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卷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 1.(2 分)瞰;bǔ 2.(3 分)②①①
3.(3 分)C 4.(3 分)D
5.(4 分)选择材料中的事例得 1 分,观点正确得 1 分,能从材料中人物年龄或身份等 角度说出自己的理解得 2 分。 示例:爱国当然与我们初中生有关。周恩来、黄文秀、叶聪都是少有大志,并且都在学
生时代努力读书,这才有了之后的英雄之举。可见,爱国从来不是英雄独有的勋章,现
在认真做题的你我,何尝不是梦想的缔造者呢?
6.(5 分)每句 1 分,错字、漏字、添字均不得分。①有约不来过夜半;②政入万山围 子里;③不畏浮云遮望眼;④会当凌绝顶,⑤一览众山小。
二、阅读(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10 分)
7.(3 分)D
8.(3 分)答出一点得 1 分。 示例:坚韧不拔的毅力;不断创新的精神;攻坚克难的勇气;严谨的科学态度;反复的
实践探索等。
9.(4 分)选取名称 1 分。说出名称来源 1 分,指明名称中表达出的精神 2 分。 示例:“夸父一号”取自中国的神话故事“夸父追日”,彰显中国人探索宇宙的执着精神。 “玉兔号”取自“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体现了中国人对月亮的神往和对月球奥秘的 探索精神。 “长征十号”取自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表明了中国人民执着坚定、不断探索宇宙的精 神。 (二)现代文阅读Ⅱ(14 分)
10.(3 分)每空 1 分。(1)我们发现前方有灯火;(2)松了一口气(或如释重负);(3) 我们被老汉收留住宿并被招待吃了饭。
11.(3 分)选准角度 1 分,结合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特点(如热情好客、淳朴善良、无私 奉献、不求回报等)2 分。 示例一:“就”这一副词,写出老汉担心“我们”没吃饭,不等“我们”回答,马上开
始招呼女主人淘米做饭的情形,表现出老汉的热情好客、淳朴善良。 示例二:运用动作描写,“开始招呼”“摆摆手”写出了老汉热情地给“我们”准备饭食,
并不求回报的样子,写出了老汉朴实诚恳、热情善良的特点。
12.(4 分)每问各占 2 分,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作者在旅途遭遇困境,得到了老汉的帮助,老汉一家的热情款待,让作者感受到 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这唤起了他的乡村记忆,这种美好的情感体验让作者感到庆幸。 随着时代发展,过路的人少了,但“点灯笼”这一习俗并没有消失。因为“我们”的到 来,老汉点灯笼的一番心意没有被白白浪费,“我们”和老汉一家的“心心辉映,没了 距离”,“我们”在得到帮助后也给予了回报,让“灯笼”的精神传承了下去,所以说灯
笼“没有被辜负”。
13. (4 分)表明观点 1 分,结合内容、手法或主旨说明理由 3 分。 示例一:不同意。“山村的灯笼”中“山村”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灯笼”作为线索 贯穿全文。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是由“我们”看到的灯笼展开的,同时,灯笼又象征着乡 村人民朴素善良、热情好客的美德,突出了文章的主题,使文章更具意蕴和深度。 示例二:同意。“一次意外的借宿之旅”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设置悬念,激发 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古诗文阅读(18 分)
14.(4 分)准确指出情感 2 分;结合“喜无穷”或“畅饮”指明直接抒发情感 1 分,结 合内容指明间接抒发情感 1 分。 示例:诗中表达了诗人与朋友相聚的喜悦、惬意(快乐、满足、畅快等)。(2 分)诗中 有直接抒发情感,诗人用“喜无穷”直接点出高兴的心情;“邀朋”“畅饮”写出了与朋 友相聚、开怀痛饮的尽兴与畅快;(1 分)也有间接抒情,“仔细烘”不仅写出了烹饪的 用心,更流露出期待与朋友共享美食的愉悦;“凉意足”“一楼风”借舒适宜人的环境, 暗示了心情的放松与舒畅,体现了朋友相聚、纵情欢乐的畅快与惬意。(1 分)
15.(3 分)(1)差别;(2)唯独;(3)刚直(正直,或公正)。
16.(4 分)每句翻译 2 分。 ①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②要等到草木枯黄凋零之后菊花才盛开,而岭南地区直到冬至才会出现轻微冻的缘故。
17.(3 分)能结合原文答出任意一点理由即可得 3 分。 示例:“菊性介烈高洁,不与百卉同其盛衰”,菊花拒绝在春暖时与群芳争艳,选择在百
花凋零后绽放,这种遗世独立、高洁孤傲的品性受到人们的喜爱;“必待霜降,草木黄
落而花始开”“ 冒霜吐颖,象劲直也”,菊花在寒霜中挺立绽放,枝干劲直不弯,这种
宁折不屈的坚韧使它广受人们喜爱。
