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五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五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五
历史
一、单选题1: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科技史学家李约瑟说,没有任何的西方人在青铜器铸造方面能超过古代中国人。中国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是在
A.原始社会末期 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2.据史料记载,周平王死后,周桓王继位,与郑国矛盾激化,刀兵相见,结果王军败北,桓王肩头还中了一箭,狼狈撤走。这表明
A.周天子与诸侯地位平等 B.分封制遭到破坏
C.西周统治秩序受到挑战 D.宗法制趋于崩溃
3.“增强尚书台的作用,严格控制外戚干政,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释放奴婢”,与这些事件密切相关的是
A.汉承秦制 B.“文景之治”
C.“光武中兴” D.党锢之祸
4.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面年代尺的空白处应填写
A.三国鼎立 B.西晋灭亡 C.东晋建立 D.前秦统一北方
5.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吸取隋亡的历史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在他统治时期,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这一局面史称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光武中兴” D.“康乾盛世”
6.7世纪前期,某位皇帝知人善任、勇于纳谏、推行开明民族政策,其统治被誉为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7.王安石认为宋神宗对变法的态度是:“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由此可以推断,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宋神宗
A.急功近利 B.动摇不定 C.反对变法 D.用人不当
8.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下列科技成就在北宋时期取得的是
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B.《齐民要术》的问世
C.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D.指南针外传到欧洲
9.《元史·地理志》记载:“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为了有效地管辖这些地区,元朝采取的措施是
A.推行郡县制度 B.设置中书省
C.实行监察制度 D.实行行省制度
10.雍正年间,西南地区局势愈加复杂严峻,土司依仗自身实力抗击清军、违抗朝命的行为层出不穷。考虑到边疆危机和国家安全,清政府采取的对策是
A.实施军事打击 B.册封僧俗首领
C.推行土司制度 D.改土归流
11.下面是郭廷以著《近代中国史纲》的部分目录。其中,空白处的标题应是
A.英国的炮舰政策 B.清的外援与曾军的奋战
C.西方国家的携手 D.朝局之变及时势的认识
12.下面漫画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现象
A.五口通商 B.租界设立 C.瓜分狂潮 D.门户开放
13.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瓦德西的这一说法主要是基于
A.三元里人民抗英 B.反割台斗争
C.左宗棠收复新疆 D.义和团运动
14.1915年12月,蔡锷与梁启超密商反袁,表示为四万万人争人格起见,非拼命去干这一次不可”。决定文武两步方案,梁启超发文章,夺舆论先声;蔡见机潜回云南,起兵讨袁。此后不久,爆发了
A.戊戌变法 B.府院之争 C.护国战争 D.北伐战争
15.“1919年大家眼巴巴地企望着巴黎和会能够给我们一个公理战胜',哪晓得奢望的结果是失望。”“失望”导致了
A.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五四运动的爆发
C.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 D.一二·九运动的兴起
16.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主要是因为它
A.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B.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C.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17.20世纪30年代初,一群东北作家流亡到内地,他们创作的一批描写东北遭到异族蹂躏的作品迅速流行。这批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A.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B.局部侵华,东北沦陷
C.全国性的抗战爆发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8.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可以通过时间轴去认识,以下事件与时间轴所示时间相匹配的是
A.全面内战爆发 B.重庆谈判
C.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
1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关于“必须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的规定,实际上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一边倒”
C.“另起炉灶”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20.2001年12月,中国顺应全球化趋势加入
A.关贸总协定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21.据史籍记载,东汉时期“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其斯表贡,并无珍异......”文中的“大秦”是指
A.波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奥斯曼帝国
22.在美洲印第安古代文明中,发明了“浮动园地”的是
A.玛雅文明 B.阿兹特克文明
C.印加文明 D.廷巴克图文明
23.新航路开辟后在欧洲引起的“价格革命”是指
A.欧洲商品运往美洲导致物价上涨
B.美洲货物运到欧洲导致物价上涨
C.美洲金银涌入欧洲导致物价上涨
D.欧洲金银运往美洲导致物价下降
24.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确立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彼此制衡。这体现了
A.人民主权 B.君权神授 C.天赋人权 D.三权分立
25.“不如脱离其行伍(东亚),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共进退。”该言论是哪国的近代化指导思想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俄国
26.19世纪末20世纪初,古老亚洲的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为亚洲觉醒奠定基础的是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亚洲各国联系的加强
C.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D.世界殖民体系的动摇
27.在1859-1905年间,印度社会出现对未来发展影响最大的变化是
