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27课 个人信息防泄露 教学设计课题 个人信息防泄露 单元 第六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七年级单元主题 【学情分析】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能意识到,我国已是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正在向网络强国迈进。网络带来了丰富的网络资源,带来了各种便捷的获取和使用资源的手段,方便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网络在给人们带来惊喜和奇迹的同时,也给个人、企业、社会、国家等各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安全挑战。网络空间已成为继海、陆、空、天之外的“第五疆域”,网络安全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等传统安全交织融合。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这一单元介绍互联网安全的相关内容。【内容结构】学习目标 1. 信息意识:了解人工智能对信息社会发展的作用, 具有自主动手解决问题、掌握核心技术的意识。2. 计算思维:通过案例分析,理解人工智能。根据学习与生活需要,合理选用人工智能, 比较使用人工智能和不使用人工智能处理同类问题效果的异同。3.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在创新实践活动中, 认识到原始创新对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4. 信息社会责任:遵循信息科技领域的伦理道德规范,明确科技活动中应遵循的价值观念、道德责任和行为准则。重点 个人信息泄露的途径;保护个人信息的方法。难点 理解人工智能对个人信息保护带来的困扰。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激趣导入 【课前小测试】1.关于密码设置,请判断以下做法是否正确。□ 防止自己忘记密码,把密码记在本子上。□ 即便是自己的好朋友,也不让他(她)知道自己的密码。□ 自己所有的互联网应用使用同一个密码。□ 密码要有一定的长度,最好同时包括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符号等。□ 密码最好外人无法猜测,但对自己有特殊含义且容易记忆。2.关于抵御恶意软件,请判断以下做法是否正确。□ 坚决不用盗版软件。□ 不轻易打开收到的分享链接,不随意下载、安装他人分享的软件。□ 杀毒软件、防火墙软件等安全软件的运行会让计算机变慢。如果没有遇到安全威胁,不必运行它们。【建构】同学们,在刚刚的判断练习中,每一道题都像是网络世界里的 “安全警示牌”。我们不难发现,那些错误的密码设置和恶意软件防范方式,往往源于一时的疏忽或侥幸,如同在数字城堡外随意摆放了打开城门的钥匙;而正确的操作习惯,恰似层层加固的防护城墙,能为我们的信息安全遮风挡雨。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揭开这些判断背后的奥秘,探索网络安全防护的深层原理。 注意、思考、讨论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一、互联网应用与个人信息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为了享受某些互联网服务,通常不得不提供一些个人信息。如果不填写电话、地址等信息,就无法享用便捷的网络购物服务;如果完全不允许网站采集个人浏览记录,那它就无法智能地推送用户感兴趣的新闻、商品;如果不允许智能手机获取用户的位置信息,手机软件就无法提供地图导航等服务;如果不允许智能手环等传送心跳、睡眠情况等信息,就可能无法及时获得相应的健康分析报告和健康服务。【说一说】参考下图 ,分析登录账号的过程中,个人信息的流动情况。【看一看】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如果某个环节出现了安全问题,就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下图展示了网络购物的过程中,个人信息在不同节点的流动情况。【学习活动】二、个人信息的泄露途径一些不法分子将免费无线路由器投放在公共场所,当用户连接后,他们就会通过认证页面、木马程序等手段获取用户信息,从而带来安全隐患。手机拍摄的图像会带有手机型号、镜头参数、拍摄时间、拍摄地理位置等信息。如果以原图方式分享,就可能会泄露这些信息。二维码可能会指向一个需要提供个人信息的网站,并诱使人们提供账号、密码、手机号码、通信地址等个人信息,从而导致信息泄露。【学习探究】分析以下案例,找出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的原因。案例一:某人使用酒店的计算机上网聊天、购物付款,结果发现自己的账号密码被盗。案例二:某家长带着孩子散步时,为了得到一个免费玩具,扫了推销员提供的二维码,并填写了个人信息。接着,该家长就不断地收到广告信息和推销电话。没过几天,银行卡账户中的上万元资金被转走。案例三:某同学借用家长的手机安装并注册软件,此后家长的手机不断接到骚扰电话。【引导分析】案例一:可能是酒店的计算机被人安装了木马,导致他所有的操作都被人监控;也可能是酒店的网络设备被人安装了窃听软件。案例二:可能是二维码引起的。