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单元测试(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单元测试(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

资源简介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光盘行动”倡导人们就餐时不浪费粮食,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走。读图,完成下题。

“光盘行动”在节约粮食的同时,减少了浪费,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生态持续发展 B.经济持续发展 C.社会持续发展 D.生活持续发展
据《中国环境报》报道,在新西兰测得太阳紫外线辐射比10年前所测得的数据要大1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数据表明( )
A.地球大气层中臭氧含量在减少
B.大气比10年前清洁了,紫外线容易穿过大气
C.人类向大气中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碳,导致臭氧减少,紫外线增多
D.对流层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增强
3.下列现象中与紫外线增多直接有关的是( )
A.土壤酸性增强,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受腐蚀 B.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
C.季风区的洪涝灾害增多 D.患白内障和皮肤病的人数明显增加
不同环境安全问题发展演变过程不同。下图示意突发性环境问题演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不具备突发性特征的环境安全问题是( )
A.土壤污染导致的粮食中重金属超标 B.核泄漏
C.超高浓度的污染物排放 D.危险化学品泄漏
5.反复性出现的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 )
A.扩大了环境安全范围 B.提高环境安全临界点
C.更容易突破坏境安全范围 D.缩短了消除环境安全问题时间
天兴乡位于武汉城区东北部的江心洲上,其聚落分布受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及河道自然演变影响显著。早期天兴乡居民住宅聚落选址主要在沙洲南部,后来又向北部迁移,目前出现大面积荒废村落,形成多个“空心村”。右图示意天兴乡1991~1998年沙洲形态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影响天兴乡住宅聚落由南向北迁移的因素是( )
A.围垸建村 B.经济发展 C.流水作用 D.交通变化
7.推测天兴乡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是( )
A.对原废弃村落进行复耕,建设粮食生产基地
B.变废弃村落为生态用地,打造休闲服务中心
C.建设钢铁工业基地,吸引武汉市区人口迁入
D.大力建设高级住宅区,解决“空心村”问题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省针对地势低洼积水区开发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8.该农业生产模式,将( )
A.因地制宜,减轻盐碱 B.降低区域整体海拔
C.减轻农民劳作负担 D.导致严重的农药污染
9.最适宜推广该农业生产模式的地区是( )
A.三江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珠江三角洲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内河经济带,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下图为长江经济带及部分主体功能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0.图中( )
A.甲是农产品主产区,为限制开发区域 B.乙为优化开发区域,开发基础弱
C.丙是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限制开发区域 D.丁为重点开发区域,开发潜力大
11.与上海市相比,湖南和江西两省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
①矿产、水能等资源丰富 ②水陆交通便利
③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低 ④技术力量雄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下列措施符合“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的是( )
①大力发展长江水产捕捞业 ②加强沿岸生产生活污水处理
③多在长江干流上建水电站 ④上中下游协作保护生态环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五大支持系统。报告以1995年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为100,下图表示2010年五大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1995~2010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其代价是
A.资源利用率高 B.人口增长缓慢
C.科教投入不足 D.污染物排放多
14.为保障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应大力加强
A.社会保障建设 B.经济基础建设
C.科教系统建设 D.生态环境建设
雾霾天气的形成过程中,大气层结构(大气中温度、湿度等要素随高度的分布)稳定、风力弱、空气湿度大均起重要作用。读某地区最冷月平均等温面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5.最容易出现雾霾天气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6.仅考虑海拔对气温的影响,丙、丁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500米 B.1000米 C.1500米 D.2000米
二、非选择题
17.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模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表示 ,B表示 系统,C表示 系统,D表示 系统。
(2)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 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可持续发展是条件, 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3)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四个基本原则: 原则、 原则、 原则、 原则。
(4)下列人类活动不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垃圾归类,回收利用 B.过量开采地下水
C.建立“树木银行” D.开发利用太阳能代替矿物能源
(5)针对国情,我国提出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四大战略是 战略、 战略、 战略、 战略。
18.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2011年8月15日吕梁日报消息 山西省文水县长青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紧紧围绕设施蔬菜、生态养殖、沼气和生态庄园“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倾力打造生态农业,成为文水县农业转型跨越发展的一大亮点。
材料2:见下图。
(1)日光温室为沼气池、猪舍、蔬菜创造适宜的________条件;猪的呼吸、沼气燃烧为蔬菜提供________(气体),蔬菜的光合作用又为猪的生长提供________(气体);猪和人的粪尿进入沼气池,产生沼气,为农户提供________,还产出沼渣、沼液,为蔬菜提供________。
(2)结构示意图中所显示的生产过程中,________过程的环境效益最大。
(3)简要分析在我国农村推广和实施各类生态农业模式的重要意义。
19.在流域的开发过程中,人口数量、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必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影响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趋势。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下图是汾河上游流域的区位以及地形示意图。
材料2:下表是汾河上游流域自西汉到清代人口、经济以及环境状况表。
(1)该流域的河谷特征是________;最主要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填字母)
A.森林 B.森林、草原
C.草原 D.草原、荒漠
(2)该流域蕴藏的矿产资源最可能是________。
A.铁矿 B.石油
C.煤炭 D.铜矿
(3)该流域人口、经济、环境三者从可持续到不可持续发展剧变发生在________时期,简述人口、经济、环境之间关系发生的变化。
(4)该流域的地理环境恶化的主要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全球环境治理的国际合作中,应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负有共同的责任,但责任的大小、承担的方式须有所区别。就下列观点展开讨论,提出你的看法。
从历史的角度看,环境问题的出现有一个发展和积累的过程。从工业革命开始到20世纪中叶,在人类燃烧化石能源释放的二氧化碳总量中,发达国家占了95%。因此,发达国家应承担主要责任。
从资源消耗的角度看,发达国家人口少,但人均资源消耗量大;发展中国家人口多,但人均资源消耗量少。两者均对环境问题负有责任。
从开发和保护的角度看,发达国家环保标准高,资金投入大,生态环境好;发展中国家因为过度开发而造成生态破坏。因此,发展中国家有更大的责任。
活动:你如何理解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观点?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单元测试》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D A C C B A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D D D B C
17.(1)A.人的管理调控 B.经济 C.社会 D.生态
(2)生态 经济
(3)公平性 持续性 共同性 阶段性
(4)B
(5)环境战略 稳定战略
18.(1)温度、湿度 二氧化碳 氧气 燃料(能源) 有机肥料
(2)2
(3)建立良性生态系统(或形成生态良性循环),达到农业生产过程清洁化和农产品无害化;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19.(1)峡谷 B (2)C
(3)清朝 人口数量大增,粮食需求量大增,农业生产从畜牧业向种植业转变;大量开垦荒山、草坡,毁林开矿,山区植被大幅减少,水土流失加重;耕地生产力逐步降低,粮食产量下降,人口贫困。人口、粮食、耕地、贫困之间逐步进入恶性循环。
(4)河流含沙量大,地表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灾害频率增加,植被锐减
20.“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体现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发展机会上的公平性原则。根据这个原则,发达国家应率先减排,并给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下,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因为发达国家工业革命进行的时间较早,对地球环境的破坏时间更长,影响更加深刻,不能因为其目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推脱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历史责任。发展中国家同样在进行工业化的过程中,要深刻吸取发达国家的历史教训,不能再走一条先破坏再治理的一条老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