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普通高中非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生物学2025.6本试卷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75 分钟。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 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后面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 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 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得 3 分,错选、不选得 0 分。1. 北京大学乔杰团队对克氏综合征( XXY )男性不育的遗传学原因的研究入选 2024 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 展”。该研究发现,克氏综合征男性生殖细胞中额外的 X 染色体未发生失活,导致 X 染色体基因表达失衡, 迫使细胞滞留于幼稚状态。这一现象主要影响了哪项过程A. 有丝分裂 B. 减数分裂 C. 细胞分化 D. 细胞癌变2. 果蝇幼虫唾液腺细胞在发育过程中,DNA 多次复制但细胞不分裂,该细胞中不会发生A. 基因突变 B. 基因重组 C. 染色体变异 D. 表观遗传3. 中外科学家经多年合作研究,发现 circDNMT1(一种 RNA 分子)通过与抑癌基因 p53 表达的蛋白结合 诱发乳腺癌。下列关于 p53蛋白功能的推测,合理的是A. 促进细胞增殖 B. 抑制细胞分化 C. 能催化 RNA 降解 D. 调节细胞周期4. “共同由来学说”认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下列各项不能在细胞和分子水 平支持这一论点的是A. 组成细胞的元素种类大致相同 B. 各种生物的细胞结构基本相似C. 生物都以 DNA 作为遗传物质 D. 所有生物都遵循“中心法则”5. 端粒是存在于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重复 DNA 序列,具有维持染色体的相对稳固、保证每条染色体的完整性的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每条染色体均有且仅有两个端粒 B. 端粒中存在 A-T、G-C 配对C. 端粒 DNA 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D. 端粒能保护其内侧正常的 DNA 序列不受损伤6. 有一种鸟的雌性偏好选择与色彩鲜艳的雄性交配,然而背部色彩鲜艳的雄性更容易被猛禽捕捉。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A. 雄鸟羽毛颜色差异的产生来自突变和基因重组 B. 自然对该鸟类种群基因频率的选择是定向的C. 推测该种鸟类雄性具有鲜艳的胸部和暗淡的背部 D. 雄鸟与雄鸟通过协同进化丰富了种群基因库7. 灯塔水母是一种具有“逆生长”能力的生物,在受到外界刺激(如受伤或环境恶化)时,其成熟个体可通 过细胞“转分化”重新回到水螅型幼体阶段。下列有关“转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不可逆的改变B. 是成熟细胞直接转变为其他类型细胞的过程C. 转分化后的细胞因基因选择性丢失而失去全能性D. 与细胞分裂无关,通过细胞凋亡实现个体结构的重塑8. 真核细胞中,基因转录出的前体 mRNA 经剪接体(由多种蛋白质和小 RNA 组成)作用,形成成熟 mRNA 后进入细胞质行使翻译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发挥剪接作用的场所为细胞核B. 剪接体通过催化氢键的断裂和形成进行加工C. 小 RNA 可能以碱基互补的方式识别前体 mRNA D. 不同前体 mRNA 经剪接体剪接的位置可能不同9. 下列关于遗传学上重要探究活动科研方法与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A. 萨顿通过蝗虫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运用了假说 - 演绎法B. 在 R 型菌提取液中加入 DNA 酶证实 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运用了加法原理 C. 35S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噬菌体外壳没进入细菌的实验运用了离心法D. 在证明 DNA 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中,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10. 图 1 为百合( 2n=24 )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示意图,其中字母代表不同细胞。若不考虑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 D、E、F、G 均不含有同源染色体B. 图中细胞染色体数目可能为 12、24、48 条C. 细胞 B→ 细胞 D、E 过程中发生着丝粒分裂D. 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细胞 A→ 细胞 B、C 过程中11.