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耀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情调研
高一年级地理学科
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题)
1.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不仅种类多,而且危害大。下图为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图中各区域主要自然灾害与数字对应正确的是:
A. Ⅰ-洪涝、泥石流 B. Ⅱ-寒潮、旱灾 C. Ⅲ-地震、寒潮 D. Ⅳ-台风、洪涝
茶树,常绿灌木,喜湿怕涝,喜温怕寒。崂山茶产于地处黄海之滨的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是我国种植最北的茶叶产区。20世纪60年代,我国实施“南茶北引”战略,崂山茶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引入,经过栽培,茶叶品质优于祁门县。下图为崂山茶园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2-3小题。
2.与祁门县相比,崂山茶叶品质优良,其地理位置优势是:
①纬度高,气温低,生长周期长
②位于高原,气温低,病虫害少,农药使用少
③东部地区,茶树种植技术投入大
④临近海洋,受暖湿气流影响大,云雾天数多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3.根据材料信息推测,影响崂山茶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A. 洪涝 B.泥石流
C 沙尘暴 D.冻害
中央气象台台风网数据,2024 年9月西太平洋共生成8个台风,其中摩羯、贝碧嘉、普拉桑等多个台风在我国登陆。下图为10月2日13时台风中心周围区域的云图,此时台风中心所在位置为北纬21.8度、东经119.4度;位于我国台湾海峡海域。完成4-6小题。
4.获取台风当前位置主要用到下列哪种地理信息技术:
A. GIS B. VR
C. RS D. GNSS
9.台风登陆前后会给途经地区带来大量降水,下列可能是台风引发的次生灾害是:
A.天津被沙尘笼罩
B.台湾沿海发生地震
C.南方地区遭受寒潮
D.浙江山谷爆发泥石流
6.此时图中A 处主要风向为:
A. 东北 B. 西南
C.西北 D.东南
读下面山区自然灾害链图,完成7-8小题。
7.上图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
A. 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
B.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C.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
D.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
8.发生泥石流时,正确的防避措施是:
A.顺着沟谷往山下跑
B.向沟谷两侧的山坡上方逃离
C.就近伏于低洼处
D.在附近寻找掩体躲避
河南省2020年年末总人口为11526万人,比2019年增加40万人,常住人口9941万,常住人口排在广东省、山东省之后,居全国第三位。下图为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据此完成9-12小题。
9.甲地区的人口比较稀疏,主要分布在:
A..矿区 B. 河谷
C. 草原 D. 湖区
10.河南省面积并不大,但却成为我国人口大省,其主要的原因是:
A. 历史悠久, 自然条件优越
B. 经济发达,外来人口
C. 人口政策宽松,出生率高
D. 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充分
11.影响图中乙地区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气候
C. 水资源 D.矿产资源
12.影响李小妹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姓名:李小妹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82年8月
籍贯:湖南
就业状况:江苏黎明针织厂
A. 社会经济
B. 政治文化
C. 交通运输
D. 自然环境
下图为中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与我国20世纪50~80年代中期相比,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
①自发性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②向西部地区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③务工、经商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动力
④民工流动的人数已大大减少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4.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 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
D. 资源状况
巴西城镇化起步晚、发展快,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下表示意巴西与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由 30%上升为 60%经历的时间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幅。
据此完成15-16小题。
经历时间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巴西 30年 增加2/3
发达国家 50年 增加2.5 倍
15.表中数据说明,巴西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
A. “滞后城镇化”现象 B.过度城镇化现象
