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将进酒》课件(共28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课件(共28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乡土中国
狂放的底色—痛苦
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理解诗人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2.理清思路,把握诗歌中诗人情感的变化。
3.品味语言,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酒神:趋向破坏、纵欲之力。
李白与酒
酒,作为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必备品,在物质上往往是身份的象征,例如李白曾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而杜甫是“潦倒新停浊酒杯。”
在精神上是文学的宣泄和陪伴。“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知人论世


称号
朝代
诗派
爱好
诗风
李白
太白
青莲居士
诗仙
唐代
浪漫主义诗人
饮酒、赏月、作诗、漫游
飘逸奔放、雄奇壮丽
(701年—762年)
以奇文取称
--元稹
才大语终奇
--钱起
才矣奇矣
--白居易
李白性格与思想
纵横家影响:大匡山读书时,李白从学“以王霸之道见行于世”的赵蕤,《新唐书》言其“喜纵横术”。
儒家、佛家的影响。
道家影响:李白一生炼丹采药、学道求仙,曾在齐州受箓[lù] 入道。仕途失意,依靠道教信仰得以解脱。
慷慨豪放,飘逸洒脱的个性。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李贽《焚书》卷五《李白诗题辞》
“白父客西域,逃居绵之巴西,而白生焉.是谓实录.”呜呼!一个李白,生时无所容入,死而百余年,慕而争者无时而已.余谓李白无时不是其生之年,无处不是其生之地.亦是天上星,亦是地上英.亦是巴西人,亦是陇西人,亦是山东人,亦是会稽人,亦是浔阳人,亦是夜郎人.死之处亦荣,生之处亦荣,流之处亦荣,囚之处亦荣,不游不囚不流不到之处,读其书,见其人,亦荣亦荣!莫争莫争!
背景简介
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道士吴筠推荐,被唐玄宗召进京城,成为翰林供奉。不久,因权贵的谗毁,李白于天宝三载(744)被排挤出京,赐金放还。此后,李白在江淮一带盘桓,内心极度烦闷,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此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这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当时他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做客,三人登高欢饮。作者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在酒酣胸胆开张之时,借《将进酒》之调,吟出此千古绝唱。
将:请之意。
《将进酒》原为汉乐府的曲调,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原为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乐府诗集》卷十六引《古今乐录》曰:“汉鼓吹铙歌十八曲······九曰《将进酒》。”
解题
《诗经·郑风·将仲子》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 畏我父母。
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 畏我诸兄。
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 畏人之多言。
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注释
⑴将(qiāng):愿,请。一说发语词。仲子:兄弟排行第二的称“仲”。
⑵逾:翻越。里,居也,五家为邻,五邻为里,里外有墙。越过里墙。
⑶杞(qǐ):木名,即杞柳。又名“榉”。落叶乔木,树如柳叶,木质坚实。树:种植。一说树桑、树檀,即桑树、檀树,倒文以协韵。
⑷爱:吝惜。
⑸怀:思念。
  
