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5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1.(2025·潮阳模拟)中国四大名著中蕴含了丰富的知识。下列描述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红楼梦》:贾家白玉为堂金作马B.《水浒传》:鲁智深倒拔垂杨柳C.《西游记》:老君炼丹炉炼金丹D.《三国演义》:诸葛亮草船借箭2.(2025·潮阳模拟)《大商人》一书介绍到一位实业家,为打破我国近代对纯碱和精盐的进口依赖,创办久大精盐公司并成功实现精盐工业化生产(氯化钠含量超过90%)。该实业家为A.徐光宪 B.范旭东 C.侯德榜 D.徐寿3.(2025·潮阳模拟)下列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使用绿色公共交通出行 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C.进一步扩大燃煤发电 D.回收废旧电池4.(2025·潮阳模拟)2024年9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向太平洋相关公海海域成功发射了1枚东风-31AG洲际弹道导弹,这是时隔44年后,中国再次进行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试验。下列弹道导弹系统的部件主要由复合材料制成的是A.以超细铝粉为主的固体燃料B.用高温陶瓷制成的端头帽和隔热瓦C.高强度合金钢制成的导弹发射箱D.用玻璃钢制成的雷达整流罩5.(2025·潮阳模拟)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氯化铝: B.钡离子:C.高锰酸钾: D.2个氢原子:6.(2025·潮阳模拟)在“红磷燃烧”实验中,无需标注的图标是A.热烫 B.明火C.用电 D.洗手7.(2025·潮阳模拟)实验室制取,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选择不合理的是A B C D倾倒液体 称量固体 发生装置 验满A.A B.B C.C D.D8.(2025·潮阳模拟)将铁丝网a放在酒精灯火焰上部加热至红热,然后将常温的铁丝网b平伸到火焰下部,出现如图所示的“火焰分割”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层铁丝网之间没有氧气B.两层铁丝网之间没有可燃物C.两层铁丝网之间的温度低于酒精蒸气的着火点D.该实验能长时间保持“火焰分割”的现象9.(2025·潮阳模拟)硫酸铝和硫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酸铝的溶解度一定大于硫酸钾的溶解度B.30℃时,硫酸铝的溶解度为40.4C.将60℃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30℃,析出晶体较多的是硫酸铝D.30℃硫酸钾的饱和溶液升温到60℃,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10.(2025·潮阳模拟)《哪吒之魔童闹海》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电影中结界兽的造型元素主要来源于金面罩青铜人头像等,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的原子序数29 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C.铜属于金属元素 D.铜的元素符号为11.(2025·潮阳模拟)比亚迪刀片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是磷酸铁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由7个原子构成B.锂元素质量分数最大C.铁、氧元素的质量比为D.由两种金属元素和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12.(2025·潮阳模拟)下列有关劳动实践与化学知识没有直接关联的是选项 劳动实践 化学知识A 用活性炭等材料制作净水器 活性炭有可燃性B 用食醋洗涤热水瓶内的水垢 食醋具有酸性C 用铁板和硫酸铜溶液制作金属蚀刻画 铁和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D 用厕所清洁剂(含盐酸)除铁锈 盐酸与铁锈反应A.A B.B C.C D.D13.(2025·潮阳模拟)一定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发生改变C.两种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性质不变D.反应物与生成物中有3种氧化物14.(2025·潮阳模拟)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除去溶液中的 加入过量铁粉,过滤B 检验中是否含 取样溶解,滴加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沉淀C 鉴别和溶液 取样,滴加酚酞观察溶液是否变红D 分离和的混合物 溶解后降温结晶A.A B.B C.C D.D15.(2025·潮阳模拟)电导率是衡量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大。将氢氧化钠溶液不断滴入稀盐酸中,测得滴加过程中的电导率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该反应的实质可表示为B.P点时,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3种C.M点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D.P、M、N三点对应溶液的pH,最小的是N点16.(2025·潮阳模拟)我国海盐的开采历史悠久。《天工开物·作咸》记载了“煎盐”技术:“凡煎盐锅古谓之‘牢盆’……南海有编竹为者,将竹编成阔丈深尺,糊以‘蜃灰’,附于釜背,火燃釜底,滚沸延及成盐……”,“牢盆”、蒸发结晶装置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和小组同学一起研究。(1)图1中“牢盆”的作用相当于图2中的 (填仪器名称);(2)“蜃灰”指的是蛤蜊壳(主要成分是)烧成的“灰”,“蜃灰”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3)结合图3分析,该“煎盐”技术不采用降温结晶的原因是 ;析出晶体后,“牢盆”中剩余液体为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4)相比“煎盐”,从能源利用角度分析“晒盐”的优点是 ;(5)海水中含量为2%-3%,则150g海水最多能晒出 g的。17.(2025·潮阳模拟)“酱香拿铁”,是将中国传统白酒与现代咖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有独特的风味和口感。白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乙醇),由高粱、小麦等谷物发酵而成。白酒的“度数”是指室温下白酒中酒精的体积分数。“53度”表示的酒中有酒精。白酒讲究的“口感醇厚”,可用“粘度”来衡量,粘度越大,口感越醇厚。酒精度数与粘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医用酒精的主要成分也是乙醇,还含有醚、醛等成分,不能饮用,但可杀菌消毒。如图2为不同浓度酒精杀灭病菌所需时间。(1)酒精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用粮食发酵酿酒属于 氧化(填“剧烈”或“缓慢”)。(3)由图1可知酒精度数为 度时,白酒口感最醇厚。(4)依据图2解释生活中一般选75%的酒精进行消毒的原因: 。(5)酒精可作燃料,请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6)从微观角度解释,打开瓶盖就能闻到酒精特殊气味的原因是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A.乙醇汽化时分子的间隔变大B.青少年饮酒有害健康C.48度的白酒中乙醇的质量分数为48%D.白酒的度数越大,粘度越大18.(2025·潮阳模拟)在化学实验操作中,甲乙两位分别抽取了I、II组试题。可供选择的实验药品有稀盐酸、大理石、、溶液、、过碳酸钠、蒸馏水等,部分相关实验装置如图1(A-E)所示。I组:和(1)图1中标号仪器①的名称是 。(2)甲同学想用同一套装置分别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其中,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采用装置D干燥所收集的,瓶中需盛放 (填物质名称),气体从 (填"a"或"b")端通入。(4)装置E的优点是 。II组:制作简易供氧器。用如图2的自制“制氧机”制备【资料】过碳酸钠遇水会分解产生和;易溶于水。【操作】在左瓶中依次加入适量水、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现象】(5)左瓶中黑色粉末翻腾、液体浑浊,瓶壁温热,说明该反应 (填“放热”或“吸热”);右瓶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评价】(6)左瓶中的二氧化锰可通过 、洗涤、烘干等操作回收。(7)右瓶中水的作用是 (写一个即可)。19.(2025·潮阳模拟)研究团队以蛋壳(主要成分为)为原料,用两种方法制备,并用制得的进行“碳捕集”性能测试。实验一:高温煅烧蛋壳法制备取一定量蛋壳在950℃下煅烧,测得产率随煅烧时间的变化曲线。(1)该温度下最佳煅烧时间为________小时。(2)煅烧过程中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说明蛋壳中含有 (填字母)。A. 蛋白质 B. 糖类 C. 油脂 D. 无机盐(3)煅烧1小时后的产物中仍含有碳酸钙,用盐酸检验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实验二:高温煅烧醋酸钙法制备用醋酸处理蛋壳制备醋酸钙,再高温煅烧醋酸钙制备。(4)用试纸测定醋酸溶液酸碱度的实验操作是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试纸,________,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数。(5)往等量的蛋壳中加入的醋酸(每次加,醋酸过量),探究温度和加入醋酸的时间对醋酸钙产率的影响:序号 温度/℃ 第一次加醋酸反应时间/分 第二次加醋酸反应时间/分 醋酸钙产率/%① 40 60 40 95② 40 90 40 96③ 40 120 40 93④ 40 90 60 92⑤ 30 90 60 92.9a.根据表中数据,第一次加醋酸的最适宜反应时间是________分钟。b.对比实验________(填标号),推测“醋酸钙产率可能和温度有关”。c.对比实验②④,“醋酸钙产率和第二次加醋酸的反应时间”的关系可能是________。实验三:比较不同实验方法制备的的“碳捕集”性能将实验一、二制备的各取,加热到650℃,均通入足量(反应生成),记录实验过程中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6)对的捕集效果更好的是实验________制备的。(7)当温度超过700℃后,固体质量开始逐渐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20.(2025·潮阳模拟)氢气是理想的绿色能源。下图是我国科学家研发的制氢和贮氢新工艺。(1)中铁元素化合价为 ,是 色固体。(2)“循环制氢”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除了还有 (填化学式),需不断补充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3)“贮氢”时需通入氩气,其目的是 。与反应可以“释氢”,其原理为:,方框内物质的化学式为 。(4)“反应1~反应3”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写出“反应3”的化学方程式: 。21.(2025·潮阳模拟)在含镍电镀废液的回收镍工艺中,需要除去铁元素(以形式存在)。方法是先将氧化为,再通过沉淀除去。氧化时发生的反应为,在不同温度、时,沉铁过程中转化所得产物可能不同,如图所示。(1)中氧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2)现有一定量的某废液,其中含有的被过氧化氢溶液完全氧化,为了得到溶质的质量为的溶液,计算需要一定量废液中含有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沉铁过程中,在160℃、时,转化为 (填化学式)。