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2025年中考二模化学试卷1.(2025·连州模拟)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蒸馏器(如图)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被视为国宝级文物,该蒸馏器材料属于A.合成材料 B.金属材料 C.复合材料 D.天然材料【答案】B【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解析】【解答】合金是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青铜是一种铜的合金,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材料有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天然材料,而青铜是铜的合金,合金是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属于金属材料来解答。2.(2025·连州模拟)某饼干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如表,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商品名称 XX饼干配料 小麦粉、白砂糖、精炼植物油、鲜鸡蛋、奶油、食盐、膨松剂、碳酸钙、食用香精储藏方法 存放于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保质期 270天(1)配料表中所含的碳酸钙属于A.酸 B.碱 C.氧化物 D.盐(2)配料表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精炼植物油 B.鲜鸡蛋 C.白砂糖 D.小麦粉【答案】(1)D(2)B【知识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酸、碱、盐的概念【解析】【解答】(1)碳酸钙是由金属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答案为:D.(2)A、精炼植物油中富含脂肪,属于油脂类,不符合题意;B、鲜鸡蛋中富含蛋白质,符合题意;C、白砂糖中富含糖类,不符合题意;D、小麦粉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1)根据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而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酸中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碱中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盐的概念是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形成的化合物来解答;(2)根据人体中的六大营养素是水、无机盐、蛋白质、油脂、糖类、维生素来解答。(1)碳酸钙是由金属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D;(2)A、精炼植物油中富含脂肪,不符合题意;B、鲜鸡蛋中富含蛋白质,符合题意;C、白砂糖中富含糖类,不符合题意;D、小麦粉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不符合题意。故选:B。3.(2025·连州模拟)为使我国能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加快开发清洁能源 B.荒漠上多植树种草C.工业废气高空排放 D.减少化石燃料使用【答案】C【知识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解析】【解答】A、加快开发清洁能源,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故A不符合题意;B、植物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因此荒漠上多植树种草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B不符合题意;C、工业废气高空排放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故C符合题意;D、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实现“碳中和”应注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4.(2025·连州模拟)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下列表示3个氧原子的是A.3O B.3 C. D.【答案】A【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解答】A、元素符号表示一个原子,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3O表示3个氧原子,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几个分子,3O2表示3个氧分子,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Al2O3表示氧化铝,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O3表示臭氧这种物质,也表示1个臭氧分子中有3个氧原子,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右下方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右上方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来解答。5.(2025·连州模拟)化学的发展离不开化学家的贡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徐光宪—研究稀土分离技术B.闵恩泽—研究石油化工催化剂C.侯德榜—发现抗疟疾药物青蒿素D.张青莲—测定相对原子质量【答案】C【知识点】化学相关人物及贡献【解析】【解答】A、徐光宪提出了稀土分离的全新理论,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闵恩泽是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者,研发了多种用于石油化工生产的催化剂,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侯德榜改良了制碱工艺,发明了联合制碱法,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张青莲测定了铟、铱、铕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徐光宪提出了稀土分离的全新理论来解答;B、根据闵恩泽研发了多种石油化工生产的催化剂来解答;C、根据侯德榜改良了制碱工艺,发明了联合制碱法来解答;D、根据张青莲测定了铟、铱、铕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来解答。6.(2025·连州模拟)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操作,不合理的是A.制的试剂 B.制的发生装置 C.检查气密性 D.收集A.A B.B C.C D.D【答案】D【知识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万用瓶的使用【解析】【解答】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钙和水,故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则选择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选择试剂合理,不符合题意;B、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防止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且试管口应该略向下倾斜,防止水蒸气冷凝回流炸裂试管,说法合理,不符合题意;C、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已经液封,检查气密性的操作是向右拉活塞,锥形瓶内部气压减小,大气压将空气压入瓶中,则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该操作合理,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因此用多功能瓶收集时,二氧化碳应从长管通入,空气从短管排出,该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来解答;B、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氧气的装置中试管略向下倾斜,试管口的棉花防止粉末堵塞导管来解答;C、根据固液反应不加热的装置中的长颈漏斗与液体形成封液时,向右拉活塞,观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来解答;D、根据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来解答。7.(2025·连州模拟)液态二氧化氮()能与燃料(如偏二甲肼)反应产生高能推力,用于火箭和导弹发动机,则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A.+4 B.+2 C.+1 D.+3【答案】A【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解析】【解答】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而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化合物中正负价的代数和为0来解答。8.(2025·连州模拟)生产航天服的原料之一是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关于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的说法正确的是A.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B.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1C.含有29个原子D.由四种元素组成【答案】D【知识点】物质的元素组成;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解析】【解答】A、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该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B、化学式中右下角的数字表示1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5:10=3∶2,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是由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分子构成,一个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分子是由1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一个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分子共有29个原子,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物质由元素组成以及元素的质量和质量分数,物质由分子构成,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构成来解答。9.(2025·连州模拟)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衣:可用抽丝灼烧的方法鉴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B.食:水果蔬菜中含丰富的维C,适量食用可以预防坏血病C.住:铝制门窗耐腐蚀,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行:氢能源车投入使用,即能节约石油资源,又能保护环境【答案】C【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解析】【解答】A、合成纤维灼烧有刺激性气味,天然纤维中的植物纤维灼烧有烧纸的气味,动物纤维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燃烧后的气味不同,可以鉴别,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水果蔬菜中含丰富的维C,适量食用可以预防坏血病,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铝制门窗耐腐蚀,是因为铝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阻止内部铝的进一步氧化,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氢能源车投入使用即节约石油资源,氢能源燃烧产物只有水,对环境无污染,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毛是天然材料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灼烧没有气味,合成材料灼烧有刺激性气味来解答;B、根据元素在人体中的作用,缺维生素C得坏血病,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来解答;C、根据铝易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碍铝的进一步氧化来解答;D、根据氢气是理想的新能源,对环境无污染来解答。