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物理》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B C B B A C ABD AD AD11.(1)B (2) (3) (每空2分) 12.(1)A (2)1.470 (3)BD (4) (每空2分)13.(10分)(1)几何关系可知互余,则(2分)代入题中数据解得(2分)故该介质的折射率(2分)(2)恰好发生全反射的入射角为,根据全发射条件有(2分)联立以上解得(2分)14.(14分)(1)匀速转动 得(2分)线圈产生的最大感应电动势为(1分)线圈从垂直中性面位置开始转动,电动势的瞬时表达式为(2分)(2)线圈从图示位置转过90°的过程中,感应电动势的平均值(1分)感应电流的平均值为(1分)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1分)解得通过电阻R的电量(1分)(3)电动势的有效值为(1分)电路的热功率为(2分)由能量的转化关系,可知外力对线圈做功的功率为(2分)15.(14分)(1)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根据图像可知解得(4分)(2)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根据图像可知解得(2分)由于可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对应。则周期(2分)根据图像可知,波长。波速 解得波速大小为v=15m/s(2分)(3)由于波速由此可知周期。(2分)对应,则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2分)答案第2页,共2页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物理科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与十八号太空会师,中国航天全家福通过电磁波向地面传输这历史性的一刻。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变化的电磁场在空间中的传播形成了电磁波B.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C.雷达工作使用的微波不属于电磁波D.空调遥控器通过释放紫外线来控制空调2.唱卡拉OK用的话筒,内有传感器。其中有一种是动圈式的,它的工作原理是在弹性膜片后面粘接一个轻小的金属线圈,线圈处于永磁体的磁场中,当声波使膜片前后振动时,就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传感器是根据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 B.该传感器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C.膜片振动时,穿过金属线圈的磁通量不变 D.膜片振动时,金属线圈中不会产生感应电动势3.荡秋千是深受小朋友喜欢的游乐活动。如图所示,秋千由坐板和绳构成,人在秋千上小幅度摆动时可以简化为单摆模型,人和坐板可视为“摆球”,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摆球”所受重力和绳的拉力的合力提供“摆球”做简谐运动的回复力B.经过最低点时“摆球”处于平衡状态C.远离最低点运动的过程中,“摆球”的回复力逐渐增大D.“摆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则经过半个周期“摆球”相对最低点的位移最大4.声波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在空气中的4到5倍,可以传播很远的距离。很多海洋动物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环境声波信号发现食物、寻找配偶以及躲避天敌等。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人类的活动,例如轮船的航行、沿海工程作业、飞机低空飞行等,会产生强烈的噪声,让海洋动物们很难捕捉到有用的环境声波,从而导致它们的生存受到威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波从空气中传入水中,其频率会变大B.声波从空气中传入水中,波长会变长C.各种声源的声波在水中叠加,很容易产生干涉现象D.当一艘轮船朝着某海洋生物加速前进时,该海洋生物接收到轮船轰鸣声的频率变低5.如图所示,在做“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实验时,先在白纸上放置一块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描出玻璃砖的两个边MN和PQ,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和,然后在另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再插上大头针和,并作出光路图,根据光路图通过计算得出玻璃的折射率。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大头针须挡住及、的像B.若增大入射角,沿入射的光线可能会发生全反射C.利用量角器量出,可求出玻璃砖的折射率D.如果误将玻璃砖的边PQ画到,折射率的测量值将偏小6.关于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照射不透明圆盘的阴影中心出现亮斑是光的衍射现象B.因为激光的方向性好,所以激光不能发生衍射现象C.白光经过狭窄的单缝得到彩色图样是光的干涉现象D.利用偏振片可以观察到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纵波7.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与电流表和交流电源、开关构成闭合回路,副线圈接有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电压表V和电流表,其中交流电源电压有效值是10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定值电阻,原、副线圈匝数比,电表都是理想交流电表。