18.(4 分)指出文章如何运用衬托,得 2 分;说出衬托手法的效果(所托之物的特点) 得 2 分。
示例 1:甲文用牡丹与菊花来衬托莲,突出莲高洁傲岸的君子品格。(或甲文用“世人” 对牡丹的追捧,反衬作者对莲的喜爱,突出作者不随波逐流、追求高洁的精神。) 示例 2:乙文将百花与菊进行对比,用百花衬托出菊的坚守与高洁。 (四)名著阅读(8 分)
19.(3 分)角度选取准确,分析恰当即可得分。角度选取 1 分,内容准确 1 分,形象分 析准确、情感品析恰当 1 分。 示例:原文:猛然一想,一天要是能剩一角的话,一百元就是一千天,一千天!把一千 天堆到一块,他几乎算不过来这该有多么远。但是,他下了决心,一千天,一万天也好, 他得买车! 批注:这段文字通过数字与心理活动的交织,从“几乎算不过来”的茫然,到“一万天
也好”的咬牙发狠,展现了祥子的心理变化,生动刻画了祥子买车的执念。 20.(5 分)选择作品 1 分,写出与之匹配的力量 2 分,答出自己的收获 2 分。 示例: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可以获得理想的力量。保尔坚守初心,战胜伤痛, 成为厄运打不倒的人。我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乘风破浪,努力去实现人生的价值。 从《骆驼祥子》中,我感受到了善良的力量。圣贤一样的曹先生让祥子有了“沙漠中” 见“小绿洲”的体验。我也要做一个善良的人,给他人带去温暖。
三、写作(50 分) 21.(50 分)(略)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卷
七年级语文
(考生注意,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弘毅中学开展“多彩生活,缤纷语文”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
成下列任务。
【多姿风景,壮丽山河】
请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3题。
泰山之雄,巍峨接天;华山之险,壁立千仞;黄山之奇,云海幻化。我的祖国,
正是这样一片凝聚了天地之魂的伟岸群峰。雄浑的山巅,俯kà(
)历史长

(①汹涌澎湃②奔腾不息):暮色苍茫中,任凭千年风云激荡翻卷。它那
宽厚的脊梁,
(①承载②记录)着亿万年的沧桑;连绵的屏障,护卫着文明
的火种一一它抵挡过内忧外患,穿越了岁月长河,以甘泉沃土
(①哺育②滋
养)出瑰丽的文化,让多少璀璨的文明至今仍在熠熠生辉。这沉默而伟岸的群山,正
是民族魂魄的化身,无声诉说着绵延。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俯kàn()
瑰()丽
2.请从语段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将对应的序号填在横线上。(3分)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意见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将“沉默”与“伟岸”互换。
B.删掉“的化身”
C.在“绵延”后加上“的力量与希望”。D.把“诉说”改为“践行”。
【别样故事,最美青春】
请阅读下列材料,完成4~5题。
材料一青春之美在于个人之小我与民族之大我的融合。周恩来少年立志“为中华之
崛起而读书”,黄文秀用生命践行脱贫誓言,叶聪将青春压进七千米海渊,在压强与理
想的博弈中托起大国的深蓝梦…
材料二青春之花唯有经历风雨磨砺,才会更加绚丽。1921年,一群平均年龄28岁的
青年人,开启了建党求索之路;1949年,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2022年,17岁的苏翊鸣为梦想而执着奋斗,最终在北京冬奥会上夺得我国冬奥史上单
板滑雪第一枚金牌…
材料三在抗洪大堤上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的李向群,栖牲在维和一线的申亮亮,“清
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戍边英雄陈祥榕…他们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
来,用担当和奉献抒写了青春的华章
4.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恩来从小便立有远大志向,叶聪在青春的年华里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他们的
身上都体现了“青春之美在于个人之小我与民族之大我的融合”。但是黄文秀“践行脱
贫誓言”不能体现这一中心。
B.材料二中由“1921年”“开启了建党求索之路”可以推断出这群青年人指的是长征
中的红军战士们。
C.17岁的苏翊鸣在北京冬奥会上夺得单板滑雪金牌,实现了我国单板滑雪奖牌零的突破。
D.李向群、申亮亮、陈祥榕是不同的领域的英雄,他们的身上都具有勇于担当、敢
于奉献的民族气节。
七年级语文第1页共1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