10.(2025·连州模拟)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可用于外太空核反应堆的钼合金。钼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钼的原子序数为42 B.钼的元素符号为MOC.钼是非金属元素 D.钼原子的质量是95.96g【答案】A【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左上方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故钼的原子序数为42,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右上方的符号为元素符号,所以钼的元素符号为Mo,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钼字有金字旁,钼属于金属元素,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下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则钼原子的质量是95.96,国际单位为“1”,通常省略不写,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左上方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质子数,右上方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以及是否是金属元素,下方的数字表示原子的相对质量,国际单位是“一”来解答。11.(2025·连州模拟)可用作钾肥,对大豆的生长具有重要的作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硝酸钾饱和溶液从10℃升温至40℃,仍是饱和溶液B.4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4%C.30℃,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4gD.70℃时,将65g加入到50g水中,形成不饱和溶液【答案】D【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解答】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硝酸钾饱和溶液从10℃升温至40℃,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大,变为不饱和溶液,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4克,故该温度下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40℃时的溶解度为64g,所以30℃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64g,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70℃时的溶解度为138g,70℃时50g水溶解69g硝酸钾正好饱和,故70℃时将65g 加入到50g水中形成了不饱和溶液,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高低温下的饱和溶液将变成不饱和溶液,根据某温度时的硝酸钾的溶解度的含义来计算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利用溶解度计算该温度下的一定量的物质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是否形成饱和溶液来解答。12.(2025·连州模拟)“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下列劳动实践与化学知识没有直接关联的是选项 劳动实践 化学知识A 利用活性炭自制净水器 活性炭具有杀菌消毒作用B 菜刀使用后要洗净擦干 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锈C 种植绿植施用 属于复合肥D 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作龙舟桨 碳纤维复合材料密度小、强度高A.A B.B C.C D.D【答案】A【知识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解析】【解答】A、活性炭的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常在净化器中加入活性炭来吸附物质,符合题意;B、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铁锈氧化铁,因此菜刀使用后要洗净擦干并且防止干燥的地方,防止菜刀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锈,分析正确,不符合题意;C、在磷酸二氢铵中含N、P、K三种元素中的N、P元素,因此属于复合肥,可用于种植绿植,分析正确,不符合题意;D、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密度小、强度高的特点,碳纤维属于复合材料;常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作龙舟桨,分析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根据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来解答;B、根据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氧化铁,防止铁生锈的措施是隔绝铁与氧气或水的接触来解答;C、根据化肥有氮肥、钾肥和磷肥,某物质中含有氮、磷、钾中的某种元素就是什么肥,若含有氮、磷、钾中的任意2种或三种则是复合肥来解答;D、根据复合材料的密度小,强度大,而碳纤维是复合材料来解答。13.(2025·连州模拟)在“哪吒之魔童闹海”电影里,无量仙翁使用天元鼎炼制仙丹。古人记载炼丹时是将红色的氧化汞(HgO)粉末放入丹炉中加热,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B.反应后原子的个数增多C.参加反应的甲、反应生成的丙分子个数比为2:1D.甲、乙、丙三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答案】C【知识点】物质的微粒性;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解析】【解答】利用反应模型图分析可知,甲是氧化汞,乙是金属汞,丙是氧气;该反应是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A、氧化汞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汞和氧气,氧化汞分子变成汞原子和氧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化学变化中元素守恒,反应前后汞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相等,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参加反应的甲(氧化汞)和反应生成的丙(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4∶2=2∶1,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氧化汞是由氧化汞分子构成的,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甲、乙、丙三种物质不都是由分子构成的,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反应模型图分析可知,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金属汞和氧气;物质由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变化,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来解答。14.(2025·连州模拟)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 验证烧碱有吸水性 探究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设计选项 A B C DA.A B.B C.C D.D【答案】B【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金属活动性的探究【解析】【解答】A、该实验中,一段时间后,托盘天平“左高右低”,说明烧碱固体具有吸水性,吸收了饱和食盐水中的水分,从而导致质量增加,该实验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B、将打磨后的铁丝分别伸入硫酸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铁比铜活泼;铁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有银白色固体析出,说明铁比银活泼;但是无法探究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该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符合题意;C、红磷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物质五氧化二磷,该实验可以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利用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放热和压强差来测定水的体积就是氧气的体积,该实验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D、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且该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待完全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天平平衡,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该实验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而质量增加来解答;B、根据金属活泼性顺序,铁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强者置换弱者来解答;C、根据氧气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利用压强差来测定氧气的体积来解答;D、根据化学变化中元素守恒,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有气体参加或生成需在密闭容器内进行来解答。15.(2025·连州模拟)明代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记载:“凡升水银,或用嫩白次砂,……,其下炭质亦用三十斤。凡升汞,上盖一釜,釜当中留一小孔,釜傍盐泥涂固……。煅火之时,曲溜一头插入釜中通气,……,釜中之气在达于罐中之水而止。”(1)用水银体温计测体温时汞柱升高原因 (从微观角度分析)。(2)“炭质”燃烧常用风箱鼓风辅助,目的是 。(3)“涂固”的目的是保障容器 ,以防汞蒸气泄露;“罐中之水”的作用是液封“空管”和 。(4)“升炼水银”与实验室中 (填序号)原理类似。a.蒸发 b.蒸馏 c.过滤 d.结晶(5)“白次砂”主要含HgS,受热分解生成汞单质和硫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温度升高,汞原子间的间隔增大(2)增大氧气的浓度,促进 “炭质” 充分燃烧(3)气密性良好;冷凝汞蒸气(4)b(5)【知识点】蒸发与蒸馏操作;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解析】【解答】(1)水银是汞的俗称,金属汞由原子构成。用水银体温计测体温时,温度升高时汞原子间的间隔增大,从而导致汞柱升高。(2)炭质燃烧时用风箱鼓风来增大氧气的浓度,使炭质充分燃烧。(3)涂固可以保障容器的气密性良好,这样就能防止汞蒸气泄露;罐中之水一方面液封 空管,另一方面可以冷凝汞蒸气,使汞蒸气转化为液态汞。(4)升炼水银的过程中是将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金属汞蒸气,再将汞蒸气冷凝得到液态汞;而蒸馏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的方法;升炼水银的过程与蒸馏原理类似;蒸发是将溶液中的溶剂除去得到溶质;过滤是将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结晶是从溶液中得到溶质晶体。