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FH )是引起血脂代谢紊乱的常染色体单基因遗传病,存在不同的致病基因类型。 某地两家系该病的遗传系谱图如图 2 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家族甲中,FH 为常染色体显 B. 家族乙的Ⅰ - 1 可能为纯合子 C. 若两家族的致病基因一致, D. 若两家族的致病基因不同,12.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 )是一种 RNA 病毒,主要感染婴儿和成人的呼吸道。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增殖 过程如图 3 所示,①表示相应的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mRNA 与+RNA 的碱基排列顺序相同 B. 过程① - ⑤碱基配对的方式完全相同 C. -RNA 上含有该病毒的基因序列D. 过程③需要宿主细胞提供原料和能量等13.WRN 蛋白是一种 DNA 解旋酶,在 DNA 复制、修复过程中发挥作用。研究发现在结直肠癌细胞中,敲 除 WRN 基因或耗尽 WRN 蛋白后,癌细胞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WRN 蛋白在细胞质合成后通过核孔转移到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B.WRW 基因通过控制 WRN 蛋白的结构直接控制 DNA 复制C.敲除结直肠癌细胞 RN 基因后,结直肠癌细胞停留在间期 D.WRN 基因或 WRN 蛋白可能成为研发抗癌药物的新方向14.SHOX 基因存在于人类 XY 染色体的同源区域,其缺陷是引起患者身材矮小及骨发育异常的重要原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SHOX 基因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B.减数分裂过程中 SHOX 基因区域可发生互换C.Y 染色体上的 SHOX 基因表达量比 X 染色体上高D.性染色体组成为“XO” 的个体身材较正常人矮小 D. 性染色体组成为“XO” 的个体身材较正常人矮小15. 皱粒豌豆的 DNA 中插入了一段外来 DNA 序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导致淀粉分支酶活性 下降,进而使细胞内淀粉含量降低,淀粉含量低的豌豆由于失水皱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圆粒豌豆中淀粉含量高,水分子与淀粉结合后以结合水的状态存在B. 皱粒豌豆的 DNA 中插入外来 DNA 序列的过程属于基因突变C.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插入的 DNA 序列改变了豌豆的基因序列 D. 上述现象说明,生物的性状受基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16. 某种蠕虫身体黏滑和不黏为一对相对性状。根据图 4 所示杂交实验推断显隐性状和该种蠕虫的性别决定 方式分别是A. 黏滑,XY B. 黏滑,ZW C. 不黏,XY D. 不黏,ZW17.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抗生素分别对三种细菌的抑制作用,将含有不同抗生素的纸片放在生长有细菌的培养基上,观察抑菌圈的直径,结果如图 5 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实验过程中需使用不含抗生素的滤纸片作空白对照 B. 枯草芽孢杆菌对阿莫西林和四环素的敏感度均较大 C. 三种细菌的抗药性随着抗生素浓度升高而不断增强D. 抗生素治疗也可能抑制致病菌外的其他菌群的生长18. 某昆虫正常翅和裂翅受一对等位基因 A、a 控制,灰体和黄体受另一对等位基因 B、b 控制,两对等位 基因独立遗传,且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正常翅灰体雌虫与一只裂翅灰体雄虫杂交,F1 的表现型及 比例为正常翅灰体雌虫: 正常翅黄体雌虫: 正常翅灰体雄虫: 正常翅黄体雄虫: 裂翅灰体雌虫: 裂翅黄体雌虫: 裂翅灰体雄虫: 裂翅黄体雄虫 = 2: 2: 2: 2: 1: 1: 1: 1。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体色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B. 亲本雌虫基因型为 AaXBXb ,雄虫基因型为 aaXBY C. F1 各表型比例的原因是含有 A 基因的雄配子致死D. 可利用 F1 验证两对等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9. 减数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可分别将自身两端粘在一起,着丝粒分开后,2 个环状染色体互锁在一起,2 个环状染色体随机交换一部分染色体片段后分开,分别进入 2 个子细胞,如图 6 所示。基因组成为 AaBbCc 的生物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其分裂过程发生了上述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上述过程发生在减数分裂 I 过程中B. 若染色体片段对等交换,对生物性状无影响C. 