若调节温度为30℃,,则可得到最终的含铁固体质量为 g(假设没有损耗)。(4)若废液中混有少量,沉铁过程中 (填“会”或“不会”)影响的沉淀。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解析】【解答】A、《红楼梦》中的贾家用白玉砌大堂,用黄金做骏马的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西游记》中的老君炼丹炉炼金丹的过程中涉及燃烧并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草船借箭,只是箭的位置改变,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来解答。2.【答案】B【知识点】化学相关人物及贡献【解析】【解答】A、徐光宪提出了稀土分离的全新理论,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不符合题意;B、范旭东是制出了氯化钠含量超过90%的精盐,结束了我国精盐依靠进口的时代,为我国盐业和化学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符合题意;C、侯德榜在氨碱法的基础上,改良了制碱工艺,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不符合题意;D、徐寿在近代化学上的贡献有翻译化学著作,系统引入化学知识, 创新化学元素命名,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徐光宪提出了稀土分离的全新理论,范旭东为我国盐业和化学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侯德榜在氨碱法的基础上改良了制碱工艺,徐寿翻译化学著作系统引入化学知识, 创新了化学元素名称来解答。3.【答案】C【知识点】绿色化学;空气的污染与防治;保护水资源【解析】【解答】A、使用绿色公共交通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从而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B、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以减少污染水源和土壤,可保环境,不符合题意;C、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污染物加重空气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符合题意;D、回收废旧电池有利于环境保护,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爱护环境防止空气和水土污染的措施有低碳出行,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回收废旧塑料、金属等进行资源的重新再利用来解答。4.【答案】D【知识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铝是金属,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B、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C、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D、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材料有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复合材料和金属材料;而金属和合金是金属材料,玻璃钢是复合材料,陶瓷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塑料是合成材料来解答。5.【答案】A【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解答】A、氯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该书写正确,符合题意;B、钡离子表示为,该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C、高锰酸钾的化学式为KMnO4,K2MnO4是锰酸钾的化学式,该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D、2个氢原子表示为2H,该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化合物中正负价的代数和为0,元素符号表示该元素和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右上方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右下方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来解答。6.【答案】C【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解析】【解答】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会污染空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则需注意防止烫伤,注意明火,实验结束后需要及时洗手,养成良好的习惯;故红磷燃烧实验无需用电,则符号题意的是C,不符合题意的是ABD。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任何实验完毕需洗手来防止药品对人体的伤害来解答。7.【答案】B【知识点】药品的取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解析】【解答】A、液倾倒液体时瓶塞倒放并且标签朝向手心,瓶口紧靠试管口,该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B、托盘天平称量试剂是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该操作错误,符合题意;C、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选择属于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该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大于空气密度,那么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把燃着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已满,该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根据液体的取用是瓶塞倒放桌面,标签面向手心且试剂瓶紧挨来解答;B、根据天平称量固体物质时遵循物左砝右来解答;C、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加热装置来解答;D、根据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大于空气密度验满来解答。8.【答案】C【知识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解析】【解答】A、图示实验中,两层铁丝网置于空气中,空气中含有氧气,则两层铁丝网之间也有氧气,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两层铁丝网之间存在酒精蒸气,具有可燃性,属于可燃物,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常温的铁丝网b吸收热量,使两层铁丝网的温度低于酒精蒸气的着火点,故火焰熄灭出现“火焰分割”的现象,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一段时间后,铁丝网b温度升高,不能再持续吸收热量使两层铁丝网直接的温度低于酒精蒸气的着火点,则火焰就不会保持“火焰分割”的现象,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铁丝网中间有氧气和酒精蒸汽,而铁丝网吸收酒精灯火焰的热量使酒精蒸汽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火焰出行分割现象来解答。9.【答案】D【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解答】A、比较溶解度大小需要指明温度,不指明温度无法比较硫酸铝和硫酸钾溶解度的大小, 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30℃时硫酸铝的溶解度为40.4g,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硫酸铝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硫酸钾明显,某温度时的两种饱和溶液降温后析出晶体的多少与该温度时的饱和溶液的质量有关,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硫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现将30℃硫酸钾的饱和溶液升温到60℃时,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溶质和溶剂质量都不变且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硫酸钾和硫酸铝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低温的饱和溶液升温可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一定质量的不同物质的高温下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的质量与随温度变化的大小有关;一定温度时的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可以比较大小来解答。10.【答案】B【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和质子数,而铜的原子序数29,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元素周期表中一格下方的数字表示原子的相对质量,故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55,国际单位是“1”,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铜字带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右上角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故铜的元素符号为Cu,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和质子数,下方的数字表示原子的相对质量,右上角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以及是否是金属元素来解答。11.【答案】D【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解析】【解答】A、磷酸铁锂是由锂离子、亚铁离子、磷酸根离子构成的,该 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磷酸铁锂中锂元素、铁元素、磷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则磷酸铁锂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磷酸铁锂中铁、氧元素的质量比为,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磷酸铁锂由锂、铁、磷、氧四种元素组成,而锂、铁均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磷、氧属于非金属元素,故磷酸铁锂是由两种金属元素和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物质由元素组成以及元素的质量,元素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物质由离子构成来解答。12.