(5)白次砂主要含HgS,硫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单质和硫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分析】根据汞由原子构成,温度升高汞原子间的间隔增大,增大氧气的浓度使其充分反应,硫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硫,汞由气态变成液态,蒸馏是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蒸发溶液中的水份得到溶质,过滤分离溶和不溶物来解答。(1)水银是汞的俗称,汞由汞原子构成。当用水银体温计测体温时,温度升高,汞原子间的间隔增大,从而导致汞柱升高。(2)“炭质” 燃烧时用风箱鼓风,能增大氧气的浓度,使氧气更充足,从而促进 “炭质” 充分燃烧。(3)“涂固” 可以保障容器的气密性良好,这样就能防止汞蒸气泄露。“罐中之水” 一方面液封 “空管”,另一方面可以冷凝汞蒸气,使汞蒸气转化为液态汞。(4)“升炼水银” 是将汞从其化合物中分离出来并得到汞蒸气,再将汞蒸气冷凝得到液态汞,蒸馏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的方法,“升炼水银” 的过程与蒸馏原理类似;蒸发是将溶液中的溶剂除去得到溶质;过滤是将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结晶是从溶液中得到溶质晶体。(5)“白次砂” 主要含,受热分解生成汞单质和硫磺,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6.(2025·连州模拟)综合利用海水资源是工农业发展的需要。海水晒盐是世界上最早利用海水资源的产业,渗析海水浓缩制盐是最常见的制盐技术,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浓缩海水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钠、氯化镁、溴化钠等。液态溴单质通过酸化氧化的方法得到,因其沸点低,可用热空气法吹出溴气()。剩余的浓海水和石灰乳可制备氢氧化镁阻燃剂。海洋中还含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如海带,海带的利用已实现产业化。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1)海水中的钠、溴、镁以 (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2)溴化钠中溴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溴化钠的化学式是 。(3)热空气法吹出溴气,利用了溴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4)将氯化钠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通入如图所示装置中,通过AEM-阴离子交换膜,和(填化学符号) 通过CEM-阳离子交换膜,得到淡化液和浓缩海水。(5)利用浓海水中的氯化镁与石灰乳[主要成分为]反应,可制备固体氢氧化镁阻燃剂,并生成氯化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6)从人体健康角度分析,海带利用产业化的意义是 。【答案】(1)化合物(2)NaBr(3)物理(4)Mg2+(5);复分解(6)通过提供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的海带产品,满足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促进人体健康【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单质和化合物【解析】【解答】(1)依据信息:浓缩海水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钠、氯化镁、溴化钠等,海水中的钠、溴、镁以离子形式存在,与其他阴离子构成化合物,因此海水中的钠、溴、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2)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而在溴化钠中溴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钠元素常显+1价,则溴化钠的化学式是NaBr;(3)液态溴单质通过酸化氧化的方法得到,因其沸点低可用热空气法吹出溴气,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利用了溴的物理性质;(4)将氯化钠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通入如图所示装置中,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氯化镁是由氯离子和镁离子构成的,Cl-通过AEM-阴离子交换膜,则Na+、Mg2+通过CEM-阳离子交换膜,得到淡化液和浓缩海水;(5)浓海水与石灰乳制备氢氧化镁的反应是氯化镁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6)从人体健康角度分析,海带利用产业化的意义:通过提供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的海带产品,满足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促进人体健康。【分析】(1)根据物质由元素组成,元素均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来解答;(2)根据化合物中正负价的代数和为0来解答;(3)根据不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溴的沸点低来解答;(4)根据如图的氯离子、钠镁离子通过交换膜得到淡水和浓海水来解答;(5)根据氯化镁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来解答;(6)根据人体中的六大营养素和人体中的元素在人体中的作用来解答。(1)依据信息:浓缩海水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钠、氯化镁、溴化钠等,海水中的钠、溴、镁以离子形式存在,与其他阴离子构成化合物,因此海水中的钠、溴、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2)溴化钠中溴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钠元素常显+1价,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溴化钠的化学式是NaBr;(3)液态溴单质通过酸化氧化的方法得到,因其沸点低,可用热空气法吹出溴气,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利用了溴的物理性质;(4)将氯化钠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通入如图所示装置中,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氯化镁是由氯离子和镁离子构成的,Cl-通过AEM-阴离子交换膜,则Na+、Mg2+通过CEM-阳离子交换膜,得到淡化液和浓缩海水;(5)浓海水与石灰乳制备氢氧化镁的反应是氯化镁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复分解反应;(6)从人体健康角度分析,海带利用产业化的意义:通过提供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的海带产品,满足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促进人体健康。17.(2025·连州模拟)实验室制取气体。(1)ⅰ.仪器a的名称是 ,用A装置制取气体,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 。ⅱ.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装置的特点是 。(2)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操作 现象 结论实验观察到 (填字母)。 a.甲中铁锈溶解,有少量气泡冒出 b.乙中冒出大量气泡 c.反应后溶液都为无色 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某些活泼金属如钾、钙、钠、铁、 (填一种)等;某些盐发生反应。(3)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ⅰ.如图是“检测站”测到某城区5月4日的空气质量情况,当天 (填“非常适合”、“不适合”)户外运动,其首要污染物是 。ⅱ.若要获得天气的其他情况,“检测站”还需选择 (答一种)等气象传感器。【答案】(1)酒精灯;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2)ab;锌(3)非常适合;O3;温度 (或 “风速” 或 “湿度”)【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空气的污染与防治;酸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解析】【解答】(1)i:仪器 a 是酒精灯;在加热固体药品制取气体时,比如用A装置制取气体,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ii: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B装置中的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药品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的速率。(2)①现象:在探究酸的化学性质实验中,生锈的铁片表面的铁锈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红棕色的氯化铁溶液,当铁锈反应完后,铁会继续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有少量气泡冒出,故甲中会出现铁锈溶解并有少量气泡冒出的现象;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会冒出大量气泡。所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ab。②结论:通过这个实验,酸与铁锈(金属氧化物)、铁、锌(活泼金属)、碳酸钙(盐)发生了反应,所以可以得出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活泼金属、某些盐发生反应。(3) ⅰ 、通过观察空气质量情况图可知,当天的空气质量指数为28,质量级别为优,非常适合户外运动;首要污染物是臭氧。ⅱ 、要获得天气的其他情况,比如了解环境的冷热程度,就需要温度传感器;若想知道空气流动的速度,风速传感器能发挥作用;而想要掌握空气的潮湿程度,则需用到湿度传感器。【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引起炸裂试管;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分液漏斗的优点是控制反应速度来解答;(2)根据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酸的通性是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活泼的金属反应,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来解答;(3)根据空气质量级别的图示分析可知,当天空气优适宜户外运动,首要空气污染物是臭氧,利用传感器来检查空气质量情况来解答。(1)i:观察可知,仪器 a 是酒精灯。在加热固体药品制取气体时,比如用 A 装置制取气体,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ii: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观察 B 装置可知,该装置通过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药品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的速率。(2)①在探究酸的化学性质实验中,生锈的铁片表面的铁锈先与稀盐酸反应,铁锈溶解,溶液变成黄色,当铁锈反应完后,铁会继续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有少量气泡冒出,所以甲中会出现铁锈溶解,有少量气泡冒出的现象;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会冒出大量气泡。所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ab。②通过这个实验,酸与铁锈(金属氧化物)、铁、锌(活泼金属)、碳酸钙(盐)发生了反应,所以可以得出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活泼金属、某些盐发生反应。(3)①观察空气质量情况图可知,当天的空气质量指数(AQI)为 28,属于优的等级。一般来说,空气质量为优时非常适合户外运动。②从图中可以看到,各项污染物中臭氧的占比相对较大,所以其首要污染物是臭氧。③要获得天气的其他情况,比如了解环境的冷热程度,就需要温度传感器;若想知道空气流动的速度,风速传感器能发挥作用;而想要掌握空气的潮湿程度,则需用到湿度传感器。18.(2025·连州模拟)市面上有一种自动充气气球,只需挤破气球内的液体包,流出的液体与气球中的白色粉末接触产生气体,就能实现气球的自动充气。同学们对此展开项目式探究。