文本研读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呼告语
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
房屋的正室厅堂。借代为父母。
比喻手法,黑发、白发
沈德潜说:“此种格调,太白从心化出”,可见其颇具创造性。此诗两作“君不见”的呼告(一般乐府诗只是篇首或篇末偶尔用),又使诗句感彩大增。所谓大开大阖者,此可谓大开。
起兴——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离黄河不远
比喻——以黄河一去不复返比喻青春难在
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想象、夸张——空间范畴的想象夸张,极言黄河奔腾而来的气势;时间 范畴的夸张,人生由青春至衰 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之事,把本来短暂的事说得更短暂,悲叹人生短促。
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无奈悲伤之情。
前六句作者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什么感情?
李白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诗人直接抒写人生得意,需纵情欢乐。作为一位文人,面对人世,需要想办法让自己欢娱。不要辜负了时代、年华,好比高贵的酒器白白地对着美好的明月。
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这足以令所有凡夫俗子们咋舌。诗如其人,想诗人“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馀万”(《上安州裴长史书》),是何等的豪举。所以此句是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绝非装腔作势者可以得其万分之一。与此气派相当,作者描绘了一场盛筵,那决不是“菜要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乎,两壶乎?”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展现了李白的乐观、自信、豪放,透露出作者怀才不遇但渴望入世的态度。
李白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会须:正应当。表示出自己的期待和祈求。
夸张:“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三百杯”夸张地写出朋友相聚时的纵情豪爽。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长短句变换,前四句整句、短句连用。句式整齐,语气连续。
“将”字表现了作者对于好友的请求。从侧面展现了作者此时抑郁不平,寻求解脱的无奈和伤感。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钟鼓: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
馔玉:形容食物如玉一样精美。
富贵是出仕的结果,也是成为官员的结果,也是李白有志于天下的理想,然而李白认为不足为贵,蔑视世俗所遵守的价值准则。如果有选择,宁愿醉倒,而不醒来,作者为何不愿意醒来?因为现实他无法接受。
诗人仕途失意,志不得抒的愤懑之词。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他们有能力,愿意出仕却不能为君主任用,无人赏识之寂寞。也未能实现自己理想。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对他人的忧闷与不平。
饮者,喝酒的人,会喝酒的人,会抒发自己愤懑情感的人。在仕途上、人生道路上失意的人。他们通过另外一种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渴望自己的理想得到实现,反而能够留下美名。成为后世仰望的文学家。
蔡澜被誉为香港四大才子,他给自己的墓志铭是“我活过。”他将自己的人生过得有趣,这真正体现了“饮者留其名”的豁达和慷慨。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陈王是谁?为何拿他举例?
指陈思王曹植。平乐:观名。在洛阳西门外,为汉代富豪显贵的娱乐场所。
用典手法,化用曹植《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之句。
以空有才华却不得重用的曹植自比,表达对黑暗险恶现实的愤恨与控诉。
曹植在建安诗坛上取得比较高的成就。他在汉乐府古诗的基础上,对五言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现存诗七八十首,是建安诗人中最多的。
前期的诗歌以《白马篇》为代表,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了信心。后期因为生活的突变而导致诗风的转变,从以前轻松乐观、浪漫向上的情调改变为是忧虑、悲愤、抑郁和痛苦,代表有《赠白马王彪》等。
李白在由入世到出世这条路上,可以说是“一步三回头”。强烈的自我意识与浓厚的主观色彩使得李白对待出世和入世的态度具有两面性。“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李白与曹植怀有相同的情感。曹植被贬为王,又遭曹丕打压,终生郁郁不得志,空负一身才华。李白将自己比之于曹植,感叹之余又想表现出洒脱,其情态可见凄凉。
古来酒徒很多,而为何偏举“陈王”,通过曹植的经历来看,他与李白一向自命不凡一样分不开,他心目中树为榜样的都是谢安这些高级人物,而这类人物当中,“陈王”曹植与酒联系得比较多。这样写便有了气派,与前文极度自信的口吻一贯。再者,“陈王”曹植于曹丕、曹睿两朝备受猜忌,有志难展,也激起诗人的同情。一提“古来圣贤”,二提“陈王”曹植,满满的不平之气。此诗开始似乎只涉及人生感慨,而不染指政治色彩,其实全篇饱含了一种深广的忧愤和对自我的信念。诗情之所以悲而不伤,悲而能壮,即根源在此。
谢灵运: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
既照应“千金散尽”句,又故作跌宕,引出最后一番豪言壮语:即便千金散尽,也不惜将名贵宝物“五花马”(毛色作五花纹的良马)、“千金裘”(昂贵的皮衣)用来换美酒,图个一醉方休。
常以巨额数词修饰,既表现出诗人豪迈洒脱的情怀,又使诗作本身显得笔墨酣畅,抒情有力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干脆,
只管

同“消”
主人是元丹丘,酒应该元丹丘买,李白的行为是反客为主。 他无所顾及,尽然要求主人“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把李白的狂放的性格展现出来。
狂放
反客为主、借酒消愁
悲之痛
愤之深
欢之浓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奔流不回
青丝成雪
斗酒十千
长醉不醒
圣贤寂寞
径须沽取
万古愁
叔本华说,“使我们生存充满烦恼与苦痛的东西,无一不是出自时间无休止的压迫。”
赏析文本
《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将进酒》是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七言歌行。此诗思想内容深沉,艺术表现成熟,在同题作品中影响最大。诗人豪饮高歌,借酒消愁,抒发了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诗中交织着失望与自信、悲愤与抗争的情怀,体现出诗人豪纵狂放的个性。全诗情感饱满,无论喜怒哀乐,其奔涌迸发均如江河流泻,不可遏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