【答案】A【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解析】【解答】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可作净水器的材料,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食醋具有酸性,能与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发生反应,可用于除去水垢,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所以能用铁板和硫酸铜溶液制作金属蚀刻画,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盐酸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可用厕所清洁剂(含盐酸)除铁锈,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来解答;B、根据醋酸是酸,可以和水垢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醋酸钙、醋酸镁和水来解答;C、根据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来解答;D、根据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来解答。13.【答案】B【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解析】【解答】由反应模型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反应物是CO2和H2O,生成物是C3H8O和O2,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有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中含有14个分子,生成物中含有11个分子,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发生改变,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催化剂是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度,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两种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反应物与生成物中属于氧化物的有二氧化碳和水2种,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反应模型图分析可知,水和二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丙醇和氧气的方程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催化剂的概念是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度,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来解答。14.【答案】A【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盐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溶解性【解析】【解答】A、CuSO4与铁粉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过滤后能除去过量铁粉,该方法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杂质,该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符合题意;B、取样溶解后滴加氯化钡溶液,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因此不能检验Na2CO3中是否含Na2SO4,该实验方案设计错误,不符合题意;C、和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溶液是变红,无法鉴别,该实验方案设计错误,不符合题意;D、氯化钠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分离出二氧化锰,蒸发滤液得到氯化钠,该实验方案设计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根据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来解答;B、根据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来解答;C、根据和溶液都显碱性,均能使酚酞溶液是变红色来解答;D、根据氯化钠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来解答。15.【答案】D【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解析】【解答】稀盐酸具有导电性,氢氧化钠具有导电性,氯化钠具有导电性。A、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是酸碱发生的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表示为H++OH =H2O,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M点电导率最小,则说明此时恰好反应,则P点时表示加入的氢氧化钠还未将盐酸完全反应,则P点的溶质为氯化钠和氯化氢,溶液中存在着钠离子和氢离子和氯离子,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前面分析可知,M点时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该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P点时盐酸有剩余,溶液显酸性pH<7;M点时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溶液显中性pH=7;N点时氢氧化钠有剩余,溶液显碱性pH>7;pH值最小的是P点,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酸的pH值小于7,碱的pH值大于7,氯化钠溶液的pH值等于7,当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刚好完全反应时导电率最低来解答。16.【答案】(1)蒸发皿(2)(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饱和(4)节约能源(5)4.5【知识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蒸发与蒸馏操作;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解答】(1)图1中“牢盆”的作用相当于图2中的蒸发皿;(2)“蜃灰”指的是蛤蜊壳(主要成分是 CaCO3 )烧成的“灰”,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则“蜃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化学式为CaO;(3)由于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该“煎盐”技术不采用降温结晶而是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结晶;析出晶体后“牢盆”中剩余液体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故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4)海水晒盐是借助日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故海水晒盐的优点是可以节省能源;(5)海水中 NaCl 含量为 2% 3% ,则150g 海水最多能晒出NaCl的质量为150g×3%=4.5g。【分析】(1)根据图1中的“牢盆”相当于蒸发皿来解答;(2)根据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来解答;(3)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一般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结晶,结晶后的溶液是饱和溶液来解答;(4)根据海水晒盐是海水通过风吹日晒来蒸发结晶来解答;(5)根据溶液的质量乘以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溶质的质量来解答。(1)图1中“牢盆”的作用相当于图2中的蒸发皿;(2)“蜃灰”指的是蛤蜊壳(主要成分是 CaCO3 )烧成的“灰”,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则“蜃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化学式为CaO;(3)由于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该“煎盐”技术不采用降温结晶;析出晶体后,“牢盆”中剩余液体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是 NaCl 的饱和溶液;(4)相比“煎盐”,从能源利用角度分析“晒盐”,海水晒盐是借助日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故海水晒盐的优点是可以节省能源;(5)海水中 NaCl 含量为 2% 3% ,则150g 海水最多能晒出NaCl的质量为150g×3%=4.5g。17.【答案】(1)纯净物(2)缓慢(3)55.9(4)能在较短时间杀死病毒(5)(6)分子在不断运动(7)A;B【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氧化反应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纯净物和混合物【解析】【解答】(1)酒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2)粮食发酵酿酒是粮食和氧气发生的缓慢、不易察觉的氧化反应,属于缓慢氧化;(3)由于粘度越大口感越醇厚,由图1可知酒精度数为55.9度时,粘度最大,则口感最醇厚;(4)依据图2可知,当酒精的浓度为75%时,病毒的致死时间最短,即能在较短时间杀死病毒,所以生活中一般选75%的酒精进行消毒;(5)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6)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酒精的分子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所以打开酒精瓶盖,能闻到酒精气味;(7)A、分子间有间隔,同种物质液体间的间隔小于气体间的间隔,乙醇汽化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青少年饮酒会损害肝功能,有害健康,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白酒的度数是指室温下白酒中酒精的体积分数,48度白酒的含义是指该白酒中溶质的体积分数为 48%,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由图1可知,白酒的粘度随白酒的度数先增大后减小,则并不是白酒的度数越大,粘度越大,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B.【分析】(1)根据纯净物的概念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来解答;(2)根据缓慢氧化的概念是物质与氧发生的速度慢且不易觉察的氧化反应来解答;(3)根据图1分析可知,酒精的读数为55.9时口感最醇厚来解答;(4)根据酒精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来解答;(5)根据酒精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来解答;(6)根据分子的特性有分子在运动,分子间有间隔来解答;(7)根据同种物质气态分子间的间隔比液态大,酒精的度数是指体积分数来解答。