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4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2024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
1.根据物质的组成与性质进行分类,SiO2属于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2.能示意“实验结束后,离开实验室前需用肥皂等“清洗双手”的图标是
A. B. C. D.
3.摩尔质量的单位是
A.mol·L-1 B.g C.g·mol-1 D.mol·g-1
4.反应中,还原剂是
A.Cl2 B.H2S C.HCl D.S
5.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不能观察到一条光亮“通路”的是
A.Fe(OH) 胶体 B.食盐水 C.雾 D.有色玻璃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互为同位素 B.和互为同分异构体
C.和互为同系物 D.MgO的电子式为:
7.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铁的含碳量比钢高,使得生铁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柔韧性
B.橡胶与硫作用进行硫化处理,使其具有更好的强度
C.碳化硅(SiC)具有类似金刚石的结构,硬度大
D.植物油(含碳碳双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8.下列物质中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是
A.HBr B. C. D.KCl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和,混合后光照可生成
B.和发生取代反应可生成
C.和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可生成
D.和发生酯化反应可生成
10.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A.溶于盐酸:
B.和NaOH溶液反成的化学方程式:
C.溶液刻蚀覆铜板的离子方程式:
D.用电子式表示NaCl的形成过程:
1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代表4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W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的2倍,Y与氢元素同一主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W的非金属性比Y的强
B.Y与X可能会组成离子化合物Y2X
C.W与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常温下可能是固体
D.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Y的强
12.某地区已探明蕴藏有丰富的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煤矿、石灰石和黏土。现拟在该地区建设大型炼铁厂,随着铁矿的开采和炼铁厂的建立,需要在该地区相对应建立焦化厂、发电厂、水泥厂等,形成一定规模的工业体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焦化厂,可以从煤的干馏产物中获取焦炭等一系列化学原料
B.乙为发电厂,存在着“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的能量转化过程
C.丙为炼铁厂,高炉炼铁中得到生铁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
D.丁为水泥厂,常用石灰石调节水泥硬化速率
1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电极材料在原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电极材料 电解质溶液 电流表指针 偏转方向
1 Mg、Al 稀盐酸 偏向Al
2 Al、Cu 稀盐酸 偏向Cu
3 Al、石墨 NaOH溶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1中Al电极作正极
B.实验3中“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为偏向Al
C.实验2中电解质溶液中H+移向Cu电极
D.实验3中Al电极的电极方程式:Al-3e-+4OH-=[Al(OH)4]-
14.设为阿弗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
B.0.1mol/L溶液中的数目为
C.标准状况下,4.48L含有的原子数为
D.5.6g铁粉与足量硫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15.下列实验装置中,无法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并收集NH3
B.装置②可用于探究Cl2的性质
C.装置③可用于除出SO2中混有的C2H4
D.装置④可用于制备乙酸乙酯
16.根据学习任务,“方法导引”与示例不匹配的是
选项 学习任务 方法导引 示例
A 了解青蒿素的化学性质 化合认识有机物的一般思路 依据青蒿素的分子结构,分析其碳骨架和官能团,推测其可能的化学性质
B 体会原电池的构成要素 模型 依据原电池原理设计并制作水果电池
C 了解砹元素的性质 预测 依据砹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其原子结构和性质
D 探究钠与水反应 变量控制 依据物质组成和实验现象推测产物
A.A B.B C.C D.D
17.已知断开1 mol Cl2(g)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242.7 kJ的能量。根据反应H2(g)+Cl2(g)=2HCl(g)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2(g)和Cl2(g)反应形成2 mol HCl(g)释放184.4 kJ的能量
B.1 mol HCl(g)反应形成H2(g)和Cl2(g)吸收92.2 kJ的能量