C.郊区化现象 D. “农村病”现象
16.上述现象给巴西带来的城市问题是:
①高楼大厦鳞次栉比 ②就业困难 ③贫富差距大
④家庭小轿车拥有量增加 ⑤环境污染严重 ⑥城区范围不断扩张
A. ①④⑥ B. ②③⑤
C. ②④⑥ D. ①③⑤
下图是某地城镇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据此完成17-18题。
17.城镇化过程发展阶段Ⅰ所对应的最右图中城镇化阶段是:
A. a阶段 B. b阶段
C. c阶段 D. 无法确定
18.城镇化过程发展阶段Ⅱ的主要表现叙述错误的是:
A. 中心城区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流动
B. 中心城区环境恶化、失业率增高
C.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D.城镇地域不断向乡村推进、面积增加
19.下列农业类型及其区位选择主导因素的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江南丘陵的立体农业———地形
B.北京郊区的乳畜业——科技
C.新疆绿洲农业——气候
D.青藏地区的河谷农业——土壤
下图为某城市示意图,据图完成20-21题。
20.能正确表示B-C-D-线地租变化曲线的是:
21.如果该地区工业布局合理,那该地的盛行风向可能是:
A. 东北风 B. 西北风
C. 西风 D. 东南风
钢铁工业是法国工业的重要部门之一,法国钢铁工业的布局前后经历了三次较大的变化(如图)。目前,敦刻尔克港和福斯港两大沿海钢铁基地的钢产量已占到法国的60%以上,读下图完成22-23题。
22.影响法国早期钢铁工业布局在中央高原的主导因素是:
A. 地形 B. 动力
C. 原料 D. 交通
23.目前,法国钢铁工业布局重心在沿海的优势条件有:①海运便利且廉价 ②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③产品外销便利 ④信息技术发达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区的山间盆地称为“坝子”,这里地势较平坦,是当地主要的耕作用地。下图为“云贵高原某乡村空间结构示意图”,①②③代表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据此完成24-25题。
24.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是:
A. 林地、住宅、耕地 B. 林地、耕地、住宅
C. 住宅、耕地、林地 D. 耕地、林地、住宅
25.该乡村空间结构利于:
A.缩短道路里程
B.规避地质灾害
C.缩小城乡差距
D.集约节约用地
26.下图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图中传统民居特点形成与当地环境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①下沉式窑院一黄土土质黏重;②房屋高架一风暴海啸多发;
③墙厚窗小一炎热干燥、光照强;④顶尖坡陡一冬季降雪量大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27.下图表示工业区位选择的三种模式,图中圆圈大小表示各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程度的强弱,下列工业区位选择与图示相符的是:
A.①软件开发 ②食品厂 ③电脑装配厂
B.①石油开采 ②造船厂 ③纺织厂
C.①水泥厂 ②造纸厂 ③家具厂
D.①啤酒厂 ②炼铝厂 ③普通服装厂
高原夏菜是指夏季在气候干冷地区生长的蔬菜,多种植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原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17~25℃。兰州市榆中等区县是我国著名的“高原夏菜”种植区,每年5~10月,这里的“高原夏菜”源源不断地运往南方市场,给暑热的南方带去黄土高原蔬菜的清香。下图为兰州市位置图及高原夏菜种植实景图,据此完成28-29题。
28.兰州“高原夏菜”种植区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A. 平原面积广阔
B. 昼夜温差较小
C. 夏季气温较低
D. 远离灌溉水源
29.高原夏菜源源不断运往南方,得益于:
①南方市场更广阔
②交通条件得到改善
③兰州自然条件的变化
④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变化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30.杨浦区位于上海中心城区东北部,地处黄浦江下游西北岸,区内拥有14所高等院校。杨浦滨江地带是上海乃至中国近代工业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杨浦滨江企业密集,码头、厂房、仓库沿江而立。20世纪90年代,杨浦滨江大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外迁,不少老厂纷纷关停,留下众多破旧厂房。2012年起,上海市推进城区改造,在修缮保护工业遗存的同时,植入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功能,把杨浦滨江打造成为世界级滨水公共空间。上海在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过程中,未在杨浦滨江建设高层写字楼或住宅,主要是考虑了:
A.历史因素和社会因素
B.历史因素和经济因素
C. 交通因素和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和环境因素
II卷 (综合题, 共40分)
3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共16分)
(1)某城市新建钢铁厂、造纸厂、自来水厂及服装厂,请在图中①②③④三处选择各自合理的厂址, 并选择一个说明选址的理由。 (8分)
(2)甲、乙、丙、丁四地要发展乳牛业、林果业、花卉业、小麦种植业四种农业,请给予合理的安排,并选择一个说明选址的理由。 (8分)