任务一:自动充气气球的原理(1)同学们触摸气球发现气球中有一个“小液包”与一小块白色固体,如图1,捏破“小液包”,气球慢慢鼓起,并发出嘶嘶声,气球温度变凉并逐渐下沉。同学们用剪刀在已充气的气球上剪小口,插入导管,导管另一端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溶液变浑浊,证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另取少量“小液包”,用pH试纸测量其溶液的p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a.把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b.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pHc.值测得其溶液的pH为8.2任务二:白色固体成分探究【猜测】白色固体可能为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查阅资料】①同学们查阅相关产品说明后了解到“小液包”内的液体是柠檬酸。②与相同浓度的柠檬酸反应,碳酸氢钠比碳酸钠更剧烈。③价格参考:碳酸钠2200元/吨、碳酸氢钠1700元/吨。【实验探究一】(3)为验证白色固体的成分,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搅拌 固体全部溶解 样品中不含 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白色固体为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二者均有(4)请从安全角度分析,小液包内液体用柠檬酸而不用稀盐酸或稀硫酸的原因可能是 。【实验探究二】为验证白色固体中是否含有碳酸钠,同学们设计如图2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分别测量等质量的碳酸钠、碳酸氢钠、白色固体样品与等体积、等浓度盐酸反应时锥形瓶内的压强变化,测量结果如图3所示。(5)分析图像,得出白色固体一定仅含碳酸氢钠的理由是 ;相同条件下,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碳酸钠 (填“>”或“<”)碳酸氢钠。(6)从原料成本和反应速率分析,自动充气气球选用碳酸氢钠的原因是 。【答案】CO2+Ca(OH)2=CaCO3↓+H2O;b;碳酸钙;固体全部溶解,产生大量气泡;稀盐酸或稀硫酸是强酸,腐蚀性较强,而柠檬酸是弱酸,腐蚀性较小,使用柠檬酸更安全;白色固体与盐酸反应时锥形瓶内压强变化曲线与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时压强变化曲线一致;<;成本低且反应速率较快【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盐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酸、碱性废水的处理【解析】【解答】(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的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2)a 、把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会污染待测液,该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b 、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值的方法是将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 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pH值,该操作正确,符合题意;c、pH试纸只能粗略测量溶液pH值,读数为整数,不能读出8.2,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3)碳酸钙难溶于水,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固体全部溶解,样品中不含碳酸钙(或CaCO3);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该实验的结论是白色固体为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二者均有,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会观察到固体全部溶解,产生大量气泡;(4)从安全角度分析,小液包内液体用柠檬酸而不用稀盐酸或稀硫酸的原因可能是稀盐酸或稀硫酸是强酸,腐蚀性较强,而柠檬酸是弱酸,腐蚀性较小,使用柠檬酸更安全;(5)分析图像可知白色固体一定仅含碳酸氢钠的理由是 白色固体与盐酸反应时锥形瓶内压强变化曲线与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时压强变化曲线一致;根据图3,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完全反应,碳酸氢钠所需时间更少,因此相同条件下,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碳酸钠<碳酸氢钠。(6)根据资料可知,碳酸氢钠的价格(1700元/吨)低于碳酸钠(2200元/吨),且碳酸氢钠与柠檬酸反应速率较快,适合用于自动充气气球。【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来解答;(2)根据溶液酸碱度的测定方法是用pH试纸来测定溶液的pH值,测定方法是将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 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pH值来解答;(3)根据碳酸钙难溶于水,碳酸钠、碳酸氢钠溶于水,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来解答;(4)根据稀盐酸、稀硫酸是强酸,腐蚀性较强;而柠檬酸是弱酸,腐蚀性较小来解答;(5)根据图3,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别与稀盐酸完全反应,碳酸氢钠比碳酸钠的反应速度快来解答;(6)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碳酸氢钠与柠檬酸反应速率较快,适合用于自动充气气球且碳酸氢钠的价格比碳酸钠便宜来解答。19.(2025·连州模拟)铜箔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制造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一种制造铜箔工艺的主要工序如图所示。(1)铜是人体所需的 元素(填“常量”或“微量”)。(2)“溶铜”前,粉碎处理铜原料的目的是 。(3)①“溶铜”中,存在铜与氧气及稀硫酸()在80℃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的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工业生产时可用纯氧代替空气。这一措施能排除其它气体的影响,还具有的优点是 。②“操作1”的目的是除去难溶性固体杂质,该操作名称为 。该操作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4)“制箔”中,发生的反应:,X的化学式为 。物质X可用于溶铜和 工序。(5)“制箔”中,需生产抗拉强度大于355MPa且延伸率大于13,5%的铜箔,据如图可知,温度应控制在内 (填字母)。a.45~49℃ b.50~52℃ c.53~55℃ d.56~60℃【答案】(1)微量(2)增大铜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从而加快反应速率(3)2Cu+O2+2H2SO42CuSO4+2H2O;能使反应速率更快, 提高生产效率;过滤;漏斗(4)H2SO4;酸洗(5)c【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解析】【解答】(1)铜在人体中含量较少,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2)“溶铜” 前粉碎处理铜原料能增大铜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从而加快反应速率;(3)①铜与氧气及稀硫酸在80℃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2H2SO42CuSO4+2H2O;工业生产时用纯氧代替空气,除排除其它气体影响外,纯氧中氧气含量高,能使反应速率更快,提高生产效率;②“操作 1” 目的是除去难溶性固体杂质的操作名称为过滤;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而在反应中,反应前有2个铜原子、2个硫原子、10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而反应后有2个铜原子、2个氧原子,故2X中含有2个硫原子、8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H2SO4; 由工艺流程可知,物质X(硫酸)可用于溶铜和酸洗工序;(5)“制箔”中,需生产抗拉强度大于355MPa且延伸率大于13.5%的铜箔,据图2可知,温度应控制在53~55℃。故答案为:c.【分析】(1)根据人体中的元素有微粒元素和常量元素,而铜是微量元素来解答;(2)根据粉碎处理铜原料来增大铜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来解答;(3)根据铜与氧气及稀硫酸在80℃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度越快,过滤分离溶和不溶物,过滤操作中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来解答;(4)根据化学变化中元素守恒,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酸不和铜反应来解答;(5)根据图示分析,制取铜箔需温度控制在53~55℃来解答。(1)铜在人体中含量较少,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2)“溶铜” 前,粉碎处理铜原料,能增大铜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从而加快反应速率;(3)①铜与氧气及稀硫酸在80℃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Cu+O2+2H2SO42CuSO4+2H2O;工业生产时用纯氧代替空气,除排除其它气体影响外,纯氧中氧气含量高,能使反应速率更快,提高生产效率;②“操作 1” 目的是除去难溶性固体杂质,该操作名称为过滤;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4)在反应中,反应前有2个铜原子、2个硫原子、10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反应后有2个铜原子、2个氧原子,所以2X中含有2个硫原子、8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则X的化学式为H2SO4; 由工艺流程可知,物质X(硫酸)可用于溶铜和酸洗工序;(5)“制箔”中,需生产抗拉强度大于355MPa且延伸率大于13.5%的铜箔,据图2可知,温度应控制在53~55℃。故选c。20.(2025·连州模拟)铁红(主要成分是)颜色鲜艳,稳定无毒,是中国传统红色颜料的重要着色剂。用绿矾()制备铁红的两种方法如图所示。方法1是《天工开物》等古文中所记载的直接焙烧“绿矾”制备“铁红”的方法,其原理为;(1)现代企业常用方法2制铁红,对比方法1,其优点有 (写出一条即可)。(2)方法2中,反应ⅰ发生的主要反应为:。现有100k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2%的溶液,理论上可得到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3)如图为发生反应ⅱ时不同煅烧温度对产品中质量分数的影响,根据该图分析,煅烧的最佳温度为 ℃。【答案】(1)环保、反应条件温和(2)解:设理论上可得到的质量为x。答:理论上可得到的质量为8.9kg。(3)800【知识点】盐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解答】(1)由题干信息可知,方法1需要高温焙烧绿矾,同时产物有SO3、SO2会污染空气;而方法2先将绿矾转化为,再转化为,反应条件比较温和,且不产生SO3、SO2等污染物,故对比方法1,方法2的优点有:环保、反应条件温和等;(2) 解:设理论上可得到的质量为x。答:理论上可得到的质量为8.9kg。(3)由图可知,煅烧温度为800℃时质量分数最大,故煅烧的最佳温度为800℃。【分析】(1)根据方法1,高温焙烧绿矾生成氧化铁、水、SO3、SO2会污染空气;方法2是硫酸亚铁、过氧化氢和水反应生成硫酸和对环境无污染来解答;(2)根据硫酸亚铁、过氧化氢和水反应生成硫酸和的方程式中已知硫酸亚铁的质量和式量来计算来解答;(3)根据图示分析可知,高温煅烧温度在800℃时产生的质量分数最大来解答。(1)由题干信息可知,方法1需要高温焙烧绿矾,同时产物有SO3、SO2,会污染空气,而方法2先将绿矾转化为,再转化为,反应条件比较温和,且不产生SO3、SO2等污染物,故对比方法1,其优点有:环保、反应条件温和等;(2)计算过程见答案;(3)由图可知,煅烧温度为800℃时质量分数最大,故煅烧的最佳温度为800℃。1 / 1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2025年中考二模化学试卷1.