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PDF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PDF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5年春季学期高二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历史
(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
1.考古证据表明,新石器时代我国已经开始以陶器、玉器为礼器,而以二里头文化为主体的
夏王朝则侧将礼器上升到了国之重器的地位。西周王朝则将礼器融入礼乐文化系统,形成了
中华文明独具特色的“礼乐文明”。这一历程主要体现了()
A.礼器功能趋向世俗化发展
B.社会经济结构的持续变革
C.史前礼乐文化交流的增多
D.文化发展继承性与创新性
2.汉代董仲舒认为“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他还强调,天是能够赏善惩恶
的最高主宰,它通过“正”天子而“正”天下,“天子有善,‘天’能赏之;天子有过,‘天’
能罚之。”这些主张旨在()
A.重塑社会道德秩序
B.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C.维护君臣伦理关系
D.强调天人合一理念
3.与唐代相比,两宋对外贸易发展迅速,贸易港口大大增多、遍布东南沿海广大区域,且不
再是零星点状分布,而是主次分明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多层次结构:贸易范围也远超唐代,
远至红海沿岸及非洲东海岸。材料说明()
A,宋代海外贸易发展与经济重心相关联
B.海外贸易税是宋朝政府的主要财源
C.宋代海外贸易在国家经济中居于主导
D.宋代政府较唐代更加重视海外贸易
高二历史试卷第1页(共6页)
4.在元代,无论是天子内廷的怯薛军团,还是外朝的枢密使、地方行省平章政事,“其长皆
勋旧重臣”,蒙古人、色目人、汉人中的权贵们组建的官僚体系构成了元朝的统治基干。
这可用于佐证元朝()
A.地主阶级联合执政的特征
B.以行政能力为用人依据
C.“四等人制”成为治国理念
D.承袭了唐宋的选官原则
5.在明代中晚期的江南社会里,出现了大量由女性书写的作品以及预设读者为女性的作品,
甚至家族内才女的作品集成为当时名门望族的重要文化资产之一。这反映出明代中晚期当
地的社会氛围是()
A.心学强调个体内心反省,实现自我意识的提升
B.受西方民主自由影响,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大增
C.商品经济发展,旧有社会秩序逐渐松动和瓦解
D.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影响了大众文学的盛行
6.图1为1881一1927年中国新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数量均值图。由此可知,民族资本主义
企业()
3.0
。开通铁路府
·未开通铁路府
2.5
2.0
1.5
1.0
0.5
8801883
18901895
190019051910191519201925
年份年)
图1
注:图中只包括全国18个省份中的262个府。
A.主要沿着铁路线进行投资建设
B.已经成为国内经济的主导力量
C.发展状况与铁路存在内在联系
D.发展受阻主要因素是国内政局
7.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是在清政府的主导下开展的,但着手操办者则是以曾国藩、李鸿
章、左宗棠为代表的地方督抚:1901年,清廷颁布变法上谕,张之洞、刘坤一的《江楚会
奏变法三折》成为清末新政的实施大纲;1906年,清廷下诏仿行立宪,也是在袁世凯、张
之洞等奏请下促成的。”这表明晚清时期()
A.权力结构变化助推了早期近代化
B.结束专制政体的必要性
C.政府态度左右了各派的政治立场
D.改革是挽救统治的关键
高二历史试卷第2页(共6页)2025年春季高二年级期未教学质量监测
历史科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新石器时代以陶器、玉器为礼器,夏王朝将其上升为“国之重器”,西周进一步融入礼乐系统,形
成“礼乐文明”,这一过程展现了中华文明在不同阶段对礼器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如夏代强化礼器政治功能
西周整合礼乐制度,体现文化内核的延续性和发展性,故选D项:礼器从祭祀功能发展为制度化的礼乐体
系,并未转向世俗生活,排除A项:材料聚焦礼器文化演变,未涉及农业、手工业等经济结构变化,排除
B项:材料强调同一文化体系内的纵向传承,而非不同文化间横向交流,排除C项。
2.【答案】B
【解析】材料中董仲舒认为“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天子有善,‘天’能赏之:天子有过,
‘天’能罚之”,天子的“善”和“过”只能由“天”进行赏罚,强调君权神授下天子的特殊地位,实质上
是维护君主的专制统治,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董仲舒强调天人合一的主张,试图通过“天”来约束天
子,遵循天道,实行仁政,并未体现重塑社会道德秩序的目的,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天”和“天子”
的关系,并非君臣的关系,排除C项:天人合一理念是董仲舒的主张,并非目的,排除D项。
3.【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随着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对外贸易发展迅速,贸易港口
大增,贸易范围更广,故选A项:没有与其他财源比较,得不出“主要财源”的结论,且材料中不涉及贸
易税的相关情况,排除B项:“主导”说法错误,两宋时期国家经济中占主导的还是农业,排除C项:材料
没有描述政府对海外贸易的态度,得不出“宋代政府较唐代更加重视海外贸易”的结论,排除D项。
4.【答案】A
【解析】题目中元朝的官僚体系由蒙古、色目、汉人中的权贵共同组成,无论内廷或外朝均以“勋旧重臣”
为首,这些权贵和“勋旧重臣”大多数属于地主阶级,这体现了不同民族的地主阶级联合执政的特征,故
选A项:材料强调“勋旧重臣”即有功劳、旧臣等因素,而非仅以行政能力为用人依据,排除B项:四等
人制虽存在,但材料未突出等级压迫,而是强调“蒙古人、色目人、汉人中的权贵们组建的官僚体系”,不
同群体共同参与统治,是否成为治国理念缺乏材料史实支撑,排除C项:元朝选官依赖世袭和民族身份,
与唐宋科举制选官原则差异明显,排除D项。
5.【答案】A
【解析】明代中晚期,在江南地区城市发达、手工业兴盛、商品加速流通的情况下,平民受教育机会大增,
加上心学强调个体内心反省,讲究个性解放,也使女性的才德观发生变化,A项正确。明中后期西方民主
自由主要是在部分知识分子中传播,影响极小,排除B项:商品经济发展,但并未越动此时原有的社会秩
序,排除C项;造纸术早在汉代就已出现,活字印刷术于宋代(约1世纪)出现,时间与题千不符,排除
D项。
6.【答案】C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881一1927年,相比于未开通铁路府,开通铁路府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
数量均值要高得多,且数量均值差异总体拉大,反映了铁路交通的便利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两者之间存在
紧密的内在联系,故选C项;“主要沿着铁路线进行投资建设”不合题意,误读了材料未开通铁路府、开通
铁路府的新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数量差距比较,排除A项;“主导力量”不合史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虽在
不断壮大,但没有成为国内经济的主导力量,排除B项:“国内政局”不合题意、史实,应为“社会性质”,
排除D项。
7.【答案】A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导致了晚清国家权力结构的变化,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
表的地方督抚势力崛起,清王朝权力重心由中央下移地方,而材料所述的地方实力派推动洋务运动及20世
纪初清末新政期间参与规划设计新政实施法案等,充分表明晚清这种权力格局变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早期
近代化,故选A项:材料说明督抚推动了清政府的变革,并未指出其专制的弊端,结束专制政体的必要性
并不符合题干,排除B项:晚清时期清政府的态度无法左右各派的政治立场,“左右”的表述太过绝对,排
除C项:材料主旨为权力结构变动助推了早期近代化,并不强调改革的重要性,排除D项。
8.【答案】B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为元朝统一全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
第1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