3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共12分)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某区域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等条件下,由本地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所决定的人口规模。区域资源环境对人口数量的支持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人口数量超越这一限度,便会造成资源和环境问题。下图为亚洲中部地区部分地理事物的分布情况。
(1)推测图示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 (3分)
(2)与B区域相比,判断A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高低,并分析原因。 (5分)
(3)分析图示区域不适宜人口大量迁入的原因。 (4分)
33.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完成下列问题。 (共12分)
(1)根据图示信息,比较A、B、C三地地租高低,并说明该处地租最高的原因。 (3分)
(2)请在A、B、C、D四地中选择高级住宅区的最佳建造位置,并简述理由。 (5分)
(3)下表为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该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的百分比变化情况。
年份 降水量(%) 蒸发量(%) 地表径流 (%) 地下径流 (%)
1960 100 40 12 48
2012 100 27 41 32
据表分析该城市水量百分比变化的原因。 (4分)天津市耀华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情调研
高一年级地理学科
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题)
1.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不仅种类多,而且危害大。下图为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图中各区域主要自然灾害与数字对应正确的是:( )
A. Ⅰ-洪涝、泥石流 B. Ⅱ-寒潮、旱灾 C. Ⅲ-地震、寒潮 D. Ⅳ-台风、洪涝
茶树,常绿灌木,喜湿怕涝,喜温怕寒。崂山茶产于地处黄海之滨的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是我国种植最北的茶叶产区。20世纪60年代,我国实施“南茶北引”战略,崂山茶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引入,经过栽培,茶叶品质优于祁门县。下图为崂山茶园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2-3小题。
2.与祁门县相比,崂山茶叶品质优良,其地理位置优势是:( )
①纬度高,气温低,生长周期长
②位于高原,气温低,病虫害少,农药使用少
③东部地区,茶树种植技术投入大
④临近海洋,受暖湿气流影响大,云雾天数多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3.根据材料信息推测,影响崂山茶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
A. 洪涝 B.泥石流
C 沙尘暴 D.冻害
中央气象台台风网数据,2024 年9月西太平洋共生成8个台风,其中摩羯、贝碧嘉、普拉桑等多个台风在我国登陆。下图为10月2日13时台风中心周围区域的云图,此时台风中心所在位置为北纬21.8度、东经119.4度;位于我国台湾海峡海域。完成4-6小题。
4.获取台风当前位置主要用到下列哪种地理信息技术:( )
A. GIS B. VR
C. RS D. GNSS
9.台风登陆前后会给途经地区带来大量降水,下列可能是台风引发的次生灾害是:( )
A.天津被沙尘笼罩
B.台湾沿海发生地震
C.南方地区遭受寒潮
D.浙江山谷爆发泥石流
6.此时图中A 处主要风向为:
A.东北 B.西南
C.西北 D.东南
读下面山区自然灾害链图,完成7-8小题。
7.上图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 )
A. 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
B.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C.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
D.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
8.发生泥石流时,正确的防避措施是:( )
A.顺着沟谷往山下跑
B.向沟谷两侧的山坡上方逃离
C.就近伏于低洼处
D.在附近寻找掩体躲避
河南省2020年年末总人口为11526万人,比2019年增加40万人,常住人口9941万,常住人口排在广东省、山东省之后,居全国第三位。下图为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据此完成9-12小题。
9.甲地区的人口比较稀疏,主要分布在:( )
A..矿区 B. 河谷
C. 草原 D. 湖区
10.河南省面积并不大,但却成为我国人口大省,其主要的原因是:( )
A. 历史悠久, 自然条件优越
B. 经济发达,外来人口
C. 人口政策宽松,出生率高
D. 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充分
11.影响图中乙地区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 B. 气候
C. 水资源 D.矿产资源
12.影响李小妹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姓名:李小妹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82年8月
籍贯:湖南
就业状况:江苏黎明针织厂
A. 社会经济 B. 政治文化 C. 交通运输 D. 自然环境
下图为中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与我国20世纪50~80年代中期相比,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 )
