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3.1 伟大的改革开放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通过了解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和改革开放的历程,理解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论证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树立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明确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体会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是改革开放的决定性力量。【公共参与】通过对比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取得的伟大成就,中国的伟大变革的了解增强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认同感和使命感。导入新课查阅相关资料,结合自己家庭生活的变化,说说改革开放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突出变化。材料 20世纪70年代,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成为家庭生活的“三大件”;80年代,电视机、冰箱、洗衣机成为小康家庭的“三大件”;90年代,空调、电脑、摄像机成为富裕家庭的“三大件”。1改革开放的进程看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从国内的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面对严重的困难,我们的出路只能是通过改革开放。从国际环境看,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我们的出路也只能是通过改革开放。如果现在再不进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面临着向何处去的重要历史关头,一次重要会议的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1.开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一、改革开放的进程(1)时间:1978年12月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2)会议内容思想路线 两个凡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政治路线 以阶级斗争为纲领 以经济建设为重心(把全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组织路线 毛泽东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3)意义①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②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名词点击改革开放即对内改革,是在不改变社会根本制度的前提下,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目的,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经济社会进步。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即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拓展: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民群众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动力一、改革开放的进程十一届三中全会南方讲话(1992)和十四大十八大以来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2.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1978-1992)一、改革开放的进程(1)对内改革:① 突破口: 农村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②企业改革: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2.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1978-1992)一、改革开放的进程(2)对外开放1980年四个经济特区的设立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8年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至此,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针对各种类型的国家由东到西,沿海沿江沿边层层开放涵盖了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众多领域1992年开放沿长江的五个城市,又陆续开放17个内陆省会城市和沿边城市。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全方位”,就是既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发展中国家开放,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宽领域”,不仅在经济领域,也涉及保险、邮电通信等服务贸易以及环保、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开放。2.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1978-1992)一、改革开放的进程①突破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②重点转移: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关键步伐:①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1978年1980年1990年1984年②开放了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8年③设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经济特区。④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格局形成⑤开放沿长江的5个城市、开放17个内陆省会城市,开放一系列沿边城市。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对内改革对外开放3.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阶段(1992-2012)一、改革开放的进程①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②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展开。③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④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⑤2012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4.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阶段(2012——至今)一、改革开放的进程(1)对内改革: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4.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阶段(2012——至今)一、改革开放的进程(2)对外开放:构建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1979年,改革开放开始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迈出重要步伐1992年,南方谈话和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部署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部署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2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第一阶段:1978年-1992年确立改革目标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阶段:1992年-2012年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阶段:2012年-至今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深化改革阶段总结:改革开放的历程2改革开放的意义思考探究衣从“衣食住行”看改革食思考探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崭新的历史课题是什么?为什么说是它是崭新的?住从“衣食住行”看改革行二、改革开放的意义1.改革开放的意义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四个面貌三次飞跃一个重要法宝一个必由之路两个关键一招中华民族迎来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思考探究请你对“改革应就此止步”这一观点进行批驳。近年来,一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越演愈烈,逆全球化思潮卷土重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如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有少数人质疑改革开放、否定改革开放,乃至妖魔化改革开放;还有一些人对改革开放心存疑虑,抱有“看看再说”的观望态度。二、改革开放的意义2.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课堂小结伟大的改革开放开启意义起步阶段:逐渐深化阶段:全面深化改革阶段:1978年——1992年1992年——2012年2012年至今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进程四个面貌伟大飞跃重要法宝必由之路关键一招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结论1.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抉择。40多年后,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世界第二大对外投资国。中国的腾飞见证了( )A.改革开放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B.科学社会主义在世界上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C.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正确道路D.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做出了伟大贡献D课堂练习2.1978年,面对“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响亮回答,以滚滚要向前的改革春潮,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2013年,面对“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复杂局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全面深化改革号角,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新局面。这表明( )①改革开放是党一以贯之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②党始终把握历史主动,引领改革开放伟大进程③改革开放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④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D课堂练习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十四届三中全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搭建了基本框架;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了周密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积极谋划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由此可见( )①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②改革开放与时俱进,不断向纵深推进③改革开放完成了对当代中国新情况、新问题的探索④改革开放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课堂练习4.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以来,我国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从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到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有力维护公平正义,到颁布新中国首部民法典护航人民美好生活……沉甸甸的成绩单,诠释了( )①破除制度障碍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②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的弘扬是实现社会变革的直接动力③全面深化改革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价值导向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课堂练习5.回望75年光辉历程,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推动一个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走出一条通往现代化的全新道路,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舞台。这表明,改革开放( )①使中国已然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③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和中华民族的面貌④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D课堂练习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相互支撑、相辅相成。下列对两者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全面深化改革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③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④中国式现代化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目标导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D课堂练习7.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伟大进程,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创我国改革开放新局面,40多年来,我国成功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大解放,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了( )①改革开放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③破除制度障碍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的根本原因④党的领导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D课堂练习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