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韶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一、单选题截至2025年5月10日,8个中央指导组按照党中央部署,完成了对21个地方和单位进驻,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的教育指导工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025年以来,广东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在党的组织下把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聚焦主题、抓住学习重点,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组织部署,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查摆整改问题、扎实开展警示教育、突出学思践悟等方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转作风、树新风。可知,中国共产党( )①将组织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②在管党治党时坚持全面从严的基调③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④着力提升党员干部的业务履职能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中央指导组组长强调,督导要坚持问题导向,要督促相关单位切实解决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问题,及时解决侵害群众利益、不担当不作为等突出问题,以点促面推动全党学习教育取得实效。可见,开展督导工作有助于( )①密切党群联系,扩大党的阶级基础②增强党的本领,提升依法执政水平③加强作风建设,推进党的自我革命④督促机关改革,健全权力运行机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汕尾市陆河县螺洞村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农业合作社,整合土地、资金等资源,发展特色青梅种植产业。党支部书记兼任合作社负责人,党员带头参与技术培训、市场开拓,带动村民年均增收20%以上。这一模式( )①确立了党在农村工作的政治领导地位②发挥了党员在乡村振兴中的模范作用③激活了村党支部的基层战斗堡垒作用④创新了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管理形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2025年5月是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将以“民法典进企业”为重点,组织开展民法典系列普法宣传。某县同步推出“成立习近平法治思想普法讲师团”“以典型案例提高企业诚信守法意识”“将普法责任纳入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年度考核”等举措。该县的举措有利于( )①促使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普法全过程②加强党组织对企业生产与经营的管理③全面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依托压实企业经济责任维护社会稳定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某市政府在草原生态修复中充分彰显制度优势,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治理各环节。下列民主举措与其对应的民主内涵解读正确的是( )①牧民“随手拍”举报——行使民主监督②直播间解读政策——落实社会公示制度③召开生态治理协商会——践行直接民主④数据与监管平台对接——强化民主管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5年最高法发布第二批人民陪审员参审典型案例:某法院在“电竞酒店违规接纳未成年人案”中,邀请教师、社工等担任陪审员,判决书明确“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上网服务”,并通过“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的讲评会总结审判经验。该案例发布的价值是( )①让公民依法行使表达权,彰显司法的温度②填补法官法律专业外的认知,提升司法公信力③将社会呼声融入到司法裁量,促进法理情融合④优化繁杂且冗长的审判流程,实现人性化司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2025年4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水利部联合发布检察监督与水行政执法协同推进黄河大保护典型案例,其中公益诉讼检察案例7件。展现了黄河流域检察机关、水利部门、流域管理机构落实信息共享、线索移送、案情通报、技术协助等机制,共护黄河秀美安澜。检察院和水利部联合发布推进黄河大保护典型案例的意图是( )①坚持司法为民,彰显公益诉讼检察威慑力②凝聚多元执法合力,筑牢生态安全的防线③打破权力边界,提升黄河治理的整体效能④发挥检察院在黄河治理中协调各方的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2025年5月6日,为贯彻落实“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重大部署,回应司法实践需求和社会关切,最高人民法院围绕网约货车领域新就业形态劳动关系认定标准,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受到损害和致人损害责任承担规则,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典型案例。可见,人民法院( )①有效履行检察监督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②依法审慎行使裁量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③维护审判程序公正,积极保护劳动者权益④坚持与时俱进,加大重点领域的司法力度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2025年4月27日,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指出:通过对现行生态环境法律制度规范进行系统整合、编订纂修、集成升华,编纂一部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系统规范协调的生态环境法典。这表明( )①法工委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②实现良法善治需要坚持科学、民主立法③完善法律实施机制,可增强法律系统性④法典编纂立足于时代,回答了时代之问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某市交警推行“首违不罚+警示教育”制度,对于初次未佩戴头盔的骑电动自行车人员,免予罚款,引导其使用共享头盔并接受安全教育。此外,该市交警在共享头盔管理中引入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头盔使用情况,并定期进行消毒,确保安全与卫生。可见,该市交警( )①坚持柔性执法,积极实现执法效果最大化②重视安全教育,促进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③提高服务效能,打造智能高效的法治政府④重视群众反馈,以此提升行政执法公信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关于哲学,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质疑:“哲学有什么用?”其实,哲学是无用中的大用。许多人经常运用哲学,但却是不知不觉地运用,儒家把这种现象说成“百姓日用而不知”。小孩子一觉醒来,琢磨梦中发生的事情是不是真的,这就是一种哲学思维。老人们说:“将人心,比自心”,这也是一种哲学思想。据此可知( )①对梦境反思折射出人们一种朴素的世界观②哲学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③哲学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④“将人心,比自心”赋予哲学神秘化色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2025年4月17日,一个国际天文学研究团队宣布,在距离地球约124光年的太阳系外行星K2-18b大气中,发现了可能存在生命活动的“最有力证据”,但还需进一步观测,以排除其他非生物学解释。这个“最有力证据”即是二甲基硫醚和二甲基二硫醚的“化学指纹”,这两种硫化物在地球上主要来源于海洋浮游植物等。这反映了(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原理是错误的②联系多样性促使人们进一步观测“证据”③世界万物的统一性就在于它具有物质性④哲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是毫不相干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某无名诗人认为,诗的妙处乃在“无理”。譬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大雪纷飞,鸟绝迹、人无踪的寒江上,居然有一老者独自来此“钓雪”,此情此景,显然违情夺理,但如把最后一句改为“独钓寒江鱼”,合理是合理了,而读来却不像诗了。