(1)酒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2)粮食发酵酿酒是粮食和氧气发生的缓慢、不易察觉的氧化反应,属于缓慢氧化;(3)由于粘度越大口感越醇厚,而由图1可知,酒精度数为55.9度时,粘度最大,则口感最醇厚;(4)依据图 2知,当酒精的浓度为75%时,病毒的致死时间最短,即能在较短时间杀死病毒,所以生活中一般选75%的酒精进行消毒;(5)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酒精的分子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所以打开酒精瓶盖,能闻到酒精气味;(7)A、分子间有间隔,液体间隔小于气体间隔,乙醇汽化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说法正确;B、青少年饮酒会损害肝功能,有害健康,故说法正确;C、根据“白酒的度数是指室温下白酒中酒精的体积分数”可知,48 度白酒,是指该白酒中溶质的体积分数为 48%,故说法错误;D、由图1可知,白酒的粘度随白酒的度数先增大后减小,则并不是白酒的度数越大,粘度越大,故说法错误;故选AB。18.【答案】长颈漏斗;AD;;浓硫酸;a;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放热;过滤;通过气泡观察氧气输出的速率(答案合理即可)【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根据浓硫酸或碱石灰的性质确定所能干燥的气体;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解析】【解答】(1)图1中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2)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为固液常温型反应,则选择A为发生装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溶于水,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D来收集;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为固液常温型反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则小明想用同一套装置分别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是A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可用来干燥氧气,则若采用装置D干燥所收集的O2,瓶中需盛放浓硫酸,则氧气从a端通入b端流出;(4)装置E可通过弹簧夹的打开和关闭来控制固体和液体的接触和分离,从而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则装置E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5)图2中左瓶中黑色粉末翻腾、液体浑浊,瓶壁温热,说明该反应放热;(6)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则左瓶中的二氧化锰可通过过滤、洗涤、烘干等操作回收;(7)氧气不易溶于水,则右瓶中水的作用是通过气泡观察氧气输出的速率。【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来解答;(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发生装置,气态的密度和溶解性来选择收集装置,过氧化铁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来解答;(3)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氧气来解答;(4)根据装置E的优点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来解答;(5)根据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的过程放热来解答;(6)根据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来解答;(7)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图2中右瓶里的水作用是观察氧气输出的速率来解答。19.【答案】(1) 2.5(2) A(3)(4) 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到试纸上(5) 90 ④⑤ 第二次加醋酸的反应时间越长,醋酸钙的产率越低(6) 二(7) 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常用盐的用途;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煅烧时间为2.5h时氧化钙产率最大,说明该温度下最佳煅烧时间为2.5小时;(2)煅烧过程中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说明蛋壳中含有蛋白质,故答案为:A;(3)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4)用pH试纸测定醋酸溶液酸碱度的实验操作是:将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待试纸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数;(5)a、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①②③的温度相同时,第二次加入醋酸的反应时间一定时,则第一次加入醋酸的反应时间为90分钟时,醋酸钙产率最大;b、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④⑤是其他条件相同下,加入醋酸的反应时间一定时,探究温度对醋酸钙产率的影响,则对比实验④⑤,可推测“醋酸钙产率可能和温度有关”;c、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②④是其他条件相同下,温度、第一次加入醋酸的反应时间一定时,探究第二次加入醋酸的反应时间对醋酸钙产率的影响是“醋酸钙产率和第二次加醋酸的反应时间”的关系可能是第二次加醋酸的反应时间越长,醋酸钙的产率越低;(6)由图可知通入二氧化碳后实验二增加的质量比实验一多,说明实验二对二氧化碳的捕集效果更好;(7)当温度超过700℃后,固体质量开始逐渐减少的原因是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分析】根据图示分析可知,该温度下最佳煅烧时间为2.5小时;鸡蛋壳中含有蛋白质;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溶液pH值的测定方法是将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数;利用表中数据分析可知醋酸钙产率与温度和反应时间有关;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来解答。20.【答案】(1)+3;黑(2)、;(3)防止高温时与空气中的反应;(4)反应1;【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解析】【解答】(1)中,锌元素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是黑色固体。(2)由流程可知,反应1是在太阳光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ZnO、Fe3O4,反应2是ZnO、Fe3O4和水反应生成和氢气,则可循环使用的除了还有ZnO、Fe3O4;分析图中信息可知,该循环过程中水被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所以不断消耗的物质是H2O。(3)氢气为可燃性气体,不纯时点燃会发生爆炸,则“贮氢”时需通入氩气,其目的是隔绝空气,防止氢气与空气混合发生爆炸;与反应可以“释氢”的方程式中,而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等号左边Mg、H、O的个数分别为1、6、2,等号右边右4个氢原子,则还少1个镁原子、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方框内物质的化学式为Mg(OH)2。(4)反应1为分解为氧气、氧化锌和四氧化三铁,属于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分解反应;反应2为氧化锌、四氧化三铁和水反应生成和氢气,不属于分解反应;反应3为氢气和Mg2Cu反应生成MgCu2和MgH2,不属于分解反应,则属于分解反应的为反应1;“反应3”的化学方程式为。【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正负价的代数和为0,四氧化三铁是黑色固体来解答;(2)根据制取氢气的循环图示分析可知,分解为氧气、氧化锌和四氧化三铁,氧化锌、四氧化三铁和水反应生成和氢气来解答;(3)根据化学变化中元素守恒,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氢气具有可燃性,混合气体燃烧可能发生爆炸事件来解答;(4)根据分解反应的概念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就是分解反应来解答。(1)中,锌元素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2+2x+(-2)×4=0,解得x=+3。是黑色固体。(2)由流程可知,反应1需要,反应1生成ZnO、Fe3O4,反应2需要ZnO、Fe3O4,反应2又生成,则可循环使用的除了还有ZnO、Fe3O4;分析图中信息可知,该循环过程中水被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所以不断消耗的物质是H2O。(3)氢气为可燃性气体,不纯时点燃会发生爆炸,则“贮氢”时需通入氩气,其目的是隔绝空气,防止氢气与空气混合发生爆炸;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等号左边Mg、H、O的个数分别为1、6、2,等号右边右4个氢原子,则还少1个镁原子、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方框内物质的化学式为Mg(OH)2。(4)反应1为分解为氧气、氧化锌和四氧化三铁,属于分解反应;反应2为氧化锌、四氧化三铁和水反应生成和氢气,不属于分解反应;反应3为氢气和Mg2Cu反应生成MgCu2和MgH2,不属于分解反应,则属于分解反应的为反应1;“反应3”的化学方程式为。21.【答案】(1)(2)解:设需要一定量废液中含有的质量为x答:需要一定量废液中含有的质量为。(3);10.7(4)不会【知识点】常用盐的用途;化学式的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解答】(1)中氧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解: 设需要一定量废液中含有的质量为x解得答:需要一定量废液中含有的质量为。(3)由图可知沉铁过程中,在160℃下pH=7时,Fe3+转化为Fe2O3;若调节温度为30℃,pH=6时,则Fe3+转化为氢氧化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则可得到最终的含铁固体质量为:;(4)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成 和 ,这两种离子都不会与或反应生成沉淀,也不会影响和结合生成的反应。【分析】(1)根据物质由元素组成以及元素的质量来解答;(2)根据硫酸亚铁、硫酸和过氧化氢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的方程式中已知硫酸铁的质量和式量来计算硫酸亚铁的质量来解答;(3)根据三价铁在不同温度和pH值时的产物不同来解答;(4)根据氯化钠和三价铁离子、氢氧根均不反应生成沉淀来解答。(1)中氧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过程见答案;(3)由图可知,沉铁过程中,在160℃、pH=7时,Fe3+转化为Fe2O3;若调节温度为30℃,pH=6,则Fe3+转化为氢氧化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则可得到最终的含铁固体质量为:;(4)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成 和 ,这两种离子都不会与或反应生成沉淀,也不会影响或结合生成的反应。1 / 1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5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1.