(2025·连州模拟)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蒸馏器(如图)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被视为国宝级文物,该蒸馏器材料属于A.合成材料 B.金属材料 C.复合材料 D.天然材料2.(2025·连州模拟)某饼干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如表,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商品名称 XX饼干配料 小麦粉、白砂糖、精炼植物油、鲜鸡蛋、奶油、食盐、膨松剂、碳酸钙、食用香精储藏方法 存放于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保质期 270天(1)配料表中所含的碳酸钙属于A.酸 B.碱 C.氧化物 D.盐(2)配料表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精炼植物油 B.鲜鸡蛋 C.白砂糖 D.小麦粉3.(2025·连州模拟)为使我国能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加快开发清洁能源 B.荒漠上多植树种草C.工业废气高空排放 D.减少化石燃料使用4.(2025·连州模拟)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下列表示3个氧原子的是A.3O B.3 C. D.5.(2025·连州模拟)化学的发展离不开化学家的贡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徐光宪—研究稀土分离技术B.闵恩泽—研究石油化工催化剂C.侯德榜—发现抗疟疾药物青蒿素D.张青莲—测定相对原子质量6.(2025·连州模拟)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操作,不合理的是A.制的试剂 B.制的发生装置 C.检查气密性 D.收集A.A B.B C.C D.D7.(2025·连州模拟)液态二氧化氮()能与燃料(如偏二甲肼)反应产生高能推力,用于火箭和导弹发动机,则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A.+4 B.+2 C.+1 D.+38.(2025·连州模拟)生产航天服的原料之一是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关于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的说法正确的是A.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B.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1C.含有29个原子D.由四种元素组成9.(2025·连州模拟)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衣:可用抽丝灼烧的方法鉴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B.食:水果蔬菜中含丰富的维C,适量食用可以预防坏血病C.住:铝制门窗耐腐蚀,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行:氢能源车投入使用,即能节约石油资源,又能保护环境10.(2025·连州模拟)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可用于外太空核反应堆的钼合金。钼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钼的原子序数为42 B.钼的元素符号为MOC.钼是非金属元素 D.钼原子的质量是95.96g11.(2025·连州模拟)可用作钾肥,对大豆的生长具有重要的作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硝酸钾饱和溶液从10℃升温至40℃,仍是饱和溶液B.4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4%C.30℃,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4gD.70℃时,将65g加入到50g水中,形成不饱和溶液12.(2025·连州模拟)“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下列劳动实践与化学知识没有直接关联的是选项 劳动实践 化学知识A 利用活性炭自制净水器 活性炭具有杀菌消毒作用B 菜刀使用后要洗净擦干 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锈C 种植绿植施用 属于复合肥D 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作龙舟桨 碳纤维复合材料密度小、强度高A.A B.B C.C D.D13.(2025·连州模拟)在“哪吒之魔童闹海”电影里,无量仙翁使用天元鼎炼制仙丹。古人记载炼丹时是将红色的氧化汞(HgO)粉末放入丹炉中加热,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B.反应后原子的个数增多C.参加反应的甲、反应生成的丙分子个数比为2:1D.甲、乙、丙三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14.(2025·连州模拟)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 验证烧碱有吸水性 探究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设计选项 A B C DA.A B.B C.C D.D15.(2025·连州模拟)明代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记载:“凡升水银,或用嫩白次砂,……,其下炭质亦用三十斤。凡升汞,上盖一釜,釜当中留一小孔,釜傍盐泥涂固……。煅火之时,曲溜一头插入釜中通气,……,釜中之气在达于罐中之水而止。”(1)用水银体温计测体温时汞柱升高原因 (从微观角度分析)。(2)“炭质”燃烧常用风箱鼓风辅助,目的是 。(3)“涂固”的目的是保障容器 ,以防汞蒸气泄露;“罐中之水”的作用是液封“空管”和 。(4)“升炼水银”与实验室中 (填序号)原理类似。a.蒸发 b.蒸馏 c.过滤 d.结晶(5)“白次砂”主要含HgS,受热分解生成汞单质和硫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6.(2025·连州模拟)综合利用海水资源是工农业发展的需要。海水晒盐是世界上最早利用海水资源的产业,渗析海水浓缩制盐是最常见的制盐技术,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浓缩海水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钠、氯化镁、溴化钠等。液态溴单质通过酸化氧化的方法得到,因其沸点低,可用热空气法吹出溴气()。剩余的浓海水和石灰乳可制备氢氧化镁阻燃剂。海洋中还含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如海带,海带的利用已实现产业化。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1)海水中的钠、溴、镁以 (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2)溴化钠中溴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溴化钠的化学式是 。(3)热空气法吹出溴气,利用了溴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4)将氯化钠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通入如图所示装置中,通过AEM-阴离子交换膜,和(填化学符号) 通过CEM-阳离子交换膜,得到淡化液和浓缩海水。(5)利用浓海水中的氯化镁与石灰乳[主要成分为]反应,可制备固体氢氧化镁阻燃剂,并生成氯化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6)从人体健康角度分析,海带利用产业化的意义是 。17.(2025·连州模拟)实验室制取气体。(1)ⅰ.仪器a的名称是 ,用A装置制取气体,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 。ⅱ.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装置的特点是 。(2)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操作 现象 结论实验观察到 (填字母)。 a.甲中铁锈溶解,有少量气泡冒出 b.乙中冒出大量气泡 c.反应后溶液都为无色 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某些活泼金属如钾、钙、钠、铁、 (填一种)等;某些盐发生反应。(3)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ⅰ.如图是“检测站”测到某城区5月4日的空气质量情况,当天 (填“非常适合”、“不适合”)户外运动,其首要污染物是 。ⅱ.若要获得天气的其他情况,“检测站”还需选择 (答一种)等气象传感器。18.(2025·连州模拟)市面上有一种自动充气气球,只需挤破气球内的液体包,流出的液体与气球中的白色粉末接触产生气体,就能实现气球的自动充气。同学们对此展开项目式探究。任务一:自动充气气球的原理(1)同学们触摸气球发现气球中有一个“小液包”与一小块白色固体,如图1,捏破“小液包”,气球慢慢鼓起,并发出嘶嘶声,气球温度变凉并逐渐下沉。同学们用剪刀在已充气的气球上剪小口,插入导管,导管另一端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溶液变浑浊,证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另取少量“小液包”,用pH试纸测量其溶液的p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a.把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b.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pHc.值测得其溶液的pH为8.2任务二:白色固体成分探究【猜测】白色固体可能为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查阅资料】①同学们查阅相关产品说明后了解到“小液包”内的液体是柠檬酸。②与相同浓度的柠檬酸反应,碳酸氢钠比碳酸钠更剧烈。③价格参考:碳酸钠2200元/吨、碳酸氢钠1700元/吨。【实验探究一】(3)为验证白色固体的成分,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搅拌 固体全部溶解 样品中不含 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白色固体为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二者均有(4)请从安全角度分析,小液包内液体用柠檬酸而不用稀盐酸或稀硫酸的原因可能是 。【实验探究二】为验证白色固体中是否含有碳酸钠,同学们设计如图2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分别测量等质量的碳酸钠、碳酸氢钠、白色固体样品与等体积、等浓度盐酸反应时锥形瓶内的压强变化,测量结果如图3所示。(5)分析图像,得出白色固体一定仅含碳酸氢钠的理由是 ;相同条件下,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碳酸钠 (填“>”或“<”)碳酸氢钠。(6)从原料成本和反应速率分析,自动充气气球选用碳酸氢钠的原因是 。19.(2025·连州模拟)铜箔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制造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一种制造铜箔工艺的主要工序如图所示。(1)铜是人体所需的 元素(填“常量”或“微量”)。(2)“溶铜”前,粉碎处理铜原料的目的是 。(3)①“溶铜”中,存在铜与氧气及稀硫酸()在80℃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的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工业生产时可用纯氧代替空气。这一措施能排除其它气体的影响,还具有的优点是 。②“操作1”的目的是除去难溶性固体杂质,该操作名称为 。该操作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4)“制箔”中,发生的反应:,X的化学式为 。物质X可用于溶铜和 工序。(5)“制箔”中,需生产抗拉强度大于355MPa且延伸率大于13,5%的铜箔,据如图可知,温度应控制在内 (填字母)。a.45~49℃ b.50~52℃ c.53~55℃ d.56~60℃20.(2025·连州模拟)铁红(主要成分是)颜色鲜艳,稳定无毒,是中国传统红色颜料的重要着色剂。用绿矾()制备铁红的两种方法如图所示。方法1是《天工开物》等古文中所记载的直接焙烧“绿矾”制备“铁红”的方法,其原理为;(1)现代企业常用方法2制铁红,对比方法1,其优点有 (写出一条即可)。(2)方法2中,反应ⅰ发生的主要反应为:。现有100k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2%的溶液,理论上可得到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3)如图为发生反应ⅱ时不同煅烧温度对产品中质量分数的影响,根据该图分析,煅烧的最佳温度为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解析】【解答】合金是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青铜是一种铜的合金,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材料有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天然材料,而青铜是铜的合金,合金是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属于金属材料来解答。