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学案(含答案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学案(含答案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资源简介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1. 通过阅读课文和材料提取信息,正确解释农耕文明与古代文明扩展的关系。
2. 能辨识古代各大帝国的地图,准确表述其统治范围、兴衰过程、著名人物和主要政治制度等。
3. 阅读课文提取信息,能举例说明古代文明交流的表现。
阅读课文第一子目,完成下列要求。
1. 仔细观察下图,指出与公元前3千纪的文明区相比,公元前1千纪以后的文明区发展呈现出的趋势。结合课文和下面材料,简要分析古代埃及文明和西亚文明不断扩展的条件。
材料 由于有了农业,实物有了保障,人们定居下来,生活比较安定了,可以养活更多的孩子。为了养活这些人,人们就必须开垦更多的土地,于是在更多的地方出现农业。所以,农业是一种扩张的力量,它要求越来越多的土地。
——摘编自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钱乘旦讲西方文化通论》
2. 阅读课文第一子目的第三小节并结合课文中的“学思之窗”和《古希腊人在地中海和黑海地区的殖民示意图》,分析古希腊人殖民扩张与古代埃及、古巴比伦王国扩张的不同及其原因。
活动二:了解古代各大帝国的基本史实,认识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
阅读课文第二子目,完成下列要求。
1. 结合课文和下列示意图,梳理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的基本史实,完成下表。
亚历山大帝国形势图 2世纪初的罗马帝国
古代帝国 崛起时间 兴起地区 所含主要文明区 政治制度、文化政策等
波斯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
罗马帝国
2.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课文,分别概括三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
材料一 作为第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波斯……尽量不以残暴的方式控制被征服人民,而是采取宽容大度的姿态,这种政策有效地保护了古代文明的许多优秀成就,使得许多古老文明在失去其所依赖的国家和政体之后,还能将其精神遗产融入新生的文明之中,波斯帝国无形之中汇集了这一条条文明的溪流,将之引往未来的新世界。
材料二 在他(亚历山大)之前,希腊文化虽早已开始和东方接触,但不如他之后那样普遍地渗透西亚、北非各地,希腊文化不再局限在希腊城邦之间,而成为地中海地区共享的文化……希腊人将他们的文化带到东方,反过来,他们的文化不可避免地也会受到东方文化的影响。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罗马帝国是世界历史上唯一将地中海世界和古代文明如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和希腊等文明发源地都统一在一起的帝国。它整合了地中海周边的文明,仿佛将各个文明汇聚成大河……罗马与东方各国接触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文明不断交融的过程。
——摘编自杨俊明《古代帝国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传播》
阅读课文第三子目,举例说明不同文明在技术、文化、经贸等方面交流的表现。概括人类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和总体趋势。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一、 选择题
1. (2024扬州宝应期中)公元前7世纪,亚述建立起一个横跨西亚、北非的帝国。亚述帝国早期倾向于采用据点城市、附属国和行省相结合的方式控制边疆,后期则大规模采用行省制。行省由国王委派的总督统治,后为防止总督权力过大,改由宦官担任行省长官。这种变化(  )
A. 扩大了地方的自主性 B. 尊重了各地区发展的差异
C. 促进了区域社会转型 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 波斯帝王尊重被征服地区原有的宗教和文化习俗,在必要时还把自己当作是当地的神所指定的继承者,并为这些神重建神庙。如大流士重建了巴比伦神庙;冈比西斯在巴勒斯坦重建了耶和华神殿,在埃及接受了法老的头衔。波斯帝王的这些举措(  )
A. 反映了对地方统治的灵活性 B. 体现了中央政府权力的削弱
C. 旨在推动帝国内部文化融合 D. 维护了多元文化竞争的格局
3. 某法国历史学家写道:“这是近东历史上第一次,从爱琴海到印度河,从中亚到波斯湾和红海,所有疆域都被统一在同一个国家政体内”“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帝国政体,并存续长达两个半世纪之久。”该帝国的统治(  )
A. 促进了各区域文化的交流 B. 推动了希腊文化的广泛传播
C. 有利于民主法治思想传播 D. 破坏了世界文明的多元格局
◎帝国建立于公元前 ◎地跨欧亚非三大洲 ◎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推广希腊文化
4. (2024扬州新华中学期中)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右图所示为高一某学生制作的某帝国的知识卡片,据此推断,该帝国是(  )
A. 拜占庭帝国 B. 亚历山大帝国
C. 阿拉伯帝国 D. 波斯帝国
5. 亚历山大东征时,沿途兴建了许多希腊式的新城。在承袭东方体制的同时,这些希腊自治城市也把希腊民主传统和商品经济引入东方。据此可知,亚历山大东征(  )
A. 推动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发展 B. 客观上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
C. 改变了东方国家的社会形态 D. 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
6. (2023盐城东台创新高级中学2月月考)某学者说:罗马的语言遗产是欧洲的拉丁语,罗马法至今仍大量留存在欧美许多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当今天主教会的组织和仪式与昔日罗马帝国的组织和宗教传统有关。据此可知,该学者意在强调古罗马(  )
A. 创造了世界上最繁荣的文化 B.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C. 形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宗教 D. 最早开创大陆法系