(2025·潮阳模拟)中国四大名著中蕴含了丰富的知识。下列描述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红楼梦》:贾家白玉为堂金作马B.《水浒传》:鲁智深倒拔垂杨柳C.《西游记》:老君炼丹炉炼金丹D.《三国演义》:诸葛亮草船借箭【答案】C【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解析】【解答】A、《红楼梦》中的贾家用白玉砌大堂,用黄金做骏马的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西游记》中的老君炼丹炉炼金丹的过程中涉及燃烧并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草船借箭,只是箭的位置改变,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来解答。2.(2025·潮阳模拟)《大商人》一书介绍到一位实业家,为打破我国近代对纯碱和精盐的进口依赖,创办久大精盐公司并成功实现精盐工业化生产(氯化钠含量超过90%)。该实业家为A.徐光宪 B.范旭东 C.侯德榜 D.徐寿【答案】B【知识点】化学相关人物及贡献【解析】【解答】A、徐光宪提出了稀土分离的全新理论,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不符合题意;B、范旭东是制出了氯化钠含量超过90%的精盐,结束了我国精盐依靠进口的时代,为我国盐业和化学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符合题意;C、侯德榜在氨碱法的基础上,改良了制碱工艺,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不符合题意;D、徐寿在近代化学上的贡献有翻译化学著作,系统引入化学知识, 创新化学元素命名,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徐光宪提出了稀土分离的全新理论,范旭东为我国盐业和化学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侯德榜在氨碱法的基础上改良了制碱工艺,徐寿翻译化学著作系统引入化学知识, 创新了化学元素名称来解答。3.(2025·潮阳模拟)下列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使用绿色公共交通出行 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C.进一步扩大燃煤发电 D.回收废旧电池【答案】C【知识点】绿色化学;空气的污染与防治;保护水资源【解析】【解答】A、使用绿色公共交通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从而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B、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以减少污染水源和土壤,可保环境,不符合题意;C、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污染物加重空气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符合题意;D、回收废旧电池有利于环境保护,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爱护环境防止空气和水土污染的措施有低碳出行,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回收废旧塑料、金属等进行资源的重新再利用来解答。4.(2025·潮阳模拟)2024年9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向太平洋相关公海海域成功发射了1枚东风-31AG洲际弹道导弹,这是时隔44年后,中国再次进行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试验。下列弹道导弹系统的部件主要由复合材料制成的是A.以超细铝粉为主的固体燃料B.用高温陶瓷制成的端头帽和隔热瓦C.高强度合金钢制成的导弹发射箱D.用玻璃钢制成的雷达整流罩【答案】D【知识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铝是金属,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B、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C、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D、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材料有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复合材料和金属材料;而金属和合金是金属材料,玻璃钢是复合材料,陶瓷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塑料是合成材料来解答。5.(2025·潮阳模拟)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氯化铝: B.钡离子:C.高锰酸钾: D.2个氢原子:【答案】A【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解答】A、氯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该书写正确,符合题意;B、钡离子表示为,该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C、高锰酸钾的化学式为KMnO4,K2MnO4是锰酸钾的化学式,该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D、2个氢原子表示为2H,该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化合物中正负价的代数和为0,元素符号表示该元素和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右上方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右下方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来解答。6.(2025·潮阳模拟)在“红磷燃烧”实验中,无需标注的图标是A.热烫 B.明火C.用电 D.洗手【答案】C【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解析】【解答】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会污染空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则需注意防止烫伤,注意明火,实验结束后需要及时洗手,养成良好的习惯;故红磷燃烧实验无需用电,则符号题意的是C,不符合题意的是ABD。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任何实验完毕需洗手来防止药品对人体的伤害来解答。7.(2025·潮阳模拟)实验室制取,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选择不合理的是A B C D倾倒液体 称量固体 发生装置 验满A.A B.B C.C D.D【答案】B【知识点】药品的取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解析】【解答】A、液倾倒液体时瓶塞倒放并且标签朝向手心,瓶口紧靠试管口,该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B、托盘天平称量试剂是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该操作错误,符合题意;C、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选择属于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该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大于空气密度,那么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把燃着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已满,该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根据液体的取用是瓶塞倒放桌面,标签面向手心且试剂瓶紧挨来解答;B、根据天平称量固体物质时遵循物左砝右来解答;C、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加热装置来解答;D、根据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大于空气密度验满来解答。8.(2025·潮阳模拟)将铁丝网a放在酒精灯火焰上部加热至红热,然后将常温的铁丝网b平伸到火焰下部,出现如图所示的“火焰分割”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层铁丝网之间没有氧气B.两层铁丝网之间没有可燃物C.两层铁丝网之间的温度低于酒精蒸气的着火点D.该实验能长时间保持“火焰分割”的现象【答案】C【知识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解析】【解答】A、图示实验中,两层铁丝网置于空气中,空气中含有氧气,则两层铁丝网之间也有氧气,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两层铁丝网之间存在酒精蒸气,具有可燃性,属于可燃物,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常温的铁丝网b吸收热量,使两层铁丝网的温度低于酒精蒸气的着火点,故火焰熄灭出现“火焰分割”的现象,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一段时间后,铁丝网b温度升高,不能再持续吸收热量使两层铁丝网直接的温度低于酒精蒸气的着火点,则火焰就不会保持“火焰分割”的现象,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铁丝网中间有氧气和酒精蒸汽,而铁丝网吸收酒精灯火焰的热量使酒精蒸汽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火焰出行分割现象来解答。9.(2025·潮阳模拟)硫酸铝和硫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酸铝的溶解度一定大于硫酸钾的溶解度B.30℃时,硫酸铝的溶解度为40.4C.将60℃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30℃,析出晶体较多的是硫酸铝D.30℃硫酸钾的饱和溶液升温到60℃,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答案】D【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解答】A、比较溶解度大小需要指明温度,不指明温度无法比较硫酸铝和硫酸钾溶解度的大小, 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30℃时硫酸铝的溶解度为40.4g,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硫酸铝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硫酸钾明显,某温度时的两种饱和溶液降温后析出晶体的多少与该温度时的饱和溶液的质量有关,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硫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现将30℃硫酸钾的饱和溶液升温到60℃时,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溶质和溶剂质量都不变且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硫酸钾和硫酸铝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低温的饱和溶液升温可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一定质量的不同物质的高温下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的质量与随温度变化的大小有关;一定温度时的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可以比较大小来解答。