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考专题:中外历史上的重大革命、改革[专题概述]“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第二次革命”。——邓小平从革命的性质分有资产阶级革命及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中国:辛亥革命(1911)俄国:二月革命(1917)英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法国:法国大革命(1789-1815)美国: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无产阶级革命:巴黎公社革命(1871.3.18-1871.5.28五月流血周):俄国:十月革命(1917.1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五四运动-1949新中国成立)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封建性质的改革、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封建性质的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日本大化改新.资产阶级改革:中国戊戌变法;日本明治维新;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罗斯福新政(见表格)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匈牙利改革;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见表格)[考点串讲]1.17-18世纪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对照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p85美国独立战争p91法国大革命p981时间1640-16881775-17831789-18152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斯图亚特王朝)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波旁王朝)3根本任务推翻封建专制,发展资本主义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发展资本主义推翻封建专制,发展资本主义4开始标志1640,长期议会召开1775.4列克星敦枪声1789.7.14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5结束标志1688,“光荣革命”1783,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815,拿破仑帝国覆亡6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资本家和种植园奴隶主资产阶级7代表人物克伦威尔华盛顿罗伯斯庇尔 拿破仑8革命主力人民群众起了推动作用9扫除的障碍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英国的殖民统治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10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11文献《权利法案》(1689年)《王位继承法》《独立宣言》(1776.7.4)(第一个人权宣言)《人权宣言》1789.(新社会的出生证书)《拿破仑法典》180412特点长期性,曲折性,不彻底性“双重性彻底性13统治形式君主立宪制联邦制;总统制或“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共和制14意义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是资产阶( http: / / www.21cnjy.com )级和新贵族对封建专制势力的胜利,是议会对国王的胜利。议会胜利的结果是建立起君主立宪政体,这是英国革命对欧洲乃至世界最大的政治影响;同时它也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加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九上书P89)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http: / / www.21cnjy.com ),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并为拉丁美洲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运动树立了榜样,推动了18世纪的欧洲革命。《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及其所确立的新型政治体制,是人类文明可贵的遗产。(书P96)法国大革命是一次广泛而深刻的政治革命和社会( http: / / www.21cnjy.com )革命,它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它是一次欧洲范围的革命,推动了欧洲各国的反封建斗争,并为欧洲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期间所颁布的《人权宣言》和《拿破仑法典》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P104)15共同意义都建立了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16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同点:原因都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阻碍。根本任务推翻封建统治或殖民统治,发展资本主义。革命主力广大的人民群众都是革命的主力。结果革命成功后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性质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17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同点: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不同英法是本国的封建专制统治,北美是英国的殖民统治领导阶级不同英国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美国是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法国主要是资产阶级革命过程特点不同英国是革命与反革命,复辟与反复辟交织在一起,具有长期性和曲折性;美国是民族解放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具有一致性;法国大革命具有阶段性和底性。资产阶级政权的政体形式不同英国是君主立宪制,美国是联邦制(总统制),法国是共和制意义不同英国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开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2.英、美、法三国法律文件的比较:《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1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制定美国独立战争期间颁布法国大革命期间制定2时间1689年1776年7月4日1789年3核心思想从税收、军事、司法等方面限制国王的权利独立、自由、平等自由、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4目的针对国王专制提出的,旨在限制王权针对英国殖民统治提出的,要求平等、自由、独立针对封建等级和国王乱征税提出的5影响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统治,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美国诞生是法国大革命纲领性的文件,体现了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思想6相同点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体现了资产阶级倡导的民主思想,有助于资本主义法制社会的确立。3.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名称独立战争南北战争1时间1775-17831861-18652爆发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南北两种经济制度(北方资本主义制度,南方奴隶制度)的矛盾日益尖锐,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成为矛盾的焦点3开始标志1775年,列克星敦枪声1861年南方挑起战争4结束标志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865年,南方宣布投降5领导人:(评价或贡献)华盛顿评价:他领导了北美(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民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制定了1787年宪法,组建了联邦政府,担任了美国第一任总统,是美国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林肯评价:他领导了美国的南北战争并取得了胜利;颁布了《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是美国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6重要文献《独立宣言》1776.7.4《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27性质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8扫除障碍(完成的政治任务)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9意义(影响)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 http: / / www.21cnjy.com )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并为拉丁美洲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运动树立了榜样,推动了18世纪的欧洲革命。《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及其所确立的新型政治体制,是人类文明可贵的遗产。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 http: / / www.21cnjy.com )革命,它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并为美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10战争胜利的原因战争的正义性(为赢得国家独立)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英勇作战华盛顿的英明决策,正确领导法国,荷兰的援助战争的正义性(为维护民族统一)黑人奴隶的积极参与,英勇作战林肯颁布了《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了战局11启示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给我们哪些历史启迪:(1)要争取和民族独立(2)要维护国家统一4.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中国的戊戌变法1898.6-9日本的明治维新1868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美国罗斯福新政19331背景甲午战后,中国面临东西方列强瓜分的危险,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幕府统治出现危机,民族危机。农奴制的危机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引发了社会、政治危机。2人物康有为、梁启超明治天皇亚历山大罗斯福3主要内容1.政治上: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改订律法,澄清吏治;2.经济上:奖励实业,改革财政;3.军事上:编练新军,改习洋操;4.文化方面,设立学堂和译书局,准许创办报馆、学会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1.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大力扶植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废除封建领主土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改革军警制度,创办军火工业,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和警察制度;3.“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4.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现代教育,提高国民知识水平,培养现代化人才。(经济;军事;政治;文化教育或社会生活)1.农民在法律上自由人,享受拥有财产、从事工商等经济活动、参加选举等自由权利;地主不得买卖农民或涉他们的生活;2.农民交纳一定的赎金,可得到一块份地和宅园地。1.整顿银行;2.实施失业救济和“以工代赈”;3.颁布《国家产业复兴法》,整顿工业(核心、基础);4.颁布《农业调整法》4意义作用要求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这在当时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爱国行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束缚,在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1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崛起。“脱亚入欧”,改革落后的封建制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日本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惟一能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3具有不彻底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4后来,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跻身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行列。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1它废除了农奴制,加快了俄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2改革不彻底,农奴制残余大量存在。1861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罗斯福新政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也为其他国家实施国家干预经济,进行体制性自我调整提供了宝贵经验。5启示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走不通;资产阶级不能拯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善于学习、吸收他国先进的文化和科技;大力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决反对外来侵略;改革是强国富国之路。对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国家应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改革要适合国情,实事求是;要勇于创新,坚强自信。启示改革是富国强国之路。当前只有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才能使我国傲然屹立世界民族之林。5.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中国的改革匈牙利改革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1时间1978年以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1953年--19641985年--19902代表人物邓小平卡达尔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3背景文化大革命带来的经济、政治危机跟随苏联赫鲁晓夫改革调整斯大林时期的错误做法政治、经济处于危机前的困境4主要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对外开放格局。1纳吉改革2卡达尔改革3.1989年实行以多党制为基础的议会民主制及混合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修改宪法4.1990年匈共产党失去领导地位经济:提高农业经营投资,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政治: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外交;缓和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经济;苏共27大根本变革经济体制。政治:经济改革受阻,仓促转向政治体制改革。第三次人民代表大会决定,修改宪法,取消苏共合法领导地位,实行总统制和多党制。5结果或影响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中国在改革中腾飞发展。内部危机、外部环境导致剧变揭开改革序幕,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经济政治体制。社会混乱,民族矛盾激化,导致苏联解体。6启示中国的改革与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不( http: / / www.21cnjy.com )同结果,警示我们: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取得巨大成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