7. (2024连云港期末)据考古发现,希腊迈锡尼三号竖井墓中发现的一位女神雕像身上带有来自埃及的纸草装饰,而埃及阿玛尔纳遗址则出土了2 000多片希腊迈锡尼时期的陶片,复原出大概600个陶罐。这可用来印证(  )
A. 地区性大国进行武力扩张 B. 古代区域文明之间存在交流
C. 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存在差异 D. 希腊文化和埃及文化具有同源性
8. 公元前后,汉朝和罗马帝国并立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东汉的班超为经营西域,曾派甘英出使大秦,但甘英中途受阻返回。2世纪,已经有来自罗马的商人到达洛阳。此后,罗马商人不断东来,与中国进行贸易。由此可知,汉朝(  )
A. 与罗马帝国正式建立官方联系 B. 开辟了直通欧洲的丝绸之路
C. 与罗马帝国存在经贸文化交流 D. 造纸术由罗马人传播到欧洲
9. (2024苏州期末)活跃于地中海东部的腓尼基商人熟悉当时各地的文字,但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构造复杂,书写不便,不适合记录账簿之用。于是,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腓尼基字母应运而生,并成为世界上字母文字的祖先。由此可见(  )
A. 区域交流推动了文字统一 B. 经贸往来伴随着文化传播
C. 海外扩张扩大了文明区域 D. 商业活动促进了文明发展
二、 非选择题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明。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20世纪,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把公元前8—前3世纪称作“轴心时代”。他认为,在这一时期,中国、印度和希腊……深刻影响了此后各个文明的发展。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三 公元前3世纪中叶以前,罗马的法律只针对罗马公民而言,居住在罗马城的外邦人不享受法律所提供的保护,此为公民法。随着接二连三的争霸与扩张战争的进行,罗马统治疆域扩大,殖民城市增多,臣民数量递增,军团与当地民众的矛盾凸显,公民法已然不适用,因而逐渐形成了能够适用于罗马统治疆域内一切臣民的法律——万民法。
——摘编自肖丽《罗马海外殖民城市的建设及其影响》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类文明产生的前提与标志。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处于“轴心时代”的东西方文明对外扩展的方式,并说明此时东西方没有建立直接联系的原因。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罗马是如何对庞大帝国进行治理的?你如何理解文明扩张与世界帝国之间的关系?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活动方案】
活动一
1. 趋势:欧亚大陆和北非的几个文明区从原来的独立发展到逐渐连接起来。条件:①农耕文明区的优势(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使其具备了稳步扩大范围和影响的潜能。②农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对土地提出更多要求,推动了古代埃及文明和西亚文明的扩展。
2. 不同:古希腊人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沿海岸线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彼此相对独立,没有形成统一的帝国。原因:古希腊文明是海洋文明,古希腊人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器比较发达、商业贸易繁荣。
活动二
1.
古代 帝国 崛起 时间 兴起 地区 所含主要 文明区 政治制度、文化政策等
波斯 帝国 公元前 6世纪 伊朗 高原 西亚文明、 埃及文明、 印度文明 继承西亚地区传统的君主专制制度、君权神授、地方实行行省制、主要由波斯人统治不同地区、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
亚历 山大 帝国 公元前 4世纪 晚期 希腊北 部的马 其顿 希腊文明、 埃及文明、 西亚文明、 印度文明 继承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君权神授、君主专制、地方实行行省制、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推广希腊文化
罗马 帝国 公元前 1世纪 意大利 希腊文明、 埃及文明、西亚文明 奴隶制度迅速发展;基督教形成,到4世纪末成为罗马帝国国教;罗马法不断发展
2. 区域性影响:波斯帝国的区域性影响:继承和保护了古代西亚等地的文明,促进了埃及、印度、西亚等文明的交融。亚历山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推动了希腊文化在西亚、北非的传播,推动了“希腊化时代”的到来;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罗马帝国的区域性影响:以地中海为中心,整合了地中海周边的古代文明;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扩大了文明联系的范围。
活动三
表现:西亚的农耕技术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一些地区;冶铁技术起源于西亚,从那里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西亚的神话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希腊的人像雕塑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西亚的腓尼基字母向东传播演化为阿拉马字母,并发展出古代西亚、埃及以及印度等地的多种字母,向西传播相继演化成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汉朝和罗马帝国通过丝绸之路进行经贸和文化交流。主要方式:武力扩张、和平交往(经贸、文化交流)。总体趋势:文明之间交往的总趋势是不断加强,相互影响也不断扩大。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1. D 据材料可知,亚述帝国采用行省制来统治国家,为防止总督权力过大,改由宦官担任行省长官,这种变化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削弱了地方的自主性,D项正确,排除A项;尊重了各地区发展的差异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社会转型,排除C项。
