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卷一、单选题1.我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秦岭站中使用了多种新材料。下列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A.光伏电池板——硅 B.高强度框架结构——耐低温耐蚀钢C.高能锂电池正极——磷酸铁锂 D.幕墙保温层泡沫板——聚氨酯2.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稀 B.胶体 C.溶液 D.蔗糖溶液3.下列物质中,含有离子键的是A. B. C. D.4.下列不能导电的物质是A. B.固体 C.溶液 D.熔融的5.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制备氯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 B. C. D.6.下列操作不符合实验安全要求或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B.将氯化钠固体放在容量瓶中加水溶解C.金属钠不慎着火时,立即用沙土覆盖D.点燃氢气前,先验纯,确认氢气纯净后再点燃7.“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从月球带回月壤样本。研究表明月壤中含有。属于A.单质 B.氧化物 C.酸 D.碱8.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当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的浓度不再变化B.全部转化为和C.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等于零D.、、的浓度一定相等9.钇的一种核素可用于癌症的靶向放射治疗。下列关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39 B.中子数为51C.核外电子数为129 D.质量数为9010.下列化合物中,与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 B.C. D.11.变量控制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相同质量的铁与足量硫酸溶液分别在下列条件下发生反应,开始阶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大的是选项 A B C D铁的状态 片状 粉状 片状 粉状温度/℃ 20 20 30 30A.A B.B C.C D.D12.工业制备金属钛的反应为,其中用作还原剂的是A. B. C. D.13.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 B.C. D.14.下列电子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 B. C. D.15.下列关于过氧化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白色固体 B.能与水反应C.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D.可用作供氧剂16.下列关于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刺激性气味 B.常温常压下密度比空气的小C.难溶于水 D.能与反应17.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与硫反应,产物中含有+4价硫元素的是A.氧气 B.氢气 C.铁 D.铜18.根据原电池原理,人们研制出了满足不同用电需要的化学电池。某原电池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流表指针偏转,说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锌片作原电池的正极C.铜片上发生反应:D.该装置可使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区域进行19.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重要的营养物质 B.可发生水解反应C.仅含、、三种元素 D.牛奶中含有蛋白质20.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反应为。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吸热反应B.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该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D.相同条件下,生成的越多,反应吸收的能量越多21.某小组为研究二氧化硫的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具有漂白作用C.酸性溶液褪色说明有氧化性D.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未完全反应的,防止污染2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为。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的物质的量为B.盐酸中含有C.生成时,消耗D.常温常压下,的体积为2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氯化铁溶液与铁反应:B.钠与水反应:C.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D.铜与稀硝酸反应:24.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及现象A 证明溶液中有 取少量溶液,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B 证明溶液中有 取少量溶液,加入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 证明溶液中有 取少量溶液,滴加溶液,溶液变红D 证明溶液中有 取少量溶液,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A.A B.B C.C D.D25.由硫铁矿烧渣(含、、等)制备铁红()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酸浸时,不与稀硫酸反应B.酸浸后,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只有C.沉铁时,氨水提供了D.煅烧时,发生的反应为二、填空题2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果糖是常用的食品甜味剂,也可在生物精炼过程中转化为多种物质,需求量大。然而自然界中果糖的含量远低于葡萄糖。我国科研团队在催化葡萄糖转化为果糖方面取得新进展,发展了高浓度葡萄糖高效异构化制备果糖的催化体系。科研人员将铟()掺入分子筛中,使分子筛边界上形成和的纳米颗粒,起到催化作用。在甲醇的协同作用下,葡萄糖可转化为甲基果糖,进而在少量水的作用下转化为果糖。实验结果显示,使用该催化体系可将果糖产率提升至54.9%。该成果有助于推进化学催化葡萄糖异构化的工业实践。(1)果糖的用途有 (写出一条即可)。(2)葡萄糖转化为果糖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3)依据以上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是”或“否”)。①自然界中,葡萄糖的含量高于果糖。②铟元素在催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③该方法中,葡萄糖转化为果糖的过程中甲醇起到了协同作用。(4)结合短文回答,该成果的意义是 。27.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1)补齐下列有机化合物与其用途之间的连线 。物质 用途 A.油脂___________a.生产肥皂 B.乙醇 b.清除水垢 C.乙酸 c.制作医用消毒剂(2)乙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基础原料。乙烯的分子结构模型如图。①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②乙烯的官能团是 。③下列关于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a.无色气体 b.可与酸性溶液反应④区分乙烯和甲烷的方法有多种。方法a:分别在空气中点燃,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的是乙烯。方法b:分别通入盛有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两支试管中,使溶液褪色的是 。⑤以乙烯为原料可以制备乙酸乙酯,转化关系如图。a.反应i、ii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填序号)。b.将反应iv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28.镁铝尖晶石()是一种重要的耐火材料,广泛应用于钢铁冶炼、航空航天等领域。(1)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 周期、第ⅡA族。(2)金属性强于。①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和位于同一周期,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原子半径大于,失电子能力强于。②用元素金属性的差异预测物质的性质:镁和铝分别与水反应,更易置换出的是 。(3)在元素周期表中,硒()位于第4周期,与同主族。利用元素周期表可以推测及其化合物的某些性质。①画出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②Se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a.原子半径:b.非金属性: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三、解答题29.某小组同学探究与溶液的反应。(1)依据碘元素的化合价判断,具有 (填“氧化性”或“还原性”)。(2)实验1: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滴加5滴溶液,观察到溶液变为黄色,有气泡产生。①依据溶液变为黄色,小组同学推测该反应有生成。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观察到 ,证实了上述推测。②实验中产生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气体为 。(3)针对实验1中产生气泡的现象进行分析,设计并完成实验2.查阅资料:能促进分解。实验序号 操作 试剂a 试剂b 现象2-1 水 5滴30%溶液 无气泡产生2-2 溶液 5滴30%溶液 无气泡产生①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填序号)。a.实验2-1说明,无,其他条件与实验1相同时,无明显分解b.实验2-2可排除实验1中对分解的影响c.上述实验可证明,加入能促进分解②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4)综合以上实验,与溶液反应时,的作用有 。参考答案1.D2.B3.A4.B5.D6.B7.B8.A9.C10.B11.D12.A13.A14.C15.A16.C17.A18.B19.C20.C21.C22.D23.D24.A25.B26.(1)食品甜味剂(2)化学变化(3) 是 是 是(4)提高果糖产率和工业应用价值27.(1)(2) 碳碳双键 ab 乙烯 i28.(1)三(2) Mg的核电荷数比Al小 Mg(3) 6 abc29.(1)还原性(2) 溶液变蓝色 氧气(3) abc(4)还原剂、催化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