2.【答案】(1)D(2)B【知识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酸、碱、盐的概念【解析】【解答】(1)碳酸钙是由金属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答案为:D.(2)A、精炼植物油中富含脂肪,属于油脂类,不符合题意;B、鲜鸡蛋中富含蛋白质,符合题意;C、白砂糖中富含糖类,不符合题意;D、小麦粉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1)根据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而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酸中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碱中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盐的概念是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形成的化合物来解答;(2)根据人体中的六大营养素是水、无机盐、蛋白质、油脂、糖类、维生素来解答。(1)碳酸钙是由金属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D;(2)A、精炼植物油中富含脂肪,不符合题意;B、鲜鸡蛋中富含蛋白质,符合题意;C、白砂糖中富含糖类,不符合题意;D、小麦粉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不符合题意。故选:B。3.【答案】C【知识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解析】【解答】A、加快开发清洁能源,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故A不符合题意;B、植物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因此荒漠上多植树种草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B不符合题意;C、工业废气高空排放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故C符合题意;D、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实现“碳中和”应注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4.【答案】A【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解答】A、元素符号表示一个原子,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3O表示3个氧原子,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几个分子,3O2表示3个氧分子,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Al2O3表示氧化铝,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O3表示臭氧这种物质,也表示1个臭氧分子中有3个氧原子,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右下方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右上方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来解答。5.【答案】C【知识点】化学相关人物及贡献【解析】【解答】A、徐光宪提出了稀土分离的全新理论,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闵恩泽是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者,研发了多种用于石油化工生产的催化剂,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侯德榜改良了制碱工艺,发明了联合制碱法,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张青莲测定了铟、铱、铕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徐光宪提出了稀土分离的全新理论来解答;B、根据闵恩泽研发了多种石油化工生产的催化剂来解答;C、根据侯德榜改良了制碱工艺,发明了联合制碱法来解答;D、根据张青莲测定了铟、铱、铕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来解答。6.【答案】D【知识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万用瓶的使用【解析】【解答】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钙和水,故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则选择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选择试剂合理,不符合题意;B、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防止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且试管口应该略向下倾斜,防止水蒸气冷凝回流炸裂试管,说法合理,不符合题意;C、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已经液封,检查气密性的操作是向右拉活塞,锥形瓶内部气压减小,大气压将空气压入瓶中,则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该操作合理,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因此用多功能瓶收集时,二氧化碳应从长管通入,空气从短管排出,该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来解答;B、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氧气的装置中试管略向下倾斜,试管口的棉花防止粉末堵塞导管来解答;C、根据固液反应不加热的装置中的长颈漏斗与液体形成封液时,向右拉活塞,观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来解答;D、根据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来解答。7.【答案】A【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解析】【解答】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而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化合物中正负价的代数和为0来解答。8.【答案】D【知识点】物质的元素组成;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解析】【解答】A、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该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B、化学式中右下角的数字表示1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5:10=3∶2,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是由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分子构成,一个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分子是由1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一个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分子共有29个原子,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物质由元素组成以及元素的质量和质量分数,物质由分子构成,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构成来解答。9.【答案】C【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解析】【解答】A、合成纤维灼烧有刺激性气味,天然纤维中的植物纤维灼烧有烧纸的气味,动物纤维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燃烧后的气味不同,可以鉴别,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水果蔬菜中含丰富的维C,适量食用可以预防坏血病,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铝制门窗耐腐蚀,是因为铝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阻止内部铝的进一步氧化,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氢能源车投入使用即节约石油资源,氢能源燃烧产物只有水,对环境无污染,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毛是天然材料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灼烧没有气味,合成材料灼烧有刺激性气味来解答;B、根据元素在人体中的作用,缺维生素C得坏血病,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来解答;C、根据铝易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碍铝的进一步氧化来解答;D、根据氢气是理想的新能源,对环境无污染来解答。10.【答案】A【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左上方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故钼的原子序数为42,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右上方的符号为元素符号,所以钼的元素符号为Mo,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钼字有金字旁,钼属于金属元素,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下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则钼原子的质量是95.96,国际单位为“1”,通常省略不写,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左上方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质子数,右上方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以及是否是金属元素,下方的数字表示原子的相对质量,国际单位是“一”来解答。11.【答案】D【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解答】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硝酸钾饱和溶液从10℃升温至40℃,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大,变为不饱和溶液,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4克,故该温度下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40℃时的溶解度为64g,所以30℃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64g,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70℃时的溶解度为138g,70℃时50g水溶解69g硝酸钾正好饱和,故70℃时将65g 加入到50g水中形成了不饱和溶液,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高低温下的饱和溶液将变成不饱和溶液,根据某温度时的硝酸钾的溶解度的含义来计算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利用溶解度计算该温度下的一定量的物质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是否形成饱和溶液来解答。12.