闭合开关,调节使阻值从最大逐渐减小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的示数是10V且不变B.电流表的示数减小C.电流表的示数是8A且不变D.滑动变阻器的功率减小二、多项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6分,漏选且正确得3分,错选、不选得0分)8.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10℃时,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为,氢气分子的平均速率为,则B.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但内能不一定增大C.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引力增大得更快,所以分子力表现为引力D.质量相同时,100℃水的内能小于100℃水蒸气的内能9.飞机失事后,为了分析事故的原因,必须寻找黑匣子,而黑匣子在30天内能以一定的频率自动发出信号,人们就可利用探测仪查找黑匣子发出的电磁波信号来确定黑匣子的位置。如图甲是黑匣子中电磁波发射电路中的LC 电磁振荡电路,图乙为电容器的电荷量q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t=0时刻电容器的M板带正电。下列关于 LC 电磁振荡电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减小电容器的电容,则发射的电磁波波长变短B.0~t 时间内,线圈中的磁场方向向下C.时间内,线圈的磁场能不断减小D.时间内,电容器N板带正电,电容器正在充电10. O点处有一质点从时刻开始沿y轴方向做简谐运动,产生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波,时形成的波形图如图所示,此时刻后波源质点的振动频率突然变为原来的2倍,振幅不变,则( )A.波源的起振方向为沿y轴负方向B.后波速变为10m/sC.平衡位置为处的质点B第一次处于波峰时,处的质点A正处于波谷D.0~1.5s时间内,平衡位置为处的质点运动的总路程为100cm三、实验题(共2小题,总分16分)11.(8分)如图甲所示,某学习小组利用单摆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1)单摆在摆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摆球受到重力、拉力、回复力三个力的作用B.摆球位移增大时,回复力也增大C.摆球在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合力也为零D.摆球在最低点时,速度最大,回复力也最大(2)在测量单摆周期时,某同学在摆球某次通过最低点时,按下停表开始计时,同时数“1”,当摆球第二次通过最低点时数“2”,依此法往下数,当他数到“x”时,停表停止计时,读出这段时间t。则该单摆的周期为 ;(3)若小组同学周期测量正确,但测量摆长时忘记加小球半径,改变摆线长L,分别测出对应的单摆周期T,作出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小组同学得到了图线在横轴上的截距为a,图线的斜率为k,小球的直径为 ,当地重力加速度为 。(用题中k、a、表示)12.(8分)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甲图从左至右分别是______A.光源,滤光片,单缝,双缝 B.光源,滤光片,双缝,单缝(2)测量某亮纹位置时,乙图中手轮上的示数为 mm;(3)实验过程中,在光屏上得到了明暗相间的条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A.仅增大双缝间距,相邻干涉条纹中心间距增大B.仅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相邻干涉条纹中心间距增大C.仅增大单缝到双缝的距离,相邻干涉条纹中心间距增大D.仅把蓝色滤光片换成红色滤光片,相邻干涉条纹中心间距增大(4)若双缝间距为d,双缝到毛玻璃的距离为L,第一条亮纹到第五条亮纹的距离为x,则光的波长为 (用x、d、L表示)。四、计算题(共3小题,总分38分)13.(10分)当反射光与折射光互相垂直时,入射角称为布儒斯特角。如图所示,某单色光从空气入射到某介质的布儒斯特角为,且求:(1)该介质的折射率;(2)该单色光从该介质射向空气时,恰好发生全反射的入射角。14.(14分)小型发电机发电原理可简化如图所示,矩形线圈abcd的面积为,共有N=10匝,线圈总电阻为,线圈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的匀强磁场中,可绕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固定对称轴OO′转动,线圈在转动时可以通过滑环和电刷保持与外电路阻值为电阻连接,不计交流电流表的内阻。在外力作用下线圈以周期绕轴OO′匀速转动,(计算结果用π表示)求:(1)从图中位置开始计时,线圈产生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2)线圈从图示位置转过90°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3)外力对线圈做功的功率。15.(14分)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在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经0.2s后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1)若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求该波的周期;(2)若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且周期满足,求该波的波速;(3)若该波的波速大小为45m/s,求波的传播方向。试卷第2页,共5页答案第4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物理科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物理科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