10.(2025·潮阳模拟)《哪吒之魔童闹海》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电影中结界兽的造型元素主要来源于金面罩青铜人头像等,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的原子序数29 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C.铜属于金属元素 D.铜的元素符号为【答案】B【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和质子数,而铜的原子序数29,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元素周期表中一格下方的数字表示原子的相对质量,故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55,国际单位是“1”,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铜字带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右上角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故铜的元素符号为Cu,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和质子数,下方的数字表示原子的相对质量,右上角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以及是否是金属元素来解答。11.(2025·潮阳模拟)比亚迪刀片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是磷酸铁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由7个原子构成B.锂元素质量分数最大C.铁、氧元素的质量比为D.由两种金属元素和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答案】D【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解析】【解答】A、磷酸铁锂是由锂离子、亚铁离子、磷酸根离子构成的,该 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磷酸铁锂中锂元素、铁元素、磷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则磷酸铁锂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磷酸铁锂中铁、氧元素的质量比为,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磷酸铁锂由锂、铁、磷、氧四种元素组成,而锂、铁均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磷、氧属于非金属元素,故磷酸铁锂是由两种金属元素和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物质由元素组成以及元素的质量,元素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物质由离子构成来解答。12.(2025·潮阳模拟)下列有关劳动实践与化学知识没有直接关联的是选项 劳动实践 化学知识A 用活性炭等材料制作净水器 活性炭有可燃性B 用食醋洗涤热水瓶内的水垢 食醋具有酸性C 用铁板和硫酸铜溶液制作金属蚀刻画 铁和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D 用厕所清洁剂(含盐酸)除铁锈 盐酸与铁锈反应A.A B.B C.C D.D【答案】A【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解析】【解答】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可作净水器的材料,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食醋具有酸性,能与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发生反应,可用于除去水垢,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所以能用铁板和硫酸铜溶液制作金属蚀刻画,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盐酸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可用厕所清洁剂(含盐酸)除铁锈,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来解答;B、根据醋酸是酸,可以和水垢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醋酸钙、醋酸镁和水来解答;C、根据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来解答;D、根据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来解答。13.(2025·潮阳模拟)一定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发生改变C.两种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性质不变D.反应物与生成物中有3种氧化物【答案】B【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解析】【解答】由反应模型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反应物是CO2和H2O,生成物是C3H8O和O2,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有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中含有14个分子,生成物中含有11个分子,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发生改变,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催化剂是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度,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两种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反应物与生成物中属于氧化物的有二氧化碳和水2种,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反应模型图分析可知,水和二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丙醇和氧气的方程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催化剂的概念是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度,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来解答。14.(2025·潮阳模拟)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除去溶液中的 加入过量铁粉,过滤B 检验中是否含 取样溶解,滴加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沉淀C 鉴别和溶液 取样,滴加酚酞观察溶液是否变红D 分离和的混合物 溶解后降温结晶A.A B.B C.C D.D【答案】A【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盐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溶解性【解析】【解答】A、CuSO4与铁粉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过滤后能除去过量铁粉,该方法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杂质,该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符合题意;B、取样溶解后滴加氯化钡溶液,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因此不能检验Na2CO3中是否含Na2SO4,该实验方案设计错误,不符合题意;C、和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溶液是变红,无法鉴别,该实验方案设计错误,不符合题意;D、氯化钠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分离出二氧化锰,蒸发滤液得到氯化钠,该实验方案设计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根据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来解答;B、根据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来解答;C、根据和溶液都显碱性,均能使酚酞溶液是变红色来解答;D、根据氯化钠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来解答。15.(2025·潮阳模拟)电导率是衡量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大。将氢氧化钠溶液不断滴入稀盐酸中,测得滴加过程中的电导率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该反应的实质可表示为B.P点时,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3种C.M点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D.P、M、N三点对应溶液的pH,最小的是N点【答案】D【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解析】【解答】稀盐酸具有导电性,氢氧化钠具有导电性,氯化钠具有导电性。A、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是酸碱发生的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表示为H++OH =H2O,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M点电导率最小,则说明此时恰好反应,则P点时表示加入的氢氧化钠还未将盐酸完全反应,则P点的溶质为氯化钠和氯化氢,溶液中存在着钠离子和氢离子和氯离子,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前面分析可知,M点时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该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P点时盐酸有剩余,溶液显酸性pH<7;M点时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溶液显中性pH=7;N点时氢氧化钠有剩余,溶液显碱性pH>7;pH值最小的是P点,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酸的pH值小于7,碱的pH值大于7,氯化钠溶液的pH值等于7,当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刚好完全反应时导电率最低来解答。16.(2025·潮阳模拟)我国海盐的开采历史悠久。《天工开物·作咸》记载了“煎盐”技术:“凡煎盐锅古谓之‘牢盆’……南海有编竹为者,将竹编成阔丈深尺,糊以‘蜃灰’,附于釜背,火燃釜底,滚沸延及成盐……”,“牢盆”、蒸发结晶装置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和小组同学一起研究。(1)图1中“牢盆”的作用相当于图2中的 (填仪器名称);(2)“蜃灰”指的是蛤蜊壳(主要成分是)烧成的“灰”,“蜃灰”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3)结合图3分析,该“煎盐”技术不采用降温结晶的原因是 ;析出晶体后,“牢盆”中剩余液体为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4)相比“煎盐”,从能源利用角度分析“晒盐”的优点是 ;(5)海水中含量为2%-3%,则150g海水最多能晒出 g的。