【答案】A【知识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解析】【解答】A、活性炭的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常在净化器中加入活性炭来吸附物质,符合题意;B、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铁锈氧化铁,因此菜刀使用后要洗净擦干并且防止干燥的地方,防止菜刀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锈,分析正确,不符合题意;C、在磷酸二氢铵中含N、P、K三种元素中的N、P元素,因此属于复合肥,可用于种植绿植,分析正确,不符合题意;D、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密度小、强度高的特点,碳纤维属于复合材料;常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作龙舟桨,分析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根据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来解答;B、根据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氧化铁,防止铁生锈的措施是隔绝铁与氧气或水的接触来解答;C、根据化肥有氮肥、钾肥和磷肥,某物质中含有氮、磷、钾中的某种元素就是什么肥,若含有氮、磷、钾中的任意2种或三种则是复合肥来解答;D、根据复合材料的密度小,强度大,而碳纤维是复合材料来解答。13.【答案】C【知识点】物质的微粒性;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解析】【解答】利用反应模型图分析可知,甲是氧化汞,乙是金属汞,丙是氧气;该反应是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A、氧化汞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汞和氧气,氧化汞分子变成汞原子和氧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化学变化中元素守恒,反应前后汞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相等,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参加反应的甲(氧化汞)和反应生成的丙(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4∶2=2∶1,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氧化汞是由氧化汞分子构成的,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甲、乙、丙三种物质不都是由分子构成的,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反应模型图分析可知,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金属汞和氧气;物质由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变化,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来解答。14.【答案】B【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金属活动性的探究【解析】【解答】A、该实验中,一段时间后,托盘天平“左高右低”,说明烧碱固体具有吸水性,吸收了饱和食盐水中的水分,从而导致质量增加,该实验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B、将打磨后的铁丝分别伸入硫酸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铁比铜活泼;铁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有银白色固体析出,说明铁比银活泼;但是无法探究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该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符合题意;C、红磷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物质五氧化二磷,该实验可以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利用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放热和压强差来测定水的体积就是氧气的体积,该实验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D、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且该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待完全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天平平衡,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该实验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而质量增加来解答;B、根据金属活泼性顺序,铁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强者置换弱者来解答;C、根据氧气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利用压强差来测定氧气的体积来解答;D、根据化学变化中元素守恒,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有气体参加或生成需在密闭容器内进行来解答。15.【答案】(1)温度升高,汞原子间的间隔增大(2)增大氧气的浓度,促进 “炭质” 充分燃烧(3)气密性良好;冷凝汞蒸气(4)b(5)【知识点】蒸发与蒸馏操作;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解析】【解答】(1)水银是汞的俗称,金属汞由原子构成。用水银体温计测体温时,温度升高时汞原子间的间隔增大,从而导致汞柱升高。(2)炭质燃烧时用风箱鼓风来增大氧气的浓度,使炭质充分燃烧。(3)涂固可以保障容器的气密性良好,这样就能防止汞蒸气泄露;罐中之水一方面液封 空管,另一方面可以冷凝汞蒸气,使汞蒸气转化为液态汞。(4)升炼水银的过程中是将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金属汞蒸气,再将汞蒸气冷凝得到液态汞;而蒸馏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的方法;升炼水银的过程与蒸馏原理类似;蒸发是将溶液中的溶剂除去得到溶质;过滤是将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结晶是从溶液中得到溶质晶体。(5)白次砂主要含HgS,硫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单质和硫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分析】根据汞由原子构成,温度升高汞原子间的间隔增大,增大氧气的浓度使其充分反应,硫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硫,汞由气态变成液态,蒸馏是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蒸发溶液中的水份得到溶质,过滤分离溶和不溶物来解答。(1)水银是汞的俗称,汞由汞原子构成。当用水银体温计测体温时,温度升高,汞原子间的间隔增大,从而导致汞柱升高。(2)“炭质” 燃烧时用风箱鼓风,能增大氧气的浓度,使氧气更充足,从而促进 “炭质” 充分燃烧。(3)“涂固” 可以保障容器的气密性良好,这样就能防止汞蒸气泄露。“罐中之水” 一方面液封 “空管”,另一方面可以冷凝汞蒸气,使汞蒸气转化为液态汞。(4)“升炼水银” 是将汞从其化合物中分离出来并得到汞蒸气,再将汞蒸气冷凝得到液态汞,蒸馏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的方法,“升炼水银” 的过程与蒸馏原理类似;蒸发是将溶液中的溶剂除去得到溶质;过滤是将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结晶是从溶液中得到溶质晶体。(5)“白次砂” 主要含,受热分解生成汞单质和硫磺,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6.【答案】(1)化合物(2)NaBr(3)物理(4)Mg2+(5);复分解(6)通过提供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的海带产品,满足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促进人体健康【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单质和化合物【解析】【解答】(1)依据信息:浓缩海水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钠、氯化镁、溴化钠等,海水中的钠、溴、镁以离子形式存在,与其他阴离子构成化合物,因此海水中的钠、溴、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2)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而在溴化钠中溴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钠元素常显+1价,则溴化钠的化学式是NaBr;(3)液态溴单质通过酸化氧化的方法得到,因其沸点低可用热空气法吹出溴气,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利用了溴的物理性质;(4)将氯化钠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通入如图所示装置中,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氯化镁是由氯离子和镁离子构成的,Cl-通过AEM-阴离子交换膜,则Na+、Mg2+通过CEM-阳离子交换膜,得到淡化液和浓缩海水;(5)浓海水与石灰乳制备氢氧化镁的反应是氯化镁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6)从人体健康角度分析,海带利用产业化的意义:通过提供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的海带产品,满足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促进人体健康。【分析】(1)根据物质由元素组成,元素均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来解答;(2)根据化合物中正负价的代数和为0来解答;(3)根据不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溴的沸点低来解答;(4)根据如图的氯离子、钠镁离子通过交换膜得到淡水和浓海水来解答;(5)根据氯化镁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来解答;(6)根据人体中的六大营养素和人体中的元素在人体中的作用来解答。(1)依据信息:浓缩海水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钠、氯化镁、溴化钠等,海水中的钠、溴、镁以离子形式存在,与其他阴离子构成化合物,因此海水中的钠、溴、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2)溴化钠中溴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钠元素常显+1价,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溴化钠的化学式是NaBr;(3)液态溴单质通过酸化氧化的方法得到,因其沸点低,可用热空气法吹出溴气,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利用了溴的物理性质;(4)将氯化钠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通入如图所示装置中,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氯化镁是由氯离子和镁离子构成的,Cl-通过AEM-阴离子交换膜,则Na+、Mg2+通过CEM-阳离子交换膜,得到淡化液和浓缩海水;(5)浓海水与石灰乳制备氢氧化镁的反应是氯化镁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复分解反应;(6)从人体健康角度分析,海带利用产业化的意义:通过提供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的海带产品,满足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促进人体健康。17.【答案】(1)酒精灯;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2)ab;锌(3)非常适合;O3;温度 (或 “风速” 或 “湿度”)【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空气的污染与防治;酸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解析】【解答】(1)i:仪器 a 是酒精灯;在加热固体药品制取气体时,比如用A装置制取气体,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ii: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B装置中的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药品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的速率。