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1课时 经济和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1.(2015年贵州贵阳模拟)下列企业中,属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是( )A.福州船政局B.汉阳铁厂C.大生纱厂D.湖北织布局2.(2016原创题)衣食住行等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展现了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在1925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社会生活场景是( )A.报童在街上叫卖B.汽车在马路上穿梭C.人们用手机相互问候D.西装革履的男子在吃西餐3.(2014年山东泰安模拟)在1909( http: / / www.21cnjy.com )年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首条铁路通车典礼上,有代表充满豪情地说:“筑成此路,为中国人吐气矣。”这条铁路是( )A.平汉铁路B.滇越铁路C.淞沪铁路D.京张铁路4.(2013年湖南株洲)魏源是鸦片战争时期的进步思想家,在他编订的一本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本书的名称是( )A.《四洲志》B.《海国图志》C.《天演论》D.《农政全书》5.(2015年江苏南京)甲午中日战争后,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观点的启蒙思想家是( )A.魏源B.严复C.鲁迅D.陈独秀6.(2015年江苏连云港模拟)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是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写道:“先生(康有为)以为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急迫)于教育。”请回答:康有为对发展教育持什么态度?简述“百日维新”在教育方面的措施。(2)严复在《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190( http: / / www.21cnjy.com )6年)中说:“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请回答:“此事”指什么?与此同时,哪一出版机构以编印新式教科书为主,为近代教育发展作出了贡献?(3)《北京政府教育部法令(1920年)》( http: / / www.21cnjy.com )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请回答:在新文化运动中,谁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对此,陈独秀提出什么主张?结合“法令”内容,指出这些主张对近代教育的作用。(4)综合上述中国近代教育的变革历程,你能得出哪些认识?1.(2016年原创)他以( http: / / www.21cnjy.com )状元的身份毅然辞官南归,一生先后创办了大生纱厂等多个企业,他的企业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缩影。他是( )A.张之洞B.张謇C.詹天佑D.严复2.(2015年广东茂名模拟)1914~1918年,中国民族工业迎来了“黄金时代”,主要原因是( )A.辛亥革命B.民族工业的实力C.“实业救国”思潮D.第一次世界大战3.(2014年贵州贵阳模拟)近代中国(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族工业发展过程中,涌现出张謇的大生纱厂、荣氏兄弟的福新面粉公司、范旭东的大久精盐公司等一批民族企业。从行业上看,他们主要集中在( )A.农业B.重工业C.轻工业D.军事工业4.(2015年广东广州)“大清朝,改中华,人人都把小辫割。”这首民谣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5.(2015年山西模拟)下列有关中国近代史上重要历史人物与其所作出的贡献,搭配不正确的是( )A.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侯德榜——主持修建京张铁路C.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D.刘伯承、邓小平——挺进大别山6.(2014年贵州安顺)侯德榜为中国近代科学作出了重要贡献,为纪念他,曾经发行了一枚以其肖像为题材的邮票。他的最主要成就是( )A.设计修建钱塘江大桥B.主持修建京张铁路C.发明了当时最先进的制碱法D.研制了“两弹一星”7.(2016年原创题)魏源编著的( http: / / www.21cnjy.com )《海国图志》说:“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魏源对此三点极力推崇。这表明魏源的救国主张是( )A.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B.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C.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D.进行资产阶级改革8.(2015年山东泰安模拟)“它( http: / / www.21cnjy.com )是1898年中国最轰动的出版物,介绍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它是( )A.魏源的《海国图志》B.侯德榜的《制碱》C.鲁迅的《狂人日记》D.严复译著的《天演论》9.(2014年山东滨州)右图是1998年国家邮政局发行的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北京大学的前身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A.商务印书馆B.福州船政学堂C.江南制造总局机器学堂D.京师大学堂10.(2015年江苏盐城模拟)在晚清,像李( http: / / www.21cnjy.com )鸿章、袁世凯那样的重臣均非科举出身,另一方面像张謇中了状元也不做官,而是经商办实业。这反映了当时( )A.科举制度不适应社会发展,不能培养实用人才B.清政府大力发展实业C.清朝已经废除了科举制度D.帝国主义操纵科举制度11.(2015年湖南衡阳)中国近代生活由于西方科技的传入而丰富起来。以下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A.李鸿章用网络通告《马关条约》内容B.清政府派大臣坐轮船出洋考察C.南通张謇的公馆夜晚电灯通明D.蒋介石乘飞机到西安督促张学良“剿共”12.(2015年河南自测题)近代社会政治革新与风俗的变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列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变化的是( )A.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B.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C.宣读婚誓,互抉约指,携手同归D.小脚一双三寸莲,作揖跪拜大人前13.(2016年原创题)( http: / / www.21cnjy.com )同学们开展“中国近代交通变迁”的历史探究学习,有两首《咏火轮车》的竹枝词引起了大家的兴趣。“轮随铁路与周旋,飞往吴淞客亦仙。他省不知机器巧,艳传陆地可行船。”“火车当日达吴淞,女伴遨游兴致浓。今日司空都见惯,沪宁(沪,指上海;宁,指南京——引者注)来去也从容。”请回答:(1)这两首竹枝词记述的是中国近代哪一种交通工具运行时的情景?(2)该交通工具的出现在中国近代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回答两条即可)第11课时 经济和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中考热身1.C 2.C 3.D 4.B 5.B6.(1)优先发展。废除八股文;创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2)废科举。商务印书馆。(3)胡适。文学革命。促进国民教育。(4)认识:先进人物引领教育;社会变革(思想解放)推动教育;教育要适应时代发展等。中考巩固1.B 2.D 3.C 4.C 5.B 6.C 7.A 8.D 9.D 10.A 11.A 12.D13.(1)火车。(2)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展;提高了人们的出行速度;有利于人口的流动;促进了商品的流通;有利于铁路沿线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于知识、信息的传播;有利于铁路沿线城市的兴起;带动了与铁路运输相关产业的发展;冲击了传统的运输业;冲击了人们的传统观念;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