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南省实验中学 2024—2025 学年下期期末八年级历史调研参考答案1-5 DDBBB6-10 CBCAD11-15 CABAC16-20 ACACB21-25 ABBBC26.(1)美国的包围封锁;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广州优越的地理位置。两条即可,2 分。(2)变化:企业类型增多;商品结构完善;参会人数、企业数量增多;成交金额巨大;规模越来越大;国际影响力扩大。三条即可,3 分。 (3)如:①:起源与成长。②:数字化时代的全新展览模式(突出“数字化”“信息化”“云平台”等关键内容)。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2 分。27.(1) 如:氢弹爆炸成功,极大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为我国重返联合国积蓄了条件。要求:选定的两个事件存在内在联系,1 分,写清楚内在联系,1 分,共 2 分。(2)例 1: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其他如: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例 2:中国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引起国际社会的热烈反响,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积极而深远,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 举例 1 分,说明 1 分,共 2 分。 (3)中国外交事业取得的成就应归功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新时期中国在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上,为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符合题意一条即可,1 分。28. (1)空气质量、水质量得到改善;污染性能源消耗降低,环保能源消耗提升;环境整体不断改善。符合题意两条即可,2 分。(2)发挥党和政府的主导作用;治理过程要循序渐进;要常抓不懈;建立法律制度保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符合题意三条即可,3 分。(3)如:绿色发展,生态中国。符合题意即可,1 分。29. (1)都从中国科技古籍中获取灵感;都经历多次实验,十分艰辛;所取得的科技成果都影响巨大,造福人类;都获得了世界性的荣誉或表彰。4 分。 (2)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党和国家政策的扶持;科研人员数量庞大及不懈努力;科研投入加大;等等。符合题意两条即可,2 分。 (3)如:天眼、大飞机、墨子号、支付宝、网购等。符合题意一条即可,1 分。河南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下期学情调研八年级历史(闭卷)(时间:60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到“人民币”,乃至“人民路”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我国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B.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C.建立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D.人民真正成为了国家主人2.土地改革以后,旧的国家政权、绅士或地主、农民的三角关系被新的国家政权与农民的双边关系取代了。可见此时()A.社会主义制度己经建立B.农民成为国家领导阶级C.土地私有制被彻底消除D.我国阶级结构发生改变3.1951年8月至1952年2月,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率剧社在全国义演178场,募捐15.27亿元旧币,完成向前线捐献飞机(如图所示)的心愿。与这场捐赠直接相关的是A.西藏解放B.抗美援朝C.万隆会议D.中共八大4.据统计,1949年之前,中国77%的工业总产值集中在沿海地区,而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中国的“156项重点工程”中有55%的投资和75%的新厂房集中建设在内陆地区。这反映了“一五”计划()A.重点发展重工业B.优化了工业布局C.促进了中苏友好D.推动了经济发展5.武汉长江大桥建设期间,2412名普通工人被培养成技术工人,在苏联专家提出的“管柱钻孔法”基础上,我国还独立掌握了世界领先的桥梁建造技术。可见该大桥的建设()A.沟通了大江南北的交通B.提升了我国的技术实力C.突破了美国的技术封锁D.平衡了我国的产业结构6.1953年,《人民日报》出现了12次“共同富裕”的表述,鼓励“大家联合起来,用大规模生产和新的农具、农业机器,使大家能够共同富裕”。此类报道()A.体现了大跃进的成果B.推动了土地改革完成C.适应了三大改造需要D.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试卷第1页,共6页7.中国没有照搬苏联经验,而是根据国情,以和平的方式建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与材料评述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土地改革B.公私合营C.一五计划D.人民公社8.20世纪六七十年代,雷锋纪念馆、焦裕禄纪念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相继建成,这些纪念馆共同反映的时代精神是()A.廉洁奉公,坦荡无私B.坚持真理,勇于探索C.艰苦奋斗,无私奉献D.刻苦钻研,科学务实9.1984年,我国农业总产值3612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各种专业户、经济联合体和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商品经济开始活跃起来。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联产承包普遍推行B.国企改革全面推进C.市场经济体制确立D.脱贫攻坚取得突破10.下表是我国在不同时期对农业现代化内涵与特征的界定。这体现了我国()时期内涵与特征20世纪50年代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化肥化20世纪80年代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商品化20世纪90年代商品化、产业化、技术化、生态化A.以农为本的国家定位B.农业科技领先于世界C.农业优先的战略决策D.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11.1978年,一些厂矿的负责人提出:每次权力下放,没有人想到要下放到企业,企业一点自主权都没有。企业管得这样死,经济怎能发展起来?这些负责人意在要求()A.改变公有制主体地位B.实行按劳分配的方式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12.当时中国仍基于指令以及凭票配给商品、服务的计划经济。在这个仍然封闭的国家,建立一个受保护的“小岛”,打开了一扇面向世界的“窗口”。属于这类“小岛”的是()A.深圳B.香港C.澳门D.郑州13.近年来,中欧班列联通欧亚,从0到10万列,已成为具有强大辐射力、带动力和影响力的国际物流品牌,给铁路沿线国家带来了更多商机,铺就了共同繁荣发展之路。它的成功运营体现了()A.相互尊重B.合作共赢C.公平正义D.平等对话14.党中央在民族地区开展脱贫攻坚战,“大网电”点亮了帕米尔高原上的峡谷村庄:5C网络信号覆盖云南独龙江乡大山深处:鄂伦春族走出“高寒禁区”看病不愁。可见我国()A.推动各族共同繁荣发展B.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C.尊重各族的风俗和习惯D.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15.阅读《1997-2017年香港地区生产总值变化情况表》。可知()年份1997年2007年2017年生产总值(亿美元)1773.532115.973416.87A.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B.祖国统一大业亟待完成C.回归后的香港更加繁荣D.香港科技水平不断提高试卷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历史参考答案.docx 河南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下期历史期末学情调研.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