扫描的二维码指向的网站收集了个人信息并用来推送广告,而且很可能诱导访问者在不经意间安装了恶意软件。案例三:可能是在安装、注册过程中,提供了个人信息。这些信息被应用软件的运营者泄露给了其他人,其他人则用来推送广告甚至进行诈骗。【学习活动】三、保护个人信息的方式【思考-讨论】查阅资料并思考讨论:1.关于保护个人信息,国家出台了哪些法律法规?2.从事网络服务的企业和机构,应当采取哪些措施保护用户个人信息?【知识链接】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个人信息处理规则、个人的权利、个人信息处理者的义务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从国家制度层面保障个人信息的安全。企业需要通过制度和技术手段保护个人信息。企业作为从事互联网服务的主体机构必须遵守国家法律,遵守行业规范,约束员工行为,加强防护技术,以便实现对网络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例如:企业要对用户数据进行分类、分级管理;采用多种手段验证身份;在个人信息的存储、传输过程中应使用先进的加密技术;等等。【小试牛刀】如果手机遗失了,你觉得应该采取哪些应急举措?为什么?□ 报警,在警方备案 □ 用手机的查找功能定位手机□ 开启丢失模式锁定设备□ 联系服务商,进行停机处理□ 修改相关账户的密码 □ 远程清除设备上的所有数据【知识链接】个人需要提升信息安全意识和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包括:使用强密码并定期更改密码;谨慎使用公共Wi-Fi;定期更新操作系统、杀毒软件;定期备份数据;等等。如果发现个人信息被泄露了,就要在第一时间暂停相关账号并更改密码。【学习活动】四、人工智能对个人信息保护造成的新困扰人工智能改善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带来了很多困扰。个人信息保护正面临人工智能的挑战。人工智能需要大量数据进行训练和学习,这些数据可能包含个人信息,如果数据被不当使用,就会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基于人工智能的互联网应用,通常需要分析个人偏好、行为习惯等个人信息,这些信息有可能被泄露;人工智能应用往往涉及用户的行为监控和数据追踪,如果没有适当的监管,就可能会侵犯用户个人权益。【实践探究】各小组调查同学们对个人信息安全的认知情况,撰写一份简短的《网络安全行》倡议书。 听讲、思考、讨论 教师通过引领学生学习课程内容,促进学生学习知识。学生通过认真听讲、实践探究等方式,积极学习基础知识和相关技能。另外,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其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小结 知识回顾 对课堂知识进行总结和梳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拓展-提升 【拓展-提升】 学习探究 让学生通过课外拓展的形式巩固、强化所学内容,并适当拓宽其视野。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3张PPT)(义务教育版)七年级全一册第27课个人信息防泄露学习目标激趣导入学习活动思考-讨论实践探究课堂小结拓展-提升单元主题单元主题单元名称 课名称 核心内容第六单元 共同守护互联网 第27课 个人信息防泄露 个人信息泄露的途径、防护措施第28课 数字版权要保护 版权的理解与保护措施第29课 企业责任勇担当 维护网络安全和技术自主可控第30课 网络生态建设好 网络暴力、网络水军、网络谣言的应对措施学习目标激趣导入【课前小测试】1.关于密码设置,请判断以下做法是否正确。□ 防止自己忘记密码,把密码记在本子上。□ 即便是自己的好朋友,也不让他(她)知道自己的密码。□ 自己所有的互联网应用使用同一个密码。□ 密码要有一定的长度,最好同时包括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符号等。□ 密码最好外人无法猜测,但对自己有特殊含义且容易记忆。激趣导入【课前小测试】2.关于抵御恶意软件,请判断以下做法是否正确。□ 坚决不用盗版软件。□ 不轻易打开收到的分享链接,不随意下载、安装他人分享的软件。□ 杀毒软件、防火墙软件等安全软件的运行会让计算机变慢。如果没有遇到安全威胁,不必运行它们。激趣导入【建构】同学们,在刚刚的判断练习中,每一道题都像是网络世界里的 “安全警示牌”。我们不难发现,那些错误的密码设置和恶意软件防范方式,往往源于一时的疏忽或侥幸,如同在数字城堡外随意摆放了打开城门的钥匙;而正确的操作习惯,恰似层层加固的防护城墙,能为我们的信息安全遮风挡雨。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揭开这些判断背后的奥秘,探索网络安全防护的深层原理。学习活动学习活动互联网应用与个人信息一学习活动一、互联网应用与个人信息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为了享受某些互联网服务,通常不得不提供一些个人信息。如果不填写电话、地址等信息,就无法享用便捷的网络购物服务;如果完全不允许网站采集个人浏览记录,那它就无法智能地推送用户感兴趣的新闻、商品;如果不允许智能手机获取用户的位置信息,手机软件就无法提供地图导航等服务;如果不允许智能手环等传送心跳、睡眠情况等信息,就可能无法及时获得相应的健康分析报告和健康服务。