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PDF版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上饶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PDF版 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一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题号
2
3
6
7
8
9
10
答案
c
A
B
D
A
D
A
D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B
A
B
C
D
17.【答案】(14分)
(1)价值:丰富民众生活:提高民众素养:培育人文主义精神:深刻影响后世文艺事业。(4分,一点2
分,任答两点即可)
原因:雅典经济繁荣,工商业较为发达:雅典实行民主政治,文艺环境较为宽松:政府鼓励,发放
观刷津贴刺激;雅典剧作家的努力。(4分,一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
(2)特点:教会感化和控制民众的文化工具;民众反抗精神束缚、表达自我的重要渠道;受到时间和空
间的严格限制:在世俗需求与宗教束缚中妥协共存。(6分言之有理即可。一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
18.【答案】(12分)
(1)影响:使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形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少数国家统治大多数国
家的局面(亚非拉国家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殖民国家的经济附庸):促进西方资本主义的
发展: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扩张与争夺的加剧,孕育若新的更大冲突;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带来了
深重的灾难,是殖民地、半殖民地落后的根源:客观上有利于殖民地、半殖民的近代化转型。(6分,
一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
(2)特征:斗争目标明确(以民族独立为主要诉求);斗争形式多样化;领导力量多元化;群众基础广
泛:部分国家取得阶段性成果:与国际形势紧密关联。(6分,一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
19.【答案】(14分)
(1)变化:从合作到遏制(2分)
原因:日本侵华行为破坏了国际秩序:日本扩张威胁美国利益:国际局势的变化:日本暴行(如南
京大屠杀),推动美国政府采取强硬立场。(6分,一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
(2)政策:全面扶植日本复兴。(2分)
影响:促进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保障美国在远东地区的战略利益:未彻底清算日本
二战中的罪行,遗留了大量历史问题。(4分,一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
20.【评分标准】(12分)
层次
要求
得分
层次1
学生选取相关图片,但没有主题和阐述部分,或主题不正确,均不给分。
0分
层次2
学生选取相关图片,并拟定正确主题,但没有阐述,或者阐述史实不准确。
3分
学生选取相关图片,拟定正确主题,运用相关史实进行阐述,史实基本准确,但相
层次3
6分
对单一,逻辑不够严密。
学生选取相关图片,拟定正确主题,运用相关史实进行阐述,史实较准确,逻辑较
层次4
9分
严密。上饶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历史试卷
座位号
考试时间:75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历史学家发现,人类早期文明大多分布在北纬30度左右的地区,这里并列诞生了古埃及、古
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四大文明(如下图所示)。北纬30度线因而被称为“人类文明发生线”。
这反映出人类早期文明(
N40'
罗河流
长红流域
N30
亨佐·达罗
可喷河流
N20
A.发展迅速并突破地域限制
B.在交流中形成了多元文化
C.深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D.具有高度相似的文化特征
2.波斯人将辽阔的帝国分为一系列行省,由总督管理。总督由国王任命,大多由波斯贵族担任,
负责执行中央政府的命令、遏止地方反叛和征收贡物。这一治理方式()
A.有利于巩固帝国的统治
B.有效杜绝了帝国的分裂
C.促进了希腊文化的传播
D.弱化了国王的统治权力
3.12世纪后,西欧社会发生了一些新变化。庄园内的农民可以在市镇中售卖剩余的农产品,有
些庄园主将传统的劳役地租转为以货币形式收取,英格兰北部有些庄园开始大量养羊以满足
佛兰德斯忙碌的毛织需求。据此推知,这些变化(
)
A.削弱了封建专制思想束缚
B.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是黑死病广泛蔓延的后果
D.增强了世俗王权的政治实力
4.8世纪初,日本政府积极整备交通,以首都平城为中心,开辟了通往全国各地区的东海、东山
北陆、山阳、山阴、南海、西海等七条交通干道,各干道之间有大道相连,并在各道设置驿
站,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交通网络。该项措施()
A.阻碍了日本的经济发展
B.削弱了镰仓幕府统治
C.树立了天皇的绝对权威
D.巩固了中央集权体制
高一历史第1页共6页
5.阿兹特克人发明了一种独特的农业耕作法一“浮园耕作法”,即在用芦苇编成的芦筏上堆
积泥土,浮在水面,然后在这新造的土地上种植作物和果树,利用树根来巩固这些人造浮动
园圃。阿兹特克人最有可能在浮园上种植的作物有()
A.玉米、番茄、马铃薯
B.小麦、葡萄、无花果
C.水稻、辣椒、胡萝卜
D.桑树、西瓜、卷心菜
6.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商人逐渐建立起横跨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贸易网络。美洲的
白银大量流入欧洲和亚洲,中国的丝绸、瓷器与茶叶成为全球性商品,非洲奴隶被贩卖到美
洲种植园劳动。传统的阿拉伯商人和意大利商人的中介贸易地位下降,大西洋沿岸的里斯本、
安特卫普等城市崛起为新的国际贸易枢纽。据此可知()
A.新航路开辟促进了物种交流
B.黑奴贸易遍布世界各地
C.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
D.世界贸易格局发生变化
7.1656年,路易十四颁布敕令建立巴黎总收容院,禁闭行乞的穷人,并要求他们依据自身能力
在工地和工场劳作。路易十四认为可以通过劳动克服穷人的懒散,使他们成为国家有用之人。
之后,国王屡次在巴黎成立具有济贫性质的劳动工场,为穷人提供薪水微薄的工作。这主要
缘于()
A.重商主义的盛行
B.民主政治的影响力日益扩大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思想解放推动理性主义传播
8.1815年维也纳会议上,欧洲列强首次提出“国际河川”概念,确立国际河流自由航行、共有
共管原则,设立跨国管理机构并赋予管理章程法律效力。这一举措()
A.消除了欧洲列强之间的地缘政治冲突
B.标志着全球海洋霸权竞争转向于法律化
C.确立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经济秩序
D.体现大国通过制度协调跨国利益的模式
9.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宪章运动兴起后,保守党领袖狄斯累利提出“给茅屋以面包,给宫廷
以和平”的施政理念,19世纪下半叶英国议会相继通过《工厂法》和《工会法》等法案。这
反映了()
A.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争取自身权益
B.工业无产阶级主导了社会改革进程
C.英国政府通过渐进改革缓和社会矛盾
D.社会主义思想在英国得到全面实践
10.1906年,印度国民大会党代表达达拜·瑙罗吉在年会上提出:“当日本早已觉醒,东亚的中
国与西亚的波斯正在觉醒,难道列于世界文明最早创造者之林的英属印度帝国的自由公民能
在专制统治之下荷安吗?”该言论意在(
A.主张效仿日本明治维新的改革路径
B.表达对英国殖民统治的强烈抗议
C.号召民众开展武装斗争反抗殖民统治
D.敦促加快印度社会改革的步伐
高一历史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