A.印度沦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B.英王成为印度女皇,取代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统治
C.英国实际上加强了对印度的殖民统治
D.印度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并登上政治舞台
28.20世纪70年代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的经济理念是
A.新自由主义B.自由放任 C.凯恩斯主义 D.重商主义
29.杜鲁门回忆:“1947年3月12日下午一点钟,我走上众议院大厅的讲台,向国会联席会议发表了演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这一演说
A.标志着冷战开始 B.意味着华约建立
C.终结了越南战争 D.结束了古巴导弹危机
30.观察右面图片。它们所反映的当今社会发展趋势是
A.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 B.经济区域化和经济全球化
C.知识经济化和世界格局多极化 D.知识经济化和信息网络化
二、单选题II: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31.公元前403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列卿瓜分,史称家分晋”;公元前386年,陈国妫姓田氏后代取代齐国姜姓吕氏成为齐侯。这些历史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当时
A.社会转型的趋势 B.贵族群体的消失
C.诸侯纷争的加剧 D.周王权威的丧失
32.探究不同时期的社会现象,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右图显示的是东汉某一时期的社会现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形成“光武中兴”局面
B.表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皇帝年老昏庸造成乱象
D.皇帝依靠外戚掌权治国
33.据学者统计:唐代广为流行的体育游艺活动多达20余种,如蹴鞠、击毬、步打球、田猎、角抵、水戏、棋弈、歌舞等,其中不乏文人与妇女的广泛参与。由此可知,唐代
A.男女地位趋于平等 B.社会风尚进取刚健
C.城市经济功能增强 D.崇文尚武风气盛行
34.唐朝高僧玄奘在贞观初年西行前往天竺取经,高僧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传授佛法。新罗、日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以上史实描述的是
A.政治制度的创新 B.经济的迅速发展
C.文学艺术的繁荣 D.中外文化的交流
35.1987年,广东省救捞局与英国海羊探测公司在广东阳江海域发现了一艘南宋时期的古沉船。船上载有巨量外销瓷器、大量手工艺制品和日常生活用品及众多金、银、铜货币。这一考古发现可用于说明,南宋时
A.商税对财政贡献巨大 B.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兴盛
C.贵金属外流情况严重 D.航海技术取得重要进展
36.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的市镇发展较快,如榨油业发达的石门镇,“居民尽逐绫绸之利”的盛泽镇及作为粮食集散地而闻名的平望镇。据此可知,江南市镇经济
A.制约了当地农业发展 B.提高了商人社会地位
C.区域专业化经营明显 D.改变了传统经济结构
37.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地方汉族官员在使用洋枪洋炮与太平军作战中,在同外国势力的接触中,既认识到西方武器的先进,也感受到外国列强的威胁,思想上受到极大震动,产生了危机感和仿效意识。这主要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A.助推了中国的近代化 B.加剧了民族危机
C.沉重打击清王朝统治 D.开始向西方学习
38.严复在评价近代一场战争时说:“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熸矣。”该战之后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9.1917年,荣宗敬出巨资40万元买下上海一家由日本人经营的纱厂,改名为申新二厂。当时,中国企业竟然收购日本企业,成了国人津津乐道的新闻。这可以用来说明
A.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B.民族工业获得发展
C.日本放松经济侵略 D.实业救国取得胜利
40.“亲爱的同胞们......我们准备把这些诺言中在形式上尚未实行的部分,如苏区取消,红军改编等,立即实行,以便用统一团结的全国力量,抵抗外敌的侵略。”据此判断,上述宣言发表的背景是
A.九一八事变爆发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卢沟桥事变爆发 D.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
41.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该会议召开的背景是
A.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被摧毁B.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覆灭
C.西藏和平解放 D.北平谈判破裂
42.新中国面临一个经济上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为制止投机资本制造的市场混乱,党和政府进行了“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到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结束了连续十几年物价暴涨的局面。这些举措
A.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
B.赢得了人民对新政权的认同
C.标志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D.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
4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面对帝国主义的封锁,中国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外交政策朝着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进行重大调整;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的通路。据此可知
A.国际政治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
B.政府的外交政策取决于国际格局演变
C.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的出发点
D.中国实力增强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封锁
44.《汉谟拉比法典》又名“石柱法”,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石柱上端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这反映了
A.《汉谟拉比法典》集该区域各国法律之大成
B.《汉谟拉比法典》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
C.《汉谟拉比法典》建立种姓制度的意图
D.《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性质
45.《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它把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的几百个故事串联起来,成为研究阿拉伯帝国的珍贵资料。这反映了阿拉伯帝国
A.重视历史资料收集 B.地跨亚、非、欧三洲
