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对于刻骨铭心的离愁别恨,古人感之,苦之,悲之,言之,别离的哀音在古典文学世界回响不绝。漫漫时光使分别化成了一声声长叹,迢迢山水让别离酿成了一曲曲哀歌,所以思念之情往往显得格外动人。今天,就让我们重回两千年前的汉末,一起走近涉江采芙蓉的有情人。悲莫悲兮生别离。——屈原《九歌》《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古 诗 十 九 首这十九首诗习惯上以句首标题,依次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和《明月何皎皎》。《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抒发了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儒家的哲学意境,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1、失志伤时、人生无常的感慨。如《今日良宴会》、《生年不满百》(”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年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驱车上东门行》(“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2、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如《西北有高楼》感叹知音难逢。《明月皎夜光》写朋友离我而去。3、游子思妇们离别相思之苦。《涉江采芙蓉》、《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如何把握古诗的思想感情?1、通过朗读,直接品味诗歌的思想感情。2、通过分析,抓取意象,透过意象把握思想感情。3、寻找诗中关于文章主旨的表达情感的语句。写作背景在古代封建社会里,生活是很简单的,最密切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夫妻、朋友关系,由于战争、徭役和仕宦,这种亲密关系往往长期被截断。更由于当时交通不便,书信无法往来,人们相隔两地音信全无,这种截断就成为许多人私生活中最伤心的事。这首诗约略是在东汉中后期社会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写就的。理解诗词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译文:踏过江水去采荷花,到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采兰花。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在故乡的爱人。回想起故乡的爱妻,却又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漂泊异乡两地相思,怀念爱妻愁苦忧伤以至终老。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渡过江水荷花的别名生有兰草的沼泽地香草理解诗词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这两句诗有哪些意象?描述了怎样的情景?描述了抒情主人公涉江采摘芙蓉的情景,营造的是轻松欢快的氛围。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感情?“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表达出诗人情怀的高雅,感情的纯洁、美好。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赠送这里指主人公思念的人远方理解诗词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一问一答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欢快——失望徒然采摘了美好的芙蓉,但此刻又能送给谁呢?将人物置于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中,书写主人公的忧伤,以乐景衬哀情,倍增其哀伤。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回头看故乡形容无边无际理解诗词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这两句里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旧乡”“长路”.“旧乡”在“漫漫”长路的那头,看不到也望不着,“旧乡”的爱人此时也正凝眸相望吗?相爱却不得相见,浓浓的相思之情溢于言表。这两句将“远道”意思说尽。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夫妇感情融洽分散而居连词,表示结果度过晚年理解诗词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表达感情的方式是: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分析:1.采莲是江南的旧俗,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就有这样的描绘“采莲的是年少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男子一般在京都洛阳求取前程,不太可能回到江南去采莲。2.所思在"远道",离旧乡而走远道的人在古代大半是男子,那我们就可以由此推想说话人应是女子。一位怅立船头的女子。她与众多女子的嬉笑不同,她注视着手中的芙蓉默然无语。画面一: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所见之景,实写☆虚实结合身在“远道”的游子。四处张望着,看着回家的路无边无际,忧愁不已。画面二: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想象之景,虚写诗歌两个画面不是先后的,而是分隔、同时显现的:一边是痛苦的妻子,正手拈芙蓉、仰望远天,身后是密密的荷叶,红丽的荷花,衬着她飘拂的衣裙,显得那样的孤独凄清;一边是脑海中隐隐约约摇晃着返身回望的丈夫的身影,那一闪而隐的面容,竟是那般愁苦!情感《涉江采芙蓉》是一首采用“思妇调”的“虚拟”方式表达游子思乡苦闷的怀乡之作。为表现游子思乡的苦闷,全诗不仅虚拟了“思妇”之词,而且在虚拟中又借思妇口吻,想象出游子“还顾望旧乡”的情景,表达精巧,情真意切,令人动容。通过意象委婉表达,情感含蓄,带给读者酸涩而又略带甜蜜的阅读体验和情感体会。全诗所抒写的,乃是故乡妻子思念丈夫的深切忧伤,从思念对象的角度落笔,来衬写诗人自己的思乡怀人之情。古代一些诗评家大都认为主人公是女子,理由有三:当时男子游宦京师洛阳,远离江南;女子采莲是旧俗,“芙蓉”即“夫容”,“莲子”即“怜子”;《古》是文人独立创作的作品,可以用悬想的方式,以女子的口吻来写。因此思念的应该是双方,正如李清照《一剪梅》“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所以诗中有游子思乡思亲之缠绵,也有闺女思念情人之真挚。“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女子“所思”的男子。诗歌主旨此诗借助他乡游子采集芙蓉来表达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游子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痛苦。全诗运用借景抒情及白描手法抒写漂泊异地失意者的离别相思之情;从游子角度叙写,表现其强烈的情感。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