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下册综合提优练习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周恩来曾说过:“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这里“天安门到天安门”所指的是()A.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新文化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辛亥革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2013年7月,习近平同志在河北省( http: / / www.21cnjy.com )西柏坡提出“面向未来的赶考”;65年前,毛泽东在离开西柏坡时提出“进京赶考”。下列能够体现毛泽东“进京赶考”成绩的有()①西藏和平解放②抗美援朝③土地改革④港澳回归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3.毛泽东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 http: / / www.21cnjy.com )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这句话中的“敌人”是指()A.英法联军B.美国侵略军C.八国联军D.日本侵略者4.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农业政策进行( http: / / www.21cnjy.com )过多次调整,其中较典型的有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对此分析错误的是()A.前者实行土地集体公有制,后者实行土地农民私有制B.前者损害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后者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C.前者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后者遵循了客观经济规律D.前者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后者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5.“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这副春联描述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两项成就。这两项成就是()①大庆油田建成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③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④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6.1954年,毛泽东在《浪淘沙·北戴河》中写道:“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里“换了人间”主要是指()A.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召开了中共八大C.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D.修建了武汉长江大桥7.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表,该表说明()成分比例年份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1952年19.1%1.5%0.7%71.8%6.9%1956年32.2%53.4%7.3%7.1%0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D.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8.1958年10月,中( http: / / www.21cnjy.com )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和苏联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合拍的纪录片《长江——伏尔加》摄制组在常熟县白茆乡和虞山镇西郊钢铁生产工地拍摄秋粮丰收和大炼钢铁的场景。此时中国的时代背景是()A.土地改革B.“一五”计划C.“大跃进”运动D.“文化大革命”9.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被打上时代的烙印。“大串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学生“停课闹革命”等与哪一运动有直接关联()A.“文化大革命”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整风运动1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成为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最根本的一点是()A.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C.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D.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1.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的近百年艰( http: / / www.21cnjy.com )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中,有两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伟大转折”,最终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两次“伟大转折”分别是指()A.中国共产党成立、抗战胜利B.抗战胜利、新中国诞生C.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D.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12.在国家某档案室里有这样一份( http: / / www.21cnjy.com )档案表。请仔细阅读“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从图上看出,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份数:18529户)从1978年到1982年呈现上升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A.农村土地改革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农村逐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3.1984年1月,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在这之后,我国()A.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迅速建立了珠海经济特区C.在内地各城市建立了经济特区D.逐渐扩大对外开放的地区14.英国《金融时报》:“自19( http: / / www.21cnjy.com )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1992年创业高潮点的动因是()A.邓小平南方讲话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开发开放上海浦东D.扩大企业自主权15.怀化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山区城市,现有( http: / / www.21cnjy.com )通道侗族自治县、麻阳苗族自治县等5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当年建立这些少数民族自治县依据的是以下哪一基本国策()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村民自治制度16.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尽管不愿见香港回归中国,但她仍然称赞邓小平提出了“最富天才的创见。”这一“天才的创见”是指()A.改革开放伟大决策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C.“一国两制”伟大构想D.“三步走”的战略部署17.香港回归10周年之际,美国《时代》周刊曾说:“香港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具活力。”香港的“更具活力”得益于()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一国两制”政策的实行C.经济特区的设立D.“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18.1992年,针对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重要的一步是()A.就“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达成共识B.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可以分步骤进行C.针对“台独”分子的活动,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是最佳方案D.双方领导人以适当的身份互访19.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海军舰队有()①华东军区海军②北海舰队③东海舰队④南海舰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0.一个国家的外交部长高度评价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的讲话:“这个演说是出色的、和解的,表现了民主精神。”他这样说的原因是()A.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C.会议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D.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21.歌曲《在灿烂的阳光( http: / / www.21cnjy.com )下》唱道:“难忘开国大典的礼炮,激荡了亿万人的热血。难忘那场春风化雨,滋润了大江南北。难忘那回归盛典的升旗,激起了亿万人的热泪。”歌曲反映的历史事件有()①改革开放②西藏和平解放③新中国的成立④港、澳回归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2.“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材料中的“转折点”是指()A.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B.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C.1972年,中日建交D.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23.我国研制的“两弹一星”的辉煌成绩令世人瞩目,我国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的事件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第一颗导弹发射成功C.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24.党编制的“十二五( http: / / www.21cnjy.com )”规划,强调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强调居民收入要与GDP同步增长,即“国强”“民富”。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历来把民生改善作为工作重点。下列事件体现了党和政府这一执政理念的有()①引导农民加入生产合作社②“大跃进”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⑤建立社会保障制度A.③④⑤B.②④⑤C.①④⑤D.②③④25.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B.“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C.“文化大革命”使④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D.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民族复兴之路”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民主法治建设】(1)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请把下表补充完整。