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下江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6月素养评估历史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下江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6月素养评估历史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从江县下江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6月素养评估
七年级历史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第1一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
一项是正确或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写在相应的答题框内。
1.根据题意,历史人物传记真实、生动,是研究历史的途径之一。下面是一本人物传记的目录(节
选),据此判断,该书介绍的历史人物是
()
A.赵匡胤
○出身布衣父母双亡
B.忽必烈
⊙被逼无奈入寺为僧
C.朱元璋
○起义成功建立明朝
D.皇太极
2.有人统计,(洪武十七年)明太祖在八天时间内,揽阅奏折1160件,处理政事339件。出现这种现
象主要是由于明太祖
()
A.设立内阁
B.废除丞相
C.设立三司
D.推行分封
3.史料实证考古学者在非洲肯尼亚的曼达岛发现了一枚距今约有600年历史的中国古钱币,钱币上
铸有“永乐(明成祖年号)通宝”字样。这可用于研究
()
A.鉴真东渡
B.张骞通西域
C.玄奘西行
D.郑和下西洋
4.“自古英雄出少年,戚公继光耀海天。斩妖除魔挥利剑,驱倭逐寇护家园。”与该诗有关的史实是
A.台州杀敌,九战九捷
B.七下西洋,空前壮举
C.收复台湾,披荆斩棘
D.郾城大捷,精忠报国
5.从改革内容来看,北宋王安石变法和明朝张居正改革存在巨大差异,但也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
二者的共性在于都
()
A.推动了社会的转型
B.实现了富国强兵
C.试图挽救统治危机
D.加强了民族交融
6.思维导图建构思维导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如下思维导图中“?”处填写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
1644年建立大顺
阶级矛盾尖锐
“均田免粮”
A.崇祯帝自缢
B.李自成起义
C.吴三桂降清
D.张献忠起义
7.纪年换算清初,郑成功决心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1662年2月,经过8个月的封锁,郑成功
发动总攻,荷兰殖民长官被迫投降。按照公元纪年法,1662年属于
()
A.16世纪60年代
B.17世纪60年代
C.16世纪70年代
D.17世纪70年代
8.辨识历史观点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史实的认识。以下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B.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C.雍正年间,清政府设立军机处
D.奏折制度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9根据题意,
艺术作品是时代的写照。由以下两幅作品的内容可知,清朝
《姑苏繁华图》:描绘
《广州十三行》:1757年,清廷下令关闭其
了乾隆时苏州繁华的
限I配
他港口,只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
市井风情
贸易
A.贫富分化严重
B.对外交流频繁
C.繁荣与危机并存
D.财政危机加剧
1016世纪中期,玉米、甘薯由美洲传入中国,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对明清时期中国人口的增长和贫
瘠地区的开发产生了直接影响。这表明,明清经济的发展得益于
()
A.世界性的人口增长
B.统治者的重视
C.全球性的经济互动
D.重农抑商政策
11.据《天工开物》载:当时有轧车、弹弓、翻车(绕丝用)、调丝车(络丝用)、经具(整丝用)、过糊具(浆
纱用)、腰机、提花机等纺织工具和机械。这可以用来了解当时中国
()
A.农业的较大发展
B.手工业技术的发展情况
C.商业贸易的发达
D科技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12.历史阶段特征通常是指一个历史阶段明显不同于其他历史阶段的特殊之处。对明清时期的阶段
特征描述最准确的是
()
A.藩镇割据与武将专权
B.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6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13一17小题,每空1分,共5分。
13.【达成和议·和平发展】1571年,明朝与蒙古达成通贡和互市的协议,即“
”,结束了
明朝与蒙古约200年的敌对状态,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西伯利亚
14.【国家统一·幅员辽阔】右图反映的幅员辽阔、人口众多、
巴勒喀什池
黑龙江以北的外兴
安岭和库页岛
国力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是
葱岭·疆城→太平洋
15.【抗击侵略·捍卫主权】17世纪80年代,康熙皇帝率军取
喜马拉雅山脉”
台湾及其附属岛崎,包
括钓鱼岛、赤尾屿等

的胜利,迫使俄国政府同意通过谈判解
南海诸岛
第14题图
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双方经过谈判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16【社会危机·由盛转衰】清朝中期以后,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广大民众生活困苦,社会危机重重,最
终导致
爆发。清朝由此元气大伤,逐渐走向衰落。
17【文学经典·不朽巨著】我国四大名著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
至今,它已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三、综合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第18小题,共10分。
18.(10分)历慎思同学围绕“历史的延续与变迁”的主题设计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共同完成。
活动一【识读地图一认识疆域变化】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第1一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C
2.B
3.D
4.A
5.C
6.B
7.B
8.D
9.c
10.C
11.B
12.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13一17小题,每空1分,共5分。
13.隆庆和议14.清朝15.雅克萨之战16.白莲教起义17.红楼梦
三、综合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第18小题,共10分。
18.(1)
历史趋势:由分裂走向统一(或由政权分立走向全国统一)。(1分)
历史意义: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政权分立局面;初步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疆域规模;为统
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莫定了基础。(写出两点即可,2分)
(2)
影响:加强了中央与边疆地区的联系;有利于边疆安定,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发展;有利于民族交
融: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
局的形成。(写出两点即可,2分)
(3)
文物:《步辇图》。介绍:《步辇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代表作,描绘了唐太宗接见吐蕃赞普松赞
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是唐朝与吐蕃友好关系的历史见证,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
会的发展,密切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或文物:土尔扈特部腰刀。介绍:清朝乾隆时期,西迁
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因不堪忍受俄国的控制和压迫,在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重返祖国,得到清
政府的妥善安置,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3分)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9小题11分,第20小题10分,共21分。
19.(1)
(/)
(X)
(2)
①:隋朝:②:八股取士。(2分)主题:科举制的兴衰。(类似即可,1分)目的:践行崇文抑武政策,
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2分)
(3)
积极:打破了世袭贵族垄断官场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公正;改善了用人制度。(2分)
消极:考试内容和形式逐渐僵化,脱离实际;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2分)
20.(1)
①②
(2)
出发地点:刘家港。(1分】
影响:发展了海上丝绸之路,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了解和友好往来,为人类的航海事
业作出了伟大贡献。(2分)
(3)
不同:唐朝对外开放;清朝实行闭关政策。(2分)
启示:开放国兴,闭关国衰;要顺应时代潮流,坚持对外开放等。(言之有理即可,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