学习活动一、互联网应用与个人信息应用类型 可能涉及的个人信息网络购物 手机号、姓名、地址、购买记录等学习应用 姓名、学校、手机号、学习记录等即时通信 手机号、姓名、位置、账户、联系人、聊天记录等地图导航 位置、出发地、目的地、车牌、导航记录等健康服务 心跳、睡眠情况等参考下图 ,分析登录账号的过程中,个人信息的流动情况。学习活动一、互联网应用与个人信息学习活动一、互联网应用与个人信息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如果某个环节出现了安全问题,就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下图展示了网络购物的过程中,个人信息在不同节点的流动情况。学习活动个人信息的泄露途径二学习活动二、个人信息的泄露途径一些不法分子将免费无线路由器投放在公共场所,当用户连接后,他们就会通过认证页面、木马程序等手段获取用户信息,从而带来安全隐患。我们应该……学习活动二、个人信息的泄露途径手机拍摄的图像会带有手机型号、镜头参数、拍摄时间、拍摄地理位置等信息。如果以原图方式分享,就可能会泄露这些信息。我们应该……学习活动二、个人信息的泄露途径我们应该……二维码可能会指向一个需要提供个人信息的网站,并诱使人们提供账号、密码、手机号码、通信地址等个人信息,从而导致信息泄露。学习活动二、个人信息的泄露途径【学习探究】分析以下案例,找出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的原因。案例一:某人使用酒店的计算机上网聊天、购物付款,结果发现自己的账号密码被盗。学习活动二、个人信息的泄露途径【学习探究】分析以下案例,找出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的原因。案例二:某家长带着孩子散步时,为了得到一个免费玩具,扫了推销员提供的二维码,并填写了个人信息。接着,该家长就不断地收到广告信息和推销电话。没过几天,银行卡账户中的上万元资金被转走。学习活动二、个人信息的泄露途径【学习探究】分析以下案例,找出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的原因。案例三:某同学借用家长的手机安装并注册软件,此后家长的手机不断接到骚扰电话。学习活动保护个人信息的方式三学习活动三、保护个人信息的方式【思考-讨论】查阅资料并思考讨论:1.关于保护个人信息,国家出台了哪些法律法规?2.从事网络服务的企业和机构,应当采取哪些措施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学习活动三、保护个人信息的方式【知识链接】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个人信息处理规则、个人的权利、个人信息处理者的义务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从国家制度层面保障个人信息的安全。企业需要通过制度和技术手段保护个人信息。企业作为从事互联网服务的主体机构必须遵守国家法律,遵守行业规范,约束员工行为,加强防护技术,以便实现对网络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例如:企业要对用户数据进行分类、分级管理;采用多种手段验证身份;在个人信息的存储、传输过程中应使用先进的加密技术;等等。学习活动三、保护个人信息的方式小试牛刀如果手机遗失了,你觉得应该采取哪些应急举措?为什么?□ 报警,在警方备案□ 用手机的查找功能定位手机□ 开启丢失模式锁定设备□ 联系服务商,进行停机处理□ 修改相关账户的密码□ 远程清除设备上的所有数据学习活动三、保护个人信息的方式【知识链接】个人需要提升信息安全意识和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包括:使用强密码并定期更改密码;谨慎使用公共Wi-Fi;定期更新操作系统、杀毒软件;定期备份数据;等等。如果发现个人信息被泄露了,就要在第一时间暂停相关账号并更改密码。学习活动人工智能对个人信息保护造成的新困扰四学习活动四、人工智能对个人信息保护造成的新困扰人工智能改善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带来了很多困扰。个人信息保护正面临人工智能的挑战。人工智能需要大量数据进行训练和学习,这些数据可能包含个人信息,如果数据被不当使用,就会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基于人工智能的互联网应用,通常需要分析个人偏好、行为习惯等个人信息,这些信息有可能被泄露;人工智能应用往往涉及用户的行为监控和数据追踪,如果没有适当的监管,就可能会侵犯用户个人权益。学习活动四、人工智能对个人信息保护造成的新困扰大数据训练和学习访问和分析个人偏好、行为习惯行为监控、数据追踪人工智能数据被滥用或不当使用信息有可能被泄露可能会侵犯用户个人权益学习活动四、人工智能对个人信息保护造成的新困扰【实践探究】各小组调查同学们对个人信息安全的认知情况,撰写一份简短的《网络安全行》倡议书。制作的倡议书不用太长,也不用面面俱到。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还会不断对倡议书进行补充完善。课堂小结拓展-提升请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的相关信息,记录近期的活动主题。_________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27课 个人信息防泄露.doc 第27课 个人信息防泄露.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