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历史科专题复习学案主备人:备课时间:2016_年__4_月__27_日学习内容: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史教学反思学习收获6.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和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是A.防止人民反抗B.压制知识分子C.巩固封建统治D.统一思想7.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A.特务统治的强化B.思想控制的加强C.文化专制的强化D.专制集权的加强8.从“戚继光抗倭”、“文字狱”、“闭关锁国”可以看出明清时期A.中外的交往与冲突B.君主集权的强化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D.社会的危机9.“今我朝罢(废除)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牵制)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里的“我朝”应该是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10.“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盖隐然执政之府也。”这里的“执政之府”是A.市舶司B.中书省C.锦衣卫D.军机处11.明朝丞相的废除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立,说明了A.君主集权的强化B.地方权力的扩大C.监察职能的增强D.中央机构的膨胀12.(10分)国家的巩固和统一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统治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二: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汉书 诸侯王表》材料三: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元朝( http: / / www.21cnjy.com )统一全国,建立了行省制度,并设置机构直接管辖西藏。材料四:明太祖发现丞相和行省权力过大,决心予以改革。——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⑴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巩固统一的地方措施。在此之前实行有“侯卫”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2分)⑵材料二反映了汉武帝实行的什么政策?为巩固“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⑶列举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后与之并存的两个少数民族政权。元朝直接管辖西藏的机构是什么?(3分)⑷明太祖针对“丞相权力过大”,采取了什么改革措施?该措施起了什么作用?(2分)⑸上述统治者采取的措施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什么发展趋势?(1分)一:考点记忆Ⅰ.朝代更替1.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谁建立的什么朝代 第一个封建王朝是谁建立的什么朝代 2.四次分裂到统一的朝代是什么 有何启示 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分别是什么朝代什么民族 3.南京六朝古都分别是 北朝和南朝分别指哪些政权 4.中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在何朝代何帝王时期 汉朝的鼎盛期在何帝王时期 5.各个朝代的阶段特征是什么?各个朝代文化的特征是什么?Ⅱ.政治制度1.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政治格局的是何朝代创立的什么制度 该制度的理论源于哪家学派 该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什么 谁创立了皇帝制度 又是何事件废除该制度 皇帝制度的特征是 谁创立了丞相制度 又是谁废除该制度 2.为巩固统治,西周采取了什么措施 有何积极作用?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秦国商鞅、秦朝嬴政、西汉汉武帝、元朝、明成祖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3.隋唐时期选举人才的制度是什么 该制度正式诞生于哪个帝王时期 唐朝是如何完善的 有何作用?何时废除?Ⅲ.改革与变法1.战国时期在秦国的著名变法是谁领导的?领导者代表哪一阶级的利益?受打击的阶级是什么?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确立封建制度的的措施是?对后世行政制度最具深远意义的措施是?变法与秦统一有何关系?2.为促进民族融合而进行的改革指的是哪一少数民族的谁的改革?特征?内容?与民族融合的关系?(确认完成签字__________)二:考点运用1.《史记 五帝本纪第一》记载:蚩尤作乱,( http: / / www.21cnjy.com )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地点)之野,遂擒杀蚩尤。该材料中应该是A.巨鹿B.赤壁C.涿鹿D.牧野2.某班同学以“统一国家的建立”为主题进行探究,下列他们整理的内容中不符合史实的是A.秦始皇创立郡县制B.西汉初年出现了文景之治C.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D.东汉政府派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3.右图是藏于中国国家博物( http: / / www.21cnjy.com )馆的秦朝文物,正面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该砖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有:①砖文字体为小篆②内容歌颂秦的统一③制作年代在公元前221年之前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③4.历史影视作品是对历史进行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事实。下列情节与历史事实不相符的是A.秦始皇命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后来又让他负责修筑万里长城B.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C.唐朝在广州.泉州等主要港口设市舶司,鼓励商人用交子进行商品交易D.明朝锦衣卫经常向皇帝汇报臣民的举动5.清朝一个秀才清晨起来读书,忽见风吹( http: / / www.21cnjy.com )书页翻动,猛然来了诗兴,吟诗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结果后来被官府捉拿斩首。这一事件反映了清朝的A.闭关锁国政策B.大兴文字狱C.设军机处D.建立中央册封制度授课教师:授课时间:班级:学生姓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