①自发性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②向西部地区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③务工、经商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动力
④民工流动的人数已大大减少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4.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
A. 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
D. 资源状况
巴西城镇化起步晚、发展快,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下表示意巴西与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由 30%上升为 60%经历的时间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幅。据此完成15-16小题。
经历时间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巴西 30年 增加2/3
发达国家 50年 增加2.5 倍
15.表中数据说明,巴西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 )
A. “滞后城镇化”现象 B.过度城镇化现象
C.郊区化现象 D. “农村病”现象
16.上述现象给巴西带来的城市问题是:( )
①高楼大厦鳞次栉比 ②就业困难 ③贫富差距大
④家庭小轿车拥有量增加 ⑤环境污染严重 ⑥城区范围不断扩张
A. ①④⑥ B. ②③⑤
C. ②④⑥ D. ①③⑤
下图是某地城镇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据此完成17-18题。
17.城镇化过程发展阶段Ⅰ所对应的最右图中城镇化阶段是:( )
A. a阶段 B. b阶段
C. c阶段 D. 无法确定
18.城镇化过程发展阶段Ⅱ的主要表现叙述错误的是:( )
A. 中心城区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流动
B. 中心城区环境恶化、失业率增高
C.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D.城镇地域不断向乡村推进、面积增加
19.下列农业类型及其区位选择主导因素的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江南丘陵的立体农业———地形
B.北京郊区的乳畜业——科技
C.新疆绿洲农业——气候
D.青藏地区的河谷农业——土壤
下图为某城市示意图,据图完成20-21题。
20.能正确表示B-C-D-线地租变化曲线的是:( )
21.如果该地区工业布局合理,那该地的盛行风向可能是:( )
A. 东北风 B. 西北风
C. 西风 D. 东南风
钢铁工业是法国工业的重要部门之一,法国钢铁工业的布局前后经历了三次较大的变化(如图)。目前,敦刻尔克港和福斯港两大沿海钢铁基地的钢产量已占到法国的60%以上,读下图完成22-23题。
22.影响法国早期钢铁工业布局在中央高原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 B. 动力
C. 原料 D. 交通
23.目前,法国钢铁工业布局重心在沿海的优势条件有:( )
①海运便利且廉价 ②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③产品外销便利 ④信息技术发达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区的山间盆地称为“坝子”,这里地势较平坦,是当地主要的耕作用地。下图为“云贵高原某乡村空间结构示意图”,①②③代表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据此完成24-25题。
24.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是:( )
A. 林地、住宅、耕地 B. 林地、耕地、住宅
C. 住宅、耕地、林地 D. 耕地、林地、住宅
25.该乡村空间结构利于:( )
A.缩短道路里程
B.规避地质灾害
C.缩小城乡差距
D.集约节约用地
26.下图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图中传统民居特点形成与当地环境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①下沉式窑院一黄土土质黏重;②房屋高架一风暴海啸多发;
③墙厚窗小一炎热干燥、光照强;④顶尖坡陡一冬季降雪量大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27.下图表示工业区位选择的三种模式,图中圆圈大小表示各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程度的强弱,下列工业区位选择与图示相符的是:( )
A.①软件开发 ②食品厂 ③电脑装配厂
B.①石油开采 ②造船厂 ③纺织厂
C.①水泥厂 ②造纸厂 ③家具厂
D.①啤酒厂 ②炼铝厂 ③普通服装厂
高原夏菜是指夏季在气候干冷地区生长的蔬菜,多种植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原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17~25℃。兰州市榆中等区县是我国著名的“高原夏菜”种植区,每年5~10月,这里的“高原夏菜”源源不断地运往南方市场,给暑热的南方带去黄土高原蔬菜的清香。下图为兰州市位置图及高原夏菜种植实景图,据此完成28-29题。
28.兰州“高原夏菜”种植区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A. 平原面积广阔
B. 昼夜温差较小
C. 夏季气温较低
D. 远离灌溉水源
29.高原夏菜源源不断运往南方,得益于:( )
①南方市场更广阔
②交通条件得到改善
③兰州自然条件的变化
