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第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邯郸市第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期末测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
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
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
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
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
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5题;共10分)
1.(2分)小文阅读《经典常谈》所做的笔记里,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经典常谈》的内容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等经史子集共
十三部分内容,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与历史的脉络,为阐述传统文化的经典。
B.在古代,“诗言志中的“志”通常与政治或教化作用关联,人们以此观点诠释作品,
如孔子评价《关雎》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C.在古代,“乐”与“礼”并称,二者各自独立,具有教化作用。“乐”包括歌和舞,使人
心平气和,和睦友爱,如此便没有贪念、作乱、欺骗等不良行径。
D.战国七雄中“秦”最强大,在与六国对峙中,有人提倡六国联合抗秦,叫作“合纵”:
有的提倡六国联合抗秦,称作“连横”,张仪属于连横派。
2.(2分)小语同学读了《经典常谈》后,围绕整本书整理了下面的选项,其中表述有
误的一项是()
A.这本书介绍了众多经典著作,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展示了
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B.书中《诗第十二》论述了从汉武帝时期至宋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展现不同时期诗
歌的特点和形式。
C.本书着重介绍的史书有《春秋》《战国策》《史记》《汉书》《论语》等,这些
史书涉及纪传体、编年体等多种体裁。
D.这本书对知识的讲解精辟,且通俗流畅,深入浅出,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一丝不
苟、精益求精的态度。
3.(2分)某同学读了《经典常谈》后,围绕整本书做了下面的选项,其中表述错误的
一项是()
A.这本书介绍了众多经典著作,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展示了
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B.书中《诗第十二》论述了从汉武帝时期至宋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展现不同时期诗
歌的特点和形式。
C.本书着重介绍的史书有《春秋》《战国策》《史记》《汉书》等,这些史书涉及
纪传体、编年体等多种体裁。其中《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D.根据《说文解字》中造字的六个条例说明,“人“言”为“信”,“信”是会意文字,
“江河”是形声字。
4.(2分)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浒传》记述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展现了宏伟壮丽、波澜壮阔的斗争场面,
反映了北宋末年的政治及社会乱象。
B.《水浒传》采用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前四十回先讲述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然
后百川汇海,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第七十回以后,写他们归顺朝廷,走向失败。
C.《经典常谈》提纲挈领,娓娓道来。全书对经典的梳理与讲解,不仅知识上简洁
精辟,文字上更是白话文通俗流畅的典范。
D.朱自清的《经典常谈》一共13篇,其中《尚书》介绍了“文字的起源”,“四书指
《大学》《中庸》《论语》《春秋》。
5.(2分)下面是小语阅读《经典常谈》时所做的笔记,请找出笔记内容与创作实际不
一致的一项()
A.创作原则:以传统的“尊经“崇古”观念去研究我国传统典籍。
B.创作目的:给希望读些经典的中学生做个向导,指点阅读门径。
C.创作语言:具有普及性、通俗性,以流利畅达的语言娓娓道来。
D.创作时间: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创作的。
二、默写(共1题;共4分)
6.(4分)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
判。)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