【答案】(1)蒸发皿(2)(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饱和(4)节约能源(5)4.5【知识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蒸发与蒸馏操作;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解答】(1)图1中“牢盆”的作用相当于图2中的蒸发皿;(2)“蜃灰”指的是蛤蜊壳(主要成分是 CaCO3 )烧成的“灰”,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则“蜃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化学式为CaO;(3)由于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该“煎盐”技术不采用降温结晶而是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结晶;析出晶体后“牢盆”中剩余液体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故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4)海水晒盐是借助日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故海水晒盐的优点是可以节省能源;(5)海水中 NaCl 含量为 2% 3% ,则150g 海水最多能晒出NaCl的质量为150g×3%=4.5g。【分析】(1)根据图1中的“牢盆”相当于蒸发皿来解答;(2)根据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来解答;(3)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一般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结晶,结晶后的溶液是饱和溶液来解答;(4)根据海水晒盐是海水通过风吹日晒来蒸发结晶来解答;(5)根据溶液的质量乘以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溶质的质量来解答。(1)图1中“牢盆”的作用相当于图2中的蒸发皿;(2)“蜃灰”指的是蛤蜊壳(主要成分是 CaCO3 )烧成的“灰”,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则“蜃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化学式为CaO;(3)由于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该“煎盐”技术不采用降温结晶;析出晶体后,“牢盆”中剩余液体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是 NaCl 的饱和溶液;(4)相比“煎盐”,从能源利用角度分析“晒盐”,海水晒盐是借助日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故海水晒盐的优点是可以节省能源;(5)海水中 NaCl 含量为 2% 3% ,则150g 海水最多能晒出NaCl的质量为150g×3%=4.5g。17.(2025·潮阳模拟)“酱香拿铁”,是将中国传统白酒与现代咖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有独特的风味和口感。白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乙醇),由高粱、小麦等谷物发酵而成。白酒的“度数”是指室温下白酒中酒精的体积分数。“53度”表示的酒中有酒精。白酒讲究的“口感醇厚”,可用“粘度”来衡量,粘度越大,口感越醇厚。酒精度数与粘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医用酒精的主要成分也是乙醇,还含有醚、醛等成分,不能饮用,但可杀菌消毒。如图2为不同浓度酒精杀灭病菌所需时间。(1)酒精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用粮食发酵酿酒属于 氧化(填“剧烈”或“缓慢”)。(3)由图1可知酒精度数为 度时,白酒口感最醇厚。(4)依据图2解释生活中一般选75%的酒精进行消毒的原因: 。(5)酒精可作燃料,请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6)从微观角度解释,打开瓶盖就能闻到酒精特殊气味的原因是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A.乙醇汽化时分子的间隔变大B.青少年饮酒有害健康C.48度的白酒中乙醇的质量分数为48%D.白酒的度数越大,粘度越大【答案】(1)纯净物(2)缓慢(3)55.9(4)能在较短时间杀死病毒(5)(6)分子在不断运动(7)A;B【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氧化反应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纯净物和混合物【解析】【解答】(1)酒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2)粮食发酵酿酒是粮食和氧气发生的缓慢、不易察觉的氧化反应,属于缓慢氧化;(3)由于粘度越大口感越醇厚,由图1可知酒精度数为55.9度时,粘度最大,则口感最醇厚;(4)依据图2可知,当酒精的浓度为75%时,病毒的致死时间最短,即能在较短时间杀死病毒,所以生活中一般选75%的酒精进行消毒;(5)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6)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酒精的分子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所以打开酒精瓶盖,能闻到酒精气味;(7)A、分子间有间隔,同种物质液体间的间隔小于气体间的间隔,乙醇汽化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青少年饮酒会损害肝功能,有害健康,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白酒的度数是指室温下白酒中酒精的体积分数,48度白酒的含义是指该白酒中溶质的体积分数为 48%,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由图1可知,白酒的粘度随白酒的度数先增大后减小,则并不是白酒的度数越大,粘度越大,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B.【分析】(1)根据纯净物的概念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来解答;(2)根据缓慢氧化的概念是物质与氧发生的速度慢且不易觉察的氧化反应来解答;(3)根据图1分析可知,酒精的读数为55.9时口感最醇厚来解答;(4)根据酒精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来解答;(5)根据酒精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来解答;(6)根据分子的特性有分子在运动,分子间有间隔来解答;(7)根据同种物质气态分子间的间隔比液态大,酒精的度数是指体积分数来解答。(1)酒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2)粮食发酵酿酒是粮食和氧气发生的缓慢、不易察觉的氧化反应,属于缓慢氧化;(3)由于粘度越大口感越醇厚,而由图1可知,酒精度数为55.9度时,粘度最大,则口感最醇厚;(4)依据图 2知,当酒精的浓度为75%时,病毒的致死时间最短,即能在较短时间杀死病毒,所以生活中一般选75%的酒精进行消毒;(5)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酒精的分子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所以打开酒精瓶盖,能闻到酒精气味;(7)A、分子间有间隔,液体间隔小于气体间隔,乙醇汽化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说法正确;B、青少年饮酒会损害肝功能,有害健康,故说法正确;C、根据“白酒的度数是指室温下白酒中酒精的体积分数”可知,48 度白酒,是指该白酒中溶质的体积分数为 48%,故说法错误;D、由图1可知,白酒的粘度随白酒的度数先增大后减小,则并不是白酒的度数越大,粘度越大,故说法错误;故选AB。18.(2025·潮阳模拟)在化学实验操作中,甲乙两位分别抽取了I、II组试题。可供选择的实验药品有稀盐酸、大理石、、溶液、、过碳酸钠、蒸馏水等,部分相关实验装置如图1(A-E)所示。I组:和(1)图1中标号仪器①的名称是 。(2)甲同学想用同一套装置分别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其中,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采用装置D干燥所收集的,瓶中需盛放 (填物质名称),气体从 (填"a"或"b")端通入。(4)装置E的优点是 。II组:制作简易供氧器。用如图2的自制“制氧机”制备【资料】过碳酸钠遇水会分解产生和;易溶于水。【操作】在左瓶中依次加入适量水、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现象】(5)左瓶中黑色粉末翻腾、液体浑浊,瓶壁温热,说明该反应 (填“放热”或“吸热”);右瓶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评价】(6)左瓶中的二氧化锰可通过 、洗涤、烘干等操作回收。(7)右瓶中水的作用是 (写一个即可)。【答案】长颈漏斗;AD;;浓硫酸;a;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放热;过滤;通过气泡观察氧气输出的速率(答案合理即可)【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根据浓硫酸或碱石灰的性质确定所能干燥的气体;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解析】【解答】(1)图1中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2)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为固液常温型反应,则选择A为发生装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溶于水,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D来收集;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为固液常温型反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则小明想用同一套装置分别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是A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可用来干燥氧气,则若采用装置D干燥所收集的O2,瓶中需盛放浓硫酸,则氧气从a端通入b端流出;(4)装置E可通过弹簧夹的打开和关闭来控制固体和液体的接触和分离,从而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则装置E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5)图2中左瓶中黑色粉末翻腾、液体浑浊,瓶壁温热,说明该反应放热;(6)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则左瓶中的二氧化锰可通过过滤、洗涤、烘干等操作回收;(7)氧气不易溶于水,则右瓶中水的作用是通过气泡观察氧气输出的速率。【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来解答;(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发生装置,气态的密度和溶解性来选择收集装置,过氧化铁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来解答;(3)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氧气来解答;(4)根据装置E的优点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来解答;(5)根据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的过程放热来解答;(6)根据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来解答;(7)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图2中右瓶里的水作用是观察氧气输出的速率来解答。