(4分)法律文献内容摘要地位或作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人民有请愿、诉讼、选举和被选举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农业现代化】图一1958年8月15日《人民日报》图二1978~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你相信图一中的粮食产量是真的吗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你从图二获取了什么信息 试分析出现这一情况的政策性因素。(6分)【走向世界舞台】战后……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吴建民《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大意义》(3)中国是何时重返联合国的 据材料分析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不得照抄材料,3分)27.融入情景,探究中国外交时代脉搏。【20世纪50年代新开局】材料一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1)材料一中条文的名称是什么 最早是谁于何时提出的 请写出此原则的历史意义。(4分)【20世纪70年代大成就】材料二1950~1970年中国在联合国获得的支持票(2)根据材料二分析1950~1970( http: / / www.21cnjy.com )年中国在联合国获得的支持票呈现怎样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下,中国在哪一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分)(3)除联大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外,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事业还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请列举两例。(2分)材料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上海领导人非正式会议(4)材料三中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都发生在哪一年 亚太经合组织上海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召开的意义是什么 (2分)(5)材料三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对外交往发生了什么新变化 (2分)28.某中学八年级(2)班同学以“忆( http: / / www.21cnjy.com )辉煌、析沉沦、探复兴”为主题对中国五千年的发展之路进行了回顾式的探究学习。请你参与进来,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系列探究活动。步骤一忆辉煌——回顾中国古代取得的辉煌成就(1)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西周、秦、元开创了什么政治制度 (3分)(2)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做出的突出贡献,下面是一组同学梳理这块知识的表格,请你将空白处填写完整。(4分)发明出现及发展影响造纸术西汉早期发明的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东汉时期(人物)改进造纸术,发明了蔡侯纸大人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印刷术唐朝印制的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战国时期人们制成,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制成指南针,并开始应用于航海为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火药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上,时期,火药武器广泛应用于战争。十三、四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开始传入阿拉伯和欧洲改变了战争的作战方式步骤二析沉沦——回顾近代中国遭受的屈辱材料一(3)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http: / / www.21cnjy.com ),请你结合材料一图中A、C、D三次侵华战争说明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在这一过程中,B战争爆发前后,趁火打劫,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哪一国家 (3分)步骤三探复兴——回顾中国人为走向复兴进行的探索材料二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4)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引起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的指导思想,它包括哪三项内容 (3分)(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我国确立是第二次变化的重要表现,请分别写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性事件。在十三大上,我国制定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请简要写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含义。(4分)材料三“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 http: / / www.21cnjy.com )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我们建立起具有中国自己特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创造出令世人惊叹的中国奇迹。——习近平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讲话(6)材料三中提及“我们建立起具有中国( http: / / www.21cnjy.com )自己特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什么历史事件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2分)(7)材料三中提及“改革开放( http: / / www.21cnjy.com )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创造出令世人惊叹的中国奇迹”,在哪次会议上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分)材料四2012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 http: / / www.21cnjy.com )大,首次将“九二共识”写入报告。新华社香港分社社论认为:此次“习连会”承先启后,对正处关键时期的两岸关系有推进作用,相信“习连会”将创造新的契机。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的那样,“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真诚企盼两岸同胞共圆“中国梦”。——新华社香港分社社论(8)材料四中提到的“九二共识”,最核心的内容是什么 (2分)(9)请用一句话概述两岸共圆“中国梦”的含义。(2分)参考答案1.A解析:周恩来的话是指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结束。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于五四运动,结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故选A项。2.B解析:本题是一道组合式选择题,考( http: / / www.21cnjy.com )查学生对历史事件和时间的掌握情况。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两个时间:2013年和66年前,就能把④排除。3.B解析:本题考查抗美援朝的背景。这里的“敌人”是指美国侵略军,故选B项。4.A5.C6.A解析:1954年,(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故A项符合题意。7.A8.C9.A10.C11.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http: / / www.21cnjy.com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经济稳步持续增长,故选D项。12.D解析:本题考查农村改革的内容。图中的时间起点是1978年,只有D项发生在这一年。故选D项。13.D14.A解析:注意题干关键词“中国( http: / / www.21cnjy.com )企业、创业”,可知题干考查的是经济改革。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讲话,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故选A项。15.C16.C17.B18.A19.B解析:新中国成立后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南海三支舰队,华东军区海军是建国前建立的第一支人民海军,建国后更名为东海舰队。20.B解析:本题考查“求同存异”方( http: / / www.21cnjy.com )针的提出。解题关键是抓住有效信息“评价周恩来……讲话”,C、D两项分别是万隆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性质。A项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12月,而万隆会议是1955年召开的。故B项符合题意。21.C解析:“开国大典”反映的历史事件(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新中国的成立,“春风化雨”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改革开放,“回归盛典”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港、澳回归。因此,正确的选项是C项。22.B23.A24.C25.A26.(1)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http: / / www.21cnjy.com )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成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根本大法(2)不是真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 http: / / www.21cnjy.com )运动的影响。(说出一项即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家庭联产责任制的推行,国家对农业的扶持政策。(3)1971年。大批亚非国家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中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的提高。27.(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1953年。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开拓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2)上升。第26届。(3)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4)2001年。是中国举行的规模较大、规格较高的多边外交活动之一。(5)中国广泛参加各种国际组织,增进对外合作与交流,以更积极更活跃的形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言之有理即可)28.(1)西周:分封制,秦:郡县制,元:行省制。(2)发明出现发展影响蔡伦《金刚经》司南宋元(3)鸦片战争(或A处战争)后,签订了中( http: / / www.21cnjy.com )英《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或C处战争)后,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或D处战争)后,签订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俄国。(4)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5)五四运动、三大改造的完成(答( http: / / www.21cnjy.com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也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6)三大改造完成(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7)十一届三中全会。(8)海峡两岸承认“一个中国”共识。(9)祖国统一的最终完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