2. A 据材料可知,波斯帝王尊重被征服地区原有的宗教和文化习俗,其意在用怀柔策略统治社会发展水平和风俗都非常不同的广大地区,以维系庞大的帝国,反映了其对地方统治的灵活性,故A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中央政府权力的削弱,排除B项;波斯帝王的举措客观上推动了帝国内部的文化融合,但并非其主观目的,排除C项;波斯帝王尊重被征服地区原有的宗教和文化习俗只是一种统治策略,他继承了君主专制的传统,不会允许波斯境内存在多元文化竞争的格局,排除D项。
3. A 据材料“这是近东历史上第一次,从爱琴海到印度河,从中亚到波斯湾和红海,所有疆域都被统一在同一个国家政体内”“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帝国政体,并存续长达两个半世纪之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帝国为波斯帝国,它地跨亚非欧三大洲,促进了各区域文化的交流,故选A项;亚历山大帝国推动了希腊文化的广泛传播,排除B项;波斯帝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并不会传播民主法治思想,排除C项;波斯帝国的统治促进了文化的交流,有利于世界文明的多元格局,排除D项。
4. 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4世纪晚期,亚历山大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地方实行行省制,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推广希腊文化,故选B项;拜占庭帝国建立于39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阿拉伯帝国建立于632年,在东西方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排除C项;波斯帝国并未推广希腊文化,排除D项。
5. B 据材料可知,亚历山大东征既承袭了东方体制,同时又将西方的建筑、希腊民主传统和商品经济引入东方,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故选B项;古代雅典的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推动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发展,排除A项;材料并未表明亚历山大东征改变了东方国家的社会形态,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亚历山大东征在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而不是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排除D项。
6. B 据材料“罗马的语言遗产是欧洲的拉丁语,罗马法至今仍大量留存在欧美许多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当今天主教会的组织和仪式与昔日罗马帝国的组织和宗教传统有关”可知,罗马对欧洲的语言、法律体系和宗教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该学者意在强调古罗马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故选B项;“世界上最繁荣”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形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宗教”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古罗马“最早开创大陆法系”的结论,排除D项。
7. B 据材料“希腊迈锡尼三号竖井墓中发现……有来自埃及的纸草装饰”“埃及阿玛尔纳遗址则出土了2 000多片希腊迈锡尼时期的陶片”可知,古代埃及与希腊之间存在文明交流,B项正确;仅凭材料无法推知地区性大国进行武力扩张,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文明之间存在文化交流而非差异,排除C项;材料仅能得出希腊文化与埃及文化互相影响,无法说明二者具有同源性,排除D项。
8. C 据材料可知,东汉时,班超经营西域时曾派甘英出使大秦,但甘英中途受阻返回,2世纪已有来自罗马的商人到达洛阳,此后,罗马商人不断东来与中国进行贸易,这些都表明汉朝与罗马帝国存在经贸文化交流,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汉朝与罗马帝国建立官方联系,排除A项;丝绸之路途中有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未直通欧洲,排除B项;造纸术由阿拉伯人传播到欧洲,排除D项。
9. D 据材料可知,腓尼基字母的出现是为了更方便地进行商品贸易,这说明商业活动促进了文明发展,D项正确;“文字统一”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经贸往来伴随着文化传播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海外扩张,排除C项。
10. (1) 前提:农耕和畜牧业的产生。标志:文字的产生。
(2) 方式:战争、商贸活动。原因:生产力水平和交通条件的限制。
(3) 治理:通过法律治理帝国。关系:文明的扩张促进了世界帝国的形成,世界帝国的形成进一步促进了文明的扩张。
解析:(1) 前提:据材料一“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耕和畜牧业。标志:据材料一“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明”可知,文字的产生。(2) 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西方文明主要通过战争和商贸活动对外扩展。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生产力水平有限,加之交通条件的限制,人们的活动范围无法扩展到太远的地方,因而东西方文明之间没有建立直接联系。(3) 治理:据材料三“万民法”可知,通过法律治理帝国。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明的扩张加深了周边人群对相对发达地区的认同,经过人口迁移、战争和商业贸易等方式,帝国范围逐渐扩大,世界帝国得以形成,世界帝国形成后,为了扩大统治范围和巩固统治,往往重视周边治理,这进一步促进了文明的扩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