19.(2025·潮阳模拟)研究团队以蛋壳(主要成分为)为原料,用两种方法制备,并用制得的进行“碳捕集”性能测试。实验一:高温煅烧蛋壳法制备取一定量蛋壳在950℃下煅烧,测得产率随煅烧时间的变化曲线。(1)该温度下最佳煅烧时间为________小时。(2)煅烧过程中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说明蛋壳中含有 (填字母)。A. 蛋白质 B. 糖类 C. 油脂 D. 无机盐(3)煅烧1小时后的产物中仍含有碳酸钙,用盐酸检验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实验二:高温煅烧醋酸钙法制备用醋酸处理蛋壳制备醋酸钙,再高温煅烧醋酸钙制备。(4)用试纸测定醋酸溶液酸碱度的实验操作是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试纸,________,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数。(5)往等量的蛋壳中加入的醋酸(每次加,醋酸过量),探究温度和加入醋酸的时间对醋酸钙产率的影响:序号 温度/℃ 第一次加醋酸反应时间/分 第二次加醋酸反应时间/分 醋酸钙产率/%① 40 60 40 95② 40 90 40 96③ 40 120 40 93④ 40 90 60 92⑤ 30 90 60 92.9a.根据表中数据,第一次加醋酸的最适宜反应时间是________分钟。b.对比实验________(填标号),推测“醋酸钙产率可能和温度有关”。c.对比实验②④,“醋酸钙产率和第二次加醋酸的反应时间”的关系可能是________。实验三:比较不同实验方法制备的的“碳捕集”性能将实验一、二制备的各取,加热到650℃,均通入足量(反应生成),记录实验过程中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6)对的捕集效果更好的是实验________制备的。(7)当温度超过700℃后,固体质量开始逐渐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答案】(1) 2.5(2) A(3)(4) 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到试纸上(5) 90 ④⑤ 第二次加醋酸的反应时间越长,醋酸钙的产率越低(6) 二(7) 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常用盐的用途;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煅烧时间为2.5h时氧化钙产率最大,说明该温度下最佳煅烧时间为2.5小时;(2)煅烧过程中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说明蛋壳中含有蛋白质,故答案为:A;(3)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4)用pH试纸测定醋酸溶液酸碱度的实验操作是:将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待试纸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数;(5)a、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①②③的温度相同时,第二次加入醋酸的反应时间一定时,则第一次加入醋酸的反应时间为90分钟时,醋酸钙产率最大;b、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④⑤是其他条件相同下,加入醋酸的反应时间一定时,探究温度对醋酸钙产率的影响,则对比实验④⑤,可推测“醋酸钙产率可能和温度有关”;c、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②④是其他条件相同下,温度、第一次加入醋酸的反应时间一定时,探究第二次加入醋酸的反应时间对醋酸钙产率的影响是“醋酸钙产率和第二次加醋酸的反应时间”的关系可能是第二次加醋酸的反应时间越长,醋酸钙的产率越低;(6)由图可知通入二氧化碳后实验二增加的质量比实验一多,说明实验二对二氧化碳的捕集效果更好;(7)当温度超过700℃后,固体质量开始逐渐减少的原因是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分析】根据图示分析可知,该温度下最佳煅烧时间为2.5小时;鸡蛋壳中含有蛋白质;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溶液pH值的测定方法是将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数;利用表中数据分析可知醋酸钙产率与温度和反应时间有关;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来解答。20.(2025·潮阳模拟)氢气是理想的绿色能源。下图是我国科学家研发的制氢和贮氢新工艺。(1)中铁元素化合价为 ,是 色固体。(2)“循环制氢”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除了还有 (填化学式),需不断补充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3)“贮氢”时需通入氩气,其目的是 。与反应可以“释氢”,其原理为:,方框内物质的化学式为 。(4)“反应1~反应3”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写出“反应3”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3;黑(2)、;(3)防止高温时与空气中的反应;(4)反应1;【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解析】【解答】(1)中,锌元素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是黑色固体。(2)由流程可知,反应1是在太阳光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ZnO、Fe3O4,反应2是ZnO、Fe3O4和水反应生成和氢气,则可循环使用的除了还有ZnO、Fe3O4;分析图中信息可知,该循环过程中水被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所以不断消耗的物质是H2O。(3)氢气为可燃性气体,不纯时点燃会发生爆炸,则“贮氢”时需通入氩气,其目的是隔绝空气,防止氢气与空气混合发生爆炸;与反应可以“释氢”的方程式中,而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等号左边Mg、H、O的个数分别为1、6、2,等号右边右4个氢原子,则还少1个镁原子、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方框内物质的化学式为Mg(OH)2。(4)反应1为分解为氧气、氧化锌和四氧化三铁,属于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分解反应;反应2为氧化锌、四氧化三铁和水反应生成和氢气,不属于分解反应;反应3为氢气和Mg2Cu反应生成MgCu2和MgH2,不属于分解反应,则属于分解反应的为反应1;“反应3”的化学方程式为。【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正负价的代数和为0,四氧化三铁是黑色固体来解答;(2)根据制取氢气的循环图示分析可知,分解为氧气、氧化锌和四氧化三铁,氧化锌、四氧化三铁和水反应生成和氢气来解答;(3)根据化学变化中元素守恒,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氢气具有可燃性,混合气体燃烧可能发生爆炸事件来解答;(4)根据分解反应的概念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就是分解反应来解答。(1)中,锌元素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2+2x+(-2)×4=0,解得x=+3。是黑色固体。(2)由流程可知,反应1需要,反应1生成ZnO、Fe3O4,反应2需要ZnO、Fe3O4,反应2又生成,则可循环使用的除了还有ZnO、Fe3O4;分析图中信息可知,该循环过程中水被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所以不断消耗的物质是H2O。(3)氢气为可燃性气体,不纯时点燃会发生爆炸,则“贮氢”时需通入氩气,其目的是隔绝空气,防止氢气与空气混合发生爆炸;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等号左边Mg、H、O的个数分别为1、6、2,等号右边右4个氢原子,则还少1个镁原子、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方框内物质的化学式为Mg(OH)2。(4)反应1为分解为氧气、氧化锌和四氧化三铁,属于分解反应;反应2为氧化锌、四氧化三铁和水反应生成和氢气,不属于分解反应;反应3为氢气和Mg2Cu反应生成MgCu2和MgH2,不属于分解反应,则属于分解反应的为反应1;“反应3”的化学方程式为。21.(2025·潮阳模拟)在含镍电镀废液的回收镍工艺中,需要除去铁元素(以形式存在)。方法是先将氧化为,再通过沉淀除去。氧化时发生的反应为,在不同温度、时,沉铁过程中转化所得产物可能不同,如图所示。(1)中氧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2)现有一定量的某废液,其中含有的被过氧化氢溶液完全氧化,为了得到溶质的质量为的溶液,计算需要一定量废液中含有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沉铁过程中,在160℃、时,转化为 (填化学式)。若调节温度为30℃,,则可得到最终的含铁固体质量为 g(假设没有损耗)。(4)若废液中混有少量,沉铁过程中 (填“会”或“不会”)影响的沉淀。【答案】(1)(2)解:设需要一定量废液中含有的质量为x答:需要一定量废液中含有的质量为。(3);10.7(4)不会【知识点】常用盐的用途;化学式的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解答】(1)中氧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解: 设需要一定量废液中含有的质量为x解得答:需要一定量废液中含有的质量为。(3)由图可知沉铁过程中,在160℃下pH=7时,Fe3+转化为Fe2O3;若调节温度为30℃,pH=6时,则Fe3+转化为氢氧化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则可得到最终的含铁固体质量为:;(4)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成 和 ,这两种离子都不会与或反应生成沉淀,也不会影响和结合生成的反应。【分析】(1)根据物质由元素组成以及元素的质量来解答;(2)根据硫酸亚铁、硫酸和过氧化氢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的方程式中已知硫酸铁的质量和式量来计算硫酸亚铁的质量来解答;(3)根据三价铁在不同温度和pH值时的产物不同来解答;(4)根据氯化钠和三价铁离子、氢氧根均不反应生成沉淀来解答。(1)中氧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过程见答案;(3)由图可知,沉铁过程中,在160℃、pH=7时,Fe3+转化为Fe2O3;若调节温度为30℃,pH=6,则Fe3+转化为氢氧化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则可得到最终的含铁固体质量为:;(4)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成 和 ,这两种离子都不会与或反应生成沉淀,也不会影响或结合生成的反应。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5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学生版).docx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5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