④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变化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30.杨浦区位于上海中心城区东北部,地处黄浦江下游西北岸,区内拥有14所高等院校。杨浦滨江地带是上海乃至中国近代工业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杨浦滨江企业密集,码头、厂房、仓库沿江而立。20世纪90年代,杨浦滨江大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外迁,不少老厂纷纷关停,留下众多破旧厂房。2012年起,上海市推进城区改造,在修缮保护工业遗存的同时,植入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功能,把杨浦滨江打造成为世界级滨水公共空间。上海在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过程中,未在杨浦滨江建设高层写字楼或住宅,主要是考虑了:( )
A.历史因素和社会因素
B.历史因素和经济因素
C. 交通因素和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和环境因素
II卷 (综合题, 共40分)
3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共16分)
(1)某城市新建钢铁厂、造纸厂、自来水厂及服装厂,请在图中①②③④三处选择各自合理的厂址, 并选择一个说明选址的理由。 (8分)
(2)甲、乙、丙、丁四地要发展乳牛业、林果业、花卉业、小麦种植业四种农业,请给予合理的安排,并选择一个说明选址的理由。 (8分)
3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共12分)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某区域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等条件下,由本地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所决定的人口规模。区域资源环境对人口数量的支持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人口数量超越这一限度,便会造成资源和环境问题。下图为亚洲中部地区部分地理事物的分布情况。
(1)推测图示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 (3分)
(2)与B区域相比,判断A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高低,并分析原因。 (5分)
(3)分析图示区域不适宜人口大量迁入的原因。 (4分)
33.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完成下列问题。 (共12分)
(1)根据图示信息,比较A、B、C三地地租高低,并说明该处地租最高的原因。 (3分)
(2)请在A、B、C、D四地中选择高级住宅区的最佳建造位置,并简述理由。 (5分)
(3)下表为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该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的百分比变化情况。
年份 降水量(%) 蒸发量(%) 地表径流 (%) 地下径流 (%)
1960 100 40 12 48
2012 100 27 41 32
据表分析该城市水量百分比变化的原因。 (4分)
天津市耀华中学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情调研
高一年级地理学科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 60分)在天津考试获取答案
1.D 2.B 3.D 4.C 5.D 6.C 7.B 8.B 9.B 10.A
11.C 12.A 13.C 14.D 15.B 16.B 17.B 18.D 19.A 20.B
21.D 22.B 23.A 24.C 25.D 26.D 27.D 28.C 29.C 30.A
二、综合题(共 40分)
31题:共 16 分(1)①自来水厂;②服装厂;③钢铁厂;④造纸厂(4分)在①处建自来水厂,位于城市河流的上游,水质较好;在处建服装厂,服装厂污染很小可以布局在市区,且市区劳动力丰富:在③处建钢铁厂,③处交通便利且位于盛行风向的垂直方向的郊外,减少对城区的大气污染;在④处建造纸厂,位于城市河流的下游对城区河流水源污染较小。(选一个写4分)(2)甲果林业;乙乳牛业;丙花卉种植;丁小麦种植(4分)甲处发展果林业,地形以丘陵为主,经济价值高,还能防止水土流失;乙处发展乳牛业,位于城郊市场广阔,靠近公路交通便利;丙处发展花卉种植,靠近河流(上游),靠近城市,土地租金高,地势平坦:丁处发展小麦种植,地形平坦开阔,远离城区,土地租金低。(选一个写4分)
32题:共12分
(1)人口分布不均匀(1分);沿高山山冲积扇分布;沿河分布;沿交通干线分布;沙漠地区人口稀少。(最少写两点2分)(2)高(或大)(1分);A地有河流流经,水资源充足;位于山地带,地形较平缓土壤肥沃,土地生产力较高;靠近城市,经济基础较好:铁路交通便利,对外开发程度较高。(最少写两点4分)
(3)该地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沙漠广布,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环境承载力小;人口大量迁入,会导致该地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生态系统功能严重失调。(最少写两点4分)
33题:共12分
(1)A>B>C(1分)判断依据:A地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好,地租最高(2分)(2)D地(1分)理由:①靠近文化区,方便居民的文化生活:②地势较高,有利于排水;③邻近森林公园,风景优美;④处在城市盛行风的上风地带,环境优美;处在河流上游,水质较好;⑥交通比较便利,便于居民的日常出行。(最少写两点4分)(3)城市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地表被硬化、被建筑物覆盖:地表径流增大,地表水和雨水下渗减少(使地下径流减少);植被减少,蓄水量减少,导致蒸发量减少。(最少写两点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