C.断裂化学键所需的能量:1 mol HCl(l)大于断裂1 mol HCl(g)
D.断开1 mol H2(g)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436.4 kJ的能量
18.菠菜中铁元素的检验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①能破坏有机质并促进步骤2中铁元素的溶出
B.步骤②可用蒸馏水代替稀硫酸浸泡菠菜灰
C.步骤③可用玻璃棒在漏斗内搅拌以加快过滤速度
D.步骤④可说明菠菜中的铁元素主要以三价铁形式存在
19.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等质量的镁片、铝片、锌片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等体积的稀盐酸反应,测得体系压强p(kPa)随时间t(s)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50s后镁片与稀盐酸的反应已经结束
B.曲线a中片状金属用粉末状替代,拐点将提前
C.曲线c代表铝片与稀盐酸反应
D.0~50s内,生成氢气的平均速率大小:b>c>a
20.实验室以含有Ca2+、Mg2+、Cl-、、等离子的卤水为主要原料制备无水和,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入后利用“吹出法”可得 B.试剂①是CaO或石灰乳
C.步骤a是通入过量后过滤 D.溶液W中含有少量
二、填空题
21.请回答:
(1)CH3CH2OH的名称为 。
(2)Na2SO4溶液进行焰色试验,可观察到 色的火焰。
(3)25℃,101 kPa下的气体摩尔体积Vm 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Vm(填“>”或“<”)。请说明理由: 。
22.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而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现二种氨基酸分子发生脱水生成有机物A的过程如下:
请回答:
(1)苯丙氨酸的分子式为: 。
(2)苯丙氨酸中存在的官能团为氨基和 。
(3)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
(4)有机物B与有机物A互为同分异构体,补全脱水生成有机物B的方程式: 。
23.氨既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图为合成氨以及氨氧化制硝酸的流程示意图。
请回答:
(1)工业生成中为了盛装大量浓硝酸,可选择___________作为罐体材料。
A.铁 B.铜 C.镁 D.铝
(2)氧化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工业上可增加“合成塔”中催化剂用量,使H2的转化率提升到100%
B.“氨分离器”中主要应用了氨气易液化的性质
C.向吸收塔里通入A的目的是将NO转化为NO2
D.为避免硝酸生成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污染空气,可将其点燃处理
(4)NH3可将氮氧化物还原成N2,该过程中氮氧化物体现的性质是 性。
三、解答题
24.某种石头块的有效成分为碳酸钙,测得其中碳酸钙含量的操作加下(设该岩石中的其他成分不与盐酸或氢氧化钠反应):
①将一粒研碎过后的石头块(0.10 g)放置烧杯中;
②配制0.10 mol·L-1稀盐酸和 0.10 mol·L-1 NaOH溶液;
③用0.10 mol·L-1 NaOH溶液中和过量的稀盐酸,记录所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④加入25 mL 0.10 mol·L-1稀盐酸,使石头完全溶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配制0.10 mol·L-1稀盐酸”时,下列实验仪器不需要用到的是___________。
A. B. C. D.
(4)该测定实验共进行了4次。实验室现有50 mL、100 mL、250 mL、500 mL 4种规格的容量瓶,则配制盐酸选用的容量瓶规格为 。
(5)某同学用容量瓶配制盐酸,其他操作均正确,仅定容时仰视容量瓶上的刻度线,会导致最终测得岩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四、计算题
25.化合物A仅含碳、硫两种元素。为测定化合物A中碳、硫元素的含量,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Ⅰ:取10.00 g化合物A固体,充分加热至完全分解,得到混合气体X;
步骤Ⅱ:为除去混合气体X中的SO2,将混合气体X通入足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充分反应;
步骤Ⅲ:再将剩余气体通入足量Ca(OH)2溶液充分反应,测得质量增加了1.32 g。
已知SO2与Mn的反应如下:5SO2+2Mn+2H2O=5S+2Mn2++4H+。
请计算:
(1)混合气体中CO2的物质的量为 mol。
(2)物质A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3)下列实验方案中,能测定化合物A中硫的质量分数的是 。
A.将混合气体通入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a g固体。经计算,测得化合物A中硫的质量分数w(S)=
B.将混合气体通入H2O2和BaCl2混合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b g固体。经计算,测得化合物A中硫的质量分数w(S)=
C.将混合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充分反应,共消耗c mol的酸性KMnO4溶液。经计算,测得化合物A中硫的质量分数w(S)=
参考答案
1.A
2.D
3.C
4.B
5.B
6.D
7.A
8.A
9.B
10.C
11.D
12.C
13.B
14.A
15.C
16.D
17.C
18.A
19.D
20.C
21.(1)乙醇
(2)黄
(3) > 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热运动加剧,体积膨胀
22.(1)
(2)羧基
(3)取代反应
(4)
23.(1)AD
(2)
(3)B
(4)氧化
24.(1)
(2)②④③
(3)A
(4)250mL
(5)偏大
25.(1)
(2)
(3)B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