(2)①现象:在探究酸的化学性质实验中,生锈的铁片表面的铁锈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红棕色的氯化铁溶液,当铁锈反应完后,铁会继续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有少量气泡冒出,故甲中会出现铁锈溶解并有少量气泡冒出的现象;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会冒出大量气泡。所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ab。②结论:通过这个实验,酸与铁锈(金属氧化物)、铁、锌(活泼金属)、碳酸钙(盐)发生了反应,所以可以得出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活泼金属、某些盐发生反应。(3) ⅰ 、通过观察空气质量情况图可知,当天的空气质量指数为28,质量级别为优,非常适合户外运动;首要污染物是臭氧。ⅱ 、要获得天气的其他情况,比如了解环境的冷热程度,就需要温度传感器;若想知道空气流动的速度,风速传感器能发挥作用;而想要掌握空气的潮湿程度,则需用到湿度传感器。【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引起炸裂试管;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分液漏斗的优点是控制反应速度来解答;(2)根据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酸的通性是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活泼的金属反应,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来解答;(3)根据空气质量级别的图示分析可知,当天空气优适宜户外运动,首要空气污染物是臭氧,利用传感器来检查空气质量情况来解答。(1)i:观察可知,仪器 a 是酒精灯。在加热固体药品制取气体时,比如用 A 装置制取气体,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ii: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观察 B 装置可知,该装置通过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药品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的速率。(2)①在探究酸的化学性质实验中,生锈的铁片表面的铁锈先与稀盐酸反应,铁锈溶解,溶液变成黄色,当铁锈反应完后,铁会继续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有少量气泡冒出,所以甲中会出现铁锈溶解,有少量气泡冒出的现象;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会冒出大量气泡。所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ab。②通过这个实验,酸与铁锈(金属氧化物)、铁、锌(活泼金属)、碳酸钙(盐)发生了反应,所以可以得出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活泼金属、某些盐发生反应。(3)①观察空气质量情况图可知,当天的空气质量指数(AQI)为 28,属于优的等级。一般来说,空气质量为优时非常适合户外运动。②从图中可以看到,各项污染物中臭氧的占比相对较大,所以其首要污染物是臭氧。③要获得天气的其他情况,比如了解环境的冷热程度,就需要温度传感器;若想知道空气流动的速度,风速传感器能发挥作用;而想要掌握空气的潮湿程度,则需用到湿度传感器。18.【答案】CO2+Ca(OH)2=CaCO3↓+H2O;b;碳酸钙;固体全部溶解,产生大量气泡;稀盐酸或稀硫酸是强酸,腐蚀性较强,而柠檬酸是弱酸,腐蚀性较小,使用柠檬酸更安全;白色固体与盐酸反应时锥形瓶内压强变化曲线与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时压强变化曲线一致;<;成本低且反应速率较快【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盐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酸、碱性废水的处理【解析】【解答】(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的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2)a 、把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会污染待测液,该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b 、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值的方法是将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 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pH值,该操作正确,符合题意;c、pH试纸只能粗略测量溶液pH值,读数为整数,不能读出8.2,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3)碳酸钙难溶于水,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固体全部溶解,样品中不含碳酸钙(或CaCO3);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该实验的结论是白色固体为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二者均有,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会观察到固体全部溶解,产生大量气泡;(4)从安全角度分析,小液包内液体用柠檬酸而不用稀盐酸或稀硫酸的原因可能是稀盐酸或稀硫酸是强酸,腐蚀性较强,而柠檬酸是弱酸,腐蚀性较小,使用柠檬酸更安全;(5)分析图像可知白色固体一定仅含碳酸氢钠的理由是 白色固体与盐酸反应时锥形瓶内压强变化曲线与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时压强变化曲线一致;根据图3,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完全反应,碳酸氢钠所需时间更少,因此相同条件下,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碳酸钠<碳酸氢钠。(6)根据资料可知,碳酸氢钠的价格(1700元/吨)低于碳酸钠(2200元/吨),且碳酸氢钠与柠檬酸反应速率较快,适合用于自动充气气球。【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来解答;(2)根据溶液酸碱度的测定方法是用pH试纸来测定溶液的pH值,测定方法是将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 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pH值来解答;(3)根据碳酸钙难溶于水,碳酸钠、碳酸氢钠溶于水,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来解答;(4)根据稀盐酸、稀硫酸是强酸,腐蚀性较强;而柠檬酸是弱酸,腐蚀性较小来解答;(5)根据图3,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别与稀盐酸完全反应,碳酸氢钠比碳酸钠的反应速度快来解答;(6)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碳酸氢钠与柠檬酸反应速率较快,适合用于自动充气气球且碳酸氢钠的价格比碳酸钠便宜来解答。19.【答案】(1)微量(2)增大铜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从而加快反应速率(3)2Cu+O2+2H2SO42CuSO4+2H2O;能使反应速率更快, 提高生产效率;过滤;漏斗(4)H2SO4;酸洗(5)c【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解析】【解答】(1)铜在人体中含量较少,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2)“溶铜” 前粉碎处理铜原料能增大铜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从而加快反应速率;(3)①铜与氧气及稀硫酸在80℃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2H2SO42CuSO4+2H2O;工业生产时用纯氧代替空气,除排除其它气体影响外,纯氧中氧气含量高,能使反应速率更快,提高生产效率;②“操作 1” 目的是除去难溶性固体杂质的操作名称为过滤;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而在反应中,反应前有2个铜原子、2个硫原子、10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而反应后有2个铜原子、2个氧原子,故2X中含有2个硫原子、8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H2SO4; 由工艺流程可知,物质X(硫酸)可用于溶铜和酸洗工序;(5)“制箔”中,需生产抗拉强度大于355MPa且延伸率大于13.5%的铜箔,据图2可知,温度应控制在53~55℃。故答案为:c.【分析】(1)根据人体中的元素有微粒元素和常量元素,而铜是微量元素来解答;(2)根据粉碎处理铜原料来增大铜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来解答;(3)根据铜与氧气及稀硫酸在80℃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度越快,过滤分离溶和不溶物,过滤操作中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来解答;(4)根据化学变化中元素守恒,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酸不和铜反应来解答;(5)根据图示分析,制取铜箔需温度控制在53~55℃来解答。(1)铜在人体中含量较少,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2)“溶铜” 前,粉碎处理铜原料,能增大铜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从而加快反应速率;(3)①铜与氧气及稀硫酸在80℃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Cu+O2+2H2SO42CuSO4+2H2O;工业生产时用纯氧代替空气,除排除其它气体影响外,纯氧中氧气含量高,能使反应速率更快,提高生产效率;②“操作 1” 目的是除去难溶性固体杂质,该操作名称为过滤;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4)在反应中,反应前有2个铜原子、2个硫原子、10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反应后有2个铜原子、2个氧原子,所以2X中含有2个硫原子、8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则X的化学式为H2SO4; 由工艺流程可知,物质X(硫酸)可用于溶铜和酸洗工序;(5)“制箔”中,需生产抗拉强度大于355MPa且延伸率大于13.5%的铜箔,据图2可知,温度应控制在53~55℃。故选c。20.【答案】(1)环保、反应条件温和(2)解:设理论上可得到的质量为x。答:理论上可得到的质量为8.9kg。(3)800【知识点】盐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解答】(1)由题干信息可知,方法1需要高温焙烧绿矾,同时产物有SO3、SO2会污染空气;而方法2先将绿矾转化为,再转化为,反应条件比较温和,且不产生SO3、SO2等污染物,故对比方法1,方法2的优点有:环保、反应条件温和等;(2) 解:设理论上可得到的质量为x。答:理论上可得到的质量为8.9kg。(3)由图可知,煅烧温度为800℃时质量分数最大,故煅烧的最佳温度为800℃。【分析】(1)根据方法1,高温焙烧绿矾生成氧化铁、水、SO3、SO2会污染空气;方法2是硫酸亚铁、过氧化氢和水反应生成硫酸和对环境无污染来解答;(2)根据硫酸亚铁、过氧化氢和水反应生成硫酸和的方程式中已知硫酸亚铁的质量和式量来计算来解答;(3)根据图示分析可知,高温煅烧温度在800℃时产生的质量分数最大来解答。(1)由题干信息可知,方法1需要高温焙烧绿矾,同时产物有SO3、SO2,会污染空气,而方法2先将绿矾转化为,再转化为,反应条件比较温和,且不产生SO3、SO2等污染物,故对比方法1,其优点有:环保、反应条件温和等;(2)计算过程见答案;(3)由图可知,煅烧温度为800℃时质量分数最大,故煅烧的最佳温度为800℃。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2025年中考二模化学试卷(学生版).docx 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2025年中考二模化学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