归船)重现其神韵,属“暗典”手法,符合江西诗派“无一字无来处”的创作理念。
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
思考4:为什么诗人明知官场扰人、归隐甚快,却照旧终生流连官场,在宦海沉浮呢?
五岁:能背诵五经。
七岁:写《牧童诗》,李常为之惊奇,称他有一日千里之功。
二十一岁:第二次参加省试,中了第一名。
二十二岁:到汴京参加礼部考试,中了三甲进士,登上仕途。从此开始了长达四十年的宦海沉浮。黄庭坚性格刚直,再加上受苏轼影响,仕途坎坷,屡遭贬谪。
三十五岁:入京改官,被任为吉州太和县(今江西省太和县)知县。为了了解人民的生活实际情况,他常常深入穷乡僻壤,将农民的疾苦,如实上报,减轻农民负担。
六十一岁:黄庭坚病逝,宋高宗追赠为“龙图阁大学士”。
对照诗人 超脱自我
归隐,似乎是中国古代士人与出世、入世之间的一种矛盾选择。初唐诗人王绩,三仕三隐,最终还是隐居以终老;陶渊明久居樊笼,认清了官场污浊与昏暗,他选择“穷则独善其身”般的内心坚守,归隐山林,终“复得返自然”。
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
但黄庭坚不一样。尽管他因“痴留”于繁冗的仕事而登阁抒怀,倚晚晴而得以暂时地忘却烦恼。他渴望归隐山间,却终未归隐,一生都在浮沉之中走过。他的坚持不是强撑硬扛,而是中国古代仁人志士最初的坚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修身”,或者说是《孟子》所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在动荡不安的年代,有志之士能坚守初心,便能守住那个时代的风骨。这才是黄庭坚的处境中“自得其快”的真正原因。
归纳总结
第叁部分
归纳总结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记叙 照应题目写登楼一事
写景 描写登楼所见美景
抒情 抒发登楼所生之感
明志 弃官归隐,向往自由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归纳总结
这首诗蕴含了诗人哪些感情
1. 对官场生活的厌倦。"痴儿"自称和"了却"官事的表达,显示对公务的敷衍和厌烦。 这种厌倦源于诗人亲见人民疾苦却无能为力的处境,也反映了王安石新法扭曲执行给诗人带来的精神困扰。
2. 解脱公务后的轻松愉悦。"快阁"之"快"暗示了离开官场束缚的畅快。 "倚晚晴"的动作透露出闲适自在的心境。颔联开阔的景物描写烘托了诗人暂时的精神解放。
3.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落木千山"、"澄江一道"的生动描绘展现诗人对自然的审美感受。 这种热爱与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形成鲜明对比,自然成为诗人精神逃避和心灵慰藉的场所。
4. 知音难觅的孤独苦闷。"朱弦已为佳人绝"用伯牙绝弦典故,表达世无知己的寂寞。"青眼聊因美酒横"显示唯有酒能暂解忧愁的无奈。这种孤独源于诗人理想与现实、抱负与际遇的矛盾。
5. 归隐田园的强烈愿望。 "万里归船"、"白鸥盟"象征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种愿望是前面各种情感发展的必然结果。但诗人最终并未真正归隐,体现古代士人的矛盾心态。
归纳总结
这首诗蕴含了诗人哪些感情
4. 知音难觅的孤独苦闷。"朱弦已为佳人绝"用伯牙绝弦典故,表达世无知己的寂寞。"青眼聊因美酒横"显示唯有酒能暂解忧愁的无奈。这种孤独源于诗人理想与现实、抱负与际遇的矛盾。
5. 归隐田园的强烈愿望。 "万里归船"、"白鸥盟"象征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种愿望是前面各种情感发展的必然结果。但诗人最终并未真正归隐,体现古代士人的矛盾心态。
艺术特色
总结诗歌的艺术特色:
1. 善用典故,含蓄深沉
"痴儿"反用《晋书·傅咸传》夏侯济之语,原意讽刺痴迷公务者,黄庭坚却以自嘲口吻表达对官场的厌倦
"倚晚晴"融合杜甫"注目寒江倚山阁"和李商隐"万古贞魂倚暮霞"的意境,又翻新出奇
"朱弦"句用伯牙绝弦谢知音典故,表达知音难觅之痛
"青眼"用阮籍故事,显示对世俗的蔑视和对美酒的偏爱
"白鸥盟"出自《列子·黄帝》,象征毫无机心的归隐之志
艺术特色
2. 对仗工整,意境开阔
①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倚晚晴"三字虚实相兼,既实写倚靠动作,又虚写融入暮色晴空的意境
"落木千山"是实景,"天远大"则引发无限遐想
"万里归船"是想象之景,"白鸥盟"是精神追求
②阔大澄明的意境特征
颔联营造出高远壮阔、空明澄澈的意境
与杜甫《登高》相比,黄诗意境虽同样开阔,但少了悲凉,多了明净。这种意境既是眼前实景,也是诗人胸襟的写照。
艺术特色
3. 语言凝练,字字紧扣
①动词的精准运用
"了却":准确传达完成公务后的解脱感
"倚":既写动作,又含情感,比"赏"更富表现力
"横":生动刻画举杯饮酒的神态和无奈心境
② 对仗的工巧自然
颔联"落木"对"澄江","千山"对"一道","天远大"对"月分明",对仗工整而意境开阔
颈联用典对仗,典故本身形成巧妙对比。
艺术特色
4. 结构严谨,层层递进
①起承转合的完整结构
首联叙事起笔,交代登阁缘由
颔联写景承接,展现壮阔画面
颈联抒情转折,表达内心苦闷
尾联合拢收束,表明归隐之志
②前后呼应的巧妙安排
"了却公家事"的轻松与"万里归船"的向往形成呼应
"快阁"之"快"与"白鸥盟"的自由精神一脉相承
当堂检测
1.黄庭坚在《登快阁》中使用了钟子期、伯牙、阮籍的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明作者想摆脱纷乱现实的束缚,追求洒脱自在、精神自由的人生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透露了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诗人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出了作者的希望,解脱的出路何在?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诗人的“归船”“白鸥”之想。
朱弦已为佳人绝 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
痴儿了却公家事 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
万里归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