C.继承融合世界文化 D.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46.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作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该历史学家得出这一结论,主要是因为文艺复兴运动
A.使罗马教会权威遭到理性否定
B.构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
C.把人性从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
D.促进民主法治思想的发展
47.16世纪,英国社会所用的时尚消费品很大一部分是从东方而来,如中国的茶具、丝绸、棉布和漆器等。18世纪末,时尚消费品多为本国商品,如各种玻璃制品、金属饰品、棉布、家具等,纷纷引起购买风潮。英国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众观念的转变 B.生产方式的革命
C.政治制度的完善 D.自由主义的盛行
48.1884年,英、法、德等国在柏林召开会议。列强经过激烈讨价还价,达成协议。其中规定: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这就是臭名昭著的“有效占领”原则。会议还决定,各国可以先在地图上划定彼此的势力范围,然后再去占领。材料表明柏林会议的主要目的在于
A.调整殖民者与非洲国家的矛盾
B.协调西方列强在侵略中的冲突
C.维护资本主义的世界殖民贸易
D.确立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秩序
49.1918年,列宁曾这样感慨十月革命:“历史走的是奇怪的道路:一个落后的国家竟有幸走在伟大的世界运动的前列。全世界资产阶级都看到了这个运动,而且了解这个运动。这场'火'范围很大,德国、比利时、瑞士、荷兰都着起来了。”在此,列宁意在强调十月革命
A.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B.开启了俄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
C.极大地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开展
D.致使俄国陷入深刻的政治经济危机当中
50.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加大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另一方面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该发展理念是
A.坚持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实行宏观调控与国际协调
C.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建立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
三、双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选对得3分,其余情况不得分。
51.《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史载,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这两段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分别是
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礼乐制
52.新疆古称西域,西域一词特指新疆地域范围从古代一直延续至清朝中期乾隆帝统治时期。下列项中有关西域历史表述正确的有
A.胡旋舞是来自东北游牧民族的一种舞蹈
B.唐朝在西域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C.汉武帝派遣甘英两次出使西域
D.乾隆年间在西域设置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53.今天人们有关明朝的印象中,除了锦衣卫、飞鱼服、绣春刀外,还有不能不提的政治体制的重大变化。恰恰是这种变化,形塑了明朝的政治生态。下列项中,属于这种变化的是
A.罢除丞相 B.设南书房 C.设立军机处 D.六部直属皇帝
54.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程度不断深入,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过程。下列主张从政治制度层面学习西方的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洋务运动
55.五四运动“虽然其主体还是精英知识分子,但其运行的方式是自下而上的,它的根本意义在于其他下层民众借助学生走上社会运动的舞台,这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破天荒的意义”。由此推知,五四运动
A.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是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6.1949年春,中共在河北平山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下面属于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内容的是
A.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基本方针
B.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城市转移到乡村
C.提出革命胜利后党在各方面的基本政策
D.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57.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些成就有
A.成功爆炸原子弹、氢弹B.“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C.三
线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D.我国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
58.有史学家认为:“在中世纪,正是日耳曼人的到来,毁灭了西欧的古典文明,从而为西欧新文明的开端扫清了道路。”下列项中属于西欧“新文明”时期基本特征的是
A.封君封臣制度 B.寡头政治制度
C.庄园与农奴制度 D.直接民主制度
59.印度诗人泰戈尔曾写道:“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指甘地)不会成功,或许他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是一种教益,为此,人民永远牢记着他。”诗人如此评价甘地是因为他
A.多次组织群众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B.领导孟买政治总罢工
C.领导印度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
D.创立的非暴力不合作理论成为宝贵的思想财富
60.有人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出现的经济繁荣“不同程度上伴随着广泛的经济计划、系统的政府干预,以及用以克服竞争性资本主义和商业周期不稳定的社会服务体系。”据此可知,二战后初期西欧
A.推行福利制度 B.经济社会动荡局面加重
C.克服了资本主义的弊端 D.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参考答案】
1.B
2.B
3.C
4.C
5.B
6.C
7.B
8.A
9.D
10.D
11.C
12.C
13.D
14.C
15.B
16.C
17.B
18.C
19. A
20. D
21.C
22.B
23.C
24.D
25.C
26.A
27.D
28.A
29.A
30.A
31.A
32.B
33.B
34.D
35.B “
36.C
37.A
38.C
39.B
40.C
41. A
42.B
43.C
44.B
45.C
46.C
47.B
48.B
49.C
50.B
51.BC
52.BD
53. AD
54.BC
55.BD
56. AC
57.BD
58.AC
59. AD
60.A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