以下说法符合该无名诗人意思的是( )①诗的“无理”强调了意识应具有能动创造性②诗的“合理”要求意识能够如实地反映生活③诗的“无理”必须彻底否定“合理”的写法④诗的“合理”“无理”因主体不同存在差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共情”指的是一种理解并分享他人情感状态的能力。但有观点认为,囿于个体性别、认知、经历等因素的差异,人与人之间其实无法真正实现“共情”,共情的本质是“近似模拟”而非“完全复刻”。这启示我们( )①人们的情感是意识的表现形式②人的意识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③意识不可能“复刻”客观事物④识别情感时应结合特定的条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每年春天,西藏波密县桃花沟绵延数十里的桃花吸引了大批游客,美中不足的是,野生桃树的花期较短,仅一个月左右。为解决延长花期难题,来自广东的援藏技术专家将极具耐寒基因的东北桃树的接穗嫁接到野生桃树上,使花期延长到两个月以上,为波密的春天按下了延长键。由此可见( )①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双方②延长花期的结果早就观念地存在着③科技是改造自然界规律的重要手段④抓住事物的共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民生之事看似细小、烦琐,却处处折射群众所思所盼,件件影响国家中心发展大局。就此而言,民生小事就是“国之大者”。因此,我们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我们的大事。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办好小事包含着成就国家的大事 ②国家发展大局是矛盾的主要方面③大事与小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④民生小事是国家发展的主要矛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主观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8年11月、202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鲜明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对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为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提供了根本遵循。2023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从总体要求、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持续营造关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社会氛围、加强组织实施等各方面作出全面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列为重要改革举措。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提出明确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于2025年4月30日通过,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阐明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的原因。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5年5月,云南省民族宗教委和司法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就少数民族群众寻求法律援助、法律援助宣传等提出具体要求。《意见》指出:健全少数民族法律援助工作机制,加强民族事务管理部门、司法部门与公、检、法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多渠道、多手段解决少数民族的涉法问题;将少数民族法律援助宣传教育列入普法教育重点,让法律援助深入田间地头,深入车间厂区,深入工地现场,深入日常生活,真正使广大少数民族了解法律援助、信任法律援助、依靠法律援助,在遇到问题和受到不法侵害时,想到向法律援助机构求助。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意见》的印发将产生的积极影响。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24年2月28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功率、最高技术等级重型燃气轮机——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首台样机在上海临港总装下线,这是我国重型燃气轮机自主创新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10月7日,我国自主研制的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在上海临港首次点火成功。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是我国首次自主研制的最大功率、最高技术等级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指标与国际主流F级重型燃气轮机基本相当。燃气轮机点火试验是整机试验验证阶段的首个重大试验,主要任务是验证整机设计、制造的有效性和试验测试系统的功能完整性,为全面开展整机验证奠定基础。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对我国燃气轮机基础学科进步、产业技术发展有显著的带动辐射作用,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知识说明重型燃气轮机首台样机总装下线和点火成功的现实意义。(2)请你为“我国重型燃气轮机首台样机总装下线和点火成功”活动写一条30字以内的宣传语,并指出其唯物论依据。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C A B C C D C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A C A C A B17.①坚持党的领导与政策导向,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和党中央的部署,体现了党对发展民营经济的坚定支持,为民营经济指明方向,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②依法治国方略落实,通过立法(《民营经济促进法》)将政策上升为国家意志,以法律保障民营经济平等竞争、产权保护等权利, 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法治保障。③国家治理现代化推进(环境优化)中央通过政策组合拳,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18.①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意见》通过健全少数民族法律援助机制,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平等享有法律救济权利,体现了民族平等原则,有助于消除法律维权障碍,增强民族团结。②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法律援助机制的完善和普法宣传的深入,使少数民族群众在遇到涉法问题时能依法维权,彰显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③提升民族地区法治素养,维护社会稳定,将法律援助宣传深入基层,引导少数民族群众信任法律、依靠法律,既增强其法治意识,也从源头减少矛盾纠纷,筑牢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法治基础。19.(1)①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燃气轮机突破体现科技、产业、能源安全的普遍联系,带动多领域协同发展。②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我国自主研制重型燃气轮机,实现首台样机总装下线和点火成功,是在能源技术领域建立起新的技术联系,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绿色发展建立了积极的联系,推动能源领域的新发展。③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重型燃气轮机首台样机总装下线和点火成功,是我国在该领域技术的进步与突破,有利于推动我国能源技术向更高水平发展。④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从“首台样机”到“点火成功”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此次的成功又为全面开展整机验证奠定基础,将推动我国重型燃气轮机技术不断实现新的质变,促进我国能源产业持续发展。(2)宣传语:自主铸重器,点火启新程,护航能源安全绿色发展!唯物论依据: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