若染色体片段不对等交换,产生的配子染色体数目不变D. 若某精子的基因型为 ab ,同时产生的另一个精子的基因型为 AB20. 流式细胞术(FCM)可用于测定细胞周期各时期细胞中 DNA 含量,其主要原理是应用能与 DNA 结合的荧 光探针,通过测定细胞群体中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数和 DNA 含量,得出各时期细胞数量的比例。图 7 表示 在没有射线照射和γ射线照射后处于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细胞数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DNA 含量介于 2n - 4n 之间的细胞正处于 DNA 复制阶段B. γ射线照射导致 G1 期细胞数减少,S 期和 G2 + M 期细胞数增加C. γ射线照射后,更多细胞阻滞在 G2 + M 期D. γ射线导致 DNA 损伤后,更多细胞阻滞在 G1 期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40 分。21.( 10 分)蜜蜂的雌蜂(蜂王或工蜂)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雄蜂则由未受精的卵细胞( n=16 )发育而来。 雄蜂的精原细胞经图 8 所示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回答下列问题:( 1 )雄蜂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在_____期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为______条。( 2 )图 8 减数分裂 I 过程中____(“会”或“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原因是____。( 3 )有一种黄蜂的群体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一些雄蜂体内含有一种特殊的染色体 psr ,在受精时它能破坏来自同一染色体组的其他染色体,导致后代表型变化,其作用机制如图 9 所示。含 psr 染色体的雄蜂做父本,子代性别表现为 ,Psr 是否会在后代雄蜂中代代相传?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22. ( 10 分)斑马鱼的性别决定受 SOX9a 和 ESRI 基因控制。斑马鱼在受精 10 天后性腺 开始分化,此时温度的改变会使部分雌性斑马鱼转换成雄性,改变斑马鱼的群体的性别比例,如图 10a 所示。 为研究温度和基因如何决定斑马鱼的性别,研究者用相对低温( 23°℃)、正常温度(28°℃)和相对高温( 33°℃)培育斑马鱼至性腺发育完全后,统计斑马鱼相关基因在不同处理下的表达情况,结果如图 10b-d 所示,其中 5AZA 是一种甲基化抑制剂。回答下列问题:( 1 )与正常发育温度相比,高温促进幼年斑马鱼向 性发育,低温促进幼年斑马鱼向 性发育。( 2 )由图可知,斑马鱼向雌性分化的决定基因是 ,斑马鱼向雄性分化的决定基因是 。( 3 )结合图 10e 和图 10d 推测,温度改变斑马鱼性别的机制是 。( 4 )研究人员发现在不适温度作用下,斑马鱼雌雄个体中一方的生殖能力会下降。综合以上信息推测,性别转变现象对斑马鱼种群的意义是 。23.( 9 分)miRNA 是细胞内产生的一种短链 RNA ,可与编码蛋白的 mRNA 特异性结合,实现基因表达的 精准调控,作用机理如图 11 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 miRNA 的合成过程需要____酶,miRNA 其能与 mRNA 特异性结合的原因是____。(2) miRNA 与编码蛋白的 mRNA 结合后,干扰____识别密码子,该过程生物体内基因的碱基序列____(“改 变”或“不变”)。(3) 据图推测,miRNA 实现基因表达的调控的原理是____。( 4 )研究发现某些 iRNA 可以调控肿瘤的生长、转移,从而治疗癌症。请从癌症发生的根本原因角度分析miRNA 的作用机理。24.( 11 分)研究人员发现某品种鸡群体中出现了一种边缘真黑色素沉着的羽毛新表型,并将其命名为“心形 镶边羽” ,如图 12 所示。研究发现,位于常染色体的 E 基因决定黑色素的合成,GJA5 基因决定了真黑色素 是否沉着于羽毛边缘。在鸡群中对所有个体进行 GJA5 的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见下表。GJA5 基因型 无真黑色素沉着 心形镶边羽野生 2 0杂合 2 15突变 0 6总计 4 18回答下列问题:( 1 )推测 E 基因通过控制____来控制黑色素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 )从表中数据可知,GJA5 基因发生了____突变(填“显性”或“隐性”)。判断依据是____。( 3 )进一步研究发现 GJA5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该鸡群中 GJA5 的基因频率为____。若不考虑新的突变, 该鸡群后代中 GJA5 的基因频率会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 )若 GJA5 基因(用 G/g 表示)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该品种鸡的各种纯合子若干,请设计杂交实验探究 GJA5 基因与 E 基因的位置,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